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河北省栽植的不同种源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根瘤进行了的分离,获得57株根瘤菌,并对其中酶切有差异的30株进行耐酸碱、耐盐、耐高低温及耐抗生素的抗逆性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刺槐根瘤菌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3.3%株刺槐根瘤菌能在5%盐浓度的YMA培养基上生长,83.3%株刺槐根瘤菌能在pH值12.0的碱性YMA培养基上生长,66.7%株刺槐根瘤菌能在37℃下生长,56.7%的刺槐根瘤菌对50μg/mL的氨苄青霉素有抗性。试验筛选出了11株耐酸碱能力较强的刺槐根瘤菌他们均能耐受盐浓度为4%的盐环境和pH值为12.0的碱性环境。这些抗逆性强的菌株为改善盐碱地的刺槐健康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27个分离自不同苗木类型(组培苗、实生苗、扦插苗)以及不同生态环境的厚荚相思根瘤菌菌株对温度、pH值、NaC1浓度的耐受性以及抗药性。结果表明:厚荚相思根瘤菌耐低温能力差,只有qx6-8能耐低温;只有sz2-5-2不具有耐碱性(pH值9),耐酸(pH值4,5)菌株有qz3-9,qx6-8;耐盐能力普遍较差,耐盐性较强(1.5%NaCl)的菌株有qz9-8、qx6-8、sx5-4;对Amp、Tc、Cm、Spc、Gm有较强的抗性作用,只有sz2-5-2对Km有抗性,不同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较大;扦插苗的根瘤菌的抗性总体比实生苗和组培苗根瘤菌的抗性强;菌株qx6-8具备多种优良抗性.  相似文献   

3.
广东箣竹内生固氮菌生理特性及促生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广东箣竹中分离、筛选得到5株固氮酶活性高且稳定、生长势强的内生固氮菌株,对其生理特性、环境适应性及其对植物的促生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氮培养、温度18~40 ℃时,菌株均能生长且有固氮酶活性,其最适生长及固氮的温度为26~37 ℃;在偏酸(pH值5.0)和偏碱(pH值8.0)的条件下,菌株均能保持较强的生长势和较高的固氮酶活性,并能通过调节自身代谢适应环境的酸、碱变化,使培养液趋近中性;培养液中NaCl浓度在0.5~2.5 g·L-1、(NH4)2SO4浓度在0.05~0.50 g·L-1时,菌株均能保持旺盛生长且有较高的固氮酶活性.接种水稻试验表明:菌株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来自我国 13个省份的松杉球壳孢 (S .sapinea) 4 9~ 5 5个菌株进行生长适应性研究。在 6种培养基质、系列温度梯度和系列pH值梯度条件下 ,各菌株的生长适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在Czapek培养基上 ,有些菌株存在明显的营养适性分化。运用高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拟合方法构建出各供试菌株 0~ 72h的生长量随系列温度、系列pH值的变化曲线 ,从而确定了各菌株的平均最适生长温度为 2 6 .8℃ ,其中最低值为 2 3.1℃(ZJ2 ) ,最高值为 2 9 6℃ (F1) ;平均最适生长pH值为pH5 .6 ,其中最低值为pH4 .4 (F7) ,最高值为pH6 .7(F5 )。地理来源及其生境对松枯梢病菌菌株间的适温性变化似有一定影响 ,但与该菌对基质pH值变化的适应性似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NaCl处理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0.2%、0.4%、0.6%、0.8%等4种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刺槐种子,以蒸馏水(CK)为对照,探讨NaCl处理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刺槐种子发芽能力和胚芽苗生长受到抑制的程度增大,剌槐种子萌发能忍耐的NaCl处理浓度为0.2%以下。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离筛选出了3种对草坪草抗逆及抗病性有积极作用的功能性细菌,针对其培养条件及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菌株利用最好的N源是蛋白胨,牛肉浸膏次之;利用最好的C源是蔗糖,其次为葡萄糖;3菌株在pH值为6~1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其中菌株E、F在初始pH值为7.4时生长最佳,菌株H在初始pH值为7.6时生长最佳;最适合3菌株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3菌株在不同摇床转速和装液量下有不同的生长反应,菌体干质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模拟酸雨对黄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4个pH值梯度的模拟酸雨溶液喷洒法处理黄槐幼苗,探讨不同pH值[pH2.0、3.0、4.0、5.6(对照)]的模拟酸雨对黄槐在叶伤害、高生长、地径、根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土壤pH值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叶片的损伤程度来分析该植物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反应,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对黄槐幼苗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初步研究了黄槐对酸雨的抗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黄槐可以忍耐pH3.0或以上的酸雨,具有较强的抗酸雨能力,可作为酸雨污染地区应用的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八宝景天和五彩石竹的耐盐性,为耐盐性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使优良的耐盐品种广泛地应用到盐碱地区的园林建设中,以提高盐碱地区的园林建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八宝景天耐盐程度较低,在土壤pH值7.9左右,含盐量0.3%左右的沙质土中能生长良好;五彩石竹耐盐程度较低,在土壤pH值8.5左右,含盐量0.2%左右的土壤中能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9.
对黄芸香(Cantkeya Corniculata)薄木仿黑胡桃木的染色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黄芸香薄木仿黑胡桃木染色的最佳条件是使用进口酸性染料,染料浓度为0.3‰,兰纳赛脱黑B与弱酸棕RL配比为2.5∶1(质量比),温度为80~90℃,时间约为30min,薄木不经漂白处理,选用乙酸调节pH值,pH值在4.5~5之间,NaCl浓度为0.05%时,染色效果较接近。  相似文献   

10.
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杜仲无菌苗的幼茎为外植体接种于MS培养基上,并附加相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的研究;另外,对不同培养基、光照条件、pH值等理化因子对杜仲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S培养基(0.8%琼脂 3%蔗糖)附加2.0 mg/L NAA 0.5 mg/L6-BA有利于杜仲愈伤组织的诱导。B5培养基(0.8%琼脂 3%蔗糖)附加1.0mg/LNAA 1.5mg/L6-BA,并控制pH值为6.5,12 h/d光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对pH值为3.0、4.0和5.0的模拟酸雨对紫茎泽兰光合等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降低,紫茎泽兰叶片中丙二醛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较对照(pH5.6)显著升高,但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受害症状;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含量缓慢下降(pH5.0~4.0)或显著增加(pH3.0),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均较对照有所降低;净光合速率(Pn)除PAR低于200μmol/m^2·s时pH5.0的处理略低于对照外,其他处理均明显高于对照。在模拟酸雨的胁迫下,紫茎泽兰生长良好,叶片中仍能维持较高的叶绿体色素含量和净光舍速率,表明紫茎泽兰对酸雨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黄金蒲桃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金蒲桃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百分比的氯化汞溶液、不同pH、不同季节取材和不同取材部位对外植体污染率和褐变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取材部位、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芽诱导率和丛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汞的最适质量百分比存0.1%~0.5%之间,最适pH为6.0,冬季取材较好,WPM和Anderson培养基对黄金蒲桃的芽诱导影响差异不大,茎段是比较理想的取材部位,培养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0.5mg/L6一BA+0.1mg/LNAA,其芽诱导率高达91.3%,每个茎段平均丛生芽数为3.2。  相似文献   

13.
苏打盐碱土区小果白刺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上进行小果白刺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11.0的重盐碱地,当年造林成活率平均为83.1%,4a生造林保存率为78.2%;以pH值9.5—10.0的林地表现最好,平均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90.3%和87.3%。每株施腐熟农家肥1.0kg,4a生平均单株结果量为3.60kg,是对照结果量的3.60倍;不同造林密度的覆盖率有一定差异,初植密度为1m×2m的4a生林地的覆盖率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14.
羊肚菌产核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羊肚菌(Morchella spp.)的两个重要菌株在不同温度、不同培养皿大小、不同碳源、不同氮源、不同微量元素以及不同浓度的KH2PO4和MgSO4、不同酸碱度等实验条件下进行了室内培养菌株最佳产核条件的研究,并观察不同种的菌株在培养皿上菌株产核的阶段性表现以及菌核培养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A在15℃~20℃、菌株B在20℃~25℃恒温条件下,pH值在5~7范围内产核最好;营养方面两菌株能利用多种碳、氮源,其中以葡萄粮或蔗糖作为碳源,以酵母粉或蛋白胨作为氮源最佳;另外,两菌株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不明显,而KH2PO4和MgSO4对菌株产核却有重要作用;培养皿则以采用9.0cm规格的产核早且多。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环境因子进行沙地樟子松林下常见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纯培养试验,探讨培养基、pH值、水分和温度对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以期得到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在含有松针汁、马铃薯汁、酵母粉和维生素的培养基里生长较好;pH值对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影响较小,L.deliciosus 和B.sp.的最适生长pH分别为6.0和5.0,L.sp.在较广的pH范围内均可生长得良好,且在中性和弱碱性的培养基中长势均好于另外两种;水分对实验菌株的影响较大,在较低的PEG浓度(100 g PEG·kg-1 H2O)下,三种菌株生长良好,最适得生长PEG浓度为10%;高温容易导致外生菌根真菌死亡,3种外生菌根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是25-28℃.  相似文献   

16.
毛杨梅栲胶重度亚硫酸化改性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温和铝化合物存在下,对毛杨梅(Myrica esculenta)栲胶进行重度亚硫酸化改性,将改性栲胶用作皮革中和剂,研究了影响改性产物性质的一些参数,如缓冲性,中和性能等。得出最佳改性方案,其质量配比为:毛杨梅栲胶100份,NaHSO3 30 份,Na2SO3 36份,含铝化合物1份,在129摄氏度,165kPa下反应10h得到改性栲胶产物。改性栲胶水溶性良好,5%溶液pH值为7.15,10%溶液pH值为7.0,分析表明,其宁含量在20%到30%之间,符合皮革中和复鞣剂的要求,缓冲性实验表明,适量未反应的亚硫酸盐能与改性单宁组成缓冲体系,在pH值3.5-5.5之间具有良好的缓冲性,鞣性实验表明,经亚硫酸盐处理后,毛杨梅栲胶的鞣性显著下降,收敛性缓和,渗透迅速,用量以削匀蓝革计3%-5%为佳,视铬复鞣后pH值而定,1%的用量约可使pH值提高0.3,由于改性栲胶还保留着适当的鞣性和填充性,因此它具有中和与复鞣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天然气净化厂废水采用Fenton试剂进行高级氧化处理。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H2O2和Fe^2+浓度、反应时间、pH值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当H2O2的投加量为600mmol/L,FeSO4·7H2O投加量170mmol/L,反应时间60min,pH值-3.5时,废水中的COD浓度从2280mg/L降解至46mg/L,去除率为98%,出水能够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四翅滨藜播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翅滨黎不同处理下的播种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的萌芽率与盐分胁迫呈显著负相关。采用浓度为0.8%NaCl处理的种子仍具有较强的萌发力;采用浓度2.0X10“赤霉素处理种子,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采用温汤浸种与50mg·kg^-1浓度ABT6号生根粉浸种对幼苗前期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揭示接骨木无性系在盐害胁迫下的生长生理指标的响应,确定接骨木对盐渍环境的适应能力及耐盐性,为盐碱地造林提供优良无性系。【方法】以接骨木属3个种的7个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比较不同处理下各无性系的生长、生理等指标的变化,结合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受NaCl胁迫的影响,7个接骨木无性系的苗高、地径和生长量增量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无性系XY-2的生长指标受NaCl胁迫影响最小,较对照T0,其苗高降幅14.9%,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各无性系根冠比和细胞膜透性指标出现升高趋势,无性系JY-1和XY-3的根冠比增幅最大,较对照T0,增幅分别为84.0%和88.2%。无性系PT-3和XY-1的细胞膜透性增幅最小;7个接骨木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不断下降,较对照T0,无性系XY-3的叶绿素含量最大,下降幅度为44.3%,且呈显著性差异水平;7个接骨木无性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性系PT-3的SOD值最大;渗透调节物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随NaCl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幅最大的无性系为XY-3和XY-1,较对照T0,增幅分别为2.13倍和1.79倍。在溶液盐分浓度6‰胁迫下,7个接骨木无性系中脯氨酸含量最大的无性系是XY-1。【结论】综合评价得出接骨木无性系耐盐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XY-2、XY-3、XY-1、JY-1、PT-1、PT-3、PT-2。其中,无性系XY-2、XY-3具有较强耐盐性,可作为耐盐接骨木无性系材料进行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白刺耐盐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盆栽白刺的幼苗浇灌试验表明,用0.05%~0.8%盐液浇灌,幼苗的水分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光合生理指标等变化不大,植株生长正常;用0.8%~1.4%盐液浇灌,幼株生长不正常,盆栽土壤含盐量超过1.0g/L时,幼株死亡。试验表明白刺是一种优良的耐盐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