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量和比较采自昆明东北郊的131只成年多疣狭口蛙K a lou la verrucosa标本(72♂59♀),同时野外观察雌雄蛙的伏卧姿势、运动方式和繁殖行为.成年雌雄蛙的体长、吻长、鼓膜直径、内突长、前臂宽、后肢全长和足长7个形态特征差异显著.对与体长相关的前臂宽、后肢全长和足长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雄蛙前臂宽随体长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雌蛙,雌蛙后肢全长和足长随体长的增长速率显著大于雄蛙.雄蛙的前臂宽、后肢全长和足长均大于相同体长雌蛙的前臂宽、后肢全长和足长.繁殖期雄蛙前肢内侧及胸腹部布满分泌物,雌蛙无.雄蛙为2/3蹼,雌蛙约为1/3蹼.雄蛙具单咽外声囊,雌蛙无.雄蛙肛部疣粒大而光滑,雌蛙肛部疣粒细长而尖.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市场》2006,(12):29-30
灵芝龟又叫二十棱龟,体型小,最大只有200至250克,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产。因生态气候等诸多因素,自然界极少,为此,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农妇陈小宝,在亲朋的帮助下弄到2组灵芝龟,经多年辛勤试养,现已训养成功,大量繁殖,将走向全国各地落户、繁衍。灵芝龟形似灵芝草,故称灵芝龟。灵芝龟嘴呈钩曲,眼大且外突,自吻端侧沿眼至颈侧有浅黄色纵纹背甲金黄色或桔黄色,中央有三条脊棱,后边缘具齿状,共十二枚;腹甲黑色,两边为浅黄色斑纹,后肢浅棕色,散布有红色及黑色斑纹,其身上的多种颜色,色彩艳丽,加上它小巧玲珑,动作逗人,令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3.
    
麝是贵重药材动物之一,属偶蹄日鹿科。又名山驴子、香獐子。它的长相有点特别;前肢短、后肢长、背作拱形。全身毛色灰褐并带黄色的条纹,腹部及四肢上部内侧毛色较浅,略带淡黄色。胸颈下部有白毛两道成“∩”字形。远看颇似剥掉两条皮的死柞木桩。麝雌雄均不长角。但雄的上犬齿发达,长而尖、露出唇外,向下微曲,并在腹部长有麝香囊。麝一般体重10—15公斤。体长在60—70厘米,尾长3—5厘米。麝一般出没于岩石或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中敌兽稀少及人迹罕至的幽静地带。极善攀登和跳跃,动作轻巧灵  相似文献   

4.
韩梅  陈琳 《新疆林业》2012,(4):37-38
普氏野马,俗名蒙古野马,哺乳纲,奇蹄日,马科,外形粗壮,头短钝而大,颈项粗厚,额发短而缺,鬃毛逆生,短而直立,尾基具短毛,似驴尾。毛色除腰部和四肢内侧呈白色外,其他部位呈土黄色,背部有一条暗褐色腹线,前后肢有附蝉(俗称夜眼)四个,体长2.2-2.8米,体重200-300公斤,属草原荒漠、半荒漠动物,栖居在平原、丘岭、  相似文献   

5.
大仙鹟     
<正>雄鸟,体大的深色鹟。上体蓝色,头顶、颈侧条纹、肩块及腰部辉蓝,下体黑而沾蓝。雌鸟,橄榄褐色,头顶蓝灰,颈侧具闪辉浅蓝色块,喉具皮黄色三角形块斑。虹膜为深褐色,嘴为黑色,脚为角质色。分布范围为尼泊尔至中国西南、东南亚及苏门答腊。性情孤僻,栖于半山区及山区森林的中层。偶尔抽动两翼及尾。  相似文献   

6.
一、肌肉注射法 种禽和产蛋禽开产前接种各种灭活疫苗常用此法。注射部位常取胸肌、翅膀肩关节四周的肌肉或腿部外侧的肌肉。胸肌注射时应注意斜向前入针,以防插入心脏或胸腔,腿肌注射时要防止刺伤腿部神经。  相似文献   

7.
1、临床症状 发生腹泻的猪,外观精神、食欲、活动无多大异常.少数仔猪发烧,体温升高至39.8℃~40.5℃,怕冷,喜扎堆.严重腹泻,呈喷射状,或肛门失禁,粪便顺后肢直流,后躯及肛门周围被污染,粪便颜色为暗绿色或淡绿色,个别为淡黄色、水泥色,呈粥样,有酸臭味,内有少量未消化的饲料.  相似文献   

8.
邢宝振 《防护林科技》2014,(11):122-123
花叶复叶槭以其外缘金黄和内侧绿叶而凸显特色。自育或外调糖槭砧苗,以其低、中、高部位,进行硬枝接,绿枝接或芽接,接后及时剪砧,除砧萌和解绑,以培育出不同类型嫁接苗木。  相似文献   

9.
1998年11月至1999年1月,笔者在荣成大天鹅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调查时,发现203只黑雁Brantabernicla在此越冬,系该鸟在山东省分布的首次记录。该鸟头、颈、喉部黑色,身体大部分为蓝灰褐色。喉下有一白色横斑并达颈侧,白斑上有黑色细条纹。...  相似文献   

10.
采用贝叶斯法对棕黑疣螈种组1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ND2基因重建了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1)该种组物种形成1个单系群;(2)红瘰疣螈不是棕黑疣螈的同物异名,支持红瘰疣螈物种地位的有效性;(3)采自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大围山的2个标本与红瘰疣螈亲缘关系较近,并构成姐妹群,其种间遗传距离已达到种级水平。其地理居群物种为一未描述新种,定名为大围山疣螈。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前肢长于后肢或后肢略长;头部和前后臂为棕黑色,颞部和指、趾端为棕黄色。  相似文献   

11.
<正>中等体型(20厘米)的绿色拟啄木鸟,具大而强劲的喙。与啄木鸟关系密切,也在树上錾洞营巢。具有异型趾,为两趾朝前、两趾朝后,用以攀援垂直的树干。特征为顶冠前后部位绯红,中间黑或偏蓝。眼周、脸、喉及颈侧亮蓝色,胸侧各具一红点。栖于1600米以下的山谷、丘陵及坝区多榕树的阔叶林、村寨旁,主食果实及花朵,尤其喜食小无花果。习惯于在树顶长立不动,发出单调而响亮的叫声。分布范围为印度  相似文献   

12.
《湖南林业》2004,(8):11-11
较宽的阳台可种植攀缘植物。在阳台内侧设花池或花箱种植攀缘植物,让其没着阳台自身的结构爬上去。如果用引绳将攀缘植物整齐地分布在网格上,效果则更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云南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管理局科研监测人员的不懈努力,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西黑冠长臂猿的监测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西黑冠长臂猿是中型长臂猿,体重7至10公斤,体长400至550毫米,前肢明显长于后肢,无尾。雄性全为黑色,头顶有短而直立的冠状簇毛;雌性体背灰黄,棕黄或橙黄色,头顶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褐色冠斑,胸腹部浅灰黄色,常染有黑褐色。西黑冠长臂猿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在全球的种群数量约为1100至1400只,除在越南  相似文献   

14.
给树打补针     
人生病或缺乏营养不能进食时,医生会帮助我们注射葡萄糖等补药以维持体力,而树木需要营养时,也可以这样做。在南朝鲜,由于冬季气温很低,人们怕那些较珍贵的树木或树苗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营养,只好用人工注射的方法,给树补充一定的养份。专业人员将针头插进树干中,注射  相似文献   

15.
鼯鼠属啮齿目松鼠科动物,产于我国东北、西南、华南及台湾等地。鼯鼠体侧、前后肢均被有飞膜,善于滑翔,栖居在针叶树上,故名“飞鼠”。  相似文献   

16.
章平澜  孔辉 《林业科学》1993,29(3):271-276
一、原条材积表的编制我国原条材积的测算方法历经三十余年的实施,已知误差较大。故从1985年12月1日起限制其使用范围,并将检径固定在离大头水眼内侧(斧口或锯口内侧)2.5m处,而改用下式计算杉原条材积: V=0.39(d+3.5)~2(L+0.48)/10000 (1) 其他树种原条材积可借用(1)式或沿用旧法查表。但(1)式须经大量实测数据导出,精度始有保证。而本文提出的方法,只须从二元材积表或树高级材积表算出干形指数r,再用下法即可成表。该表可提供各检径、不同高度且经过修匀的单株去皮树干材积,再按原条造材规格将  相似文献   

17.
2004年,进行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在制作昆虫标本的过程中,发现注射酒精杀死昆虫的方法方便、经济、安全、高效,颇有价值,值得推广。 1 具体操作方法 对虫体较大的直翅目、鞘翅目等昆虫的成虫,因体壁坚硬,头部较大,可采用口器注射方法,用1ml小型医用注射器,将其针头从昆虫的口器中插入,直达昆虫的中脑或后脑时,开始注射95%的酒精,  相似文献   

18.
林蛙油的药用价值与捕捉、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蛙 ,别名哈士蟆、田鸡、黄蛤蟆,属于两栖纲、蛙科,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属珍贵药用动物。 1形态特征   中国林蛙形体较小而较长。体长 40~ 50mm,体形似青蛙,头长宽约相等,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颌,吻棱较明显,鼓膜大于眼半径之半,显著,上有三角形黑斑。锄骨齿位于内鼻孔后方,呈现两短斜行。雄性咽侧下有 1对内声囊。前肢较短,具 4指,指细长,末端钝圆。雄性前肢粗壮,拇指内侧有发达的黑色婚垫。后肢长而细,为前肢的 3倍,蹼发达,关节下瘤明显。黑龙江林蛙体形与中国林蛙相似,主要区别是雄性无声囊。 2捕捉季节与方法 …  相似文献   

19.
树干注射施药技术是一种信息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其主要是应用注射工具将适量农药、肥料或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注入树干内,从而让药液直接进入树木的蒸腾液流中,进而让药液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有效提高防治病虫害、真菌或细菌造成的病虫害的效果。文章主要针对树木病虫害防治树干注射施药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花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大了保护管理力度,猎捕野生动物的现象很少发生,鼠繁殖速度加快,自然保护区内再现“飞鼠”翩翩起舞的奇景。该保护区内有种奇特的哺乳动物,中文名叫鼯鼠,眼圆大、耳廓柔软呈灰褐色或棕灰色,前后肢之间有宽而多的飞膜。它头像虎、像兔又像鼠,主要靠食树叶及树籽为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鼯鼠生活在常绿阔叶林或针阔混杂林山地中,以树洞为家,喜欢安静,胆很小,昼伏夜出。它很讲卫生,总是在洞外定点排便,每到一处,只固定一个“厕所”,选择在大乔木的树杈或裸露的岩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