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三杉”(水杉、池杉、落羽杉)已成为我省杭嘉湖水网地区农田防护林的主要树种。林带结构主要有五种:水杉林带、池杉林带、落羽杉林带、水杉杞柳混交林带和水杉棕榈混交林带。不同结构的林带,其防护效果也不同。在农田防护林研究工作中,透风系数是一个重要参数。透风系数不同的林带,防护效果差别很大。虽然它不是林  相似文献   

2.
1.森林防止风蚀的功能森林是抵挡风沙侵袭的屏障。防护林是森林的一种,在内陆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保护农作物不受风害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改变了林带附近风速的分布,在林带背面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弱风区,但是随着林带的远离,风速又会回到原来的状态。林带改变气流结构和降低风速主要是因为:首先林带本身带有透风性,其稀疏、通风和紧密结构可有效降低风速。稀疏结构是落叶前防护林带有一定透光孔隙且分布均匀,气流可以通过,由乔木组成,灌木数量较少,透风系数为0.3~0.5,防风距离为树高的3537倍,可降低风速60%~75%。通风结构是落叶前林带树冠部…  相似文献   

3.
译者说明:疏透度和透风系数都是判定林带防风作用优劣的重要指标。六十年代初开始广泛采用林带疏透度这一指标,而在此之前,多用透风系数作指标,但对二者的关系尚无更多研究。此文侧重谈了窄林带的疏透度和透风系数的关系,现节译如下,供参考。原文标题为“乌克兰黑钙土草原各种结构窄林带的护田效益”(1977.3),译文标题为译者所加。大家都知道,农田防护林带的效益首先取决于林带的结构。本文详细研究了护田效益最  相似文献   

4.
苏联最近几年多方面调查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林带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综合比较研究证明,稀疏林带在草原条件下所起的防治作用最大。农田产量可比透风结构林带增加75%和1倍。蛋白质含量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材料证明,谷物蛋白质含量如增加1%,全苏每年即可增加蛋白质60万顿,可以满足全国人民一年对植物蛋白的需要。谷物蛋白质含量因天气和气候条件而异,因而林带对谷物蛋白质含量有明显影响。有林带保护的农田上小麦的物理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林带走向与防风效果的关系,国内外有过大量的报道。传统的说法是:当林带与风向垂直时,防风效果最好,所以主林带应与当地主害风方向相垂直。南京林学院等单位,1960年在《苏北沿海农田防护林防护效果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林带背风面15倍树高处,当林带与风向垂直时,降低风速17.40%;当林带与风向成67.5度交角时,降低风速14.06%;当林带与风向成45度交角时,仅降低风速9.55%。观测林带宽10米;由5行国槐,4行苦楝,4行紫穗槐组成;透风系数为0.41。这项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使我们考虑到,对于透风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内容有:也门共和国干旱地区营造防护林的重要性;防护林带的作用;树种选择;林带中树木的生长状况;林带的营造与灌溉技术;林带的管理、疏伐及更新;林带的经济效益;干旱地区开展防护林研究工作的重要性等。作者指出,林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林带防护作用最大,占地面积最小,林带本身的稳定性又不被削弱。紧密结构(不透风)的林带能有效地减低风速但防护距离小;稀疏结构(允许30%的气流通过)及透风结构(允许40%以上的气流通过)的林带,在背风面减低风速的作用虽不及紧密结构,但防护距  相似文献   

7.
关于林带走向与防风效果的关系,国内外有过大量的报道,传统的说法是:当林带与风向成垂直时,防风效果最好,所以主林带应与当地主害风方向相垂直.南京林学院等单位,1960年在对苏北沿海农田防护林防护效果的研究中指出:在林带背风面15倍树高处,当林带与风向垂直时,降低风速17.40%;当林带与风向成67.5度交角时,降低风速14.06%;当林带与风向成45度交角时,仅降低风速9.55%;观测林带宽10米,由5行槐树、4行楝树、4行紫穗槐组成,透风系数为0.41.那么,对于透风系数不相同的林带,在和风向成不同交角时,是否都具有上述的规律呢?我们通过近两年的观测,感到不宜  相似文献   

8.
林带防风效应的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采用野外模式林带的观测与风洞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三种结构林带的防风性能和机制:林带垂直和水平影响范围分别达到4H和50H左右(测试仪器NLF2型四道电子风速仪,精度±0.5m/sec),透风系数为0.35的疏透结构林带减低风速20%的有效防护距离(L_(20))为18.5H;林带影响下的风速与湍流度的大小呈密切的负相关(r=-0.94)。同时提出了一个评价林带防风效应的新指标——隙高比(X_i),并阐明了如何应用隙高比值与林带的行距、行数的关系,来规划设计防风林带以及判断现有林带的防风性能。文中按有效防护距离(L_(20))给出了1—8行通风结构林带各行的最佳隙高比值。  相似文献   

9.
林带阻力与透风系数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廷曜  金昌杰 《林业科学》1992,28(6):486-492
利用多年的疏透度、透风系数的野外观测和风洞试验资料,给出了立体结构林带和平面结构模型林带疏透度和透风系数的关系式分别为α=β~(0.4)及α=β~(0.95)。利用台式天平测定了7种风洞模型林带的阻力,以透风系数表示林带结构,阻力为C_α=16.3(1-α)~(0.55),以疏透度表示林带结构,阻力系数为C_β=14.0。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1975—1978年在塞尔塔林斯基省阿卡尔坦斯基地区,研究了各种强度的抚育采伐对1963年营造的杨树——榆树林带主要参数的变化和风折特性的影响.林带的株行距为2.5×1.5米,每公顷2640株,保存率95%.稀疏强度分别为20%、35%和50%,并保留350米长的一段林带不进行间伐,作为对照.从3月到9月观测期间,当风同林带的方向相垂直的时候,在林带背风面5、10、15和20倍林带高度处设点观测.  相似文献   

11.
1950——1972年期间,苏联在分水岭上和河流沿岸营造了8条国家防护林带,总长度达5300余公里,其带宽为780——1140米(由3——4条小带组成,每小带宽60米,带间距300米),河旁林带按每一边河岸一个小带组成,小带宽度,别尔哥罗德——顿河段是30米,萨拉托夫——阿斯特拉罕段是100米;但维什(氵血工)山—卡斯别依海林带由6条小带组成(在乌拉尔河每边河岸有3个小带),每小带宽60米,小带间距100—200米。 苏联的8条国家防护林带是:别尔哥罗德—顿河林带,1958年完成,长489公里,面积2800公顷;沃罗(氵血工)什—罗斯托夫—顿河林带,1958年完成,长920公里,面积3800  相似文献   

12.
我县从1964年建办乡(镇)、村林场以来,以林场为主开设了护林防火线1300多公里,并且坚持年年维修,花工、耗资不少。从1981年开始,我县从广西引种红荷种子育苗,营造防火林带,至1991年止全县共营造近1000公里。林带因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主林带和副林带两种。一般省与省、县与县及有些较大风口,设12—15米宽的主林带,县内设10—12米宽的副林带。林带两侧要求铲平,带内杂灌铲光。造林株行距为1.7—1.7米或1.7×2米,穴规格为0.4×0.4×0.4米,采用一年生,高0.5米以上的壮苗。为了搞清楚营造红荷防火林带的效益,笔者分  相似文献   

13.
在严重缺林的田界应努力营造大网格的防护林体系,带间距300—500米(为树高的20—25倍),与主风向相垂直,副林带间距约为主林带带间距的2倍。在营造时应考虑到防风林在夏天疏透度仍应保持50%,而不应形成相同高度的凸峰线。一般以三行防风林带为常见,中间一行是高  相似文献   

14.
(1)对水分的影响:林带对水分的影响,一是减少地表径流。由于林带的遮荫作用,可以延长融雪期,减弱地表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因此,在降水期林带具有吸附水分、储蓄降水、防止径流的作用。二是蓄积降雪。由于林带对风速的减弱,因而降雪很快在林带附近沉降下来,形成积雪,通风结构的林带,由于透风均匀,行内带间积雪分布也比较均匀,因此,对于提高林带内和间作带的土壤水分作用明显;三是能够降低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15.
林带的结构是影响林带防护作用的重要因素,它可以用疏透度和透风系数两种指标来划分。以透风系数划分林带结构的方法更常见,更精确可靠。采用的分类标准,以保德洛夫的分类方法为最多。按保德洛夫的标准,不同林带结构透风系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许多地方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营造了农田林网,要使新植林带迅速长起来,造林后最初几年的抚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摸索有效的抚育措施,我们在辽宁省法库县丁家房公社对杨树新林带采取培垅抚育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林带在法库县丁家房公社西部方田内,土壤为冲积草甸土,造林地原为耕地,地下水位1.0—1.5米。1975年春造林,造林前机翻整地。林带为5行,1.0×1.5米株行距,栽植未经剪枝的2年生北京杨大苗,栽植深度35—40厘米。林带造完后,立即用锹分别将各行行间表土培向行内,最后培成高0.5米、宽  相似文献   

17.
草牧场防护林对积雪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苏联在60年代就进行了农田、牧场防护林对积雪影响的研究[1],认为通风结构林带附近积雪较为均匀,11H(H=树高)处积雪比其它结构林带的要厚,即有效积雪距离长;营造3~5行,行距为2.5~2.7m,带间宽度为300~400m,疏透度为0.5~0.6的林带,不仅积雪厚度最大,而且在网格里呈均匀分布[2]。中亚林业研究所曾经在克日鲁马地区观测了草牧场防护林带的防护作用,认为透风系数为0.20~0.45的草牧场防护林带,对积雪分布的作用最好[1]。1978~1983年,库尔斯克州水土保持试验站还观测了幼龄杨树(Populussp.)林带的积雪作用。认为2~3年生的幼龄杨树林带对…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的蝶类,过去村山酿造(1941)作过零星报导,近年来虽然有些专家做过调查研究,但终未见系统报导。笔者于1981—1982年对长白山蝶类组成、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调查方法根据自然条件,在海拔500—1100米之间红松阔叶林带;1100—1700米之间针叶林带;700—2000米之间高山岳桦林带和2000米以上高山苔原带的中下、中上分别设置8块面积为  相似文献   

19.
<正> 江南水网地区防护林带主要有木麻黄林带、水杉林带、池杉林带和落羽杉林带。不同的林带,其防护效果往往相差很大,为发挥林带的最大防护效能,需确定一个最佳林带结构。在防护林研究工作中,常以林带的透风系数作为判断林带结构优劣的指标,并根据这个指标确定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林业技术措施。近年来,我们对林带的透风系数和防护效能作了大  相似文献   

20.
林带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在乌克兰南部最干旱的草原区已进行了三十五年(1952~1986)。该区年降水量不超过340~370毫米。土壤为盐渍化栗钙土、暗栗钙土,部分为南方黑钙土和盐渍土。林带高度6~8米,主要为透风结构,树种为刺槐、皂荚、小叶榆和绿梣,部分为橡树和杨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