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乙烯雌酚(DES)处理23日龄SD大鼠,分离卵巢颗粒细胞(GC)进行无血清培养。结果表明,FSH (50ng/m1) 处理GC,可迅速激活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p38 MAPK),FSH处理5min便可观察到磷酸化的p38 MAPK;FSH处理30min,磷酸化的p38 MAPK水平达到最高;向培养液中加入H89(蛋白激酶A抑制剂,10μM),则显著抑制了FSH对p38 MAPK的激活作用,提示这种激活作用依赖于蛋白激酶A(PKA)。用 SB203580(p38MAPK抑制剂,20μM)抑制p38 MAPK激活,则进一步提高了FSH对孕酮和甾体生成快速调节蛋白(StAR)的诱导作用,同时降低了FSH对雌激素生成的促进作用(p<0.01)。RT-PCR结果显示:抑制p38 MAPK活性后,FSH对StAR mRNA刺激作用明显增强,但对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P450arom)mRNA的诱导作用却减弱了(p<0.05)。激光共聚焦和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在GC中,StAR蛋白主要分布在线粒体中;与对照组相比,FSH显著提高了StAR的荧光强度和蛋白水平;抑制p38MAPK活性则增强了FSH对StAR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稻瘟病菌杂交后代对水稻致病性的遗传规律,以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杂交产生的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将其接种于14个单基因系抗性水稻品种,对杂交后代进行毒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64个杂交后代菌株呈现显著的毒性分离,共出现53种毒性类型,无毒性/毒性分别表现为1∶1、1∶3、3∶1、15∶1。菌株KA3分别对IRBLi-F5、IRBLta-K1、IRBL12-M、IRBLta2-Pi持有1个无毒基因;对品种IRBLa-A、IRBLzt-T、IRBL7-W、IRBLkm-Ts、IRBL20-IR24持有2个无毒基因。64个后代菌株对品种IRBLk-Ka、IRBLz-Fu、IRBL19-M、IRBLb-B、IRBLkp-K60无毒性/毒性也符合1∶3,但2个亲本菌株HLJ6122和KA3对供试水稻品种致病性相同,因此难以判断无毒基因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部分水稻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病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洁  杨学辉  何海永 《种子》2006,25(8):14-16,21
利用生物间遗传学关于毒力频率和联合抗病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6个品种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抗瘟性。结果表明,参试病菌群体对各个品种的毒力以及不同稻区的病菌群体对同一品种的毒力均存在明显差异,筛选出毒力频率较低的4个品种:汕优多系1号、Ⅱ优多系1号、金优431和金优多系1号。用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了品种搭配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宁夏稻瘟病菌群体分布及小种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6年对宁夏稻瘟病菌群体分布及优势小种的毒力研究,分别采用了3套鉴别品种,即用7个中国统一的鉴别品种、12个日本清泽鉴别品种、33个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已知单基因系,分析近几年宁夏生理小种的种类和优势小种。经测定宁夏有3群9个中国小种,ZA1,ZC17,ZC7小种为优势小种;根据稻瘟病菌与日本12个已知抗病基因品种互作亲和性的结果,区分为18个毒性类型,其中637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分布广且毒力频率高,成为宁夏的优势小种。该小种的毒力谱很广,能侵染除Pi-z,Pi-ta,Pi-b基因外的大多数已知抗性基因,中国小种ZC17及637小种是目前宁夏水稻生产上值得密切关注的小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连续多年鉴定了21份普通野生稻(从染色体组)DNA导入后代株系对稻瘟病的抗性,筛选出3个稳定抗病的后代株系2005 D3-60、2005 D3-136和2005 D3-112,以其与感病地方品种白皮稻的杂交F1代和F2代为材料,初步分析了导入后代对稻瘟病菌系01-13-1的抗性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组合的F1代对01-13-1菌系全部表现抗病,说明其抗病性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2005 D 3-60/白皮稻和2005 D 3-136/白皮稻的F2代抗感分离比例为9:7,说明对01-13-1的抗性是由2对显性基因控制,且基因存在互补作用,而05 D 3-112/白皮稻的F2代抗感分离比例为27:37,说明其抗病性是由3对显性基因控制的,基因亦存在互补作用;3个组合正反交的F1代均表现抗病、F1代分离比例相同,说明导入系中抗稻瘟病性状属细胞核遗传.  相似文献   

6.
垂直抗性谱表明,红脚占、砦塘与特特普对B、C、D、E、F群稻瘟菌小种的抗率都很高,特特普不抗A群,而我国5个抗源对A群小种有一定抗性,其中砦塘抗率达40%。金围矮、包选2号、包胎矮对C群小种具中等抵抗能力;金围矮抗E、F、G;包选2号抗F、G,包胎矮抗G,并各自对B、D群具中等抗力。分析品种对同一菌株的抗性,包胎矮与包选2号,红脚占与砦塘之间的抗性一致性很高。还提供了5个抗源对20个主要小种的抗性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稻瘟病菌的群体遗传结构,选用13对SSR标记对2007—2013年分离自云南省陆稻区、籼稻区和粳稻区(共计13个州)的125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的全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及分析,结果13对引物共检测出128个等位基因;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7时,125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29个遗传宗谱,优势宗谱YN02包含了39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31.20%,次优势宗谱YN08包含了15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12.00%,其余71个菌株分属27个宗谱;表明云南省既有优势宗谱,又有较多遗传多样性的小宗谱,菌株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比较不同稻区菌株群体的宗谱频率发现,陆稻区菌株的宗谱频率为65.52%,粳稻区和籼稻区菌株的宗谱频率分别为27.59%和13.79%,表明陆稻区菌株群体的遗传结构比粳稻区、籼稻区菌株复杂。因此,针对菌株群体宗谱较少,且优势宗谱突出的地方,应加强品种多样化种植,有利于稻瘟病菌群体的稳定化选择,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8.
张亚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5):269-272
在农业生产中,水稻稻瘟病的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爱苗是一种广谱的内吸性杀菌剂,常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防治。此研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14个稻瘟病菌菌株对施爱苗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4个菌株对爱苗剂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抑制率从35.31%~62.39%不等,不同地区分离到的菌株生长速率存在差异,同一地区的不同菌株生长速率也存在着差异。说明供试菌株对爱苗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灰黄霉素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采用对峙法测定产灰黄霉素的展青霉GM120-43对稻瘟病菌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灰黄霉素对稻瘟病菌的毒力试验以及盆栽防治稻瘟病试验。结果表明:展青霉GM120-43对稻瘟病菌具良好的抑制作用;在稻瘟病的防治中,灰黄霉素稀释300倍时,预防叶瘟病与穗瘟病的效果分别为93.76%和53.79%,治疗效果分别为89.2%和49.21%。在所试验的浓度范围内,灰黄霉素防治效果与其浓度成正比,是一种具有前景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浓度来自70%甲醇溶液的麦冬块根提取物对2种产自日本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菌株MAFF305480和MAFF101002的菌丝生长及其接种诱发水稻幼苗稻瘟病发生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试验表明:含有麦冬块根提取物的原液1/10,1/20,1/40以及1/80浓度都能明显抑制稻瘟病菌小种菌株(MAFF305480和MAFF101002)菌丝生长, 抑制率均56.4%以上, 对接种诱发稻瘟病的水稻幼苗处理发现, 幼苗植株发病级数为明显下降, 抑制率均38.4%以上, 并且都随着处理浓度提高抑制效果明显提高。本研究结果表明,麦冬块根提取物中含有抑制稻瘟病菌生长的化学物质, 并且能直接抑制稻瘟病菌发生和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稻瘟病菌热激蛋白MGHSP90的结构特征和性质差异,本研究对MGHSP90热激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MGHSP90为热激蛋白,属于亲水蛋白、无信号肽、不具有跨膜结构、N-末端具有ATP酶保守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定位于线粒体。磷酸化位点预测分析结果显示,MGHSP90热激蛋白预测到43个丝氨酸位点,24个苏氨酸位点和10个酪氨酸位点磷酸化位点。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稻瘟病菌热激蛋白MGHSP90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弄清稻瘟病菌数据库中可能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的分布及其结构特点,从而为进一步进行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打下良好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稻瘟病菌基因组中假定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的结构域、亚细胞定位及EST等进行分析,同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预测了这些蛋白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结果共得到了23个可能的几丁质结合蛋白,它们在7条染色体上的分布并不均匀;绝大多数的几丁质结合蛋白都定位在胞外。稻瘟病菌几丁质结合蛋白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也各不相同;不同真菌间的几丁质结合蛋白相互交错,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罗平县与腾冲县两地稻瘟病菌致病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滇东南和滇西水稻稻瘟病菌组成,采用苗期喷雾法将来自2012年和2013年罗平县与腾冲县2个病圃的295个单孢菌株,接种到丽江新团黑谷、CO39和IRBL三套单基因系,测定它们的致病类型。结果表明,295个菌株可划分为79个致病类型,其中罗平县48个,特异类型32个;腾冲县47个,特异类型31个,两地共有类型仅16个,占5.42%;携带Pi-9(t)、Pi-2(t)、Pi-12(t)等3个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的被侵染率分别为10.13%、11.39%、11.39%,表明这些抗病基因在抗病育种工作中仍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Mopos5可能参与的信号网络,了解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了稻瘟病菌cDNA文库,获得了6个与Mopos5互作的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和相关文献报道,发现这些候选互作蛋白很可能参与调控了细胞骨架建成、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细胞老化与死亡、线粒体功能维持、胁迫防御反应、物质与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进程。进一步分析这些互作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与Mopos5的互作机制,对于了解Mopos5可能参与的信号网络及其调控稻瘟病菌在寄主组织内定殖和扩展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9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采用接种鉴定和PCR检测分析了2012年至2014年从云南省罗平县和腾冲县2个病圃内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的396个稻瘟病菌单胞菌株的无毒基因Avr Pi9动态变化。结果表明:Avr Pi9在此两病圃所采集菌株中出现的频率虽均高达90%以上,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抗病基因Pi9仍有应用前景,特别是与抗病基因Pi zt、Pi7、Pi12联合应用,联合抗病系数都达0.81以上。然而,在PCR检测到的388个Avr Pi9菌株中,21个含有该基因片段,但仍对Pi9基因品系IRBL22有致病性,Avr Pi9基因可能正在发生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将2006年、2007年和2008年3年采集的478个单孢菌株,利用日本的12个鉴别寄主和中国的7鉴别寄主两套鉴别体系对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致病型进行分类,鉴别出优势小种为77.7、377.7、737.5、100、ZE1、ZG1;强毒力小种为437、777.7、777.1、ZA9、ZA1、ZA13;利用优势菌群和240个供试单孢菌株对63份外引水稻资源进行抗瘟性筛选,筛选出抗谱80%以上的资源有G39、吉粳88、沈农9903,可以广为利用;同时得出利用优势小种和强毒力小种对水稻资源进行抗瘟性筛选,是一项简单而准确的初筛选技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分析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7个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177个来自黑龙江省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个无毒基因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均有分布,但出现频率不同,其中频率最高的为ACE1,达到61.6%,最低的为Avr1-co39,只有31.6%;来源于不同水稻品种的菌株无毒基因组成不同。采用国际水稻研究所20个已知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对48个黑龙江省稻瘟病菌进行毒力分析,与PCR检测无毒基因结果一致。同时,对20个抗病单基因系采用多菌株人工接种发现Pi-9在黑龙江6个地区对稻瘟病菌的抗谱为80%~100%,在育种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林平  彭祚登  任云卯 《种子》2007,26(11):27-31
将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的34个家系的种子在不同浓度PEG溶液中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参试油松各家系种子的萌发均表现为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值的降低,平均发芽时间的延长。研究提出了种子发芽抑制相对指数概念,用以解释油松种子在水分胁迫萌发能力的强弱,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比较参试各家系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耐水分胁迫能力的强弱顺序,其中最强的家系是:7443、7400、7482、74110、74190,相对最弱的家系是74239、74186、74217、74120、74131。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毒力基因分析与抗病育种策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黑龙江省稻瘟病危害程度加重,给水稻生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解当地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其毒性基因的组成与分布,有针对性地利用抗性基因,选育抗病品种和使之合理布局,本文利用9个日本鉴别品种、7个中国鉴别品种、31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及12个当地主栽品种,对2006年采自该省主要积温区不同水稻品种的173个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鉴定出55个日本小种,优势小种为017、077、037、377和047,总频率为42.29%。鉴别力比较结果证实日本鉴别品种比中国鉴别品种更适合于当地稻瘟病菌致病性变异与小种分化研究。在12个主栽品种中,除龙粳14、龙盾104外,其他品种已经或正在丧失对稻瘟病的抗性。Pi9基因在所有积温区对稻瘟病菌株的抗谱都最广(平均94.80%),是当前黑龙江省水稻育种上极有价值的抗性基因;基因Piz-5(CA)、Piz-5(R)、Pita-2(R)、Pita-2(P)、Pi12(t)和Pi20(t)对供试菌株有高于70%的抗谱,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黑龙江省当前抗稻瘟病育种的策略应该是,在利用抗源龙粳14、龙盾104和Pi9的基础上,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聚合一至多个广谱抗性基因;同时加强对稻瘟病菌种群的监测和新抗源的发掘,有针对性地向主栽品种导入新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