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内蒙古林业》2009,(9):34-34
我是得耳布尔林业局的一名普通的瞭望员。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守望在瞭望塔上,对晾望塔四周上万公顷的林海进行全方位的晾望,发现有火情及时向森林防火主管部门汇报。看起来工作简单,甚至有些枯燥,但是责任重大。每当我攀上那高高的晾望塔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神圣”感,因为我是这万顷林海的“主人”,守护绿色,守卫家园,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正>巍巍群山,莽莽林海。一座小小的瞭望塔,独立群峰之巅,那是林树春的前沿阵地。瞭望和巡逻是他的职责,一旦发生火情,他就是“吹哨人”。内蒙古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赤峰市敖汉旗东南部、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中东部,总面积约5.7万公顷。大黑山林场处于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林树春是一名普通的林场职工,1995年,他被林场派往人迹罕至的大黑山瞭望塔,成为一名防火瞭望员,这一干就是27个年头、近万个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3.
林海晚霞     
早就听同事们说,老偏箐是个景色优美、风光无限的地方。人们这样赞美它:"茫茫林海无际涯,岩险岭俊可登攀;四时花香舒心境,天然生态好氧巴;偏箐不老人会老,不去一游老疙瘩。"去过的人告诉我,置身岩巅上的瞭望塔,会给人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然而,我却一直没有时间去  相似文献   

4.
想象中,瞭望塔无异于观景台,矗立在山之巅,几乎无人踏足,可是,有人却要忍耐无尽的孤独和寂寞日夜值守在那里。那一个个瞭望塔里的守望者,就是森林防火的“前沿阵地”。让我们走近浩瀚林海,走近那些不寻常的“绿色守望者”。  相似文献   

5.
<正>采访的前一天,龚沛福和冀秀梅下山回家办理身份证,这是五年来他们第一次下山。驱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从西山脚下,沿着消防通道,要行驶40分钟左右才能到达511瞭望塔,511瞭望塔,又称打鹰洼瞭望塔,海拔668米,是西山林场海拔最高的瞭望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都曾体会过攀  相似文献   

6.
<正>越是万家烟花灿烂,他们心里越是紧张,他们是森林公安,一群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御"林"军,为了保护首都北京的森林安全尽职尽责。在本期文章中,记者探访了五年没有下过山的瞭望塔护林员龚沛福、冀秀梅夫妇,从没有水没有电的"孤岛"瞭望塔,到如今红外线摄像头可以实现自动报警,他们生活的进步也正是森林防火工作巨大进步的缩影。保护绿水青山,  相似文献   

7.
对瞭望员进行严格教育和管理,是发挥瞭望系统效率的重要环节。我们规定每塔三个人,实行倒班制度,即两人在塔上,一人串休,在塔上干二十天,串休回家十天。在塔值班的两个人,必须保证一人在塔上观察瞭望,如果在塔值班期间一个有情况需回家,必须由串休的瞭望员上去接替,否则不准下山。对擅离职守,擅自脱岗的,不在塔台瞭望,火情不能及时发现的,违反通讯纪律的,损失塔上设施设备的,要扣发当月高山补助,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调离防火战线。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兴安岭林区对林火监测主要靠飞机巡护。由于飞机飞行受天气条件和飞行费的限制,不仅巡护密度不够,而且巡护间隔期也长,在火险很高的大风天,又不能起飞巡护,因此,飞机巡护有时在发现火情时,已是大火灾甚至是特大森林火灾。可见,只靠飞机巡护侦察火情,是难以实现“三早”和“三打”的。尽快建立起以瞭望塔为主体的林火监测网,乃是当前护林防火工作的急需。一、国内外林火瞭望塔概况 瞭望塔是林火监测网的主体工程,关系到监测网的建设速度和工程造价,因此,各国都在研制重量轻、造价低、技术先进的林火瞭望塔,以满足防火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通视性评价是G IS可视化的重要内容,在森林防火、建筑规划、景观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宜昌市14个代表性的森林防火瞭望塔为研究对象,进行通视性分析,结果表明:①通视性受瞭望塔的高度、可视距离等因素限制,也与地形有很大关系;精度取决于空间数据和配套属性数据的准确性,与DEM建模中使用的插值方法有关。②宜昌市森林防火瞭望塔可视距离按10km计算,14个瞭望塔可视区域面积占市总面积的12.1%;防火瞭望塔可视距离按理想可视距离(无阻挡无限可视),则14个瞭望塔可视区域面积占市总面积的68.32%。③通视性分析可为宜昌市后期瞭望塔布点提供参考,并在图上实现先期可视化。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五常市林业局瞭望塔布局和选址情况,论述了瞭望塔建设应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效,善于管理的原则建设和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草长莺飞的春,绿毯如织的夏,黄叶连天的秋,洁白素雅的冬,塞罕坝在四季轮回中不断呈现着色彩交织、风景变幻的万种风情,演绎着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美丽画面。"云山迢递,林海苍茫,松柏参天,山花怒放。"河北省最北端,内蒙古高原最南缘,横亘着一片浩瀚的万顷林海,这里就是美如其名的"美丽高岭"塞罕坝。盛夏的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郁郁葱葱,色彩斑斓的野花在林下争相绽放。登上塞罕塔,东看,一排排白色风力发电机熠熠闪烁;西望,瓦蓝瓦蓝的天空白云缭绕,犹如草原上低头衔草的羊群;北瞰,百万亩人工林海绿意盎然,一望无垠。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承担研制,林业部下达的ZL7—24A型中升式林火瞭望塔,已于1985年6月24日在加格达奇通过技术鉴定。该塔由塔基、塔座、塔架、塔头、瞭望室、卷扬机系统、配重系统、地锚、拉线、消雷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该塔总体设计合理,升降机构新颖,技术经济指标先进,与旧式瞭望塔比较具有重量轻、造价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目前所用森林防火嘹望塔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其改进设计.该瞭望塔已通过鉴定并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4日,卢彦副市长赴昌平区检查森林防火工作。实地查看南邵镇森林防火检查站和蟒山瞭望塔,卢彦同志强调:(一)加强火源管控,严格登记过往车辆,宣传林区禁火规定,杜绝游客违规用火行为。(二)加强巡查检查,护林员、巡查队员要确保在岗在职在责,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瞭望塔等设备严密监测火情,发现异常第一时间上报,(三)加强应急值守,进一步细化完善森林火灾处置能力,做到防火物资储备到位,防火队伍业务过硬,  相似文献   

15.
森林的眼睛     
农耘 《广西林业》2011,(4):38-39
在没到过林区之前,我并不知道那里有瞭望台,更不知道人们把瞭望台称为森林的眼睛。后来因工作关系到过几次林区,发现许多大型的林区都设有好几处瞭望台,这些瞭望台都设在森林的制高点:是岩石山区的设在高山顶上,是土山丘陵的设在最高的岭顶上,没有山岭的就用人工搭建瞭望塔。这些瞭  相似文献   

16.
我叫余锦柱,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水口瞭望台的高山瞭望员。36年来,我一直驻守在海拔1400多米的尖子岭瞭望台,担负着监测山火、报告火情的工作。我的父亲余德明,是新中国第一代森林防火瞭望员。1978年7月,父亲患上眼疾,不得不离开坚守了一辈子的瞭望台。那一年,我18岁,刚好高中毕业。他把我叫上瞭望台,说:"我年岁大了,眼睛也看不见了,县里安排接替我工作的人只呆了半个月就走了。子承父业,看来只有你来接我的  相似文献   

17.
黄龙之恋     
面对林海就有一种感动阳光都是绿色的以花的姿态出现我用心倾听记忆做一次远行鸟语花香标记着青春和生命的旅程把脚印装满行囊面对林海我可以像鸟儿一样找到家回归兴安岭的雪温暖岁月的鞋……是的,永远也不会再迷失了面对林海我是一颗落叶松的种子兴安岭的冬天@张生军  相似文献   

18.
台湾岛及其林区是我青年时代十分向往之地.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在大学毕业填写志愿时,就写到一处,那就是阿里山林区. 历经半个世纪的林海生涯,年届古稀时,天缘巧合,我终于踏上了台湾岛的大地,亲眼看一看那里的森林树木、山潭美景,从专业角度考察了台湾的生态景观和山川林海.  相似文献   

19.
海(诗)     
她说我没见过海说大海蓝得象朗朗晴空的色彩我说我见过海林海绿得叫人想起青春的光采她说我不知搏击狂澜,有多么愉快我说她不晓开发林海,是何等痛快她说深山老林太寂寞我说开发的生活缤纷五彩她说大海最神秘连一只海螺都那样可爱我说林海最富有财富流在每一片叶脉我说着.拉她走  相似文献   

20.
<正>见到张宝光的时候,莽山瞭望塔正在进行维修,六层高的小塔因为维修工人和记者的到来多了些许的"人气儿",而平日里,这座六层高的小塔中,就只有张宝光和他的妻子徐春华两个人。由于妻子回乡,在这次的采访中,我们只见到了张宝光一人,他穿着两层毛衣,外面套着生态护林员的马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