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新农村居民的角度出发,以河南省郑州市5个辖区的15个村庄为调查对象,实地考察新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和居民对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看法,深入分析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新农村环境建设对策提供依据,为全国其他大城市郊区农村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水土保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建设好的新农村,同时,新农村建设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将有力地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辽宁省建平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指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势在必行。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原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保护与治理的意义、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流程,提出新农村生态环境合理保障与治理措施,以期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美丽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2009年调查了全国29个省(市)、1 080个乡村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总结了农业生产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生产污染3个方面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原因,针对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提出对策,即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投入,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环保法规为基础,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机制;因地制宜,科技兴农;以多种形式开展新农村环境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6.
构建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设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突破原有单一经营农业的格局,将农村环境、景观与生产有机融合,保证新农村建设不偏离方向,为城乡景观异质与景观相融提供思路,为实施大地生态景观化提供举措。  相似文献   

7.
蒋苹 《现代农业科技》2007,(22):201-202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从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司法环境、行政环境、信用环境等五个方面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是农村发展水平的反应,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人居环境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成绩斐然,但在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从美丽乡村视角来透视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现实境遇并寻求问题所在,为构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多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国锋  肖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57-19759,19763
介绍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概况及其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表明西部地区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能否达成,而且关系到东部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环境视角分析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分别是生态保护观念淡漠;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农业发展举步维艰;人居环境规划滞后。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在生态环境恢复重建视角下,指出了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可供选择的路径:转变传统观念,科学合理发展;借力农技支撑,恢复生态环境;倡导生态经济,发展优势产业;注重空间规划,优化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优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甘肃生态环境问题的全面了解,用系统论的方法对经济与环境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辨证分析,对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优化问题做以初步探讨,并提出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