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薄皮甜瓜传统的生产模式为爬地栽培,不仅土地利用率低,而且采收期短,产量低。近年来各科研单位推广的保护地吊蔓栽培技术有效克服了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但是采收期仍然较短,产量较低。"一茬多瓜"新型栽培技术,可使薄皮甜瓜采收期大大延长,产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省是全国薄皮甜瓜的重要生产基地。2007年全国甜瓜播种面积35.27万hm2,东北三省为8.87万hm2,黑龙江省薄皮甜瓜为4.73万hm2。黑龙江省薄皮甜瓜生产主要以地膜覆盖露地早熟栽培为主,但露地生产上市期过于集中,品质和产量容易受采收期  相似文献   

3.
延安地区早春保护地薄皮甜瓜生产都是传统的爬地栽培,采收期短,产量低,病害严重。为此,笔者从2003年开始研究日光温室薄皮甜瓜搭架换头栽培技术,经过4a(年)试验、示范,2006年延安市宝塔区采用该技术种植甜瓜24.5hm^2,4月8日上市,7月中下旬陆续拉秧,采收期100d(天)左右。平均单株结瓜8个,最多结瓜15个,平均单瓜质量225g,最大瓜达1050g,每667m^2产量3500~4000kg,产值28000~35000元。如2006年蟠龙镇瓷窑沟村石志林320m^2日光温室甜瓜收入18216元,每667m^2产值37969元。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薄皮甜瓜大棚延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黑龙江省保护地甜瓜栽培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大棚延后栽培甜瓜的采收期正逢中秋、国庆期间,价格高、效益好,填补了甜瓜生产的淡季,既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又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现将薄皮甜瓜大棚延后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常规方法栽培大棚薄皮甜瓜,植株易出现早衰现象,植株病害发生也较重,将棚菜种植技术应用到大棚薄皮甜瓜的种植上,采用“立架两收”栽培技术栽培大棚薄皮甜瓜,能较好地解决了生产中病害发生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薄皮甜瓜早熟栽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薄皮甜瓜是原产于我国的一个甜瓜亚种,自古以来一直以其香甜可口的风味,倍受人们喜爱,被作为生食水果在国内广泛栽培。近年辛随着厚皮甜瓜的引进,薄皮甜瓜的生产和消费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让薄皮甜瓜仍在上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笔者进行了“青皮绿肉”薄皮甜瓜的拱棚栽培技术研究,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早熟获取高效益,使薄皮甜瓜的生产得以振兴。现将其栽培技术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甜瓜在醴陵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近年来,随着小果型苹果类型薄皮甜瓜的大力发展,我市甜瓜栽培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由于"苹果瓜"抗病,味甜、质脆,大小适中而迅速占领市场.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品种也不断更新,并由于其抗逆性较强,栽植时间段较长,因而可以调整其播种时期,实现5~10月的果品供应,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为充分探索"苹果瓜"生产栽培技术,实现高产稳产栽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结合醴陵市广大人民群众的栽培经验,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2年开始,我们从农友公司引进金玉甜瓜进行试种,通过几年试种推广表明,该品种栽培易,产量高,品质优。既有厚皮甜瓜特殊香味,又有薄皮甜瓜的脆嫩可口,深受当地消费者欢迎。一般667m2产量可达2000-2500kg,产值4000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9.
1997年,辽宁省丹东地区瓜农把薄皮甜瓜引进大棚栽培,创造了保护地栽培果菜产值的最高记录,这一成绩的取得极大地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农民,在辽东刮起一场大棚种植薄皮甜瓜风.近两年,东港大部分菜田基本都种过甜瓜,部分瓜农被迫到周边地区租地或技术承包种植薄皮甜瓜,使辽宁的棚室薄皮甜瓜面积迅速扩大.2001年辽宁省也因此成为棚室栽培薄皮甜瓜的大省,凤城市仅红旗镇栽培面积就已超0.6万hm2(公顷).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原来有限的邻近市场一度处于饱和状态,售价一路下跌,瓜农无力自己走出去开发市场,经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故引发了2001年7月的西丰县"绿皮甜瓜"事件.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薄皮甜瓜栽培历史悠久,由于昼夜温差大,甜瓜甜脆可口,风味好,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市民夏季鲜食水果的主要品种之一,市场上销售供不应求.据统计,近年来黑龙江省薄皮甜瓜生产面积稳定在8.5万hm2,产值达12.9亿元,其中露地栽培甜瓜面积7.0万hm2,占总面积的82.4%,产值约8.9亿元.露地栽培90%以上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但甜瓜生产上尚存在诸多问题,现结合甜瓜主产区的栽培经验初步总结了甜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瓜菜》2019,(8):153-154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冬春茬薄皮甜瓜种植基地,生产的薄皮甜瓜经济效益较高,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笔者总结介绍了华北地区冬春茬薄皮甜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栽培设施选择、品种选择、播种育苗、适期定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以期为薄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辽宁地区选用坐瓜能力强、生殖生长旺盛的甘露19,探索出一套塑料大棚薄皮甜瓜绿色轻简化栽培模式。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该模式可节约种苗70%,节约劳动力成本30%,减少化肥用量30%,减少农药用量40%,延长采收期15~20 d(天),每667 m2节本增效2 000元以上。辽宁省是我国北方薄皮甜瓜生产大省,设施薄皮甜瓜栽培面积达1.33万hm~2(20万亩)。其中塑料大棚生产的薄皮甜瓜品质优良,经济附加值高,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薄皮甜瓜以露地地膜覆盖爬地栽培为主,遇到雨季病害发生严重,品质下降,上市时间集中从而造成价格低,农民经济收入受损。为了推动当地薄皮甜瓜生产,总结介绍了薄皮甜瓜3层覆盖避雨栽培技术。该技术采用地膜覆盖和2层拱棚覆盖的栽培结构,小拱棚前期能有效地抵抗低温,保温增温。中后期降雨量增多,大拱棚能够有效地躲避过多雨水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病害发生,提高甜瓜果实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4.
金嘉丰  王群 《蔬菜》2022,(9):20-22
摘要:为延长日光温室薄皮甜瓜采收期,提高产量和效益,以薄皮甜瓜“永甜十一”为试材,设置1茬留 8个瓜和留9个瓜的试验处理,以常规栽培1茬留4个瓜为对照,研究不同留瓜方式对前2批甜瓜综合性状、产量 以及长势、总产量和收入等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栽培,薄皮甜瓜日光温室越冬栽培1茬留9个瓜处理 的全生育期延长55 d,667 m2 总产量增加1 832.18 kg,667 m2 总收入增加23 746元,在辽宁地区日光温室薄皮甜 瓜生产中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嘉兴地区露地和设施薄皮甜瓜的面积均日益增多,但薄皮甜瓜由于侧蔓生长迅速,栽培过程中需经常整枝打杈,管理费时费工,且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简单介绍一种薄皮甜瓜越夏简约化栽培技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力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以劳动力节约型栽培方式供生产上有选择性地进行借鉴推广,并推荐适宜当地越夏简约化栽培的薄皮甜瓜品种——美浓、出萃1号。  相似文献   

16.
薄皮甜瓜不同品种喷施不同叶面肥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薄皮甜瓜的种植面积逐年大幅度增加,并且栽培方式已多样化.由于薄皮甜瓜在当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很多,大部分瓜农在甜瓜生长期都要喷施不同品种的叶面肥,以求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相似文献   

17.
《蔬菜》2016,(11)
为有效抑制温室薄皮甜瓜连作导致土传病害严重发生的问题,探索出了甜瓜嫁接吊蔓栽培技术和一年多茬高效栽培模式。通过育苗嫁接,培育壮苗,整地施肥,合理密植,温湿度管理,植株调整,病虫防治等一系列措施的运用,使温室甜瓜嫁接生产成为当地延长甜瓜产业链、填补冬春季节市场空当、提升薄皮甜瓜品牌的重要生产模式,生产面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薄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以温州地方特色薄皮甜瓜品种白啄瓜为材料,以爬地栽培(A)为对照,设置立架栽培(B)和拱架栽培(C)2个处理,其667 m2种植密度分别为280、635、635株,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薄皮甜瓜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薄皮甜瓜品质无显著影响,但对甜瓜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对照A的单瓜质量显著高于B、C处理,单株产量最高,但因其种植密度低,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低于B、C处理,B、C处理的667 m2产量分别为3 688、3 706 kg,约比对照A高900 kg;B、C处理的667 m2纯收益较高,分别为2.08万、1.99万元.综上所述,为实现甜瓜高产高效栽培,应选择立架或拱架栽培.  相似文献   

19.
张碧薇  赵永强  樊继德 《蔬菜》2023,(12):60-63
摘要:为促进薄皮甜瓜优质品种在徐州地区的推广种植,提升甜瓜科学种植意识与生产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甜瓜品质与种植收益,引进早熟薄皮甜瓜博洋61,通过引种试验,调查其品种特性表现,集成示范了基质穴盘育苗、水肥一体化、吊蔓栽培和降解膜覆盖栽培技术,带动了当地甜瓜生产标准化,同时建立了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13.3 hm2 ,示范品种博洋61较当地常规栽培品种增效12 840元/hm2。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薄皮甜瓜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上市时间及产量、产值情况,于2015年在广西来宾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盖地膜加小拱棚和露地盖地膜栽培模式的盛收期,分别比露地不盖地膜早14 d和8 d;每1 hm2产量分别增加8 580 kg和3 900 kg,每1 hm2产值分别增加71 000元和25 500元,比对照增加78.9%和28.3%。试验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在盖地膜加小拱棚栽培模式下采收期早、产量和产值高,可在广西来宾作为主要栽培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