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2006年以来,浙江省内宁波、余姚、慈溪、绍兴、诸暨、金华、上虞和福建省等地的雏番鸭群发生一种以主要病变在肝脏,但其病变又不同于“雏鸭病毒性肝炎”和“雏番鸭花肝病”的疫病,暂称为雏番鸭“新肝病”。笔者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临床防治技术等展开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番鸭的一种新病毒性疾病--花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远 《中国家禽》2005,27(21):18-19
番鸭花肝病是自1997年以来在雏番鸭中发生的以肝、脾上散布许多灰白色坏死小点的一种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由于这些小点似花点状。故称之为“花肝病”,也有的称“白点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多个省份的番鸭养殖地区常有暴发,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有关该病的认识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番鸭"花肝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广西患“花肝病”的雏番鸭肝,脾分离到三株病毒,定名为NM1,NM2,NM3。该三株病毒能在番鸭胚和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人工感染1日龄番鸭死亡率达100%,但对鸡,康贝尔鸭和鹅不致病。该病毒对氯仿不敏感,耐热,耐酸,不被DNA抑制物所抑制。经超薄切片,磷钨酸负染,电镜观察到大量球形,实心(少量空心)病毒粒子,其大小为66-70nm,该病毒无囊膜。这是一株无囊膜的RNA病毒,其具体的生物学分类位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番鸭“花肝病”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市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蛋鸭,145日龄开始发病,1周内死了40多只,诊断为鸭瘟。1发病情况  浦东一蛋鸭场饲养4000多只145日龄蛋鸭,产蛋率80%。2000年1月5日开始发病,发病率达40%,陆续死亡,第1天死亡3只,第2天死亡4只,第3天死5只。发病3~4d,产蛋率降至43%,采食量由原来的320kg降为80kg。用土霉素、普杀平拌料连喂3d无效果,鸭群继续死亡。经询问,这群鸭子从没接种过疫苗。2临诊症状  病鸭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拉水样稀粪,有的呈绿色。两脚无力,伏卧不愿行走,…  相似文献   

5.
番鸭“花肝病”的研究简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9年初至今 ,在广东省的三水、番禺、南海、中山 ,福建莆田等地多处番鸭场均发生一种临床上以缩头、厌食、拉白(绿 )痢为特征的流行病 ,其病变为肝、脾出现坏死点 ,肾肿大出血等。该病潜伏期较长、病程不一 :发病率为 5 0 %~90 %,死亡率 60 %~ 90 %,给广大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据其病变特征 ,群众形象地称之为番鸭“花肝病” ,因其病原尚待确定 ,我们也暂如此称之。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类似鸭病。我们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作了调查 ,并进行了治疗试验、病例复制试验和病原的分离等工作 ,现简报如下。1 发病情况调查在广东省的三水、番…  相似文献   

6.
番鸭新疫病——花肝病及其病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番鸭花肝病是近年来在雏番鸭中发生的以肝、脾上散布许多灰白色坏死小点的一种新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由于这些小点似花点状 ,故称之为花肝病。本所自该病发生以来一直跟踪研究。现将有关该病的情况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到目前为止 ,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广西、江苏等省的多处鸭场均有发生 ,该病潜伏期为2~ 4天 ,发病率可达 1 0 0 % ,死亡率有时高达95 %。该病以两周龄内易发。发病急 ,散播快 ,几天内即可波及全群。本病在出现死亡鸭后 ,病势发展较快 ,1~ 2天内死亡率达 40 %~5 0 %。天气炎热、潮湿可以诱发该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  相似文献   

7.
“番鸭花肝病”是近些年来流行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番鸭养殖区的一种新的疫病,其主要特征为病死番鸭的肝、脾、小肠等部位出现细小灰白色坏死点。也有“花点病”、“白点病”等名称。其特点是发生于番鸭群。尤其是雏番鸭群,以1-5周龄易感。发病率为40%-90%,死亡率40%-80%。  相似文献   

8.
宁德市某养鸭专业户,1997年4月初从外地购进1日龄雏番鸭2300羽,7日龄时注射细小病毒高免卵黄抗体,投喂鸭花料,前期生长良好。16日龄始部分雏鸭突然发病死亡,共死亡1334羽,死亡率高达58%。发病第3天前来我站就诊,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和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三周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断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表现精神萎顿、行动迟缓、厌食、打嗑睡、不能走动,随后出现腹泻,拉白灰色或绿色稀便,呼吸困难、解部发组,倒向一侧,两腿痉挛性后踢,头向后背弯曲,最后死亡。发病期间,投喂各…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某养殖户在2008年6月饲养的一批番鸭发生疫病,其特征以缩头、厌食、拉门(绿)痢为特征,发病率为85%、死亡率达到处75%.经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番鸭的"花肝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17年1月,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某养殖户饲养的雏番鸭出现大面积死亡,死亡率约45%。死亡鸭见有角弓反张、运动失调等症状。剖检死亡雏番鸭见肝脏呈现大面积点状、片状不规则出血,且伴有坏死;脾脏见有明显的脾坏死。结合临床初步诊断为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感染。采集病死雏番鸭的肝脏和脾脏,进行细菌分离鉴定与新型鸭呼肠孤病毒RT-PCR检测。结果表明,死亡雏番鸭细菌分离为阴性,RT-PCR试验可以特异性扩增出约586 bp的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特异性条带,而经典呼肠孤病毒和鸭肝炎病毒未见特异性目的条带,确诊雏番鸭感染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1.
12.
自表现产蛋异常(产畸形蛋、产蛋量下降)种番鸭群的死亡种番鸭肝脾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鉴定为肠炎沙门氏菌(抗原结构式为1,9,12∶g,m∶-)。通过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其对雏鸭和小鼠致病性很强,经药敏试验测得该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  相似文献   

13.
雏半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自以肝脏、脾脏、胰腺、肾脏表面出现多量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点和法氏囊出血为特征的病死雏半番鸭脏器中 ,以番鸭胚分离到病毒 ,经对分离的病毒株 (FZ2 株 )进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以及血清定性中和试验等 ,发现该病毒无囊膜 ,直径为 5 5~ 70 nm;对氯仿处理敏感 ,对乙醚处理不敏感 ;无血凝活性 ;可被鸡关节炎病毒阳性血清、雏番鸭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所中和 ,但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减蛋综合征病毒无血清学关系。据此 ,确定 FZ2 株病毒为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4.
雏番鸭花肝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番鸭"花肝病"是由番鸭呼肠弧病毒引起的、对雏番鸭有着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于患病雏番鸭的肝脏具有特征性病灶,在其表面形成大量灰白色小点或花斑点,故称"花肝病"。该病主要的传染途径是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这几年该病在饲养番鸭地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雏番鸭"花肝病"是由番鸭呼肠弧病毒引起的、对雏番鸭有着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由于患病雏番鸭的肝脏具有特征性病灶,在其表面形成大量灰白色小点或花斑点,故称"花肝病"。本病主要传染途径是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感染,这几年本病在饲养番鸭地区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对本病的治疗目前尚未有理想的特效药,应引起广大养殖户和同行的重视。1诊断要点1.1本病发生在饲养番鸭的地区,多发生于7~35日龄,而通常10~25日龄的雏番鸭为最易感  相似文献   

16.
吴忆春  苗立中  郭时金 《中国家禽》2007,29(7):29-29,31
2007年1月,山东省临沂市某鸭场发生一起以鸭背脖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用市售鸭病毒性肝炎卵黄及血清抗体配合抗生素,均不能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17.
鸭花肝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剖检以肝脏出现花斑样病灶为特征。该病的发生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诊断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番鸭花肝病是近年流行的一种新的番鸭疫病,其特征性病变是死亡番鸭的肝、脾、小肠等部位出现灰白色的坏死点.本文自广东省主要疫区分离到几株病毒,这些病毒在番鸭胚上可继代繁殖,其胚液可使番鸭发病.不同途径感染试验表明该病毒通过肌肉注射、爪垫部注射、口服、同居感染均可使番鸭发病和死亡,并具有典型病变.分离毒不能使半番鸭、本地鸭、鸡发病.  相似文献   

19.
从表现为肝、脾表面坏死的240日龄种番鸭组织脏器中分离到1株病毒,暂命名为ZJ-10-06株,参照胡奇林等发表的文献进行RT-PCR[3]初步认定所分离到的毒株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序列分析表明,ZJ-10-06与引起鸭脾坏死症HC/China病毒株同源率最高(95.3%),遗传进化分析可将番鸭呼肠孤病毒分成2个分支,ZJ-10-06和HC/China共处一相对独立小分支。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市效某养鸭户雏鸭发生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49.1%,死亡率13.7%,通过临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在后续两批鸭群饲养过程中没有出现同样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