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省传统的养殖草鱼方法一般为每年的 5、 6月份从南方引进水花或乌仔,经发塘培育后转为鱼种培育,经越冬后的春片再以不超过 5%的比例进行套养,养殖周期为 2年。由于存在“三低” (发塘成活率低、培育鱼种的成活率低、越冬成活率低 ),长期以来,我省的草鱼种一直比较紧缺,严重地制约了草鱼的生产。 1999~ 2000年,我们与美国大豆协会合作在哈市金山堡渔场进行了淡水池塘 80∶ 20模式主养草鱼试验,重点探讨北方寒冷地区采用池塘 80∶ 20模式及利用浮性颗料饲粒养殖草鱼的可行性,从而为我省大面积养殖草鱼提供技术基础。  一、材料…  相似文献   

2.
草鱼鱼种主养与“四病”防治试验高世明,时文山,张桂花(郑州市金水区黄河渔场450046)草鱼具有生长快、成本低、品质好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池塘养殖对象。但在池塘主养草鱼种过程中,出血、肠炎、烂鳃、赤皮等四大传染性鱼病极易暴发流行,难以控制,鱼种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刘俊杰  王世伟 《河南水产》2000,(1):21-21,20
永城市水利局事业渔场于1999年利用总面积为24亩的池塘进行以青饲料为主的养殖商品草鱼试验。3月底投放大规格草鱼种2245公斤约7000尾,经4个半月饲养,总产量达到21290公斤,其中草鱼14120公斤,亩产量887公斤,其中草鱼亩产量588公斤,亩平均利润1720元,商品草鱼成活率达99.4%,产值11.96万元,利润4.13万元。  相似文献   

4.
张克利  朱博 《河北渔业》2007,(9):49-50,52
"一龄草鱼难养"是广大水产养殖户的共识,这是因为一龄草鱼病害多,成活率低.为探索草鱼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我场于2005年进行了在主养草鱼鱼种的池塘里套养鲤鱼鱼种的养殖试验,鲤鱼套养数量为25%,远远超过传统的10%.经过一年精心养殖,667 m2产草鱼鱼种605 kg,鲤鱼鱼种401 kg,草鱼成活率达84%,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初步探索出了培育草鱼鱼种和鲤鱼鱼种的健康养殖模式.试验提高了养殖水体的利用率,减少了草鱼的发病率,提高了养殖效益. 1 基本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前养殖草鱼的方法是沿用传统的养殖周期进行的。从鱼苗育成食用鱼要经冬片、仔口和伦头(过池)三个鱼种培育阶段。加之,人们喜欢食2—2.5公斤的大草鱼,这样,草鱼在池塘中要培育4年才能上市,长的养殖周期增加了鱼类维持生命需要的消耗,提高了饲料系数,而且鱼种并塘越冬的损耗率大,成活率也低,长期以来,一龄草鱼的成活率一般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6.
《内陆水产》1983,(2):51-52
1980年我市投放草鱼种100万余尾,成活率仅40%左右,对渔业生产影响很大。针对我市在成鱼生产中,草鱼发病率高,死亡率大的状况,我们81年在部分渔场推广了草鱼免疫注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草鱼一龄苗种培育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的最关键环节,其成活率的高低、规格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草鱼商品鱼养殖的效益。本试验针对过去草鱼一龄苗种培育阶段成活率低、养成规格小的问题,在试验中采取二级培育的方法,同时在夏花至鱼种阶段投喂草鱼鱼种全价配合饲料,草鱼一龄鱼种成活率达到73.6%,平均规格达到156g,池塘亩产达到1099.28kg,亩利润2572.2元,投入产出比1:1.34,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8.
饲料组成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草鱼市场价格的逐步上扬,草鱼在淡水鱼养殖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的健康、高效池塘主养草鱼技术,提高草鱼产量是必要的。2002年,我们在宁夏银川市郊区通贵乡通西村渔场进行了两种饲料组成对草鱼生长性能的比较试验,通过对单纯投喂颗粒饲料和投喂颗粒饲料+鲜草青饲两种饲养方式的分析比较,以寻找和确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更为优化的主养草鱼养殖、投饲方法。一、材料1.鱼种饲养试验用的草鱼鱼种由本场生产,并经过机械投食驯化,形成集群抢食习性。在鱼种放养时经分级筛选,平均体重为1…  相似文献   

9.
杂交草鱼种养殖试验目前,草鱼的养殖由于病多,死亡率较高,尤其是草鱼出血病与烂鳃、肠炎、赤皮三病并发,使草鱼成活率大大降低。草鱼种更是如此,成活率普遍在20%-30%左右。1995年,我场从湖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草鲤杂交草鱼种进行养殖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速渔业生产的发展,提高池塘养殖水体单产产量;解决养殖草鱼得病率高,死亡严重,影响鱼产量这一现象。近两年来,我们分别在我县的国营来仪湖,牌口乡新塘湖等10个渔场的2000亩精养成鱼池对所投放的草鱼种进行了浸泡免疫,经过养殖者的精心饲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鱼种成活率分析两年来,在2000亩成鱼池内共投放浸泡过16—20厘米规格的草鱼种20万尾,起水成活17.5万尾,成活率为87.5%,与往年注射灭活疫苗的成活率基本相同,大多数养殖水面成活率超过90%,比对照池提高39%,且发现浸泡过的鱼种对其他鱼病  相似文献   

11.
生态防治疾病的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畜牧业及水产养殖业。在水产养殖上采用生态防治的方法,培育大规格的草鱼种或采取两头放养,避开高温季节,提高了草鱼种的成活率,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南昌地区历来在成鱼饲养阶段草鱼的成活率仅约35%。为了解决草鱼养殖中的“三病”(赤皮、烂鳃、肠炎),我们参照外地经验提出了生态防治草鱼传染性疾病的试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一龄草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较低,一般仅达40%左右,而且规格也偏小,多为体长10cm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什么一龄草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如此之低?如何提高一龄草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笔者根据生  相似文献   

13.
<正>凤台县有皖北地区最大的苗种培育基地,现有常规水产苗种培育面积3000余亩,年培育鱼苗10亿尾以上,为淮河以北地区的渔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作为我国国鱼的"四大家鱼"中主要养殖品种的草鱼,在二龄鱼种培育过程中的出血病却成了制约草鱼产业发展的"瓶颈",2008年我县境内草鱼二龄鱼种培育成活率仅为40%~50%。为改变这种现状,我县对草鱼二龄鱼种培育中出血病防治工作进行了不断探索。2010年,凤台县城北湖渔场首次从湖北引进草鱼疫苗,将一冬龄草鱼种在疫苗中浸泡后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14.
<正>草鱼在我国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淡水鱼养殖业最大宗的养殖品种,其养殖获得高效益的关键是培育优质大规格鱼种,但大规格草鱼种的成活率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鱼养殖的发展。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于2017年在松江试验片立项进行试验,草鱼种的养成规格、单产和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25%水平的玉米秸杆粉进行草鱼鱼种养殖。草鱼鱼种的成活率94.2%;饲料系数为1.45;投入产出比为1∶2.0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一龄草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较低,一般仅达40%左右,而且规格也偏小,多为体长10cm左右,严重影响了养殖的经济效益.为什么一龄草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如此之低?如何提高一龄草鱼鱼种的培育成活率?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在此作一介绍,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龄草鱼苗种培育是草鱼养殖过程中的最关键环节,其成活率的高低,规格的大小,直接影响草鱼商品鱼的效益。2010年,吴江市水产公司在1龄草鱼培育期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胆探索,摸索出一套适合该地区的草鱼高效健康养殖模式,成功的将1龄草鱼成活率提高到87%,出池规格平均达86g。现就有关草鱼的鱼种培育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草鱼种高产池塘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养殖成本低,但若养殖技术在多方面不规范,会导致养殖风险增大,容易亏本。为探索西北地区沿黄盐碱地区池塘主养草鱼生态防病技术,提高草鱼种成活率,2008年在银川市永宁县选择了5亩池塘进行了草鱼种生态防病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草鱼种发病率低,成活率高,达到了86%,鱼种规格达到了16.5厘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该养殖技术适合西北沿黄盐碱地区池塘主养草鱼种生态养殖应用及推广。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颗粒饲料结合浮萍培育大规格草鱼种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草鱼养殖规模的扩大,大规格草鱼种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采用配合颗粒饲料进行池塘草鱼种集约化养殖,虽然生长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病,成活率往往较低。为了提高草鱼种的成活率,我们开展了颗粒饲料与浮萍相结合的方法培育大规格草鱼种试验,取得成功。现把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出血病是草鱼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区域广,发病来势猛,死亡率高。我省各地,尤其是以培育草鱼种为主的鱼种场,每年常因出血病流行,防治不当,引起草鱼种大量死亡。如邵武市鱼种场,近几年来连年发生出血病,草鱼种养殖成活率仅达20-30%。因此,探讨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有效药物及治疗方法,提高成活率,是广大鱼病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株州市水产研究所自1981年开始在大塘养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