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玉米空秆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空秆现象经常出现。据调查,玉米空秆率一般为15%~20%,严重者高达30%以上。空秆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玉米空秆在一般在平原地区发生较重,品种间也有很大差异,玉米空秆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原因,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和不同地区发生的程度也不相同,一般使玉米产减量10%~15%左右。玉米空秆分为先天性不育空秆和不稳定性空秆。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为促进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我区扩大了玉米种植面积,但单产较低。据调查,影响我区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玉米空秆率高达15%~20%,严重的达到30%以上,现根据大面积玉米生产的调查,将玉米空秆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玉米空秆的形成原因1.1土壤墒情差,播深  相似文献   

4.
玉米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有雌穗不结子粒。空秆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空秆率的 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高低。近年来荣成市春玉米空秆率持续偏高,个别严重地块空秆率达到30%以上,减 产比较明显。文章针对近年来春玉米空杆率偏高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玉米空秆是影响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据调查,2006年我市春玉米空秆率一般为15%~20%,严重的高达30%以上,平均空秆率为18.61%。  相似文献   

6.
我们目前栽培的玉米品种,通常都结1~2个果穗,以1个果穗较多,但在生产实际中,往往出现空秆现象,有的空秆率在10%以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空秆的原因除少数属雌穗不育所致外,多是由于土壤脊薄,养分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或种植密度过大,茎叶相互郁蔽,长势不齐,植株细弱,影响雌穗分化所致。此外病虫为害,花期不育,机械损伤,管理粗放等也会增加玉米的空秆率。防止玉米空秆的措施,除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外,主要是增施农家肥及合理配施化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满足玉米生育期的养分需求。施肥的原则是:重施底肥和口肥、使前期生长…  相似文献   

7.
1994 ̄1996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116个地块进行了玉米空秆及其原因的调查,3年中以1994年玉米空秆率为最高,66个点平均为27.3%。分析原因,气象条件是引起年度间玉米空秆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在相近性的栽培条件下,土壤、地势的差异玉米空秆率也明显不同,另外栽培技术也直接影响玉米空秆率的高低。可通过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正确选地、深翻深松、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加强管理、科学施肥等措施减少玉米空秆。  相似文献   

8.
玉米空秆现象在我县玉米种植区发生较为普遍,一般田块因空秆减产5%~10%,严重的可达20%以上,已成为制约我县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现将其产业原因与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们在生产中发现,部分玉米高产田空秆现象严重。据调查,一般地块空秆率为5%~15%,严重地块高达25%左右,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是,在果穗发育时期,光合作用合成的产物不足,雌穗发育迟缓或停止,导致空秆增多。也就是说,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如水肥不足、营养失调、密度不合理等问题,是形成空秆的主要原因。要降低玉米空秆率,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玉米空秆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平均空秆率在5%-6%之间,空秆率高的地块达12%.为了减少空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文章全面分析了产生玉米空秆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玉米空秆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一般年份,玉米空秆率在5%~l0%.1999年由于受干旱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夏玉米空秆现象严重发生,部分田块空秆率高达30%~50%.  相似文献   

12.
我市耕地播种面积243,435hm2,主要以种植大豆为主,播种面积达120,000hm2,且品种单一。近几年由于玉米产量高、效益好受到农民睛睐,我市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到3,333.3hm2,目前仍有上升趋势。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玉米空秆,玉米空秆俗称“公玉米”,即玉米不结果穗或虽有果穗但不结实。在农业生产上玉米空秆现象经常出现,据调查玉米空秆率一般为15-20%,严重者高达30%以上,玉米空秆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空秆既有普遍原因,又有不同年份、不同情况的特殊原因,要因地制宜加以预防,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效。  相似文献   

13.
玉米空秆是指植株不结苞.云南省玉米大田生产中空秆率一般在2%以上,严重的可达20%~30%,对产量影响很大.因此,找出产生空秆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扩大,玉米空秆率也随之增加,有的甚至达到20%以上,如何防止玉米空秆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1玉米空秆的原因1.1种子纯度差。近年来,由于社会制种面积的扩大,去雄去杂不及时、不彻底,农民在收获、运输、脱粒的过程中使种子混杂,致使种子纯度差。据调查,种子的纯度每降低1%,空秆率就增加0.8%。  相似文献   

15.
玉米空秆和倒伏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秆、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籽粒;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以2005年为例,玉米不同品种的空秆率比历年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个别品种倒伏后,穗明显变小,空秆率增高,整体产量比历年下降20%以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针对玉米空秆、倒伏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玉米空秆现象在滑县发生普遍,尤其近年来随着滑县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一般田块因空秆减产5%~10%,严重的可达20%以上.根据笔者的实践,现将玉米空秆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更正     
王东峰  张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203-203
分析了玉米产生空秆的5个主要原因,即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合理、玉米病害及恶劣天气的影响。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防止玉米空秆的技术措施,通过减少空秆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商水县的主要秋季粮食作物。2012年商水县秋粮播种面积8.3万hm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6.7万hm2,占秋粮播种面积的80.7%。近几年,影响该县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玉米生产中常出现空秆。玉米空秆是指有秆无穗或有穗无粒的植株,空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一般减产5%~10%,严重者高达20%。在生产中分析玉米空秆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空秆、倒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空秆是指玉米植株未形成雌穗,或雌穗不结子粒;倒伏是指玉米茎秆节间折断或倾斜。以2005年为例,玉米不同品种的空秆率比历年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个别品种倒伏后,穗明显变小,空秆率增高,整体产量比历年下降20.0%以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针对玉米空秆、倒伏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玉米空秆是高产栽培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文章系统分析玉米空秆成因,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提高玉米成穗率,增加玉米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