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提升优质稻米品质。以甬优7872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插密度(30 cm×24 cm,30 cm×21cm,30cm×18cm,30cm×16cm,30 cm×14 cm),测定甬优7872的 产量及品质。试验结果显示栽培密度的增加,生育期缩短,分蘖力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减弱,产量对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栽插密度为30 cm×24cm时,甬优7872稻米综合品质最好。栽插密度30 cm×16cm时,甬优7872平均亩产最高。甬优7872的优质高产稳产,栽插密度30 cm×18cm更加适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水稻秀水12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确定秀水128适宜的播期和栽种密度。[方法]设计4个播期和3个栽种密度,研究不同播期和栽种密度对秀水128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最高苗数、有效穗数、成穗率随播期推迟而增加,结实率随播期推迟而先增加后减少,千粒重以播期6月5日的最高(24.7g),产量也以播期6月5日的最高。最高苗数和有效穗数随栽种密度增加而增加,成穗率随栽种密度增加而减少,产量以栽种密度13.3cm×20.0cm的最高。播种期对秀水128产量的影响比栽种密度大。[结论]在土壤肥力中等条件下,产量以6月5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栽种密度20cm×20cm的最高,其次是6月15日播种,7月10日移栽,栽种密度13.3cm×20.0cm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不同直播密度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施氮量、密度与施氮量的互作效应对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产量与密度间呈一元二次抛物线关系,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产量和群体有效角果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密度增加而减少;施氮量对菜籽含油率、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对硫甙和芥酸影响小,密度对含油率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蛋白质、硫甙和芥酸的含量无明显影响,高产的同时能够保证品质.本试验条件下油研九号获高产的直播密度为29.09×104~33×104株/hm2,施氮量为180kg/hm2.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水稻的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摸索地膜覆盖技术条件下的水稻最佳栽插密度。[方法]以汕优63为试验品种,开展6个不同密度之间的产量等性状对比试验。[结果]生育期及主要经济性状:各种密度之间生育期变化不大;不同密度处理的结实率与千粒重差异不大;基本苗及有效穗以27 cm×20 cm的为最高,并随着密度的下降而逐渐下降,以33 cm×57 cm的为最低;平均每穴最高苗及有效穗则相反,以低密度33 cm×57 cm的为最高,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以最高密度27 cm×20 cm的为最低;每穗总粒数及实粒数以33 cm×57 cm的为最多,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以27 cm×20 cm的为最少。产量表现:不同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较大,其中以33 cm×27 cm的单产为最高,其次是27 cm×20 cm的;处理33 cm×57 cm的单产为最低。[结论]地膜覆盖栽培水稻以33 cm×27 cm为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5.
以茄子材料67158、08900、95675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下对种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50cm×90cm、65cm×90cm、80cm×90cm三种密度条件下,对植株高度、种子产量、单株结果数、单果采种数、千粒重、发芽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单株种子产量和结果数有明显提升,对植株高度和发芽率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1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苗为材料建立喜树叶用园,设置造林密度为1.0 m×1.0 m (处理A为1.00万株·hm-2),0.5 m×1.0 m (处理B为2.00万株·hm-2),0.5 m×0.5 m (处理C为4.00万株·hm-2),0.3 m×0.5 m (处理D为6.67万株·hm-2),0.3 m×0.3 m (处理E为11.11万株·hm-2)5个水平的密度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对喜树个体高、径生长,叶面积,叶片数和叶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密度对苗高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没有明显规律,差异不显著(P>0.05)。②平均地径、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叶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不同密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密度对叶用园单位面积叶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密度为1.00~4.00万株·hm-2范围内,单位面积叶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之后,随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叶产量反而有所降低,以密度为4.00万株·hm-2条件下的单位面积叶产量为最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直播密度对遵玉3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不同直播密度对遵玉3号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行株距75cm×20cm的产量最高,为9345.24kg/hm2;建议生产上采取行株距75cm×20cm和75cm×22cm的栽培密度。其密度(规格)与双穗率呈反比关系,并且双穗率随施肥量(底肥和复合肥)增加而增加。在生产中可通过提早播种增加生育期和调节施肥量来促进二苞(穗),以提高产量,但密度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滇Ⅰ型不育系繁殖栽插密度和基本苗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黎榆A繁殖田母本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基本苗数的结果分析表明穗实粒数、结实率以母本株行距13.2 cm×13.2 cm,2苗/穴栽插最高.不同栽插基本苗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栽插密度之间、不同栽插基本苗数×不同栽插密度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黎榆A繁殖母本栽插以株行距13.2 cm×13.2 cm,2苗/穴栽插最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嘉优1号杂交粳稻不同种植规格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基本苗数增加,但成穗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有效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种植规格为23.31cm×13.32cm及26.64cm×16.65cm,群体比较适中,成穗率、产量都较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荞麦6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苦荞晋荞麦6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晋荞麦6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其中,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且与种植密度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下晋荞麦6号产量差异显著;30万~120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为12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479.67kg/hm2;当密度增加到150万株/hm2时,产量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种植密度对绥农22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对绥农22大豆品种进行不同密度对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株高随密度增加而升高,茎粗和分枝教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百粒重随密度增加而升高,单株荚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密度在5万~35万株·hm-2范围内,单位面积的荚数、粒数和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为5万~30万株·hm-2时,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以苏梦6号小果型西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整枝留果方式对小果型西瓜大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整枝留果方式对西瓜果实的大小、产量和收益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对品质的影响相对较小;西瓜的单果重随着株距的加大而逐渐增加,随着留果数的增加,西瓜单果重均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在留蔓数和留瓜数均相同的处理条件下的单果重没有明显的差异;西瓜产量随着株距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随着留果数的增加,产量有极显著的提高;各个处理的相对收益随着株距的增加而逐渐减少,随留果数的增加而提高,相对收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6个优质食用甘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结薯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最长蔓长和蔓薯比(T/R)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T/R在不同栽插密度下差异显著,基部分枝随栽插密度增高而降低.单株鲜薯重、薯块烘干率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等产量性状,在基因型、基因型×密度间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位鲜薯重随栽插密度增加逐渐降低,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则随栽插密度升高而增加.该试验6个甘薯品种的结薯性均表现出大薯数<中薯数<小薯数,且不同基因型大薯率呈极显著差异;大薯和商品薯数、大薯率随栽插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中、小薯数,中、小薯率在不同栽插密度间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分枝和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薯块烘干率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与最长蔓长呈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鲜薯产量与单株鲜薯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烘干率成显著负相关;大薯率与大薯数、单株鲜薯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中、小薯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表明,栽插密度为7.5×104株/hm2,6个甘薯品种的商品薯数和单位面积鲜薯产量均达最高.  相似文献   

14.
以三系籼型杂交中稻中优752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及密度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0~240 kg/hm2施氮范围内,中优752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同一施氮水平(240 kg/hm2)下产量随中后期施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穗肥和粒肥占60%的产量最高;密度为20 cm×30 cm的产量最高。分析表明,中优752的产量主要受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2)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使中优752的成穗率降低;而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和适当降低密度能使中优752的成穗率提高。颖花退化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中后期施氮比例的增加和密度的降低而降低。早发度与成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慈溪市进行千禧樱桃番茄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株距增大,植株叶片数略有增加;株距为30和35 cm的第1穗果结果数增多、单果重降低;密度变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相关性不大。试验各种植密度间产量差异性不显著,考虑果实商品性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种子成本较高等综合因素,以株距40~45 cm为宜,即种植密度22 500~25 050株·hm-2。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密度和氮肥两因子对黄秋葵018和021品系叶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总体来说,种植密度对黄秋葵叶片产量、茎杆产量和地上生物产量的影响呈现一致的规律.经显著性分析表明,018品系在高密度(即行株距40cm×30cm)下最佳,叶片产量达到3211.0kg/hm2,在低密度(即行株距60cm×50cm)次之,叶片产量达2860.6kg/hm2,中密度(即行株距50cm×40cm)最差;密度对021品系的差异不显著;氮肥对018和021品系叶片产量差异不显著;018和021品系的茎叶比随氮肥水平提高而变小.整体来说,生产上采用40cm×30cm的种植密度和375.0kg/hm2的氮肥水平可获得最大产量和最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吉农大7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水稻新品种“吉农大7号”生育指标及产量构成性状因子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吉农大7号”的分蘖力提高,叶片数增加,生育期延长。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吉农大7号”的穗数、粒数、叶面积指数差异明显,而株高只有在30cm×13.2cm密度下较其他密度明显变矮,千粒重基本趋于稳定。“吉农大7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30cm×19.8cm即(17穴/m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的分蘖优势,降低杂交种的用种成本,对"云杂3号"最佳种植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基本苗(30×104/hm2、60×104/hm2、90×104/hm2、120×104/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生育期随种植密度的下降而延长.从平衡用种成本和生产应用的角度考虑,在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与昆明类似的生态区,"云杂3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基本苗90×104/hm2;在灌溉条件较好、栽培水平较高的地区,60×104/hm2的基本苗更能充分发挥"云杂3号"的分蘖优势,进一步降低用种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以晋豆30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豆3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其中,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差异均显著,且与种植密度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不同种植密度下晋豆30号产量差异显著;15万~27万株/hm2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为27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2 680.8 kg/hm2;当密度增加到30万株/hm2,产量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选取樱桃萝卜点点红为材料,对低能Ar 离子注入其干种子后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发芽率、成活率与低能Ar 注入剂量的关系,对低能Ar 注入点点红种子后其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POD酶谱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低能Ar 注入都会引起种子发芽率、成活率及不同阶段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变异;在1×1017Ar /cm2与3×1017Ar /cm2剂量之间点点红种子的发芽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呈现出“马鞍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成活率的变化规律与发芽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低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高剂量注入时,其POD活性随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同工酶图谱中,POD在2.5×1017Ar /cm2和3.0×1017Ar /cm2增加一条酶带,且1.5×1017Ar /cm2和3.0×1017Ar /cm2高剂量注入时有缺失现象;酯酶(Est)在1.5×1017Ar /cm2和3.0×1017Ar /cm2剂量注入时酶带数增加,且变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