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海南省坝王岭林业局5hm2热带雨林进行综合择伐试验,采伐强度为30%,严格按采伐规程进行采伐作业。结果表明:重伤蓄积占33.9%,中伤蓄积占27.0%,轻伤蓄积占39.1%;设计采伐木蓄积只占总消耗蓄积的68.92%;采伐损伤、集材损伤以及集材道和环剥毒杀等消耗蓄积为24.18%,其它消耗蓄积为5.9%。因此,弄清采伐过程全部蓄积的消耗,对准确的确定采伐强度,真正落实采伐量不超过生长量的方针,进而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立军  李玉祥 《森林工程》1995,11(2):17-18,16
合理的确定云冷杉林的采伐强度是关系到原始云冷杉林资源保存的重要因素。采伐强度不合理,保留不来树也生存不了。根据大海林林业局多年生产实践按公顷蓄积确定采伐强度,化顷蓄积171M^3以上按30%设计采伐强度;140-170M^3按20%设计强度;121-140M^3,按15%设计强度,101-120M^3按10%,设计强度,100M^3以下暂不进行择伐作业,采伐作业时合理控制伐倒木方向便于集材,拖拉机  相似文献   

3.
据国内外调配研究表明:拖拉机集材对作业区面积的破坏为5-12.54%;对幼树的损伤率为13.50%;集材后使土壤容重提高20%,大孔隙减少40%,对水份的渗透速率降低47%。为减少拖拉机集材对林地破坏和对幼树的损伤及有利森林更新,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拖拉机集材应安排在冬季进行;(二)在择伐伐区,拖拉机原条集材应不离道,集单根抽;或拖拉机集材,集材道间距加宽到100M,以畜力或人力将原木小集中到集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北林区对复层异龄林一般都采用“采育择伐”的方式。每年用这种采伐方式生产木材的林地面积约占东北林区每年采伐面积的6O%,而东北林区集材方式主要是采用拖拉机集材,约占90%以上。因此,拖拉机集材方式对“采育择伐”方式是否适合,即拖拉机集材对这种采伐方式的保留木损伤程度如何,以及是如何损伤的,这是当前许多  相似文献   

5.
联系吉林市地方国有林场企业的实际,就深化林业企业改革的几个关键问题和解决办法,谈些见解。且正视森林资源现状,增强忧患意识,解决林地流失和林木失度采伐问题1.l用材林可采资源断档。全市现有成、过熟林蓄积5818210m‘/又占林分总蓄积量的8.6%。若去掉不可及部分,可供采伐的数量更少。“八五”期间,成、过熟林用材林蓄积减少13.7%;近熟林仅增加巴8%。可采资源消耗量高于进界量,呈接续不上态势。如果按国有林场计算,实际情况更加危机。全市78个林场,眼下就无可采伐资源的有30个,占总数的38.5%;主要依靠采伐中、幼龄…  相似文献   

6.
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4  
选择5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作业与采伐强度为30%的择伐作业,进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变化程度的比较。在考虑各种作业的集材量和集材道面积的情况下,经主成分分析得出不同采伐、集材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干扰程度。认为,以皆伐作业手扶拖拉机集材为最大,其次为皆伐作业土滑道集材,其余依次为皆伐作业半悬索道集材,皆伐作业手拉板车集材,皆伐作业全悬索道集材,最低为择伐作业人力集材。  相似文献   

7.
云冷杉林的采伐强度及其恢复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确定云冷杉林的采伐强度是关系到原始云冷杉林资源保存的重要因素。采伐强度不合理,保留下来树也生存不了。根据大海林林业局多年生产实践按公顷蓄积确定采伐强度。公顷蓄积171m~3以上按30%设计采伐强度;140—170m~3按20%设计强度;121—140m~3按15%设计强度;101—120m~3按10%设计强度;100m~3以下暂不进行择伐作业。采伐作业时合理控制伐倒木方向便于集材。拖拉机绞集不下道单株抽集保护幼树。高坡上段串坡下段机畜接集。最大限度保护幼苗幼树和保留树。及时进行迹地更新补植防止生草化,亦可利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多种有效措施,防止森林退化,尽快恢复云冷杉林。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处冀东石灰岩山区的腰岱山林区油松人工林的立地条件、林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对抚育间伐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量化的抚育间伐技术指标。结果表明:胸径生长量比对照提高30%左右;单株材积比对照高20%~35%;每公顷蓄积年生长量增长0.6~0.9m3;生长率提高1.5%~3.5%。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退耕林的特点入手,对退耕林采伐的指导思想、内容及技术要点进行探讨。指出退耕林应采取生态采伐的技术模式,以减少对林地和保留木的损伤,实现林地连续覆盖,最大限度地发挥退耕林的生态保护功能。主要采伐技术要点包括采伐方式、采伐强度、采伐木和保留木的确定、集材技术、伐区清理及更新方式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采伐强度对林分蓄积生长量与更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董希斌  王立海 《林业科学》2003,39(6):122-125
通过对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部分林区不同林型的调查,分析了不同采伐强度对林分蓄积生长量和更新效果的影响,并应用统计学原理,对不同采伐强度与林分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和年平均更新株数进行拟合分析,得出不同林型不同采伐强度与林分蓄积年平均生长量和年平均更新株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采伐强度与林分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和更新株数间呈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汉中市林业工作取得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的良好势头,但依然是可采资源相对较少的地区,目前全市森林面积已达136.26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8024.5万立方米。可采伐利用面积和蓄积仅占4.71%和8.75%,其中还包括部分禁伐林。全市森林资源中,人工林面积约25.2万公顷,蓄积1009万立方米,面积和蓄积占全市森林资源的18%和13%,资源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2.
杉木分级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杉木不同苗木级别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及苗木在一年中的生长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Ⅰ级苗成活率为78·8%,保存率为97.72%,Ⅱ级苗成活率为86.5%,保存率为94.8%,Ⅲ级苗成活率为90.O%,保存率为90.11%;Ⅰ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52.6厘米,Ⅱ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26.9厘米,Ⅲ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89.4厘米;苗木在一年中出现二次高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10月,其中7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9.55%;地径在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于3、5、9月份,其中5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0.08%。  相似文献   

13.
试论森林防火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曹冠武(河南省防火办)河南省在全国属于少林缺材。自然灾害严重的省份。国有林地面积157.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9151.5万m3,森林覆盖率9.41%,三项指标分别位居全国第21、19和21位;人均林分蓄积0.51m3为全国...  相似文献   

14.
毛竹伐区开发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虑森林的三大效益,以森林永续利用为原则,通过对毛竹生产的工艺类型、伐区开发顺序、伐区区划、毛竹资源调查,毛竹采伐量与立竹度等方面对伐区毛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从毛竹伐区开发生产工艺流程出发,着重研究伐区毛竹采伐方式、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方式、毛竹集材生产现状及其集材方式,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竹类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罗维祥  陶磊 《云南林业》2001,22(4):10-12
景谷县地跨北回归线,土地宽广肥沃,热量富足,雨量充沛,资源丰富。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林海莽莽,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以思茅松为主的森林资源是景谷的最大优势。据 199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县75.5万公顷的土地总面积中,林业用地为58.3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7.5%;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51.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8.5%;活立木蓄积量达5 514万立方米,其中,思茅松为4 885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88.7%;森林覆盖率达74.7%。全县人均占有林地面积2公顷,拥有活立木蓄积…  相似文献   

16.
金川县林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川县有林业用地322096hm^2,占总面积总蓄积59.2%,森林覆盖率32.5%,分布不均匀。天然林面积和蓄积占森林面积总蓄积97%以上。多年来森森过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林农、林牧用地矛盾突出。搞好林地利用规划;科学管理经营好现有森林资源;国快迹地更新和“四荒”绿化步伐;提高抚育间伐、低产林改造质量和治理干旰河谷及草原化林地,是合理开发利用金川县森林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15a生水杉人工林内设立标准地,定量机械间伐,定期测定生长量,对抚育间伐7a后的效果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初植密度的林分采用较小的强度pn=25%,33%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分别提高5.97,9.27m3,增加9.57%,14.87%;采用较大强度pn=50%进行间伐,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生长量下降9.7m3,减少15.57%。(2)抚育间伐过的林分(间伐强度pn=25%,33%,50%)与对照林分相比,单位面积保留木平均生长率分别提高1.34%,2.00%,1.97%。(3)抚育间伐的林分与对照林分相比,平均每公顷总产值和利润分别增加6278,5784元,增长7.7%,9.5%。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主要森林类型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和树干迳流情况。结果表明,森林对降雨的截留率为17.2%~33.1%。其中,油松林为33.1%,落叶松林26.9%,红松林为23.9%,杂木林为17.5%,柞木林为17.2%。树干迳流较少,占降雨量的1%以内。同时对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月份林冠的截留率也做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东部山区主要森林类型林冠截留降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了辽宁东部山区主要森林类型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和树干迳流情况。结果表明,森林对降雨的截留率为17.2% ̄33.1%。其中,油松林为33.1%,落叶松叶26.9%,红松林为23.9%,杂木林为17.5%,柞木林为17.2%。树干迳流较少,占降雨量的1%以内。同时对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月份林冠的截留率也做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20.
勇探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积极探索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路子,试点单位从2003年的4个增至2008年的62个;采伐量从5万余立方米增至109万余立方米。试点单位已占天保实施单位的70.5%;采伐蓄积占全省天保工程区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蓄积总量的51.7%。试点落实了“谁造谁有”政策,扩大了木材供给和原料供应,提高了林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