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今年农资不好做是许多农资零售商的心声,但在一片嗟叹声中,也有一些店生意红火,业务繁忙。笔者在江苏阜宁羊寨就看到这样一个店。店主名叫高鹤荣,我看他一面翻看几本笔记本,一面拿货给农户,很是好奇。趁着高鹤荣空闲时,我便与他交流起来,原来那几本笔记本是高鹤荣的农户档案,而不是农户欠账记录。  相似文献   

2.
<正>前不久,笔者在乡下和一位粮食种植大户攀谈时,听到了这么一件事:今年5月底,他所种植的300多亩早稻叶片出现发黄现象,一位农资经销商看过之后,煞有介事地诊断为病害,并给他配备了防治病害的杀菌药剂,可用过之后却不见好转。该农户又邀请了农技站的几位技术人员会诊,结果令人出  相似文献   

3.
<正>农资经销就进入淡季后,不少农资经销商认为忙活了一年,可以歇歇了。笔者却认为销售进入淡季,但是营销不能进入淡季。一要充分利用网络搞好农资市场的调查工  相似文献   

4.
<正>小张原来在一家化肥企业做业务员,做了几年后积累了些资金,就回老家开起了农资店。由于笔者也在农资行业谋生,于是时不时会去他那里串门。这一天,笔者又去小张的店里抽烟唠嗑。周边村子里种了很多枣树,当时正是喷赤霉素促进枣树坐果的时候,镇上其他农资店的生意都很好,就小张的农资店生意清淡,但却看不出来他有着急的样子。之前有朋友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5.
<正>上个月,在一个有合作的农资零售商家里,笔者和他探讨如何由赊销转为现款经营。该零售商生意做得很好,年销量400万左右,技术水平过硬,在当地很有权威性和影响力。聊了很久,最后零售商仍然不紧不慢地提出质疑:"有些农户是不愿意花现金来买的。"笔者反问:"为什么要所有农户都愿意呢?"零售商显然一时没听明白笔者的话,  相似文献   

6.
正一是帮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很多农资人只考虑一单生意赚多少钱,赚得多就做,赚得少就不做。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要懂得吸引回头客。但凡农资生意能做得长久的,不少靠的就是回头客。所以当农户到你商店购买产品时,要主动关心他在农业上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努力为他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客户回头率自然就高了。二是做到一次生意、长期跟踪。以前做农资基本上都是卖完就了事,根本不会去跟踪,也不会继续过问。如今这种想法已经不合时宜了,现在我们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经常有人问笔者,做农资有没有什么秘籍?这里有几个故事,是笔者以前亲身经历的,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一、懂技术,腿勤快笔者有一个朋友在山东寿光做农资零售,生意做得不错。笔者当时问他,做得好的原因是什么?他憨厚地说:腿脚勤快点就好了。农户地里有了问题立即出现去解决,如果是一些自己搞定不了的问题就赶快找人帮忙解决。他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自己诚心诚意给他们干事,时间长了他们自然会相信自己的。加上他自己  相似文献   

8.
<正>1.农资业务人员的工作状态是什么?需要长期在外出差。农时农事不能耽误,而农资销售就是与农时农事相对应起来的,在农忙的时候要指导经销商和农户使用农资产品;在农闲的时候,要和经销商和农户到田地里看效果。可以这么说,一个农资业务人员没有足够的有效出差天数来保证,想把业务做好是比较难的。除非你的产品不用指导可以安全使用,你的品种不用指导农户可以随便种植,但这点基本是达不到的。  相似文献   

9.
<正>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认识了一位农资零售商,他之前是某化肥生产企业的业务经理,因为家庭原因,辞职后回老家开起了农资店。与其他农资零售商不同,他有知识、有文化,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化肥行业经验,掌握着行业大型企业的动向,他的微信群里,就有很多肥料企业的微信公众号。近一年来,农资电商的消息刷爆了人们的手机屏幕,他也紧张了起来,因为他担心农资电商会把零售商这个群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年又过去了,看着那些同行们为了要账东奔西跑,吃饭的心情都没有,内心突然涌出来一阵悲伤,笔者忍不住想问:做农资,到底是做的什么?写过一些关于不赊销的文章,很多农户看到后就不乐意了,说,你不赊别人赊,离了你难道还就用不上农资了?难道你种地依靠的就只是农资?你以为赊销给你农资的那些人都是慈善家?他们赊出去的钱是不要利息的?笔者不建议农民去喜欢赊销的门店买农资,原因有两个:一是他既然把农资赊销给你,一定会把利息计算进去,民间借贷的利息大家都知道,差不多是两分钱,所以到最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笔者听说某水溶肥料厂要建电商平台,为什么这么一个小的肥料企业也要建农资电商平台?当然,笔者并不反对企业创新升级,而是企业做什么,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同时,也要看清未来电商发展的趋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首先,农资电商不是一个单纯农资的问题,而是农村电商的问题。脱离农村电商谈农资电商有点不切合实际。毕竟一个农户购买农资的次数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2.
<正>农资经销商在基层的农资销售服务中,上连农资生产企业和具有实力的中间批发商,下接终年在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广大农户,特别是在各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后,不论是农资企业、中间批发商,还是长期在基层从事农资销售的经销商,他们工作的重心也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锁定自己的目标客户。笔者在农村接触到了不少的农资经销门店农资经销人员,他们  相似文献   

13.
<正>同样是一种农资产品,有些人销售很快就能成功,而有些人销售时却不尽人意。因为农资营销也是一门艺术,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人能把这门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做得不那么"艺术"。笔者接触了不少成功的销售商,发现了他们诸多的共同之处,那就是能读懂顾客的心理,掌握成交的信号,做一个深受顾客欢迎的农资经销商。  相似文献   

14.
<正>眼下,已进入了冬闲时节,农资经营也暂告一段落,而不少农资经营商却借助这个有利时期,走村串乡对闲暇的农民进行农资科普宣传培训,一方面农资经营商通过宣传的形式最终达到营销目的,另一方面对于生产上经常遇到疑难问题的农户来说,这样的方式也能起到有益的帮助,能了解和学到农资使用、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方法,特别是在面对面释疑、手把手传授过程中,更有利于农民的接受,因而这样的方式很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一段时间,整个农资界都在谈论农资电商这个新生事物,有人欢喜有人愁。说实话,最开始笔者也被吓坏了,因为大家都说电商的实力非常强,会很快打败零售商并取而代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认为,即便电商来了,也会有零售商的生存空间。农资电商虽然炒得很热,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最开始,农资电商大多在打价格战,这着实让不少农户对零售商产生了不满,因为零售商卖的农资价格相对较高。可是慢慢地,笔者发现一些流失的客户又回来了,私下里询问一番,不外乎以下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农资零售商,我们一定要知道农户心里在想什么。我们都知道,卖农资是在和人打交道,所以如果不了解农户是什么想法,就算你说破嘴皮,农资生意也很难做。有很多农资新手觉得这方面很难,对农户的认识往往也是片面零散的。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教给大家一种简单的农户分类方法。很多人在做营销推广或研究用户类型的时候,喜欢将用户按年龄、性别、地区或消费心理特征等来进行分类。同理,我们做农资时,也需要很清晰地做好客户分类。但是仅仅通过年龄  相似文献   

17.
正前些天,笔者在一个农资店和店主以及他的老客户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店里来了一个陌生的农户想要购买农资,他一直使劲地砍价,最后,店主为了做成这单生意,就真的降价卖了。买东西的农户走了以后,这个店主的老客户说了一句话意味深长的话,像是开玩笑,又似乎很认真:"我上次买的时候,你都没有给我便宜!你净坑老客户!"老客户走了以后,我问店主:"你当着你老客户的面,给一个新客户降价,比他来买时的价格都便宜,你都不担心老客户难过吗?"  相似文献   

18.
<正>笔者近期和很多农资人聊天时,大家都说觉得今年非常不适应。今年农资行业不仅仅很难做,而且在不知不觉间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资商原来擅长的、赖以生存的很多打法都失灵了,让人不知所措。一位企业领导人说:"现在生产企业很难买到原药,连产品都生产不出来,但是终端非常疲软,农户基本不想投入,这种现象太诡异了!以前常用的饥饿营销都不管用了,无论  相似文献   

19.
<正>春耕时节,一些南方的农户已经开始购买农资产品。最近记者采访时发现,农药的价格在上涨。天气还没有转暖,家住重庆江滨的吴大哥就早早地开始准备春耕的农资。吴大哥家种了3亩稻谷,他买的农资主要是复合肥,还有农药除草剂。今年,化肥价格涨了不少,没想到农药的价格也开始上涨了。吴大哥说:"我们这里农资已经买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对农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可是农资市场目前仍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竞争不断加剧。很多经销商,无论是小本经营还是大额运作,在感叹农资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同时都疑惑用户去了哪里。如何获得农户青睐是每个经销商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那些倍受农户欢迎的经销商是如何在生存拉锯战中成长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