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各种模式养殖效益均较好。无论采用何种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时间只需50 d左右,大部分时间池塘均处于空闲状态。日本沼虾一直是江苏传统的养殖品种,养殖技术成熟,效益高。由于日本沼虾具有与克氏原螯虾一样生长速度快的特性,养殖一茬日本沼虾也只需要2  相似文献   

2.
外刊信息     
<正> 1989年世界养殖虾产量突破纪录1989年世界养殖虾产量初步估计为56.5万吨,较1988年增长18%,创历史最高纪录,产虾国自我消费的虾占养殖虾总产的15%,其余进入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据美国水产养殖文摘报道,目前1.1公顷的虾塘,平均每公顷产虾500公斤以上。养殖虾的  相似文献   

3.
<正>从土塘养殖到工厂化、小棚养殖等模式,如今养虾越来越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养殖,都能听到养殖户说虾不好养。近几年养虾病害多发,加之进口虾冲击国内市场、饲料价格暴涨等因素,虾农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但越是逆势,越能体现出虾农的养虾水平。在珠海灯笼,一位白水塘老板今年每造虾的养殖成功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 近两年中,亚洲已增加其在全球养殖虾生产上所占的比例。1987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生产了全世界75%的养殖虾,而1988年已增加到89%。广大的太平洋地区(包拓澳洲大陆)养殖虾的生产量甚低,从未超过1000吨,因此几乎所有的养殖虾皆产自亚洲。这个地区养殖虾的生产主体是由7个国  相似文献   

5.
<正> 罗氏沼虾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在南方地区已形成规模化养殖。为探讨罗氏沼虾在北方地区精养的可行性,我场于1996年和1997年进行了罗氏沼虾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河口池塘种茜草养殖罗氏沼虾能增加虾的立体攀附空间,扩展池塘的有效水体;为虾提供隐蔽场所,减少互相残食,促进蜕壳生长,提高产量;减少饲料的投喂和增氧机的开动,节省成本。罗氏沼虾河口生态养殖期约7个月就要收获,养殖时间过长虾体黑老,肉质下降。河口生态养殖只要有虾苗供应一年当中任何月份都可以开展,但是考虑到冬春季节市场的虾产品少、价格高,以及夏天种植的茜草容易成活,故养殖期大多是从6  相似文献   

7.
报刊要闻     
<正> 两季虾养殖技术 两季虾的养殖系指利用塑料大棚温室培育早繁虾苗,5月至8月中旬饲养前茬罗氏沼虾,8月中旬至10月份再养后茬罗氏沼虾;或6月至9月底前茬饲养罗氏沼虾,10月至翌年5月再养一季青虾。其养殖技术要点为:(1)选好池塘,搞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高邮市自1993年开始养殖罗氏沼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养殖的面积占全国1/4,占江苏省的五分之三,是名副其实的罗氏沼虾养殖大市。目前,高邮市养殖经营户有6 800户,罗氏沼虾育苗企业13家,饲料生产企业17家,鱼、虾药品生产企业6家,罗氏沼虾专用肥生产企业6家,罗氏沼虾饲料、药物等虾需物资销售商168家,整个罗氏沼虾产业链的产值超过20亿元。罗氏沼虾养殖成了高邮的高效农业、农民真正的致富产业、高邮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罗氏沼虾属暖水性虾类,其耐寒性较差,在我国适宜的养殖时间只有4~5个月,江浙沪地区罗氏沼虾多采用一茬养殖,为了进一步提升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效益,利用具有保温、防雨等功能的池塘温室大棚开展罗氏沼虾两茬养殖正在江浙  相似文献   

10.
<正>密集养虾区,是指一个面积大且长时期养殖相同虾种的集中区域。密集养虾区积累了较多的致病源,以至病疫频发,养殖减产、失收。(详细分析见笔者发表于《海洋与渔业》2013年第3期的《"久耕不收",虾塘歉产》)。珠江口西江沿岸的窄长地带集中养殖了50万亩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其中罗氏沼虾养殖了30年、南美白对虾养殖了15年。  相似文献   

11.
<正>虾夷扇贝为我国北方重要养殖贝类,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引进,因其营养价值及养殖效益较高,在我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养殖。虾夷扇贝养殖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利,我国先后出现多次扇贝大面积死亡现象。针对扇贝大面积死亡现象,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一致认为病原、养殖环境恶化、种质退化、养殖密度过高等因素是造成扇贝大面积死亡的原因。本实验将针对养殖密度过高导致的虾夷扇贝死亡进行研究,以期找到适宜养殖虾夷扇贝的密度,提高虾夷扇贝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为虾  相似文献   

12.
<正>日本囊对虾亦称日本对虾,俗称沙虾、车虾、竹节虾、斑马虾,是一种生活周期短、生长迅速的甲壳类动物。成虾雌体大于雄体,最大体长可达20厘米。该虾耐干露,适宜活体长途运输,养殖效益较高。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持续对该虾进行育苗、养殖研究,现将室内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高邮市养殖罗氏沼虾已有20多年,现有罗氏沼虾养殖面积13万多亩,是全国知名的罗氏沼虾养殖大市。但是自2011年以来,每年都有35%左右的虾池出现罗氏沼虾生长缓慢的现象,养殖户形象地称为"铁壳虾","铁壳虾"主要表现为性成熟规格变小,蜕壳周期延长,养殖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滑。为了  相似文献   

14.
<正>鳖、虾是德清县水产养殖两大主导产业,2009年全县鳖、虾产值分别达到4.5亿元和2亿元。由于鳖、虾养殖的池塘条件普遍较差,加之养殖模式单一,鳖、虾疾病的危害程度逐年增大,养殖亩产、商品品质、市场竞争力呈下降趋势。为了能使鳖、虾主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德清县广大养殖户大胆实践,创新模式,鳖、虾高产高效混养模式就是其中经济效益较为显著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对虾和缢蛏都是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虾蛏混养是一种高产、高效的养殖技术,它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优化池塘条件,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实行池塘虾蛏混养是当前海水养殖的一种重要养殖模式。我镇发展虾蛏混养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资金缺乏,技术水平较低,加上多年的养殖虾池老化,养殖成活率低,病害时有发生,致使部分养殖户减产亏损,制约了虾蛏混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肖鸣鹤  肖英平 《水产学报》2012,36(7):1088-1093
以体质量(0.015±0.004)g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0、100、300、600、900尾/m25种养殖密度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消化酶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30 d。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终末体质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表现出减小趋势,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力在5种养殖密度下变化规律不显著(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体内水分含量在5种养殖密度下差异较小(P>0.05);粗蛋白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升高呈增高趋势,由54.02%增高至60.75%(P<0.05);粗脂肪含量不断减少(P<0.05),由26.19%减少至19.19%(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克氏原螯虾幼虾肌肉葡萄糖的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甘油三酯、总蛋白、尿素氮和胆固醇含量呈不断增多趋势(P<0.05)。克氏原螯虾幼虾肝胰腺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蛋白和尿素氮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呈不断增多趋势。结果表明,高密度养殖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和消化酶活力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体内蛋白、脂肪、葡萄糖和尿素氮等物质的含量也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江山 《中国水产》2016,(8):91-94
正江苏省阜宁县主要采取池塘养殖和虾稻共作养殖两种模式养殖克氏原螯虾,其中池塘养殖模式商品虾只重可达25g~30g,亩产300kg~500kg;虾稻共作养殖模式鱼池纯效益达到3500元/亩,中稻纯收入在600元/亩左右,合计纯收入在4000元/亩以上。  相似文献   

18.
<正>珠海斗门区曾是广东养殖罗氏沼虾的主产区,2000年后逐渐转向养殖南美白对虾,近年来南美白对虾歉产面积扩大,养殖户又渐渐重视养殖罗氏沼虾。然而十多年来罗氏沼虾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方法都在变化,为此笔者组织养殖户前往肇庆参观学习,从中得到了启发。肇庆罗氏沼虾养殖集中在高要,面积约5万亩,是广东最大的养殖区。肇庆近年来摸索和推广"种茜养虾"的方法,平均每亩投苗2万尾~3万尾,  相似文献   

19.
<正> 河北省唐海县三农场不断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调整海水养殖结构,在引进、试验、推广新品种上下功夫,从而激起了场内外虾农的承包积极性,使虾农们又一次尝到了养虾甜头。 前些年,在养虾业连年遭受虾病侵袭而亏损情况下,大部分虾农纷纷改了行,投身其他行业当中,虾池遭冷落。自1998年以来,该场积极采取措施打破单一的养殖模式,引进、试验、推广对虾、车虾双茬养殖及鱼虾混养“三早一适时”的养殖模式,当年虾产量就比  相似文献   

20.
<正>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利用稻田沟渠及浅水环境,种植水稻的同时进行虾类养殖的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虾品种可选择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等。我们进行了稻虾综合种养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