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农业部从全国各地实施的370个模式中选出了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加以重点推广。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跨越众多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带,因此,生态农业模式需要根据各地具体条件来合理组合。在这里我们有选择性地介绍两种。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  相似文献   

2.
正第一,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能充  相似文献   

3.
梁园区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一、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十多年来,梁园区先后承担并完成了省部下达的“生态农业试点村”、“生态农业示范县”及商丘市梁园区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等项目,开展了十大生态工程三大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  相似文献   

4.
新新 《黑龙江农业》2002,(11):33-33
农业部科技司今年向全国征集到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日前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正式将此十大模式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关建波 《新农业》2015,(3):37-38
<正>在我国北方生态农业建设中,沼气生态农业已成为主要推广模式。其特点是以沼气工程为纽带,将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与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利用生物质能,节约了农村地区常规燃料能源,减少有害气体和畜禽粪便污染,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设施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1建立"四位一体"模式"四位一体"模式是一种将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结合在一起的沼气生态农业模  相似文献   

6.
《河南农业》2004,(3):18-19
今年,农业部推出了十大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并将其作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中国生态农业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兼顾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双重目标,力求避免常规现代农业方式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和资源破坏的问题,是新兴的生态经济学在农业上应用的体现。中国生态农业在研究和实践中,依据各地的社会、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了体现生态农业基本原理和特点的一系列农业生态系统工程,即生态农业模式使生态农业由生态经济学理念逐步转变为工程化并可操作的新兴农业技术体系。这次农业部推出的这十大模式和技术,就是在各地实施的370个模式中遴选出来的。由于中国幅员辽阔,跨越众多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带,因此,生态农业模式需要根据各地具体条件来合理组合。在这里我们有选择性地介绍几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是"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布局的关键,建立"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模型,可以为国家和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布局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方法】根据"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区域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方法,从气候、能源、社会经济、水文因素4个层次中选取1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为例,对安塞县、陇县、西乡县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3个地区发展"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区域适宜性顺序为陇县>西乡县>安塞县。【结论】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评价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四位一体”沼气池也称北方能源生态模式,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模式的实质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工程,它以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节能温室)、畜禽饲养和厕所四个重要因子,通过合理配制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配料,实现种植业、养殖业有机结合,构成相互依存综合利用且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剑锋 《新农业》2003,(9):57-58
"种十亩田,不如建一处‘四位一体'生态小家园",这是农民对"四位一体"的赞誉和认可.截止到2002年底,辽宁省累计建设"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户27.9万户,年向市场提供无公害蔬菜4.2亿公斤,出栏生猪279万头,产沼气8370万立方米,提供优质沼肥446.4万立方米,增加农民纯收入13.9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山东省莱芜市始终把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作为节约型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积极探索、研究、推广了一批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猪-沼-果”生态模式、“生态庭院”模式。其中尤以“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成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早在2001年,文登市就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在宋村镇金西村开始建设以沼气综合利用技术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大棚建设。当时的"四位一体"技术是太阳能大棚、沼气利用、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的模式,棚内建沼气池,沼气池上建畜禽合进行养殖,畜禽粪便作为沼气池的运行原料,沼气用于点灯以增加光照和补充二氧化碳气肥,沼渣沼液用于农业生产,每个生态大棚都是一个小型循环农业系统,效果比较显著。宋村镇也因此受益,发展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威海市的菜篮子。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莱芜市始终把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提高科技含量作为节约型农业建设的重点内容,积极探索、研究、推广了一批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田里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山上的“猪-沼-果”生态模式、家里的“生态庭院”模式。其中尤以“四位一体”成效最为显著.“四位一体”是以开光温室为基耷框架,以沼气为纽带,以太阳能为动力,以秸秆粪便为原料,种养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池州市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也是“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生态农业建设在该市生态经济建设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文章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自然灾害、农村经济结构、生态农业建设基础等方面对池州生态农业建设条件进行了分析,比较深入地探讨了立体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粮(鱼、果、茶、菜、药等)”生态农业模式、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观光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等五种池州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最后提出了池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措施,即:(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2)广辟财源,增加投入;(3)因地制宜,科学规划;(4)依靠科技,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盛夏,低纬度高海拔的贵州充满"绿色诱惑"。6月27日,由农民日报社主办、贵州省农委承办的"生态农业与农业国际化的模式创新"分论坛在贵阳举办,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致开幕词并作主题演讲。作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论坛围绕中国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道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机遇和挑战、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有机农业规范发展等问  相似文献   

15.
<正>1恭城简介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西长56km,南北长75km,总面积约2 149 km2,辖3镇6乡117个行政村,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该县"畜(畜禽养殖)—沼(气)—果(种植)—灯(灯光诱虫)—鱼(水产养殖)"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享誉区内外,到恭城瑶乡"摘生态果—食生态鱼—看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时传为佳话,全县渔业经济也随着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获得了较大的发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从2000年开始提出并组织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各地以沼气建设为重点,推广北方"四位一体"、南方"猪沼果"、西北"五配套"等多种能源生态模式,建设生态家园,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近年来在我国推广较快的一类生态农业模式,它已成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个较好模式,能有效解决农村能源供应、增加农民收入等诸多问题。本文就“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特征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生态室主任张壬午副研究员。沧州地区土肥环保站齐树亭副研究员合著的《生态农业的设计与技术》一书,最近已由河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作者依据多年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及模式研究的实践,并广泛收集国内外生态农业有关资料编写而成。许多配套技术与子系统设计方法已在许多省、市(自治区)的生态农业基点上进行应用或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生态循环农业成为农业生产调结果、转方式的重要手段。该文总结了重庆几十年来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提出了3种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即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环库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带"模式、以复合生态系统为核心的"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模式和以循环经济为纽带的"种养加一体循环生态农业基地"模式,这些模式能有效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节支增收,值得在类似地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在福建省9个地市及11个县市区现场调研,将各式各样的生态农业模式,梳理归纳为:(1)丘陵山地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2)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3)东南沿海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循环经济模式;(4)畜(禽)-生物垫料-有机肥(种植业)模式;(5)农田秸秆菌业循环农业模式;(6)林下经济开发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7)水田高优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8)沿海低湿地立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9)生态茶园循环经济模式;(10)生态立体养殖循环经济模式;(11)家庭休闲农场促生态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模式;(12)亚热带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为能促进这些模式在福建省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