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最近3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布设标准地进行典型调查,研究毛赤杨林演替规律,结果发现了草甸植被变为毛赤杨林;毛赤杨林变为白桦林;草甸植被变成毛赤杨林,继而又变成含有白桦或其幼苗、幼树的毛赤杨林;毛赤杨林演变为草甸植被4种毛赤杨林演替规律.文中对演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毛赤杨林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典型的东北东部次生林区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63 块固定样地经过 45 年 5 次调查,来探求次生林的演替规律,寻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林场面积 26 291 hm2,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镇境内,东经 127°29′~127°44′,北纬 45°14′~45°29′。45 a来我们通过  相似文献   

3.
抚顺矿业集团林业处现有森林36 305 hm2,但1990年前,落叶松、油松人工纯林面积占到了86%。由于培育单一树种大面积的人工纯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有害生物蔓延、生态功能下降等弊端。20年来,依据"近自然林"理论,在森林培育的各个环节中,连续采取改变人工纯林树种组成、调整林分结构等措施,逐步诱导人工纯林向复层异龄混交林演替,初步实现了人工纯林向建康的近自然林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药乡林场刺槐林的演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刺槐林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的繁殖习性、演替类型、过程和结果。提出了刺槐林演替的意义和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据调查,泉州清源山区内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草丛草坡、沼泽草甸及人工植被等7个植被类型。本文对代表性的17个群落特征进行论述,并探讨植被的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云南省原始望天树林遭受不同程度毁坏的状况,以轮耕撂荒后,人为影响少,自然恢复起来的望天树次生林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坡向(阳、阴坡)及时间系列的角度分析了望天树次生林树种种类的更替以及层次结构的变化趋势,以此研究望天树林的演替过程,为保护和恢复望天树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赤松(pinus densiflora)天然分布于中国、日本以及朝鲜半岛,在我国主要生长在辽东半岛、吉林省延边地区和黑龙江省的宁安、东宁一带.赤松属强阳性树种,生长快,木材材质好,抗寒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在砾质粗沙土,甚至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岩缝中也能生长.  相似文献   

8.
封山育林的综合效益及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湖南会同阔叶林和溆浦马尾松林样地调查 ,综合分析了封山育林的综合效益及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结果表明 :封山育林能较快地恢复森林植被 ,较好地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 ,促进了群落演替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对辽西地区森林植被的历史、现状详细了解调查的基础上,对现有主要植被类型以及其演替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尽快恢复辽西地区的植被,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天然阔叶林中,以蒙古栎为主的林分演替规律并施以对策。在辽宁省实验林场对分布较广的胡枝子蒙古栎林、榛子蒙古栎林进行了演替趋势调查。结果表明,胡枝子蒙古栎林一般地处阳陡坡,土壤干燥瘠薄,其他树种较少,灌木、草本稀疏,生产力低。对其要保护,一旦破坏致使逆向演替成疏林或灌丛,难以恢复。榛子蒙古栎林环境条件较好,土壤湿润肥沃,树种、灌木、草本较多,生产力较高,可诱导红松,形成红松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青海省多年来的封山育林实践经验和成效,说明封山育林作为一项实用技术,是培育森林,恢复生态平衡,扩大三江源森林植被的有效途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与实验,为浅山区天然次生林恢复寻找最佳的途径与方法,实验表明: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封山育林模式,采取护林的方法,来实现浅山区天然次生林恢复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封山育林是恢复和重建晋西黄土高原森林植被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晋西黄土高原封山育林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及可行性。分析了不同时期弃耕地和封禁小流域的植物演替和植被恢复规律。在黄土弃耕地上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为:弃耕后,15a-20a为草本植物群落阶段;21a-25a可形成灌木群落;26a-30a能达到较成熟、稳定的灌丛群落;30年后,开始形成乔木林。黄土残塬沟壑区封禁小流域植被恢复情况为:经过12a,木本植物的种类达到了41种,分属于16科34属,其种源来源于周围残存的次生林。总结了封山育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国家投资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涪陵区2012年天保工程封山育林规划设计概算为依据,将涪陵区现行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按国家标准的投资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重新调整,提出了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新标准,为确定天保工程封山育林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马尾松林进行伐除松木铣山留阔封育、伐除部分松木铣山留阔封育2种阔叶化改造模式对比试验,在改造次年和第6年分别测定阔叶树生长量、林分质量,结果表明,伐除部分松木铣山留阔通过5a封育,形成针阔混交复层林,其年均生长量最大,林分单位蓄积量较大,阔叶林生长快,林分质量好,是仙居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封山育林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和封山育林后林分树种组成及林地土壤的变化,在4种不同封禁年限的林分内,分别设置样地和小样方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封山育林能保证幼树较高的成活率,显著提高林分的生长量;随着封山育林时间的延长,在乔木层和幼树层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种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物种多样性增加,林分的组成和结构朝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封山育林能明显改善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N和速效K的含量,增加腐殖质层厚度,使土壤肥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植被封禁保护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资源现状及分布规律, 分析了该地区实施植被封禁保护(包括封山育林和禁牧、轮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封山育林和禁牧的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说明。指出黄土高原地区今后的封山育林工作应该向工程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提出黄土高原天然次生林区应该长期坚持“封山育林为主, 辅之以人工措施”的经营策略。实行封禁保护为主的林区经营方式, 适当辅助以人工促进(抚育、补植等)措施。另外, 在黄土高原以农牧业为主的厚层黄土区和北部草原区等应该实施封山禁牧或轮牧, 提倡舍饲圈养。黄土高原地区的封山育林和禁牧工作要与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 才能长期实行下去。  相似文献   

18.
比较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与针叶林有竹与无竹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与更新状况.结果表明:华西箭竹的存在未改变森林演替过程中多样性的变化趋势,但降低了各阶段物种多样性,尤其对灌木层多样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对阔叶林物种的影响大于针叶林;与无竹环境相比,华西箭竹环境下林分各层物种丰富度都有所降低,灌木层的均匀度和多样性明显下降,但对草本层影响较小;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与针叶林无竹环境乔木幼苗数量大于华西箭竹环境,箭竹环境光资源较差且枯落物较厚,不利于幼苗萌发与生长;糙皮桦幼苗及各径级树木在阔叶林无竹环境数量最多,而岷江冷杉在针叶林无竹环境最多,但在箭竹环境也有一定数量;华西箭竹的存在阻碍了糙皮桦的高生长,但对冷杉的影响较小,因此,华西箭竹的存在加速了糙皮桦的更新失败,同时也阻碍了冷杉的更新进程.总之,亚高山森林内华西箭竹的存在,降低了森林循环演替各阶段的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同时也不利于森林演替过程中乔木的更新.  相似文献   

19.
松林火灾对松材线虫病流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林火灾与松材线虫的发生和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火烧松林内羽化的松墨天牛,平均每头可携带7364条松材线虫,侵入松林后就会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火烧松林诱发松材线虫病可分为当年发病型,次年发病型和隐匿发病型。治理火烧松林能有效地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传播。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4条新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滇东南岩溶地区石质山封山育林效果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滇东南岩溶地区石质山地封山育林效果观测试验在砚山县铳卡农场试验示范基地的封山育林地进行,面积20.8hm2.依据不同立地环境所设的固定样地的观测材料,自1997年起封护3年后,石质山地的木本植物的平均高、地径、冠幅,每公顷生物量、截留量、种类,草本植物的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总盖度分别增加30.3%、17.2%、11.8%、42.2%、20.1%、5.94%、27.9%、40.7%和21.2%.土壤的养分、含水率、pH值以及紧密度也产生了变化.土壤中的吸湿水、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土壤含水率分别增加105.0%、-8.3%、6.3%、95.3%、10.9%、12.9%和8.0%,土壤的pH值从7.25降低到6.60.植被和土壤状况的变化说明封山育林对促进石质山地植被的恢复,防止面蚀,保持水土,减小地表径流,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林地土壤肥力都具有明显的作用.不同坡位及坡向的封山育林以山体中部和阴坡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