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天官王府景区附近的105个农户进行了调研,选取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认知特征、游客特征等为解释变量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对参与天官王府景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参与度角度来看,调查的105户中有78户农户愿意参与天官王府景区的发展,有27户不愿意参与;从对参与度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看,影响农户对天官王府景区发展参与意愿最大的因素为农户的年龄,其次为农户家里到景区的距离、游客消费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及农户的文化程度,其中农户的文化程度和家里到景区的距离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为负向,其余因素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和旅游扶贫的政策背景下,各地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以此提高农户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农户对乡村旅游的感知有生活质量正向感知、社会水平正向感知、经济与环境负向感知和社会民风负向感知。农户的生活质量正向感知和社会水平正向感知对农户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的积极参与对乡村旅游的成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从培育旅游品牌、创造就业机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个人形象、强化政府引导、协调利益分配等层面提高农户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3.
4.
汤阴县韩庄镇依托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发展乡村旅游,是县域内首个乡村旅游地。农户参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为了促进当地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使农户更好地参与乡村旅游,通过了解韩庄镇乡村旅游现状,对当地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有留乡参与乡村旅游的农户认知能力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农户产生顾虑;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单一。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提高农户认知及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减少顾虑;注重创新,拓宽农户参与项目的建议,以期为当地农户更好地参与乡村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7)
农户生计适应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及扶贫政策研究的重要议题.以黔东南州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黎平肇兴侗寨和榕江三宝侗寨4个重点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主成分分析和改进熵值法,对贵州省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模式和生计适应力状况进行测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模式主要分为5种,即旅游专营型、旅游主导型、兼业旅游型、务工为主型和务农为主型;从比重分析,务农为主型与旅游主导型处于支配地位,旅游专营型居中,兼业旅游型和务工为主型相对滞后.②乡村旅游地农户选择农旅兼营为主;农户生计适应性值处在中等水平,总体表现为一般适应,存在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③乡村旅游地发展扰动了民族村寨原生村落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景区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设施建设.本研究可为乡村旅游地农户最大化获取旅游产业收益和建设美丽乡村,优化乡村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
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互相促进。信阳市郝堂村创新发展理念,科学编制规划,强化乡村旅游引导,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实现了旅游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共融,为我国美丽农村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林农复合经营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综合效益,促进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在多数适宜开展林农复合经营的地区并未得到广泛推广。针对黄淮海部分地区———江苏丰县辛庄村具有代表性的采取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公司和合作社进行走访调查,并对当地部分未参加林农复合经营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其基本生产情况和进行林农复合经营的意愿。通过对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表明影响农户参与林农复合经营意愿的主要有自然因素、劳动力禀赋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户参与林农复合经营意愿、促进林农复合经营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实行政策扶持和推动;鼓励先进合作社带头,推广优化经营模式;加强复合经营宣传教育,转变农户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8.
基于第一手调查数据资料,以宝鸡市为例,研究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在SPSS 20.0的软件环境下,应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与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从因子个体与维度进行影响因素探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参与强度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及月收入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②影响城市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因素包括:居民个人>村庄建设.居民个人因素包括:乡村旅游偏好>闲暇时间>出行距离,起到了主导作用.村庄建设因素包括:自然风光>地域文化>娱乐项目>公共服务,起到了旅游吸引与支撑作用,同时公共服务还具有较强制约性作用.研究结果对提升宝鸡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参与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农业订单一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农超对接发展背景下,进一步研究农业订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Logistic模型对乌鲁木齐县乌拉泊村农户参与农业订单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17个影响因素中,社会经历、农户家庭收入、农产品种类、目标市场、政策环境、自然环境、交通环境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性别、年龄、族别、文化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社会身份、经济来源、耕地面积、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滞销情况对农户参与农业订单意愿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延川县实地调研数据,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乡村旅游对农户增收的效果。结果显示:农户增收受劳动人口数量、受教育程度、是否从事乡村旅游、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从事乡村旅游业与否对农户提高家庭收入效果显著,参与乡村旅游的农户比未参与乡村旅游的农户增收效果更好。在其他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个单位的乡村旅游变量,对于当地农户收入增加的影响将扩大14.839倍。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影响农户造林投资行为因素,对影响农户造林投资行为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建立林农造林合作组织;(2)从政策、资金和技术上对林农造林投资给予扶持;(3)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扩大林农有效融资渠道等;(4)地方林业管理部门定期对林农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林农林地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加强对林农造林的服务意识;(5)对于林农荒山造林及不属生态保护范围内的林地,提高采伐指标,用市场的手段来有效调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态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人们越来越重视种植过程中的化肥使用。科学合理的使用化肥,不但可以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更能保护种植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福建省顺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保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了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的影响因素,得出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劳动力人数及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是影响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完善森林保险体系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户参与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流转是提高农村土地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现状,并通过对农户的抽样调查对影响农户流转农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农户转入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影响农户转出土地意愿的显著性因子为农业收入、农业劳动人数、家庭耕地面积、是否参加农村社保;其他因子对农户转入、转出土地意愿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民族乡村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因素等原因,经济发展滞后,地理位置偏远导致产品买卖困难,农户数字素养较低等使得收入增加困难,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研究农村电商到底如何影响民族乡村农户增收,有着非凡意义。研究以丽水市为例,对民族乡村地区进行调研,探讨采纳电商行为对民族乡村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以丽水市民族乡村288户农户为样本,建立基准回归模型,运用OLS回归实证分析农户参与电商对收入的影响,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使用替换变量法,缩尾处理和倾向得分匹配发后结果依旧可靠,电商参与对民族乡村农户收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于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对农户个体进行区分受教育水平和身体健康状况异质性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身体素质好的人参与电商增收最为显著。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增加林业碳汇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措施。农户承担着碳汇林经营中生产要素供给的角色,其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意愿关乎碳汇林供给问题。在农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产权理论,根据梅州市、河源市和汕尾市116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访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水平为68.10%,学历水平、林地离家距离、是否有林权证和碳汇林经营的认知度等4个因素与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关联性显著,其中,有林权证的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的意愿比没有林权证的农户高75%。建议碳汇林经营需结合林地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来实施。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户收入,具有积极意义。为了解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本研究通过对X区乡村旅游特色乡镇进行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收集了210份参与到乡村旅游中的农户问卷数据,并建立了Logistics二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培训、学历、家庭参与乡村旅游的人数、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乡村旅游特色活动举办次数对农户增收具有一定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加快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竞争优势;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优势,减少旅游同质化竞争等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