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淘宝上农资店越来越多了,京东农资频道也上线了,这使很多农资零售商很恐慌,到处都在谈论农资电商,讨论能不能活下去,以及怎么才能活下去的事。当然,我们也看到,农资线下本身也是四处战火燃烧,硝烟滚滚。一个乡镇上的零售商,你加盟农一网,我选择田田圈,他跟着农商1号,还有几个在盼着191服务站的到来,今天的农资终端好不热闹。前不久有个零售商朋友在微信群  相似文献   

2.
<正>现如今的终端农资零售商,特别是乡村零售商,许多都是夫妻店、父子店,开门是店,关门是家,服务对象基本上就是附近的一些父老乡亲。他们所处的环境、经济实力、服务对象大体上都是相当的,为什么有的人能获得成功,有的人却不能,甚至  相似文献   

3.
<正>前几年,一些零售商苦于当地的农资生意不好做,离开家乡,到外边闯市场,但在外干了几年后,感觉自己这个"外来的和尚"在外地"念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资市场几乎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也没有净土。所以,只好又打道回府,重操旧业。痛定思痛,作为零售商自己的市场究竟在哪里?该怎样耕耘好自己脚下的这一亩三分地?笔者看来,农资零售商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到外地开发市场,零售商无论在人脉、资金、人员等各方面都是弱项。但立足本乡本土做农资,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近期参观了国外的农资零售店:仓库可以与国内经销商的仓库媲美;店内产品摆放整齐划一;中高毒农资产品一般都是专柜管理;除了农资产品外可以买到跟农业生产相关的一切商品,各种矿物油和助剂产品一应俱全;农药销售品类不多,以大厂家的大宗产品为主……在分享国外农资店的同时,反观国内,笔者也有了一些思考。笔者此次讨论的话题对规模较大的零售商和县级经销商这两个渠道更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认识了一位农资零售商,他之前是某化肥生产企业的业务经理,因为家庭原因,辞职后回老家开起了农资店。与其他农资零售商不同,他有知识、有文化,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化肥行业经验,掌握着行业大型企业的动向,他的微信群里,就有很多肥料企业的微信公众号。近一年来,农资电商的消息刷爆了人们的手机屏幕,他也紧张了起来,因为他担心农资电商会把零售商这个群  相似文献   

6.
<正>受资金、进货渠道、店面、经营水平、体制等限制,大部分农资零售商的店面都是从经营单一农资产品开始的,如农药、肥料、种子、农膜、农具,即使有经营几类农资产品,大部分也是以其中一类为主,其他为辅,顺带卖货而已,并以其中一类在当地经营较有影响力。一个镇上、一条街面,分别有农药店、肥料店、种子店,有的相隔近,有的相隔远,各做各的生意。  相似文献   

7.
<正>农资行业竞争激烈,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论零售商做出何种选择,其目的都是为了得到快速发展,也只有快速发展才能拯救自己,才能减小生存和竞争的压力。行业的规范发展并不需要如今这么多的农资店,农资经营的门槛肯定会提高,肯定有人要被淘汰出局,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你的销量在不断增长,也就意味着别人的销量在下降甚至要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农资行业终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几乎到了白热化状态。新的农资零售终端门店也层出不穷,逐年增加,几乎村村都有农资店或销售商。在这种情况下,受地域和信息等诸多因素限制的乡镇级和村级农资终端经销商更是倍感困惑,彷徨失措。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自己满意的销售效果呢?首先要解决的是农资零售终端最常犯的一大错误:说多问少!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农资不好做是许多农资零售商的心声,但在一片嗟叹声中,也有一些店生意红火,业务繁忙。笔者在江苏阜宁羊寨就看到这样一个店。店主名叫高鹤荣,我看他一面翻看几本笔记本,一面拿货给农户,很是好奇。趁着高鹤荣空闲时,我便与他交流起来,原来那几本笔记本是高鹤荣的农户档案,而不是农户欠账记录。  相似文献   

10.
<正>现在在县城干农资批发的经销商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经常是夹在厂家和零售商中间求生存。一般厂家选择代理商都很挑剔,并且是货款一概不赊,而下游零售商拖欠货款现象几乎又很普遍。说到零售商,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僧多粥少,销量也一直徘徊不前。所以,作为县市这级批发商,要想保住自己的销量,就必须找到有足够销量的零售商。话是这么说,可是到哪里去找呢?,难道找零售商还有一个现成的标准?前几天,笔者在会上认识了一位王经理,他是做县级农药批发的,他在选择零售商时的一些做法让人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我国农资行业不太好干,主要是农资这个行业第一是靠天吃饭,第二是农作物的价格也影响着种子、肥料以及农药的销量。农资销售受很多因素影响,行业有很多不可抗的因素。尽管很多零售商都在说农资行业不好干,但笔者想说的是,不是农资行业不好干,是你的生意没干好。一、为什么说很多零售商生意没干好?一是零售商的创新思维、学习速度和能力提升太慢;二是零售商不能接受一些新的产品,不能接受一些新的营销模式,所以这些经销商与时代发展的脉  相似文献   

12.
乡镇农资经销商的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最近,笔者针对山东省乡镇农资经销商,特别是农资零售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与了解,先后走访乡镇农资批发商、零售商200多家。通过与他们的交流,笔者发现,目前许多乡镇农资零售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包括一些从事农资经营二十多年的老板也感到许多困惑。  相似文献   

13.
<正>一般来讲,到农资店的顾客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顾客是对农作物自我诊断后,直接来购买农资的;第二类顾客到店铺后,向农资店陈述有关事项,希望农资店能告诉他该购买什么农资。从表象观察,两种类型的顾客目标不同,关注焦点也不同。其实从本质上说,两种类型顾客到农资店都存在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希望通过选择农资,解  相似文献   

14.
<正>在网络世界里,常把那些隐身者称为"潜水员",农资店里的普通顾客和一般顾客也像潜水员一样,是每个农资店的潜在忠诚顾客。在农资销售中,按照顾客的购买量和购买频率,农资店顾客可以分成三类:忠诚顾客、一般顾客、路过顾客。很多农资店都十分重视对忠诚顾客的培养和维护。但是不少农资经营者也发现,当忠诚顾客发展到一定数量时就很难突破了,这就需要在一般顾客和路过  相似文献   

15.
<正>人人都会说"顾客就是上帝"。但是每个农资店除了做好面对面的服务,还要做好看不见的服务———努力去发现、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农资店的缺货登记。它真实地记录了顾客所需而本店无货的农资信息,这也是农资店调整自己的商品结构,满足顾客潜在需求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6.
<正>熟悉农资优秀的农资经销商非常熟悉店内农资,尤其是熟悉主要农资的价格、库存和陈列,发现货源短缺及时报告,便于补货。使各种农资陈列丰满、能夺人眼球。重视服务质量优秀农资经销商把每一位进店的顾客都当作目标顾客来接待,不厌其烦地讲解和介绍。不论能否成交,农资经销商也会根据顾客需求,尽可能周全地介绍各种农资,并在  相似文献   

17.
<正>现在许多零售商感叹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尤其是对老客户的不断流失感到很头痛,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以前好好的,突然就不再惠顾他的农资店了呢?最近笔者在媒体上看到了一篇《从一个卖鸡蛋灌饼的老太太那里感悟农资销售》的帖子,感到或许对农资零售商有所启发,所以稍微整理如下,以飧读者。帖子说:在某栋单元楼下有一个卖鸡蛋灌饼的老太太,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一段时间,整个农资界都在谈论农资电商这个新生事物,有人欢喜有人愁。说实话,最开始笔者也被吓坏了,因为大家都说电商的实力非常强,会很快打败零售商并取而代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认为,即便电商来了,也会有零售商的生存空间。农资电商虽然炒得很热,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最开始,农资电商大多在打价格战,这着实让不少农户对零售商产生了不满,因为零售商卖的农资价格相对较高。可是慢慢地,笔者发现一些流失的客户又回来了,私下里询问一番,不外乎以下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农资店在每天的营销过程中,除了偶尔几个时段是销售高峰期,还有很多时间都属于闲暇时间,那么该如何利用好这些空闲时间,为农资店创造效益呢?用于盘点一般情况下,农资店都会选择在下午关门前对店铺一天的销售情况进行盘点,有时当天销售量大,导致盘点时间超过很长,要进行加班,会使员工怨声载道。其实可以利用闲暇时间用于店铺的盘点。可以要求每个店员在工作不忙的时候,随时随地进行盘点,并记录盘点结果。对于  相似文献   

20.
<正>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让我们不容易知道事情真相,同时真相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几乎没有人能去弄明白真相是什么,或者干脆不在意真相是什么。对于农资电商、农资零售商同样如此。2015年农资互联网兴起,行业刮起了互联网大风,仿佛"不做互联网就是等死",2016年互联网沉寂,又成了"做互联网的企业都是找死"。人们总喜欢这样跟风与浮燥,看热闹的、说风凉话的总是比埋头苦干的人多,这成为了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