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荔枝核中原花青素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新  韩琴  徐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82-3285
[目的]优化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提取荔枝核中(SEMEN LITCHI)原花青素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荔枝核为原料,考察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pH值、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荔枝核粉末粒径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提取荔枝核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采用超声波提取荔枝核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末粒径100目,料液比1∶8(W/V),乙醇体积分数70%,pH值5.0,超声波功率600 W,提取时间30 m in,提取1次。各因素影响原花青素提取效果的主次顺序是:提取时间〉粉末粒径〉料液比〉超声波功率。采用最佳试验组合提取荔枝核中原花青素,得率为13.11%。[结论]该研究可为荔枝核中原花青素和食品色素的有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沙棘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沙棘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沙棘籽脱脂后,粉碎度为90目,按液料比为4∶1加入85%(V/V)丙酮,在35℃的条件下提取14 h,对其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达到最佳,产物经正丁醇-盐酸法显色,比色法测定其质量含量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栾娜  刘行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651-14653
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紫甘蓝中的原花青素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0 h、超声功率540 W。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平均提取率可达104.8 mg/g。  相似文献   

4.
黑莓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浓度盐酸-香草醛法测定黑莓籽原花青素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黑莓籽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关键因子及其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优化得出的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6,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80Min,pH值为4.5.在这种条件下,提取黑莓籽中原花青素得率为4.81%.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超声波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对茶籽多糖提取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限定的范围内,对浸出率影响顺序为固液比>温度>功率>时间.根据各因素不同水平均值多重比较(SSR)可知,当浸提功率400W、固液比1:40、温度60℃、浸提时间5min的浸提条件最合适.而超声波辅助提取对茶籽多糖清除*OH的能力影响不显著,而对茶籽多糖清除O2.ˉ的能力有较好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山竹壳中提取原花青素,主要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60℃,料液比1 g∶20 mL,时间60 min,乙醇浓度70%,提取次数为3次.此时所得山竹壳中原花青素的含量为3.51%.经纯化后,原花青素纯度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芒果核为原料,利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对芒果核中原花青素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粉碎度40目、料液比1∶10、乙醇体积分数70%、pH值3.0、超声波功率400W、提取时间30min,提取一次。对芒果核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效果影响主次顺序是:料液比〉粉末粉碎度〉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通过最佳试验因素组合两次提取芒果核中原花青素,第一次提取原花青素平均得率为5.91%,第二次提取原花青素平均得率2.12%,两次提取占总提取芒果核中原花青素平均提取率的91.4%为芒果核中原花青素和食品色素有效利用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野山楂果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主要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温度和提取时间四种因素的影响,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温度60℃,料液比1:15,时间30min,提取3次,乙醇浓度55%,然后进行纯化,所得原花青素纯度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9.
栾娜  刘行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3,(3):512-515,519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工艺。[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对紫甘蓝中的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和超声功率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提取紫甘蓝中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h、超声功率540W。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104.8mg/g。[结论]该研究为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紫甘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尾松树皮中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采用大孔树脂纯化方法对马尾松树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70℃;时间为3h;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30。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5.12%;AB-8和DM301型大孔树脂吸附解吸最好。经DM301大孔树脂纯化后,原花青素的纯度可达到35.2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热榨和冷榨2种目前主要压榨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品质进行研究,采用SPME GC/MS联用法对热榨油茶籽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榨油茶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比热榨油茶籽油低,且颜色较浅,油酸及维生素E、角鲨烯等活性物质保存较好。共分离出的65个成分,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酚类、酸类、酯类、烃类、醚类、胺类和杂环类共10类化合物。其中,相对质量含量较高的是杂环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6752%,是构成热榨油茶籽油的主要风味物质。热榨油茶籽油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冷榨油茶籽油。  相似文献   

12.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树鲜叶的过氧化氢酶( catalase ,CAT )活力,研究茶树 CAT 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地点种植的不同茶树品种在生长旺盛的春季,其新梢的酶活力虽然会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差异不明显,到了夏季各品种间的差异较大,秋季酶活力普遍较高,但差异减小;不同季节、同一品种的茶树 CAT 活力变化明显,总体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生长在主干的鲜叶 CAT 活力高于新生枝条上的鲜叶,而在同一枝条上,位于枝条中间的鲜叶 CAT 活力高于位于枝条两端的鲜叶;刚采下来的茶树鲜叶在摊放2 h 后酶活力上升30%,而随着摊放时间的进一步延长,CAT 活力持续下降,到12 h 后酶活力基本稳定在100 U /g 左右。可见,茶树 CAT活力变化对茶树正常生长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茶树逆境生理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3.
茶(Camellia sinensis)蜂花粉及其蜂粮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中国茶(Camellia sinensis)的新鲜蜂花粉,5d,10d,15d茶蜂粮中水解氨基酸的含量,茶蜂粮中平均含量为23.36%,比新鲜茶蜂花粉高0.26%,新鲜茶蜂花粉和混合(5-10d)茶蜂粮样品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37.46mg/100g和801.75mg/100g,混合(5-10d)茶蜂粮和新鲜茶蜂花粉样品中维生素A,B1,B2,C,D,E的含量(mg/100g)分别是0.19,15,1.15,0.31,0.0156,10.2和0.79,0.09,2.74,1.20,0.0158,6.6,新鲜茶蜂花粉和混合茶蜂粮样品中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分别为1.3%,0.2%,0.16%,2.5%和1.1%,1.0%,0.3%,1.0%,1d茶蜂粮中的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的活力比新鲜茶蜂花粉高,而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则比新鲜茶蜂花粉略低,随着酿制时间的延长,茶蜂粮中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下降,而淀粉酶的活力增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茶蜂花粉及其不同酿制时间的蜂粮中花粉粒的外部形态和萌发沟,未发现花粉壁和花粉粒结构被破坏的迹象.通过体外模拟消化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模拟消化的蜂粮中花粉粒内含物外吐的数量比蜂花粉多,而且随着酿制时间的延长,其内含物外吐的花粉粒所占的比例增加.结果提示,同种粉源的蜂粮比蜂花粉更易于被消化.  相似文献   

15.
花粉管通道法对茶树进行dsTCS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祁门槠叶群体种茶树植株为受体材料,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茶树咖啡碱合成酶dsRNA (dsTCS)注射到茶花子房中.试验共处理茶花500朵,收获T0种子43粒,加温催芽后出苗38棵,随机选取15棵处理后的茶株和5棵对照茶株,剪取相同部位幼叶,用HPLC测定其咖啡碱含量.检测结果为,处理后的15棵茶株,其平均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对照茶株,初步表明经花粉管通道法导入的dsTCS部分抑制了茶树体内咖啡碱的合成.  相似文献   

16.
油茶籽饼多酚丙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油茶籽饼多酚丙酮提取工艺,为油茶多酚的提取、检测及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油茶籽饼粉为原料、丙酮为提取液,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从料液比、提取液浓度、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4个因素探讨油茶籽饼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综合考虑成本及提取效率,采用料液比1:15、提取液浓度60%、提取温度50C、提取时间0.5 h,可达到最佳提取效果.[结论]利用优化后的丙酮提取工艺提取油茶籽饼多酚,多酚提取率高达(3.217±0.153)%,适宜在产品纯度要求较高、原料来源较紧张的情况下使用.  相似文献   

17.
白叶单从不同类型发酵茶中多酚类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秋季白叶单从一芽三、四叶为原料,同时制作青茶、红茶、黑茶,测定3种发酵类型茶类的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茶多酚以青茶最多,黑茶最少;茶黄素、茶红素均以红茶最高,黑茶最低;茶褐素则以黑茶最高,青茶最低;青茶儿茶素保留量最高,其次是红茶,黑茶仅保留红茶儿茶素的13.93%,青茶的6.08%.青茶儿茶素组成及含量大小依次是EGCG>ECG>EGC>GCG>C>EC>GC,而红茶儿茶素各组分的含量大小依次是EGCG>ECG>EGC>C>GCG>EC>GC,黑茶儿茶素各组分的含量大小依次是EGC>EGCG>EC>ECG>GCG>C和GC.  相似文献   

18.
聚乙二醇胁迫对茶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铁观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聚乙二醇(PEG)胁迫对茶树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胁迫下,茶树幼苗叶片的基础荧光(Fo)显著升高,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显著下降,说明PEG胁迫使茶树幼苗叶片PSⅡ反应中心受到伤害;PEG胁迫还降低了茶树的光化学反应速率(Prate),缩短了荧光上升时间(T1/2)、抑制了PSⅡ反应中心电子的传递(ETR降低),导致天线色素热耗散速率(Drate)和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升高,光化学猝灭(qP)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茶树多酚氧化酶基因的SNP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选取有代表性的40个茶树品种(系)为材料,先采用PCR-SSCP-银染检测技术,对供试材料的多酚氧化酶(PPO)基因进行SSCP分析,对PPO基因作初步基因分型;根据分型分析结果,对每一类型选择典型品种的PPO基因作进一步的DNA序列分析,用DNASTAR Program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搜寻.结果表明,茶树PPO基因存在丰富的SNP,其类型包括:转换(AG,CT)、颠换(AT,GC,G→T,A→C)与杂合子(C/T,A/G,G/T,A/T,A/C,G/C).在发现的37个SNPs中,有13个SNPs发生在核酸内切酶酶切位点,有10个错义SNPs位点导致氨基酸的改变.在PPO基因的保守序列区,出现SNP的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以芥菜籽为试材,异硫氰酸酯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提取法,分别设超声温度(40、50、60、70、80℃),超声时间(20、30、40、50、60 min)和乙醇体积分数(65%、75%、85%、95%、100%)3个单因素试验,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芥菜籽中异硫氰酸酯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40 min时,芥菜籽中异硫氰酸酯提取率较高,为2.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