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资市场也由供销社"一家独供"的计划经济,发展到了今天的群雄逐鹿的时代。农资市场经历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成就了一批优秀的农资经销商。走在前面的都是头脑敏锐的人,他们不断大胆探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规模不断扩大,在农资市场中有较强  相似文献   

2.
正基层经销商,特别是干了多年的老经销商,大都与相当多的批发商和推销员打过交道,送货上门也是常有的事。而大多数经销商都有爱面子的经历,太爱面子真是活受罪。一般来说,无论哪位经销商除非早已看中老上游批发的产品,都想选购到质量有保证、价格又合理、产品又新颖、利润又能最大化的好产品。所以,在每个农业生产阶段之前都会多方联系,走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经济开发区,每年10月中旬都是收获芋头的时候,以前这个时候,来黄岛收购芋头的经销商多达几百人。但是现在来黄岛收购芋头却越来越难了,即使收购到的芋头也大多是二等品或等外品。可是,黄岛开发区种植有533hm。的芋头,这么多芋头不卖给经销商,都到哪儿去了呢?  相似文献   

4.
<正>往前推几年,种地大户只是农资经销商的客户发展对象。有百十亩大田、几十亩果园的农户,都是"香饽饽",拿下这样的客户,是农资经销商的心之所向。现在的大户变了样了,动辄几百亩大田、几百亩果园,能啃得下这些大户当然是不得了的业绩,可是如果想把这些大户变成经销商,笔者的想法是,小心为妙。  相似文献   

5.
正农资产品的"赊销"问题是目前农资销售的普遍现象,但是在"赊销"背后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如何能杜绝"赊销"的不良习惯,做到现款销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这是目前农资经销商及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改变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各位经销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如果这些做好了,现款销售的时代也要到来了。1.理念关:经销商一定要破除"销量第一"的思想,树立"利润第一"的思想,提高风险意识,树立财务现金流观念,不要和别人比销量。在企业发展到一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笔者走访了国内几个用药大省,见了20多个客户(市级和县级农资经销商),规模不一,农药销售额有1000万元左右的,有3000万元左右的,也有8000多万元的,其中有几个客户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接班人的问题。有的经销商是早年艰苦创业,如今年事已高,已经力不从心;有的经销商是发展遭遇瓶颈,面对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增长乏力甚至下滑,不知何去何从;有的经销商是生意已成规模,却还是传统的夫妻  相似文献   

7.
<正>选择黄金位置开店,正是每个商家在开店前都会想到的首要问题,正如甲经销商看中的也是乙经销商感兴趣的。经销商王老板,就把门店开在一个人流量大、交通比较方便的浙江沿海三线城市的一条旺街里。他以为这下生意一定会好,正如俗语所云:有了好的位置生意就成功了一半。但现实情况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般美好,他经营一段时间后,店铺的业绩却不温不火的。仔细研究进店的客人这位细心的王老板开始对每天进出的客人进行研究后,发现有以下几种客人:一种是浏览消遣闲逛的客人。这类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5月4日,央视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潍坊市峡山区农民用神农丹种植大姜的事件,一时间"毒大姜"新闻不胫而走。这次"毒大姜"案件的起源是由于当地农资经销商违规销售国家明文禁止的剧毒农药神农丹而引起的,如果没有经销商销售"神农丹",农民也就无处购买这些剧毒农药,也许就不会发生"毒大姜"事件。令人费解的是,在这次"毒大姜"事件中涉案人员无论是违规经营的农资经销商还是使用神农丹的农户,事前都了解该农药有残留,并且属于国家禁止在大姜上使用的剧毒产品,属于典型的"明知故犯"。由此使我想到一个问题,前几年各行各业经常提到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几年似乎在有些人的头脑  相似文献   

9.
正和所有的事物一样,农资经销商也一样逃不过二八定律:赚钱的永远是20%的农资经销商。那么在这个神奇的二八定律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80%的农资经销商赚不到钱?经过简单归结,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为赚钱丢了良心的。这种人眼里只有钱,农民死活与己无关。其经典表现为: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为主。有一个农药经销商曾自豪地告诉我:"我卖的大部分产品都是没有任何含量的,成本很低利润很大。没有效果怎么办?哈哈,简单啊,我可以同时卖给他两三个产品,其中有一个真的就行了,多少会有点效果"。还有专门卖含量不够的肥料的,自  相似文献   

10.
<正>在农资经销商的经营实践中,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总是将"尽可能扩大销量"作为日常经营的指导方针。究其根源,是被厂家惯用的"销量指标"所左右,厂家也以此来刺激农药经销商扩大销量。于是农资经销商潜意识将"扩大销量"作为经营战略和使命,不惜一切代价对市场进行掠夺性的开发,他们更多的是考虑战术,而不是战略。  相似文献   

11.
正基层经销商,特别是干了多年的老经销商,大都与相当多的批发商和推销员打过交道。送货上门也是常有的事。而大多数经销商都有碍面子的经历。太碍面子真是活受罪。一般来说,无论哪位经销商除非早已看中上游批发的产品,都想选购到质量有保证、价格又合理、产品又新鲜、利润又能最大化的好产品。所以,在每个农业生产阶段之前都会多方联系,走东窜西,想方设法及时选购所需的农资商品,而又不想或不愿意让老上司知道他不想卖他们的产品了。而批发商或推销员,只要打过交道,也总会  相似文献   

12.
<正>五月底的河南省西华县东下镇北街村,车水马龙,彩旗飘扬。巴斯夫公司的"凯润"观摩会在东下镇经销商袁二海种植的十亩麦田间隆重召开。当天的气温已高达37℃以上,但这丝毫阻挡不住人们观摩"凯润"产品的热情。袁二海经理是一个憨厚壮实的镇级经销商,人送外号"三牛经理"。即人"牛"气,办事雷厉风行;经销产品也很"牛",国内外知名品牌悉数经营;生意  相似文献   

13.
<正>谈到"行商"这个词,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行医"这个词,把行医和行商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是不着边际。行医,是为了保障人类健康,救死扶伤,从医者被称为大夫,就是给人打针拿药的护士也被称之为"天使"。而我们这些农资界的经销商,可以说同样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民以食为天",你想连饭都吃不上的话,生存都成了大问题,还何谈人类健康?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农资经销商对人类的作用和贡献一点也不比医生差,只不过"医生"和"天使"觉得更让人受尊敬、更有崇高感。目前我们这些捣鼓化肥的,往往被不屑地称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基层经销商来说,大部分人习惯于当坐商,守在门市部等客上门,挣几个痛快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基层经销商的急剧增加,部分坐商加了行商,做好行商当然销量会增加,收入要比坐商多得多,但比起当坐商困难也会多很多。具体来说,要想做好行商,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1.不要舍近求远。笔者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行商,最早的时候,跑到离村10多公里的河津市一些村庄,那时,由于基层经销商较少,两地农药差价较大,一瓶药在本地只能挣一块钱,而到  相似文献   

15.
<正>肥料厂家营销模式一般是经销商制,一个县级区域一个大经销商,下面的渠道也许有乡级也许没有。前几年已经有厂家直对大户的营销模式,但也只局限于本地或者空白区域,大户进了货自己用一部分,再卖一部分,价格随行就市。现在出现农业合作社与厂家合作,性质完全不同,相当于和经销商抢地盘。山西某个菌肥厂,技术和管理来自  相似文献   

16.
<正>前几天,听说有一家2000多亩的芋头种植基地想购200吨肥料,有一个农资经销商得到消息后,一个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人说已有多家肥料供应商正在和基地谈着,没等这位经销商说完对方就挂断了电话。第二天这位经销商带着肥料样品又找到基地,基地老板正在开会,听说可能要开到12点以后,这时候其他几位农资经销商因没有耐心  相似文献   

17.
<正>与一位做行政的朋友小聚,谈及她工作时最烦心的事,莫过于群发通知无人回应,如每周必须提交的周报总结、公司安排的团建任务或领导下发到个人的执行事项等信息,每次在群里群发之后,即便是@到每个人,总有几个人不急不慢看到了也不回复。一来二去,常常因为几个人的耽误导致了整个项目的搁置停滞。私信去催问确认他们是否有收到信息,而对方常常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我知道啊,群里的信息我都看到了啊!""回不回复有那么重要吗,我知道就行了!"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都在深化改革,各行各业新辞新事甚多,种子行业也不例外,捡拾几例2015年种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共析。电商营销正当种子行业疲于应对迅速出现的种粮大户时,传来了阿里巴巴斥资100个亿进军农业生产资料、京东商城"送种子下乡"快递服务的消息,种业老板和经销商既错愕又心悸,电商营销离种子行业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9.
正跑业务过程中,常常会听到一些抱怨的声音。尤其是近两年来,一些农资经销商,特别是干了很多年的老经销商,包括夫妻档式的经销商,产品销量都急剧下滑,而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农资厂家业务人员销量下滑,业务人员普遍都觉得工作异常难干。今年开春时形势尤为严峻,环保导致原材料大幅涨价,公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产品随之涨价。市场上不仅客户怨声载道,同行也是一片抱怨。事实果真如此吗?严峻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提高销量?其实每个公司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价格体系和营销方案,市场没有  相似文献   

20.
七嘴八舌     
《种子科技》2013,(2):37
赞成订,但别忽悠了老百姓网络游客1发表于2013-1-811:27营销无淡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百姓预订的时候,大部分还是冲着自己熟悉的品种去的;也有一部分"不明真相"的被经销商忽悠或者被礼品套住。不买种子不退款的可能性不大,都是乡里乡亲,还都是"上帝",你县级经销商可以不退,但是乡镇经销商不退款也得换一个品种或者农资什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