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速生桉树木材液化及其产物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硫酸为催化剂,苯酚为液化剂,对速生人工林桉树木材进行液化,并取液化产物与甲醛进行树脂化反应制备液化木基酚醛树脂LWPF,研究液比对液化反应效率、液化产物重均分子量及LWPF树脂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液比的提高,液化产物的残渣率及重均分子量均降低,而LWPF树脂制得的胶合板的木破率提高;当液比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液化产物的残渣率和重均分子量及LWPF树脂所制胶合板的木破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对速生桉树木材的液化工艺及其液化产物的树脂化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尿素—双醛淀粉树脂用于胶合板制备的施胶、热压等工艺因素及其影响,扩展淀粉基胶粘剂在人造板工业的应用,促进无醛环保型室内用胶合板的研究与发展,对尿素—双醛淀粉树脂胶合机理与热压工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胶合板热压工艺予以优化,选取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施胶量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设计,利用Design-Expert 软件对胶合强度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尿素—双醛淀粉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当选用热压温度136℃、热压时间1.99 min·mm-1、施胶量416 g·m-2时,尿素—双醛淀粉胶粘剂胶合板的胶合性能最优,且最优胶合强度预测值为2.12 MPa,与理论预测值误差小,试验所得出的拟合方程与稳定性试验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木材的自胶合,引入溶剂催化液化法,以杨木和桉木单板为原料,进行了界面液化自胶合试验。分析了液化剂种类(苯酚、丙三醇)、涂布量(150、300、450 g/m2)、热压温度(125、150、175℃)、热压时间(10、15、20min)和树种(杨木、桉木)5个因子对胶合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液化方法在木材表面构造黏稠过渡层以取代木材界面,实现木材的自胶合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单板树种对液化胶合性能有明显影响,在试验的工艺条件下,桉木的胶合性能优于杨木;丙三醇液化胶合性能高于苯酚;热压温度和时间对苯酚液化胶合性能的影响不明显,而对丙三醇影响明显。建议就木材界面液化自胶合的机理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木薯秆磷酸液化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液化物树脂性能,为木薯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苯酚为液化剂、磷酸为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液固比、催化剂添加量、液化温度、液化时间等因素对木薯秆液化反应的影响,并测定木薯秆液化物树脂的胶合性能.[结果]木薯秆磷酸液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5∶1,催化剂添加量13%,液化温度165℃,液化时间1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木薯秆液化率为90.54%.以木薯秆液化物树脂压制3层胶合板,其平均胶合强度为0.7392 MPa,符合国家标准GB/T 9846-2004对Ⅰ类胶合板的要求(≥0.7000MPa).[结论]以木薯秆磷酸液化产物合成树脂制备酚醛树脂胶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5.
马占相思树皮磷酸催化液化及其液化物树脂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苯酚作液化剂、磷酸作催化剂对马占相思树皮进行液化研究,分析了液化温度、催化剂用量、液化时间及液固比对液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马占相思树皮磷酸催化液化的最优方案,并研究树脂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工艺。结果表明:(1)随着液化温度升高、磷酸用量增加、液化时间延长和液固比的增加,马占相思树皮液化物的残渣率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2)马占相思树皮磷酸催化液化程度对液化温度的变化更敏感。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液化温度170℃,催化剂磷酸加入量为9%,液化时间2.5 h,液固比4.5:1,残渣率为20.1%;(3)液化产物树脂化合成表明,甲醛与液化产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液化产物树脂的粘度有显著影响。对树脂的胶合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以其压制的3层胶合板强度符合国家标准中对Ⅰ类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要求(≥0.7MPa)。  相似文献   

6.
选择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板坯含水率、施胶量5个工艺参数,系统研究了在用异氰酸酯生产无醛胶合板时热压工艺条件对胶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热压时间、热压压力对胶合板胶接性能的影响比较显著;当热压温度控制在110~120℃之间、热压时间为1.0~1.2min/mm、热压压力为0.8~1.2MPa、施胶量为20g/m2左右、板坯含水率为8%~23%时,可以制得胶合强度符合国家Ⅰ类胶合板标准的无醛胶合板。  相似文献   

7.
对喜树的旋切、单板干燥和热压胶合的试验结果表明喜树的旋切、单板干燥质量及胶合性能皆良好,对胶粘剂和加工过程均无特殊要求,是一种良好的胶合板用材.三层胶合板的合适热压工艺条件为热压压力0.8~1.2MPa,热压温度100~120℃,热压时间30s@mm-1,施胶量200g@m-2,单板含水率9%~12%.表7参5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获得1种无游离甲醛释放的绿色人造板.本文以樟子松单板、塑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主要原料,采用热压胶合方式来开展木塑复合胶合板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同时,以胶合强度为主要指标对木塑复合胶合板的性能进行评价,考察工艺参数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温度为160℃,偶联剂加入量为3%时,材料的胶合强度最好.复合时间对复合材料的影响不显著.经方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知: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温度为160℃,偶联剂加入量为3%,复合时间为3min.  相似文献   

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软件分析了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热压时间、热压温度3个因素对胶合板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10.00%、热压温度163.00℃、热压时间3.70 min的条件下,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可达1.33 MPa,与预测值相差较小.流变性能分析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入使得磷铝胶粘剂的粘度增大,改性胶粘剂的粘度与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呈正相关.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与磷酸二氢铝之间形成氢键,胶粘剂改性前后与单板之间的粘接力主要由氢键提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薄膜(HDPE)熔融后黏度大的特点,确定生产轧孔尾巨桉单板/HDPE复合无醛胶合板(简称WPCP)的可行性和热压工艺参数。【方法】利用数字显微镜揭示WPCP界面的微观形态特征,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WPCP的热压工艺条件(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对其胶合强度、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的影响,确定WPCP的热压工艺条件。【结果】单板表面的轧孔处理可以提高塑料薄膜的渗透性,在各单板层之间形成"树枝状胶钉"薄膜结构;在热压温度170~180℃、热压压力1.0~1.2 MPa、热压时间8~10min的条件下,WPCP胶合强度、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分别为1.21~1.32MPa,42.76~65.81MPa和6 678.43~8 348.93MPa,其MOR和MOE的值均达到普通胶合板的性能要求,可以生产出符合国家Ⅰ类胶合板胶合强度要求的无醛木塑胶合板。【结论】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复合板性能指标,确定优化工艺因子为热压温度170℃,热压压力1.0MPa,热压时间10min,WPCP的MOR、MOE分别为64.13和8 167.57MPa,相当于中等硬材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木材剩余物的木酢液制备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以木材剩余物为原料的木酢液制备特性和木酢液的成分组成,采用电控炭化反应釜进行调制试验,分析了不同材料和调制温度下的生成物组成。并采用GC-MS对木酢液的成分组成进行分析,同定出有机酸、酚、醛、酮、酯等38种有机成分,对主要组成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杉木调制的针叶材木酢液,与采用杨木调制的阔叶材木酢液,其酚类成分的组成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与原料木素的组成成分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其特征谱图可以对混合木质来源材料制取的木酢液进行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南6种常见轻质木材的解剖构造进行研究,从微观和宏观2方面进行观察识别,并说明其木材的工艺性质及利用.  相似文献   

13.
以速生杨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木材改性剂对速生材浸渍强化处理,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仪对改性前后的木材进行表征,并分析改性前后木材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经木材改性后,速生材物理性能显著提高。X射线衍射仪数据表明,木材改性剂使木材结晶度从39.65%降到36.89%,能谱分析仪结果显示:氮(N)氧(0)碳(C)元素在木材内部分布均匀,扫描电子显微镜谱图分析了禾材改性剂在木材管孔中的分布,最后红外光谱图表明改性剂与木材内部集团发生交联反应.并且羟基数目大量减少。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14.
杨木材性的化学改良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尺寸稳定性处理,木质复合材料,强化处理等几个方面 介绍了近十几年来,杨木化学改性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木材主要化学成分的染色及其对木材纹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材纹理的产生决定于木材组织结构的差异,而不同的组织结构显示其化学组分差异,试验证实同一染料对木材的主要化学组分的染色性不同,从而染色深化了木材纹理.不同染料对木材纹理的深化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5种桉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5种桉树幼龄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为研究不同桉树材性变异规律及提高桉树木材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以采自广东湛江南方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大田区的2.5年生和4年生赤桉、2.5年生尾巨桉及6年生尾细桉无性系L-9、M-11等5种不同林龄的桉木为研究对象,按照国家标准测量木材物理性质指标木材密度(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全干密度)、气干(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全干(径向、弦向、体积)干缩率,以及力学性质指标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剪强度、顺纹抗压强度、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端面硬度),以SPSS、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分析其差异和变异规律。5种桉树基本密度差异不显著,其余物理力学指标差异极显著。5种桉树的基本密度0.428~0.460 g/cm3,气干密度0.494~0.543 g/cm3,全干密度0.482~0.525 g/cm3,各品系间变异较小。气干干缩率在不同品系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2.5年生赤桉>4年生赤桉>L-9>M-11>尾巨桉,径向干缩率变异最大。桉树随着林龄的增长干缩率值增大,说明林龄大的桉木更容易开裂。不同品种间力学性质差异显著。5种桉树木材密度与径面硬度和端面硬度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桉树木材密度越大,其木材硬度越高。由木材密度指标看,桉树可作为纸浆材和纤维板材的原材料,随着林龄的增加,桉树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增加。按照木材物理力学指标分级标准可知,5种桉树木材密度属于小级;赤桉干缩率属于Ⅱ级,尾巨桉干缩率属于Ⅱ-Ⅲ级,L-9干缩率属Ⅳ级,M-11干缩率属于Ⅳ级;5种桉树木材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均属于Ⅱ级,剪切强度属于Ⅴ级,端面硬度均属Ⅲ级。  相似文献   

17.
在林业的运营发展中,木材的检验过程是不可以忽视的重要环节。木材检验是木材产品运营管理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将从对木材检验的必要性着手,研究木材检验的作用,并且指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用来保障木材检验工作的顺利完善进行。  相似文献   

18.
微波加热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波技术以其高效、快速节省能源等优势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微波技术及微波加热的起源、发展入手,介绍微波加热干燥在木材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火力楠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火力楠人工林木材的性质,为其木材利用提供科学指导,对火力楠人工林木材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人工林木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以及全干密度平均分别为0.531、0.641 g·cm-3和0.596 g·cm-3,弦向、径向和体积气干干缩率平均分别为3.9%、2.7%和6.5%,对应的干缩系数平均分别为0.346%、0.239%和0.576%,差异干缩为1.444,属密度适中、干缩性小的一类木材;木材端面、弦面和径面硬度平均分别为5 989、4 847 N和4 829 N,抗弯强度、弹性模量、顺纹抗压以及冲击韧性平均分别为117.2 MPa(3级),10.61 GPa(3级)、57.8 MPa(3级)和55 kJ·m-2(2级),综合强度达175 MPa,综合品质系数达3 295.7×105 Pa,属高等级材。  相似文献   

20.
滇西南地区樟科17种木材解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樟科木材识别与系统分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木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和结论】观察结果表明17种樟科木材结构具有以下特征:散孔材,管孔组合主要为单管孔和短径列复管孔(2~3细胞),偶见管孔团.导管分子仅具单穿孔或兼有单穿孔和梯状穿孔,梯状穿孔横隔数3~14个;管间纹孔式互列.木射线由单列射线和多列射线构成,单列射线稀少,多列射线宽多为2~3细胞.射线类型主要为异形Ⅱ型和异形Ⅲ型,少数异形I型.导管射线间纹孔式多为大圆形及圆肾形.轴向薄壁组织主要为环管束状、轮界状.射线细胞和轴向薄壁细胞中普遍存在油细胞或黏液细胞.根据观察结果,依据17种木材结构编制木材分类检索表.对导管分子穿孔板的研究表明,樟科木材属间和种间的进化程度不一致,琼楠属Beilschmiedia和厚壳桂属Cryptocarya木材在一定程度上是较为进化的属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