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杀铃脲是一种新型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已应用到农林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利用杀铃脲防治美国白蛾,可使其幼虫内表皮的组成成份发生改变。利用10ppm或20ppm的杀铃脲处理后的幼虫内表皮的几丁质沉积量,可分别比对照减少17.74%和21.24%,脂肪和灰份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利用该药剂处理后,幼虫生长缓慢,头宽、体长和体重均小于对照组,且其体壁缺少硬度,不能在蜕皮、变态过程中给肌肉以足够的支持。这表明杀铃脲具有抑制美国白蛾幼虫体壁的几丁质合成和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维菌素与杀铃脲对舞毒蛾幼虫的联合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舞毒蛾幼虫解毒酶活力、保护酶活力测定,研究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对舞毒蛾幼虫的联合作用机制,为上述2种农药的混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人工饲料中添加不等量的9 000μg·mL~(-1)阿维菌素丙酮溶液和25 000μg·mL~(-1)杀铃脲丙酮溶液,分别配制成含有阿维菌素、杀铃脲的单剂和复合剂混毒饲料。饲料中药剂含量:低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0.50μg·g~(-1),单剂杀铃脲8.3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0.50μg·g~(-1)、杀铃脲8.30μg·g~(-1);高浓度处理组单剂阿维菌素1.10μg·g~(-1),单剂杀铃脲16.60μg·g~(-1),复合剂阿维菌素1.10μg·g~(-1)、杀铃脲16.60μg·g~(-1)。采用含毒饲料处理3龄舞毒蛾幼虫,24 h后统计幼虫死亡率,测定存活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以及保护酶SOD、POD、CAT和PPO活力。【结果】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0,低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1.15%,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无显著差异;高浓度复合剂处理的舞毒蛾幼虫死亡率为4.11%,与对照组、单剂处理组有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复合剂处理的幼虫CarE和GST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时,幼虫CarE和GST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阿维菌素和杀铃脲单剂处理及复合剂处理时,幼虫SOD、CAT和PPO活力均高于对照组,而POD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复合剂处理SOD、POD和CAT活力均高于单剂处理,而复合剂处理PPO活力则均低于单剂处理。【结论】阿维菌素和杀铃脲联合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舞毒蛾幼虫解毒酶CarE和GST活力,再辅以抑制保护酶PPO活力,从而提高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杀铃脲防治杨扇舟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至1998年在长春和敦化两地,应用20%杀铃脲悬浮剂对杨扇舟蛾进行了室内外防治试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应用杀铃脲悬浮剂1:5000和1:7000进行树冠喷雾防治杨扇舟蛾幼虫,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9.9%和92.8%。  相似文献   

4.
应用5%杀铃脲悬浮剂防治松毛虫幼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杀铃脲悬浮剂属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是一种高效无公害杀虫剂。为推广生物及仿生杀虫剂,找出最佳的使用剂量,利用杀铃脲悬浮剂与化学农药20%氰戊菊酯乳油进行防治松毛虫幼虫试验,结果表明:5%杀铃脲悬浮剂1 500倍液防治松毛虫幼虫72h杀虫效果达到96%以上,与20%氰戊菊酯乳油的防治效果基本相同;但其无公害,具有对害虫天敌、人畜更安全等特点,因此更具推广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切片技术赤松毛虫幼虫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经灭幼脲Ⅲ号处理的赤松毛虫幼虫,其内、外表皮结构松散,内表皮厚度不均匀且明显变薄;6-7龄幼虫体壁几丁质含量降低70.9%。经B.T制剂幼虫,中肠上皮细胞底膜分离,部分上皮细胞被破坏。因食膜变薄,断或溃烂,中肠变黑。  相似文献   

6.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赤松毛虫幼虫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经灭幼脲Ⅲ号处理的赤松毛虫幼虫,其内、外表皮结构松散,内表皮厚度不均匀且明显变薄;6~7龄幼虫体壁几丁质含量降低70.9%。经KT制剂处理的幼虫,中肠上皮细胞与底膜分离,部分上皮细胞被破坏。因食膜变薄,断裂或溃烂,中肠变黑。  相似文献   

7.
杨白潜叶蛾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濮阳选用杀铃脲等4种不同浓度杀虫剂对杨白潜叶蛾幼虫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对比试验,结果显示5%杀铃脲SC、10%吡虫啉WP和48%毒死蜱EC1000倍效果最好,喷药后11 d相对防效均为100%;其次为10%吡虫啉WP、1.8%阿维菌素EC、5%杀铃脲SC和48%毒死蜱EC 1500~2 000倍,相对防效在88%~98%。本着经济、有效、环保的原则,建议生产上在幼虫危害初期用5%杀铃脲SC 1 500~2 000倍树冠喷施或与其它3种杀虫剂2 000倍交替使用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杀铃脲防治松毛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级工程项目“辽西地区松毛虫持续控灾工程”的要求,筛选仿生农药和生物制剂等无公害的农药,以取代传统的化学逐药大面积林间喷雾。为此,选择杀铃脲进行飞机喷雾和人工机械喷雾防治松毛虫,结果表明,飞机喷雾杀铃脲用量120g/hm^2,人工机械喷雾杀铃脲用量105g/hm^2,飞防用药成本15元/hm^2,飞防效果高达95.9%。2年杰杀铃脲在生产防治上推广应用1333hm^2。  相似文献   

9.
灭幼脲可以同时杀死黄地老虎的卵,幼虫,亦可杀死部分成虫,并且要使未被杀死的雌成虫产卵和卵孵人受到极大的抑制。灭幼脲油剂杀死幼虫84.03%-100%左右,胶悬剂杀死幼虫82.64-98.61%左右;灭幼脲油剂杀死卵83.33-92.86%左右,胶悬剂杀 卵5.55-22.22%左右;灭幼脲油杀死成虫8.33-9.03%左右,胶悬剂可杀死成虫7.64-9.74^左右。  相似文献   

10.
利用杀铃脲对美国白蛾进行飞机防治试验,通过数据分析了杀铃脲飞机防治的效果,总结防治经验,以期为杀铃脲在美国白蛾飞机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樟子松木蠹象幼虫和成虫,效果显,用3.75%灭幼尿Ⅲ号防治幼虫杀虫率达94.7%,处理后的幼虫表现出生长和发育受阻而死亡。用15%灭幼脲Ⅲ号处理成虫,使成虫产卵降低43.3%。61.4%,孵化率降为O;而对照组孵化率为85.8%。  相似文献   

12.
两种杀虫剂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和林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测定了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对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 2龄幼虫的生物活性——触杀和胃毒作用,并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蜀柏毒蛾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和速效性,药后3 h的校正死亡率均在84%以上。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蜀柏毒蛾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药后10 d,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的林间防效为90.73%~99.17%;药后15 d,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的防效达87.76%~98.46%。建议在生产中使用5%甲维盐可湿性粉剂16 000~12 000倍液和5%阿维.杀铃脲悬浮剂4 000~3 000倍液防治蜀柏毒蛾和其他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黄褐天幕毛虫的为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控制力,于1996年利用氟幼灵胶悬剂和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对幼虫和卵进行了杀虫效果试验。取食50~100μg/g灭幼脲Ⅲ号和20~100μg/g氟幼灵处理过的食物,2龄幼虫的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1%~100%,相当于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的杀虫效果。这两种药剂也有一定的杀卵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杀铃脲(氟幼灵)悬浮剂防治松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使用20%杀铃脲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并与同类药剂相比较,得出以60g/hm^2的用药量防治效果可达96.4%,是一种经济适用,防效高又有利于保护天敌和环境的仿生农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使用20%杀铃脲悬浮剂不同剂量防治松毛虫的试验,并与同类药剂相比较,得出以60g/hm2的用药量防治效果可达96.4%。是一种经济适用,防效高又有利于保护天敌和环境的仿生农药。  相似文献   

16.
利用百虫杀、惠新净、阿维烟剂、灭幼脲4种无公害农药对松针小卷蛾Epinotia rubiginosana(Herrich-Schaeffer)初龄幼虫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结果为阿维烟剂对松针小卷蛾的防治效果是74.9%,其最适用药量为225mL/hm^2。  相似文献   

17.
林业有害生物每年给林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目前,主要通过化学防治来控制其危害。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广谱的生物活性,对多种有害生物天敌和哺乳动物安全,环境残留低,适合用于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和抗性管理。其中,一氯代苯甲酰脲类杀虫剂——杀铃脲的生物活性、经济实用性和生态环境安全性适中,其研究和应用更值得关注。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为目标,对杀铃脲的生物化学、生物学效应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制剂产品的林间使用方法、防治效果和施用后影响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杀铃脲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其进一步地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灭幼脲Ⅲ号防治蜀柏毒蛾试验刘良才,周波,唐献春(中江县林业局)前言应用灭幼脲Ⅲ号对蜀柏毒蛾的室内和林间试验,分析出灭幼脲对蜀柏毒蛾3龄幼虫致死中浓度为5.03±0.159ppm,10ppm~20ppm处理3~6龄幼虫取食量减少22.54%~38.47...  相似文献   

19.
使用Y-5B飞机常规喷洒25%阿维灭幼脲、5%杀铃脲2种药剂,防治美国白蛾第1代幼虫,持续效果调查与未防治区相比,25%阿维灭幼脲防治后14 d、2代、3代受害株率下降分别为94.12%,80.34%,87.29%,虫口密度下降分别为97.74%,95.12%,94.62%;5%杀铃脲防治后14 d、2代、3代受害株率下降分别为100%,70.54%,78.53%,虫口密度下降分别为100%,93.55%,92.97%。分析表明,用2种药剂防治第1代美国白蛾,可明显降低虫口密度,并有效控制2,3代灾情,达到有虫无灾效果。  相似文献   

20.
几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大面积地面喷雾防治赤松毛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1998年春秋两季河北省青龙县用杀铃脲,除虫脲和灭幼脲3号大面积地面低量喷雾防治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总面积达1666hm^2,防治后平均虫口减退率达95%,有效并持续地控制了松毛虫的危害。防治对林分内的有益生物种群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