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项研究是佳木斯市林科所于1981—1987年在黑龙江省桦南县开展的。经过观察分析,A_(15)(小黑×波)等十个杨树新品系的树高、胸径年生长季节周期性节律是同步的,大部分品系的速生期具有一个生长高峰。其生长与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回归分析表明,日照时数是影响树高、胸径生长的重要因子。A_(15)等十个杨树新品系的大部分树高生长从第三年开始加速,第六年左右出现高峰;胸径生长从第二年开始加速,第六年左右出现高峰,而材积生长是逐年增加的,其高峰也在第六年出现。在研究涉及的时间范围内,材积连年生长量始终大于平均生长量,说明各品系的数量成熟龄尚未到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杨树的试验分析研究了杨树新品系的生长规律,为进一步苗期选择评价和苗期经营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临夏85号杨树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杨作为对照,对12年生临夏85号杨的年生长及幼树生长状况进行分析,临夏85号杨有如下特点:①生长季推迟10~15 d,年生长期延长20 d;②对环境反应敏感,对夏秋雨水利用较充分,水、光、热协调复合,可促进其生长;③材积生长量较对照提高88.98 %,数量成熟期为22年;④速生期较长,适于培育中大径材及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4.
混交林中青钱柳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杉混交林中青钱柳平均木、亚优势木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应用D,H有序样木Fisher分割法,将青钱柳的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3年为幼林生长期,4~14年为速生期,15~26年为干材生长期,26年以后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5.
集约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生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ichards生长方程,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的各项生长指标(树高,胸径、材积)与时间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拟合。结合所研究林分历年来生长调查数据。经计算得出二者生长进程表入生长预测表。通过对材积生长的分析。确定了林分的数量成熟龄。研究表明:集约经营的林木生长快,成熟早,各项生长指标都明显高于粗放经营林木。数量成熟龄的12a;而粗放经营林木,成熟较晚,速生期内生长量较低,数量成熟龄截止到调  相似文献   

6.
周泽龙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94-196
对皖林1号杨树品种的苗期及造林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苗期树高、地径年生长分布图为“S”型曲线;树木生长也具“慢-快-慢”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几种杨树无性系扦插苗苗高年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田间调查数据为基本材料,用Logistic方程对欧关杨107号等7个杨树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的苗高年生长规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能很好地表达7个杨树品种的苗高年生长动态,相关系数均达0.99以上;苗木生长期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日生长量最大的时间大约出现在第118d左右,速生期出现在第93d到142d,持续时间约50d,占整个生长期的24%左右,但生长量却占年总生长量的58%。  相似文献   

8.
两个杨树无性系生长进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ogistic方程对2个17年生杨树无性系I-107和W-141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用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显著(P〈0.000 1),相关系数皆在0.97以上。并以此将2个无性系的生长过程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3个阶段,生长量在3个阶段表现出"慢—快—慢"的节律,对各生长阶段的生长特点进行分析,不同无性系的速生期持续时间有一定差异,但无论是哪个无性系,材积的速生点、进入速生期时间、结束速生期时间均比树高和胸径晚,且速生期持续时间短,树高和胸径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9.
3个杨树无性系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杨树无性系L35、I-107和中菏1号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研究了树高、胸径、材积生长特性,以期对其栽培适宜性和定向培育做出评价.结果表明:10 a生时无论树高、胸径还是材积均以L35生长为好,适宜黄泛冲积平原栽培生长,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无性系.L35杨生长明显好于同条件下生长的当地主栽品种中菏1号、I-107,10 a生的树木平均树高生长较中菏1号高15.4%,较I-107高11/9%;平均胸径生长较中菏1号高8.9%,较I-107高13.7%;尤其是平均材积生长较中菏1号提高25.36%,较I-107提高36.45%,达到0.61825 m3.适合短轮伐期栽培和培育大径级材.本文还对L35的数量成熟和采伐期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3月底4月初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发展。幼树感病时多在干、枝部出现灰色或褐色水泡状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压之有粘液流初,5-6月份水泡自行破裂,皮层坏死,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内有大量的病菌。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溃疡斑,病斑处皮层变褐腐烂,当病斑横向扩展环绕树干一圈后,树即死亡。病原菌借空气传播,由气孔侵入。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可多次侵入。杨树长势衰弱时易发病。  相似文献   

11.
人工林杨树木材密度变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生长在3种滩地类型下3个无性系杨树为研究对象,用微密度的测定方法对人工林杨树木材密度径向和纵向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滩地类型间的杨树木材密度差异不显著,而不同无性系间和不同高度间木材密度差异显著。3个杨树无性系株内木材密度的径向变异有3种模式,即由髓心向外木材密度逐渐增加,由髓心向外木材密度逐渐递减和由髓心向外木材密度先降低,到一定年龄后再增加,但以由髓心向外木材密度逐渐递减为主要模式。3个杨树无性系株内木材微密度的纵向变异规律为自基部沿树干向上逐渐增大,到了最大值之后,再向上又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12.
黄甜竹笋期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黄甜竹的出笋、成竹、退笋规律。结果表明:闽东地区黄甜竹的出笋期为3月下旬至5月上旬,盛期出现在4月中旬;前期和中期出笋多,成竹数也多,且成竹质量好,而后期(开始出笋30d以后)出笋数少,成竹数与少,且成竹质量差;竹笋(幼竹)高生长遵循Logistic曲线,退笋比例与竹笋着生深度呈负相关,且营养不良造成的弱退是退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两种不同人工林树木个体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两种不同人工林个体生长规律的研究,从树高、胸径、材积三方面初步揭示了华北落叶松(Laris gmelini)和杨树(Populus spp.)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并分析其生物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杨树的高生长速生期比落叶松早;落叶松林缘树木的数量成熟年比林地中心的树木晚达到;杨树在26 a间未达到数量成熟年;杨树的林缘树木不论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比林中心的高,而落叶松则相反。初步阐明落叶松与杨树对生境条件的适应特征,确定了华北落叶松与杨树的数量成熟年,为人工林的经营和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赤峰市短角牛场草牧场防护林的主要组成树种──杨树作为研究对象,普遍调查了杨树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综合运用直观分析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杨树不同品种间的生长差异及其与立地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了影响其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是土壤容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杨树适宜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各枝龄柞树生长调查,揭示出了蚕场柞树暴发生长规律和相关生长规律。暴发生长规律;在一年中,柞叶生长速率呈“S”型曲线,柞叶生长量呈间歇式暴发生长。相关生长规律;在轮伐更新周期内,1-3枝龄相等树枝与叶生长呈正相关,4-5枝龄树枝叶生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广西平果县海明林场23年生大叶栎人工纯林生长规律。结果表明:2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9.4 cm、20.4 m、0.3261 m3。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速生期分别为2~8、6~11、6~23年,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在23年时仍没有相交,说明23年生大叶栎人工林材积生长还未达到数量成熟龄。大叶栎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方程分别为D=1.713 3T-0.050 6T2+0.000 7T2-1.942 2、H=1.925 7T-0.039 8T2-2.489 0、V=-0.010 4T-0.002 4T2-4.084 8e-0.005T2+0.012 7。通过拟合方程推算,大叶栎材积将于第24年达到数量成熟。  相似文献   

17.
茶秆竹笋期生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茶秆竹笋期生长情况和鞭根系统与出笋关系的观察调查和知,茶秆出笋初期10ds内为出笋早期,10-25d为出魏盛期,25-40d为出笋末期;竹木混交林较纯林可相应推迟出笋各期;早、盛期的退九低,成竹较高;幼竹高生长呈现慢-快-慢3个阶段;隔天采笋可增加出笋数量,有利于茶秆竹作为笋用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赤峰市短角牛场草牧场保护林的主组成树种-杨树作为研究对象,普遍调查了杨树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综合运用直观分析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杨树不同品种间的生长差异及其与立地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了影响生长的主要立地因子是土壤容重;并建立了相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杨树适宜的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9.
厚朴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马尾松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和Verhulst模型,分析了马尾松在河南省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马尾松前期生长为指数曲线,后期生长为对数曲线,全期生长为S型曲线;马尾松生长状况与速生期随立地条件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