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P333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许鸿源  周岐伟 《作物学报》1995,21(1):124-128
PP333 (多效唑,MET) 是英国ICI有限公司于70年代末推出的一种高效低毒植物生长延缓剂。十多年来,国内对其在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理效应方面已有不少研究报告,近年还出版了一些专集,但PP333对作物抗逆性的影响报道则不多。本文报告PP333对小麦抗旱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PP333和PP2003在烟草漂浮育苗期不同时间施用对烟苗素质、大田生育期、烟株农艺性状、产量和产值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苗4叶1心期喷施15%“PP333”750倍液和5叶1心期喷施“PP2003”1000倍液能使苗高降低,茎粗增加,生长量加大,根系发达,促进烟苗的干物质积累,可缩短还苗期3d,提早进入团棵期达6d,团棵—现蕾期延长12d,大田期延长25d。株高增加11.1cm,茎围增加1.3cm,有效叶增加1.8片,单叶重增加1.2g;增产16.8kg/667m2,上中等烟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产值增加219.6元/667m2。  相似文献   

3.
NAA和PP333对人参果组培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NAA和PP333分别对人参果茎段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NAA对人参果组培苗有促进生根、长芽和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作用,以0.1-0.5mg/L的NAA处理的效果最佳;而一定浓度的PP333对人参果组培苗有促进生根、抑制苗节间伸长过快,促进壮苗的作用,以0.1mg/L浓度最适宜,通过处理的幼苗根系发达,茎粗叶茂,叶色深绿,矮壮,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PP333对木薯生长、光合和蒸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木薯品种GR911作实验材料,于块根膨大期叶面喷施PP333溶液500 mg / L和1000 mg / L。结果表明,PP333处理可抑制木薯地上部生长,使植株矮化,叶面积减小。但是比叶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气孔导度及蒸腾强度比对照明显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根/冠比值增大,利于同化产物的累积和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不同浓度GA3、6-BA对萝卜芽苗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饶贵珍 《种子科技》2002,20(4):220-222
在萝卜芽苗菜生长期间,喷施不同浓度的GA3、6-BA,研究它们对萝卜芽苗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00mg/L的GA3处理的芽苗高度比清水对照高0.8cm,差异极显著;产量比对照提高18.6%,差异达显著水平,对促进萝卜芽苗菜的生长及提高产量的效果显著。200mg/L、800mg/L的GA3处理的芽苗高度及产量都比清水对照高,但差异不显著。不同浓度6-BA处理的芽苗高度比对照低1.8-2.5cm,差异显著;产量比对照降低12.6%-14.2%,其中200mg/L的6-BA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对照,50、100mg/L的6-BA处理的产量与对照差异显著;6-BA处理的萝卜苗菜生长得又粗又矮,商品性状不佳,产量比对照低,处理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6.
6—BA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所受盐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士功  高吉寅 《种子》1998,(6):25-28
本文以小麦为材料,研究盐分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6-BA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所受盐害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6-BA能够相对提高盐分胁迫条件下前发的小麦胚乳内α-淀粉酶、蛋白酶的活力和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小麦发芽数量、速度和质量;在1.2%NaCl盐分胁迫条件下,当6-BA的浓度为1×10(-5)mol/L时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所受盐害的缓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喷施外源6-BA对小麦孕穗期渍害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深入研究外源6-BA(6-苄氨基腺嘌呤)对江汉平原冬小麦孕穗期渍害的调控效应,以江汉平原主栽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设置渍水、喷6-BA+渍水2种处理,并以不渍水不喷6-BA处理为对照(CK),研究在小麦孕穗期遭遇渍害时外源6-BA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的调控效应以及对子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渍水显著降低旗叶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及穗粒数,对子粒产量也造成显著影响;渍害还会加速植株衰老,增加旗叶和倒三叶中丙二醛(MDA)含量。渍水前喷施外源6-BA有助于孕穗期渍水后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恢复,且显著降低旗叶和倒三叶MDA含量,对穗粒数和产量也有很好的恢复效果。总之,孕穗期遭遇渍害会改变整个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喷施6-BA有助于增强小麦的抗渍性及协调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产量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种子包衣技术因其具有防病治虫、提高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增产效果显著等作用,近年来在小麦、玉米等作物上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发现如果小麦拌种后立即播种,则会影响小麦的出苗率。本试验采用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小麦种衣剂,根据拌种后不同的天数测评出对同一小麦品种发芽率的影响,为科学、安全使用小麦包衣种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阿坝垂穗披碱草(Elynus nutans Griseb.cv.Aba)种子存在休眠期长、种子发芽率低、幼苗活力较低等问题,采用生长调节剂浸种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矮壮素(CCC)、多效唑(PP 333)对阿坝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10~30 mg/L)的6-BA可以促进阿坝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和胚芽的生长,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其中以10 mg/L处理效果最好,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2%和20.8%.随着6-BA浓度的提高,种子萌发效果有所降低.PP 333与CCC降低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抑制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其抑制效果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低聚壳聚糖对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分子量为1500,2000,3000,4000,10000,20000的低聚壳聚糖为材料,研究了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低聚壳聚糖能够有效地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促进作用的大小随低聚壳聚糖的分子量、浓度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以平均分子量为1500、浓度为0.2%的低聚壳聚糖的促进效果最好,可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胚乳α-淀粉酶活性,使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干物重分别提高26.2%和28.2%,叶片几丁质酶活性提高2~6倍。  相似文献   

11.
外源6-BA对寒地冬小麦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高寒地区冬小麦返青率的提高提供依据,以抗寒品种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6-BA对东农冬麦1号抗寒性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3种不同的6-BA施用方式。结果表明:水培模拟系统中,10-7mol/L 6-BA对促进苗期低温下东农冬麦1号根和芽的生长以及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活性效果最明显,最优施用方式为水浸种后用含6-BA的培养液培养;土培系统中,三叶期浇灌10-5mol/L 6-BA对于增加低温下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OD、POD活性及返青率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GA_3和6-BA对粉绿铁线莲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粉绿铁线莲为材料,用两种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赤霉素(GA_3)处理种子,研究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铁线莲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A_1 mg/L)和6-BA(B_2 mg/L)处理对促进种子的萌发作用最明显,种子发芽率分别达到64%和67%.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特性.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和营养元素配施对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叶面施用营养元素和多效唑对水稻产量、根系以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物质与多效唑配施效果最佳,能增加根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测产结果显示该处理水稻有效穗为10.6穗/株,每穗实粒数为94粒/穗,结实率为91.6%,千粒重为19.96 g,较对照增产11.89%;且能够调节水稻株高,增强抗倒伏能力,增加水稻植株和谷粒中磷和钾的积累,为多效唑和营养元素复配在水稻上的应用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PP333对马铃薯试管苗壮苗及离体保存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本试验以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PP333,测定其生长过程中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及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动态生理指标。结果显示:0.01、0.05及0.25 mg/L PP333处理,诱导了CAT、POD、SOD等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保持了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相对较低的含量水平,并延缓了可溶性蛋白的下降。而1.25 mg/L PP333处理,虽有较高的CAT、POD活性,但SOD活性低,可溶性蛋白明显下降。由此可知,低浓度(0.01~0.25 mg/L)PP333可保持较高的抗氧化酶和蛋白质水平以及较低含量的MDA,从而培育壮苗和延缓试管苗的衰老。较高浓度(1.25 mg/L)PP333则使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降低,表现出一定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多效唑对烤烟壮苗培育的影响,以‘湘烟3号’为材料,当烟苗处于大十字期时,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进行喷施处理,研究了烟苗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可明显降低烟苗的株高、最大叶面积,增加茎粗,提高根冠比和干鲜比,同时烟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可溶性糖均极显著增加,SOD和POD活性也明显提高,丙二醛含量减少,其中以100mg/L多效唑处理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综合表现最优,较之CK,株高和最大叶面积分别缩小了3.2cm、17.7cm2,茎粗、根冠比、干鲜比上升了12.1%、56.1%、24.7%;根系活力、叶绿素、可溶性糖提高了50.8%、41.9%、33.0%;SOD和POD活性增加了0.38、0.32倍;丙二醛含量减少1.687nmol/g。说明喷施多效唑能有效抑制烟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根系生长和根茎叶协调生长,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GA_3和6-BA处理美女樱种子,研究其对美女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生理生化活性、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幼苗干鲜重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女樱种子经过GA_3和6-BA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提高,种子TTC还原力增强,POD酶活性提高,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降低,根系长度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多,种子活力高于对照.各指标提高的效果均表现为6-BA好于GA_3,6-BA的处理最佳使用浓度为10 mg/L,种子的发芽率为89.6%,GA_3的处理最佳使用浓度为300 mg/L,种子的发芽率为87.5%.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不同播期全膜覆土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因素的变化,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方式,以春小麦品种‘定西40’为试材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对春小麦的发育期出现时间、生物量、产量因素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播期对春小麦的发育期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随着播期的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晚播春小麦全生育期较早播春小麦缩短5天左右;播期推迟,春小麦营养生长时间缩短,生殖生长时间延长,晚播春小麦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的出现时间较早播春小麦出现时间提前3天左右,最大增长速率增大;晚播春小麦小穗数显著高于早播春小麦;全生育期晚播春小麦土壤重量含水率高于早播春小麦。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适当推迟小麦播种更利于小麦增产。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效应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利用温室管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效应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拔节期与开花期复水能激发冬小麦根、茎、叶、冠生物量显著增长,三叶至分蘖期控水的处理绿叶面积日增量最大;前期一直干旱灌浆期复水能明显减缓植株的衰老速率。冬小麦前期经受中度或重度水分胁迫,拔节期复水后增产效果最大,前期经受中度水分胁迫,开花期复水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确定土壤含水量占田间持水量55%为冬小麦分蘖期水分胁迫效应增产节水的水分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初生根系与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初生根系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对14个春小麦不同品种(系)的初生根进行切除处理测定.结果表明,春小麦不同品种(系)的初生根数目和干重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别不仅在幼苗就有表现,而且与以后的性状发育及产量构成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室内初生根系的测定来鉴定小麦的丰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