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本刊讯全国茶叶生产,在取得连续18年增产增收的好成绩基础上,2013年在先后遭遇西南地区严重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伏旱的条件下,又继续增产增收,茶园面积和茶叶总产量继续超历史,茶叶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一)茶园面积继续增加。据17个产茶省(区、市)上报汇总,预计茶园面积3869万亩,同比增加253.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917.6万亩,同比增加227.3万亩,增8.4%。(二)茶叶产量增加。去年干毛茶总产量189万吨,同比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四川雅安市名山区制定实施"茶业富区"战略,茶叶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茶业已成为推进名山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富民裕区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全区20个乡镇中有16个乡镇茶园面积上万亩,5个乡镇茶园面积上2万亩,98%的村产茶、90%的农户以茶为主,"茶叶"已成为名山区的名片。截至2012年底,名山区茶园面积达30.25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3%,茶鲜叶总产量达4.63万吨、总产值14.28亿元,全区农民人均茶园面积1.27亩,农民人均拥有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一,茶叶产量产值、良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2012,(9):20
本刊讯到5月25日止,浙江省春茶生产已全面结束,据十个主产市统计分析,今年全省春茶总产达7.6万吨,产值达95.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同口径的7.2万吨、83.1亿元增产5.6%、增值15.0%。其中名优茶产量4.3万吨、产值90.1亿元,比上年同期同口径的4.1万吨、77.5亿元增产4.9%、增值16.3%。浙江省春茶在克服开采全面推迟、生产季  相似文献   

4.
2003年我国茶叶产销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锡端 《中国茶叶》2004,26(1):11-13
一、茶叶生产 2003年,由于各地新发展的茶园建设标准较高,有利于改善今后我国茶叶生产状况.另外,政府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农生产的积极性.气候变化成为影响2003年茶叶生产最主要的因素.2002年是我国连续出现的第19个暖冬,2003年开春,温暖的气候使得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南部等地的春茶开采期较2002年提前了10天左右.云南一些茶区的茶园在1月底就已经开采.由于从3月3日起的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大多数茶区的气温下降了10℃以上,对春茶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梅宇  梁晓 《中国茶叶》2022,(4):17-22
2021 年,我国茶园面积持续微增,茶叶产量增速放缓,农业产值显著增长。全国 18 个主要产茶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茶园总面积为326.41万hm2,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06.32万t,总产值2 928.14亿元。文章在2021年度全国茶叶主产销区产业调研基础上,对近年中国茶叶产销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对比分析,从茶叶生产、销售等角度对当前全国茶产业产销形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今后一段时期茶产业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梅宇  张朔 《中国茶叶》2023,(4):25-30
2022年,我国茶园面积稳中略增,茶叶产量继续稳增,农业产值保持增长,茶类结构均衡发展。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茶园总面积为333.03万hm2,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18.10万t,全国干毛茶总产值为3 180.68亿元。文章在2022年度全国茶叶主产销区调查基础上,通过对近两年中国茶业产销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对比分析,从茶业生产、销售等角度对当前全国茶产业产销形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今后一段时期茶产业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锡端 《中国茶叶》2008,30(1):14-14
一、茶叶生产 2007年,我国茶叶在普洱茶的带动下,不仅茶叶产量增加,而且产值大幅提高.各地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依然高涨,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云南由于年初普洱茶形势喜人,加速了茶园发展的进程。河南、湖北、贵州、四川等地也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对新发展茶园给予很大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促进了这些地区茶园面积的快速增长。预计2007年我国茶叶面积将会达到16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13%。  相似文献   

8.
采集广西梧州市六堡茶产区茶园土壤样品和对应茶鲜叶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探讨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与茶叶中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试验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4.0~6.5;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2.28 mg/kg,远高于富硒茶园的土壤标准;茶园土壤剖面中各土层之间全硒含量在1.85~1.95 mg/kg,土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各茶园茶叶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66 mg/kg,枝条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58 mg/kg;茶鲜叶、茶树枝条与土壤全硒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2009年茶叶总产再创新高成本上涨致行业利润下降2009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较去年有所增长,总产量比去年再度增加,茶叶价格上扬,国内市场呈现产销两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主要引用国际茶叶委员会(ITC伦敦)的统计数据,从世界茶叶产销中分析我国茶叶产销发展的轨迹,为做大做强我国茶产业提供依据和参考。自20世纪以来,世界茶叶市场持续10多年(1990~2005)的"供过于求"的基本局面已经逐步改变。实际上作为世界茶叶的指示性价格,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综合价格2006年起已经连续上涨7年。2014年世界茶叶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11.
俞燎远 《茶叶》2020,(1):1-3
本文介绍了浙江红茶的产销现状和发展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江红茶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相同生产时间,对机采与手采鲜叶按连续化颗粒型加工工艺技术生产平水日铸茶,对生产的茶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种采摘模式下的加工方法、茶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机采鲜叶在嫩度与匀整度上明显低于手采鲜叶;可采用相同的初加工工艺与技术参数进行加工;机采毛茶品质由于含梗量与嫩度的原因在外形与叶底上感官审评得分略低于手采毛茶,但在香气与滋味上接近、有的甚至还稍优于手采毛茶,综合品质两者接近;精加工后两者品质更趋一致。在生产成本与得率上,每公斤机采茶的成本比手采茶低36.22%,得率低25.48%,经济效益高约21.30%。  相似文献   

13.
香气粗老是影响夏秋绿茶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夏秋绿茶品质,以福鼎大白茶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摊青为对照,采用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对离体鲜叶进行辐照,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摊青叶挥发性成分,使用层次聚类(HCA)、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分析方法,探究促进茶叶花果香形成的最适光质及关键物质。结果显示,不同光质对挥发性物质种类、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从5个样品中共鉴定出3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与萜烯类物质种类最多,酯类和醇类化合物平均含量较高;红光是促进茶叶花香物质形成的最佳光质,3-蒈烯、β-月桂烯、苯乙醇等物质是茶叶花香形成的关键物质;4种光质均能显著降低茶多酚含量,显著增加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降低酚氨比。感官审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种光质辐照后的茶叶香气清爽、滋味鲜爽,其中红光辐照的茶叶感官评分最高。研究表明,红光辐照夏秋茶离体鲜叶能够增加茶叶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显著提高花果香形成的关键物质,增加茶汤鲜爽味。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PVPP吸附茶多酚特性及其在绿茶饮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VPP能有效去除绿茶中过多的茶多酚,而基本不影响其他品质化学成分。PVPP对茶多酚的吸附在2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容量的70%,25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在15~95℃、pH值3.5~6.5范围内,PVPP对茶多酚有着稳定的吸附容量。茶汤提取时同步添加PVPP(10min)是将PVPP应用于绿茶饮料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处理方法。PVPP处理能有效减少绿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对游离氨基酸浓度影响较小,从而降低酚氨比,优化绿茶饮料滋味;能显著提高绿茶饮料亮度,改善汤色和澄清度。通过绿茶饮料生产中的常规过滤工艺——布袋过滤和高速离心两个步骤能去除茶饮料中的PVPP残留。  相似文献   

15.
抹茶品质与鲜叶原料有密切关系,文章就茶树品种以及覆盖遮阴、施肥技术这3个影响抹茶原料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进行综述,同时提出了提升抹茶质量的研究方向,为我国抹茶园田间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在茶叶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孙庆磊  梁月荣  陆建良 《茶叶》2006,32(2):79-82
超声波具有多种物理和声化学效应,在中药材提取中应用广泛。本文就超声波萃取的原理、优点及其在茶叶深加工的应用作一综述,并展望了它在未来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芽形绿茶连续化生产线设计与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针芽形名优绿茶品质特点及加工特性,集成运用设施摊青装备、电磁内热滚筒杀青机、多级连续理条机、搓叶机、远红外提香机等新型节能高效设备,组建一条实用性强、高效节能、品质优异的针芽形名优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并对生产线中摊青、杀青、理条、烘焙等关键工序的作业参数进行研究,提出整套针芽形绿茶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经研究后,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摊青温度18~25℃,相对湿度60%~90%;杀青投叶量125 kg·h-1,温度270℃,时长65 s;多级连续理条为240℃(38 Hz),210℃(40 Hz),180℃(45Hz);滚筒干燥温度40~55℃;烘焙温度100℃,投叶量30 kg·h-1。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茶叶杀青质量,以用于名茶加工的滚筒杀青机为例,基于离散元分析技术的PFC3D法。对杀青过程的各相关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如滚筒转速、导叶板数量、布局、倾角及结构,滚筒倾角与壁温等对杀青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滚筒杀青时,存在最佳转速;滚筒前段布置较多的导叶板,有利于杀青叶温度的迅速提高;适当增加导叶板倾角和采用“L”型导叶板,将提高茶叶在筒壁上的散度,有利于杀青叶温度的均匀;在保证杀青质量前提下,滚筒平均壁温和倾角呈双指数函数关系;杀青效率和滚筒倾角呈二次函数关系。研究还表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滚筒式设备干燥颗粒状农产品的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交叉验证和偏最小二乘法(PLS)方法,建立了茶鲜叶的近红外光谱(NIRS)与其含水量、粗纤维总量和全氮量之间相关性模型。当主成分数为7时,3个指标的R值分别为0.92、0.86和0.90;交互验证均方根方差(RMSECV)分别为0.769、0.332和0.742。提出了基于鲜叶含水量、粗纤维总量和全氮量的茶鲜叶原料的质量系数方程,得出了鲜叶的质量系数。鲜叶质量系数越大,其质量越高。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NIRS技术评价茶鲜叶原料质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微波提取制备速溶茶及其品质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提取-超滤膜过滤-反渗透浓缩-真空冷冻干燥等工艺制备的速溶茶产品可以速溶于冷水,无“冷后浑”现象。提取三次后,产品的提取得率为干茶叶的25-30%。提取温度低于75℃,超滤膜PVDF和PVA,截留分子量为10万,冷冻干燥温度为-30℃。速溶茶产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和金属离子含量,如蛋白质、胶质、钙离子等是形成茶絮凝的主要因素。速溶绿茶的蛋白含量高于20%,超滤残留物中的钙离子浓度达4862.68mg/kg,速溶茶中钙离子含量为541.94mg/kg。采用截留分子量10万的超滤膜过滤可以将部分大分子络和物除去,降低茶絮凝的形成机会,使速溶茶速溶于冷水,澄清透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