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推广水资源匮乏地区农户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是必然趋势,依据农户的承受能力让农户参与节水灌溉的投入对于减轻财政负担、提高节水管理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以山东省蒙阴县为例,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从微观视角来探索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成本的承受能力,在此基础上用Logistic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付意愿较高,平均支付水平为4 086元/hm2,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耕地面积以及对技术预期效果的认可度等认知因素成为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将条件价值法(CVM)引入农业节水的生态价值研究领域。通过对居民支付意愿的问卷调查,评价流域通过农业节水实现生态修复的生态价值,并建立行政区居民支付意愿与人均收入和多年平均降雨的关系。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为例,结果表明通过农业节水实现2020年生态治理效果的生态价值为1.746 8亿元,单方农业节水的生态价值为0.34...  相似文献   

3.
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对河道沿岸居民的生态服务恢复支付意愿进行评估,以黄河上游河道为例,进行验证分析,得出居民的最高支付价格为26.4元.模型计算结果具有较窄的置信区间和较精确的点估计,表明其拟合效果好,估值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适宜于对河道沿岸居民的生态服务恢复支付意愿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农户参与农业节水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但是河北省的农用水资源利用效率非常低下.基于对河北省39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节水因素的logistic模型.研究表明,影响农户参与农业节水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受教育程度、家庭类型、地下水的变化情况、是否为村干部、有无外出工作经历、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度、年龄、对农业节水的预期等;并据此提出了重视农村人力资本的建设、加强对农户的农业节水宣传、尊重农民意愿,不搞一刀切、加大对农业节水的支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鄂尔多斯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状况的基础上,以意愿评估法(CVM)为依据,设计了250份问卷,调查了鄂尔多斯地区居民对沙棘景观服务的支付意愿(WTP),并利用SPSS软件对影响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WTP与收入水平和旅游意愿显著相关,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及其对沙棘生态作用的认知度也存在较显著的相关性。每位居民支付意愿的中位值为110.62元/年,平均值为221.17元/年,并基于中位值法和Spike修正模型的平均值法将此结论推广到整个鄂尔多斯地区,得出鄂尔多斯沙棘景观服务的总价值为1.759×108元/年~3.095×108元/年。  相似文献   

6.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平罗及沙坡头三地246户农户农业节水技术采用意愿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59%的农户愿意采用农业节水技术,26%的农户不愿意,15%的农户持无所谓的态度。通过构造MNL模型,采用STATA11.0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对节水方式的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农户对农业节水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节水灌溉设备补贴满意度逐步提升,农户选择农业节水技术的意愿增强;土壤质地含水保墒能力越弱,农户采用农业节水技术的意愿越强;按流量征收水费的方式使得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农业节水技术。因而,政府对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尤其是针对不愿意采用或持无所谓态度的农户,首先要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并着重从调整灌溉水费征收方式、建立与农民的沟通交流渠道、加强农业节水宣传教育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赤水河流域2000、2010、2015年的气象数据、遥感数据、土壤类型、地质背景以及社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固碳释氧模型、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以及InVEST水源涵养模型定量评估了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同时采用生态补偿计量模型计算了流域不同区域的生态补偿额度,确定了流域的补偿标准和生态补偿优先级别。结果表明:2000—2015年赤水河流域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土壤保持价值量以及水源涵养价值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倒“V”形结构。固碳释氧价值由2000年的4279.33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4520.16元/(hm2·a),随后下降到2015年的4409.69元/(hm2·a);土壤保持价值量由2000年的95.11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144.45元/(hm2·a),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89.03元/(hm2·a);水源涵养价值量由2000年的23938.13元/(hm2·a)上升到2010年的35232.99元/(hm2·a),之后下降到2015年的20167.41元/(hm2·a)。喀斯特地区固碳释氧价值总量增加的速度是非喀斯特地区的4.35倍,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持价值量和水源涵养价值量的下降速度分别是非喀斯特地区的1.28倍和1.59倍。流域多年平均生态补偿价值为4626.29元/(hm2·a),生态补偿价值总量为76.23亿元,流域下游补偿价值量最大,而上游地区补偿价值量较小。流域上游地区的喀斯特地区以及下游的原始森林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输出地区,应优先得到补偿,而经济发达的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活跃,应率先进行生态支付,属于典型的生态消费区。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基于价值当量的生态补偿模型相比,在栅格像元尺度上量化了流域不同地区的生态补偿标准,可为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补偿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灌溉的建设与研究表明,干、支管采取焊接方式可靠性为100%。毛管浅埋方式与水平安装滴头是延长滴头耐久性的重要措施,人员行走与养护是滴头破坏的直接原因。典型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灌溉系统单位长度投资为15.4万元/km,是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投资的0.17%~0.22%,其中输配水系统占灌溉系统投资的45%。对红叶小檗滴灌区与对照区(水车漫灌)相比,植株高度提高6%;金叶女贞滴灌区与对照区(水车漫灌)相比,植株高度提高10%。采取滴灌系统灌溉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节水1690m3/(a·km),年综合效益总计为2.21万元/(a·km)。投资回收期为4.1年。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增大,其用水量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渐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趋势所向.基于此,在对比喷灌、微喷灌、滴灌、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等不同节水灌溉系统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情景假设,开展了五类节水灌溉系统用水量及总投资的对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五类灌溉系统对再生水的适用性问题,最后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城市绿地形式的灌溉系统.结论表明: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系统的单位面积年用水量较滴灌系统分别减少了39.6%、42.4%;微润灌及痕量灌溉系统单位面积投资最高,分别为8.09元/m2和8.02元/m2;以再生水为水源的条件下喷灌系统的抗堵塞性能最优,微喷灌、微润灌、痕量灌溉其次,滴灌系统抗堵塞性能最差;综合考虑不同节水灌溉系统的技术特征、用水量、总投资及对再生水的适用性等因素,建议主要推广微喷灌及微润灌系统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农业水价改革是黄淮海平原地下水压采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区的实地调研,运用交叉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业水价改革情景中农户节水意愿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75.32%的农户在农业水价改革情景中没有节水意愿。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家中有耕地参加休养生息政策的农户,在农业水价改革情景中的节水意愿越强;农户认为冬小麦春灌节水会导致小麦减产的程度越高,节水意愿越弱。因此得出推广农作物抗旱育种技术以及促进田间灌溉技术升级、加强农业节水宣传和培训、设计并实施系统和综合的农业水价改革三点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