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 粮食流通体制、粮食流通技术对粮食流通体系的制约与影响。同时提出为建立我国粮食流通的科学体系,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粮食体制的改革及粮食流通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探讨了有关我国粮食流通的发展模式及技术管理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襄樊是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之一和湖北省最大的粮食主产区。2005年以来,中央储备粮襄樊直属库作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承担了襄樊、十堰两市17个县(市)区最低收购价粮收购、拍卖、移库、管理的艰巨任务。截至2008年7月中旬,我库累计收储最低收购价粮340万吨,累计拍卖243.75万吨,跨省移库25.25万吨,  相似文献   

3.
粮食物流是粮食商品流通的重要内容构成,加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粮食物流服务水平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的重要路径。阐述了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与粮食流通成本控制的关系,分析了粮食流通运行、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筑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进一步有效控制粮食流通成本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对粮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切实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确保我区粮食流通安全,重庆市南岸区粮食局结合辖区内产粮少,收购数量较小的自身特点,在切实转换行政职能的基础上,建章立制,依法行政,积极探索粮食流通市场监督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粮食企业是粮食流通的主渠道,在管理粮食储备、增强政府对粮食市场宏观调控、稳定市场供求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粮食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迎接新的挑战,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队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主要领导作为企业领导机构的核心,肩负着企业发展和振兴的重大责任,其人格魅力和工作的艺术性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兴信 《粮食储藏》1996,25(5):45-48
应澳大利亚粮食科学研究与发展基金会(GrainsResearchandDevelepmentCorp.)的邀请,中国国内贸易部科技质量局组团于1995年11月对澳大利亚的粮食生产、流通及科研管理等进行考察访问,现将考察情况概述如下。1澳大利亚的粮食生产澳大利亚总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主要由澳大利亚大陆和马尼亚岛组成.西部为高原,中部低地,东部山地,整个大陆平均海拔不到300米。南回归线穿过澳洲大陆,北部属热带,其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广大内陆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地降水量为5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澳大利…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粮食主产区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仓储设施,为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保障“购、销、调、存、加”五大业务流通环节有序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油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基层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仓储设施不仅由于长期超负荷使用和未及时维修保养,损失损坏现象十分严重,而且数量不足,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将给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发挥收购主渠道作用,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8.
粮食储备企业如何利用期货市场为自身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粮食流通市场是封闭的,决定粮食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行政指令,无论国际市场如何变化,粮食价格如何波动,国内市场总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WTO承诺取消非关税限制措施的时间到期,我国的粮食市场所有粮食品种的价格管制和粮食储备企业垄断粮食的购销体制将被打破,决定粮食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相似文献   

9.
粮食流通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使粮食企业完全由计划经济时代迈人了市场经济时代,为粮食企业引进了竞争机制,由此就产生了与计划经济时代截然不同的新驱动力,让企业有了新的活力。但在粮食企业的实际操作中,特别是在中储粮的收购环节上,却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影响粮食流通的事实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科学研究关注的焦点,更是国际政治的重要议题,对商品流通特别是粮食流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受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北粮南运”基本格局可能会发生进一步变化.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特别是气候变化也给粮食生产、粮食流通及粮食安全带来新影响,我国粮食流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对粮食流通科技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探讨了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影响,提出了具体的科技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新职能,是服务“三农”和为粮食宏观调控服务的重要基本工作。为此,本文针对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的作用、区别,以及在调查和测报工作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着重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经营市场放开,经营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在粮食保管环节上,也不再是原有的农户、国有粮食企业保管的二元状况,出现一大批保管规模介于农户与国有粮食企业之间、不以储藏为目的、而是选择好的销售时机获取最大的经营利润为目的的个体粮食经营者。本文主要论述了云南地区个体私营粮食经营者在粮食储藏中,应掌握的粮食储藏基本知识,储藏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旨在帮助个体粮食经营者解决实际经营中的储藏问题。  相似文献   

13.
干燥过程对玉米质量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部分产粮区都建有粮食烘干塔,它对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种业导刊》2011,(12):32-32
从第十三届高交会上举行的粮食流通与加工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国将通过建立国家工程实验室,破解粮食流通环节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使加工流通损耗降低3%~5%,使粮食损失减少25亿450亿公斤,初加工率和二次以上加工率提高10%,明显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种业导刊》2012,(9):35-35
新产小麦上市已逾两个月,收购工作进展顺利。据统计,截至8月5日,河南、江苏等11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小麦4770.3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904.7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3381.4万吨,占收购总量的71%。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在河南、江苏等6省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小麦2116.1万吨,占收购总量的44%。目前早籼稻主产区收购渐入高峰,收购价格高开稳走,收购进度加快,市场秩序良好。据统计,截至8月5Et,湖南、江西等7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2年新产早籼稻350.4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137.1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21.8万吨,占收购总量的63%。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6月1日开始,安徽省实施了以“两放开、一调整”为核心内容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是在粮食主产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的又一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两放开、一调整”政策的实施,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也产生很大影响,既有利也有弊,通过调查和一年多的运作,笔者认为影响主要有“两增一减”,并提出了“三个转变”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开展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及卫生调查(以下简称粮食质量调查)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粮食质检机构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服务于“三农”,为粮食宏观调控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指导我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促进优质专用粮食的产销衔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六盘水市粮食生产特点与发展对策王新黔(六盘水市农技站553001)我市是一个粮食供求缺口较大的地区,每年都需从外地调入粮食12—15万吨.近十年,尽管各级重视粮食生产,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提高了粮食总产,但仍有约56%人口温饱尚未解决。因此,必须...  相似文献   

19.
1粮食部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1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粮食部门服从国家大局的重要政治责任 粮食流通工作的基础在农村,粮食收购活动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粮食流通的重要任务是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在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粮食购销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面对市场竞争的种种压力,赣州国家粮食储备库敏锐地认识到,实行粮食仓储精细化管理是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粮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该库自2006年全面推行仓储精细化管理以来,通过全体员工的积极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粮食仓储精细化管理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