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药剂及方法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文华 《种子科技》2007,25(5):46-47
油菜菌核病是我省油菜主要病害,一般导致减产10%~30%,重则减产50%以上,且含油量降低。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多种药剂防治菌核病及防治方法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降水,温度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及防病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是里下河地区的首要病害,常年发病指数约20%,损失产量二成左右。通过对兴化、扬州8年的油菜菌核病发生情况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油菜开花期的降雨量是导致并加重菌核病的决定因素,而且均气温对菌核病的影响不大。病害不仅使千粒重降低,导致增产,而且使含油率下降,影响品质。本文还对防治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油菜菌核病在江苏省通州市一直发生严重。药剂防治成为控制油菜菌核病害危害的主要手段。多菌灵(MBC)因其杀菌谱广,内吸性强,防病效果好,广泛应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曾使油菜菌核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自1995年以来,多菌灵防治菌核病的药效大幅度下降,即使加大用药量,也难以控制其危害。为此,作者于1996~2002年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开展了油菜菌核病抗性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现将该课题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麦和油菜病虫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导刊》2010,(3):16-16,20
近期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在我国西南、江准和黄淮等地由南向北相继发生和发展,小麦病虫害以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和麦蜘蛛为主,油菜病虫害以菌核病和蚜虫为主。西南地区虫害重于病害,小麦、油菜蚜虫发生较重,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缓慢扩展;江淮和黄淮等地病害重于虫害,小麦纹枯病普遍发生、病情上升快,麦蜘蛛和蚜虫大部零星发生、局部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正>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遭受的病害是比较多的,有些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易为人们所熟悉,而有些病害就不容易被人们所了解,一旦发生往往不知所措。现将几种不太常见的病害介绍如下:黑胫病该病又名根朽病,主要分布在南方各油菜生产区,而且其危害有逐年扩大之势,一般减产30%左右,大发生的年份减产高达60%左右,一般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五、油菜病虫害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油菜生产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我国尤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发生最为普遍和严重,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者达80%以上,可导致减产10%~70%,含油量锐减,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郑乃生 《种子科技》2011,29(7):30-32
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几乎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尤以长江流域发生最为严重,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该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广,包括大豆、向日葵、花生、烟草和10多种主要蔬菜作物等。  相似文献   

8.
<正>油菜菌核病,又称茎腐病,俗称"白秆"、"麻秆"、"霉蔸"、"烂秆病"、"搭叶烂"等,是对油菜危害最大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只要是种植油菜的地方都会出现这种病,而且每年发生的情况不一样,轻重不一样。尤其在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经常发生,油菜菌核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从苗期到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来,南方通过发展油稻稻三熟制、油稻两熟制使油菜播种的面积不断扩大,但水田油菜菌核病发生重。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子病",是油菜生产上常见的病害,一般年份损失菜籽10%~30%,重病年可达50%以上。病害识别:该病是核盘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多在油菜开花以后发生,植株各部位均可发病,以茎部受害最重。(1)叶部。通常叶片发病较早。在叶片上最初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慢慢地病斑中部变成黄褐色或灰褐色,边缘  相似文献   

10.
菌核病为我县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随油菜种植面积的扩大而病害发生面积随之扩大。1986年我县油菜菌核病再度流行成灾,全县13.6万亩发病达10.8万亩,占79.4%,其中成灾面积6.2万亩,占45.6%;千粒重降低10.2~0.4克,出油率降低6~9%,发病田一般减产20~30公斤,分析其病害流行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意见如下: 1.耕作制度对病害流行的影响:受多年耕作习惯影响,稻—油或薯—油两熟常年连作,轻视农业防治,带来田间残留菌核多,菌量大。3月2日~31日定田三次调查:连作田每11.11平方米子囊盘16~58  相似文献   

11.
浅谈油菜菌核病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的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就是菌核病,这种病变伤害力极其强大,而且发生的频率也特别高,成为了油菜种植中常年性的病症,是油菜种植中的重点防治项目。对于这种病症的日益增多增强,种植者已经不堪重负。对油菜菌核病的危害进行分析,也对如何防治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可以使油菜种植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2.
<正>菌核病是油菜田主要病害之一,受害油菜生长后期茎内髓部烂成空腔,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导致油菜减产。春季油菜盛花期阴雨天偏多是造成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主要因素,长期连作、菌源充足、田间管理粗放、疏于防治也是造成该病重发的重要原因。油菜要高产,开春后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 开春后雨水增多,油菜田间荫蔽度加大,如果排水不良,湿度增高,会诱发菌核病的发生。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清沟排水工作,保证畦沟无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害发生。早春油菜适时适量施用春肥,有利于加快油菜生长发育,促进油菜春发。但不能偏施重施氮肥,应增施磷钾肥料,促使油菜茎秆坚硬,增强植株对病菌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4.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常年严重危害油菜生产的真菌性病害。通过收集贵州油菜种植区田间菌核,对其进行培养繁殖获得大量核盘菌;利用繁殖的菌核对2 000份甘蓝型油菜恢复系种质资源进行连续2年田间鉴定,从中筛选出51份抗菌核病恢复系材料,其中39份材料的菌核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和相对发病指数均低于抗性对照中油821。结合油菜种子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种子芥酸含量与油菜菌核病抗性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市油菜常年种植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菌核病是我市油菜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市连续暴发,产量损失严重。据调查,用药品种不同,其防治效果差异显著,特别是多年来本市长期、单一使用多菌灵及其混配剂防治油菜菌核病,使菌核病菌对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普遍产生了抗性,而且表现为高抗水平,每666.7m~2用25%多菌灵 WP200g,适期用药一次,其防病效果只有20%~30%,为此,通州市植保站在抗性油菜菌核病的新药剂及其应用技术方面进行了研究,筛选和开发出了对抗性油菜菌  相似文献   

16.
正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油菜生产的主要病害。根据浙江省当前油菜病虫害的发生情况,结合油菜长势和未来气候条件等因素,经综合分析,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预计今年油菜菌核病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油菜霜霉病、蚜虫为中等发生。具体发生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菌核病是江苏省油菜花期的重要病害之一,综合一系列相关因素分析,预计全省油菜菌核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沿江、苏南和沿海地区达偏重发生。3月下旬江苏省油菜由南向北陆续进入盛花期,各地要切实打好以菌核病为主的油菜花期病虫防治总体战。防治措施:今年江苏省油菜南北生  相似文献   

18.
<正>油菜菌核病从苗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生,但以终花期至接近成熟期发病较重,菌核病危害油菜叶片、叶柄、茎秆、花和荚,但以茎秆发病最重。感病植株其叶片、茎秆、花瓣、常易腐烂,病荚往往提早枯死,茎秆腐烂而造成大量倒伏。一般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西瓜菌核病是在保护地和露地栽培过程中均可发生的西瓜常见病害,其中以大棚种植区发生相对较重,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一般田块病穴率25%左右,严重田块可达80%以上,给西瓜产业带来严重的减产、降质的影响。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油菜是江苏省南通市主要夏熟作物之一,2015年种植面积达40万亩左右。油菜菌核病属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近几年来,此病在该地连年偏重至大发生,成为威胁油菜高产优质的关键因子,严重影响油菜的增产增收。据江苏省植保站预测,2015年全省油菜菌核病将达偏重程度发生,如果油菜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油菜菌核病将大发生暴发流行,将导致油菜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因此,抓住适期,选准药剂,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