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要准确掌握混料浓度进行混料给药时应按照拌料给药浓度,准确、认真计算所用药物的剂量。若按禽只体重给药,应严格计算禽群总体重,再按照要求把药物拌进料内。药物的用量要准确称量,切不可估计,以免造成药量过小起不到作用,或过大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要确保用药混合均匀为了使所有禽都能吃到大致相等的药物,必须把药物和饲料混合均匀。方法是:先把药物和少量饲料混匀,然后将它加入到大批饲料中继  相似文献   

2.
1药物中毒 违反用药原则,任意加大兽药剂量,加长疗程,拌药不匀或多种药物同时滥用,常引起中毒。家禽常见有呋喃类药物(以痢特灵应用最广)和喹乙醇中毒。痢特灵的拌饲浓度应不超过0.02%,喹乙醇如作为饲料添加剂,拌饲浓度为0.03%;用于治疗下痢,每千克体重5mg,每天2次。发现药物中毒后。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物。  相似文献   

3.
鸡喹乙醇中毒系因食入过量的喹乙醇而引起的一种群发性疾病,以鸡体全身性衰竭、排黄绿色稀粪和高死亡率为特征。喹乙醇是近年来在养鸡业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新型化学药物,同时也以饲料添加剂形式出现于养禽业中。它具有促进畜禽生长和抗菌防(治)病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淑新 《新农村》2003,(11):15-15
在禽病治疗过程中,违反用药原则,任意加大用药剂量,延长疗程,拌药不匀或多种药物同时滥用,均易引起家禽中毒。常见的有呋喃类药物(以痢特灵应用最广)和喹乙醇中毒。痢特灵拌饲浓度应不超过0.02%。  相似文献   

5.
<正> 1 常用兽药的剂量 药物的剂量又叫药用量,一般指成年畜禽的一次用量。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而又不致引起中毒,适度用药显得十分重要。剂量的大小和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个体大小及身体状况等均有密切关系。常用兽药产品说明书上对其用途、用量等情况有详尽的介绍,使用前应认真阅读。计量时,固体药物用重量表示,常用单位是克(g)、毫克(mg),液体药物用容量表示,常用单位是毫升(ml);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采用特定的“单位”(U)或“国际单位”(IU)表示。下面举例说明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正>一、病例介绍 桐城市大关镇一养殖户,从省畜牧技术推广站蛋鸭繁育中心购入2 400只绍兴雏鸭,32日龄时,因有鸭只死亡,到兽医站求诊。据饲养员反映,28日龄时,部分鸭下痢,用喹乙醇原粉进行防治,由于无计量工具,饲养员不能准确用药,经核实,实际用量是:每15克拌料100千克,是正常量的5倍,用药后第3天,鸭群采食量下降,并有部分鸭下水后不能上岸。经临床检查后初步确定为喹乙醇药物中毒,要求停喂喹乙醇,采取相应措施后,死亡逐渐减少。至75日龄出售时,计死亡76  相似文献   

7.
幸奠权 《新农村》2016,(4):28-29
正1.长期用药饲料中添加适当药物,有利于预防鸡病和提高生产性能。但是,部分养鸡户由于缺乏科学用药知识,饲料中长期添加土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磺胺类等药物,结果一是药物可在鸡体内蓄积损害,引起中毒;二是产生耐药性,增加鸡病治疗难度;三是药物残留蓄积于产品中,降低产  相似文献   

8.
在养畜养禽专业户中,有些人缺乏对畜禽用药剂量的换算知识,往往把用药剂量算错,不是剂量小贻误病情,治不好病,就是用药量过大而引起中毒。为了避免上述弊病,现将畜禽用药单位的换算方法作一介绍: 一般固体、半固体型药物计量单位为:千克(公斤)、克、毫克(1克=1000毫克=1000000微克,1公斤=1000克,1市斤=500克,1两=50克)。液体剂型药物则  相似文献   

9.
疾病防治篇     
家禽的喹乙醇中毒 喹乙醇(又名喹酰胺醇、快育诺),化学名称为:N-(2-羟乙基)-3-甲基-喹啉酰胺-1,4-二氧化物。喹乙醇是磺胺类药物的复方制剂,它不但用于多种细菌病,特别常用于禽霍乱的防治,而且还有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的促生长作用。但在使用中,有时由于方法不对,致使家禽中毒事例时有发生,损失严重。1 中毒发生原因 超量供给:没有按照规定的添加量供给,盲目加大剂量应用引起中毒。喹乙醇对鸡每1kg体重日服90mg即可中毒死亡,如每1kg体重日服60mg连服6天也会造成中毒,所以有的药物手册明确每1…  相似文献   

10.
喹乙醇对鸡的毒性及组织药物浓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鸡内眼喹乙醇的毒性及多剂量,中毒剂量的组织浓度进行研究。用寇氏法测得石岐杂鸡内眼喹乙醇的LD50为304.9mg/kg,在饲料中添加喹乙醇0.012%及其以上剂量组,连续喂饲22天后发生中毒死亡。采用定期递增染毒法,喹乙醇的蓄积系数为3.24,属中等蓄积;以30mg/kg体重剂量每天灌服2次,连用3天的多剂量和120mg/kg体重的1次中毒剂量给鸡灌服后,定期宰杀动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  相似文献   

11.
正1喹乙醇中毒喹乙醇中毒是指鹅因采食含有高剂量喹乙醇的饲料或喹乙醇混合不均匀的饲料或长期添加喹乙醇的饲料等而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本病无特征性症状,停药2~3 d才开始大批死亡。中毒的鹅精神极度沉郁、缩头呆立、动作迟缓、流涎、采食减少或停止、饮水量增加、拉黄白色稀粪、走路摇摆、甩头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脚软瘫痪、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慢性中毒鹅消瘦,上喙有水疱,破裂脱皮,一侧或双侧失明,或脚蹼变形,角质层坏死。  相似文献   

12.
鱼不耐贮运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喹乙醇中毒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鱼体全身或局部充血发红,尤其在颊部、腹部、鳍条及基部最为明显.鳃丝呈鲜红或深红色,长途运输当天死亡率很高.相应对策:因无有效药物治疗,只有停喂含喹乙醇饲料,适当控制鱼的生长,分批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13.
一、忌随意加大剂量。任何药品只有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才能有效地防治疾病。剂量过小,不能防病治病,剂量过大则会发生中毒。因此,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不能将治疗剂量作为预防剂量长期使用,不能将拌料浓度作为饮水浓度,否则易引起中毒。较常见的加大一倍以上的剂量就会引起  相似文献   

14.
<正> 用药是预防和治疗禽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养禽者有时用药不当,剂量不准等将影响防病和治疗,产生副作用,引起药物中毒,浪费药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者应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正确诊断疾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确保养禽业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15.
喹乙醇中毒对崇仁麻鸡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200羽30日龄崇仁麻鸡随机分为5组:第Ⅰ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Ⅴ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喹乙醇30,60,120,240 mg/kg饲料,通过人工复制喹乙醇中毒病例,对崇仁麻鸡喹乙醇中毒进行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中毒组鸡血清中的SOD、GSH-Px的活性降低和GSH的含量下降,MDA和活性氧的含量升高,说明自由基与喹乙醇中毒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1.注意药物添加剂量。要严格控制药物的添加剂量,大部分药物添加剂使用时都有特定的添加剂量:如抗球虫药物氯苯胍的添加量为;30—36克/100千克;抑菌促生剂喹乙醇的添加量为10—25克/1000千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用药确定中药剂量时应考虑的因素。方法:剖析药物性质,药物剂型、配伍,患者的年龄、体质、性别及病势轻重,季节,地域等对确定中药剂量的影响。结果:中药分植物类、矿物及贝壳类,植物类剂量要轻,矿物及贝壳类剂量要重;单味比复方用量要重;老年人和儿童的用量应少于青壮年。体质较弱者剂量要轻。女性比男性剂量要轻。急诊剂量要重,慢性病剂量要轻;夏季寒凉清火药用量比冬季要重,南方人温热药用量宜小,北方人寒凉药用量宜小。结论:临床在确定中药剂量时,应从多方面考虑,灵活运用,才能药到病除。  相似文献   

18.
17.使用喹乙醇应当注意什么? 答:喹乙醇具有抗菌和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抗菌谱广,对致病性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痢疾螺旋体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是喹乙醇很容易引起动物中毒,长期饲喂喹乙醇易在动物体内蓄积,食用其残留的畜产品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2001年农业部第168号公告规定喹乙醇只能用于体重低于35公斤的猪,每1000克饲料中含喹乙醇50克.禁止用于家禽.  相似文献   

19.
家兔中毒的原因大多由于用药不当或误食有毒植物和变质霉变饲料而引起的。在防治方面,介绍几种常见家兔中毒病的诊断和治疗。一、马杜拉霉素(即抗球王、杜球、加福等商品名)是一种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主要用于预防兔的球虫病。其毒性大,在剂量上,只有0.0005%浓度,在使用时必须充分拌匀,且不能随意加量,否则会引起中毒。表现为发病急,死亡  相似文献   

20.
将72只6日龄艾维因鸡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36只)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喹乙醇处理组,36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喹乙醇,建立鸡喹乙醇蓄积中毒模型。运用显微技术对鸡喹乙醇中毒时肝肾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Ⅱ组鸡只肝、肾超微结构变化表现为线粒体膜、细胞核膜不完整,线粒体嵴减少、空泡化,肾线粒体膜增厚,Ⅰ组无异常变化。结果提示,鸡经喹乙醇蓄积中毒可导致严重的肝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