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井冈山地区杉木年轮宽度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灰色系统方法研究杉木年轮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影响杉木年轮生长气候因子的关联度为年均湿润度指数(0.707 3)年均降水量(0.687 0)年均蒸发量(0.662 4)年均温度(0.596 8)年最高温度(0.559 4)年最低温度(0.542 5);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综合作用即年均湿润度指数是影响井冈山地区杉木年轮生长的主要因子,降水因子次之,最后是温度因子。[结论]该研究为研究暖湿气候条件下中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与未来森林群落结构和组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受害材与健康材的年轮宽度和基本密度的对比研究 ,可以看出酸雨对杨树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酸雨会造成杨树生长减缓 ,年轮宽度变窄 ,生物量和材积生长量下降 ,且酸雨的酸度越高 ,造成的危害越严重 .受害材的平均年轮宽度为 1 0 .42 mm,健康材的平均年轮宽度为 1 1 .83mm,受害材较健康材相对下降 1 2 .77%,方差分析表明受害材与健康材的年轮宽度有显著差异 .杨树的年轮宽度与树龄有极好的指数相关性 ,采用比值法求得年轮宽度指数 ,健康材的年轮宽度指数均接近 1 ,受害材的年轮宽度指数偏低 .与健康材相比 ,受害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降低 4.0 1 %、3.97%和 3.60 %,表现轻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沈阳福陵油松年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以沈阳福陵的油松为样本建立了油松年轮宽度年表(标准化年表、差值年表和自回归年表).分析表明:年表与冬季(上年11—2月)和初春(4—5月)低温的关系密切,其中与上年11月、1月的低温显著相关;年表与1、2月的降水量显著相关,还与1、9月的水汽压显著相关;上年10月—上年11月、9月、5—6月份的相对湿度对油松的影响突出;蒸发量对油松生长起显著的负效应,其中5月最明显,但1、2月的蒸发量与油松当年的年轮宽度正相关.油松年表的窄轮和窄化突变佐证了公元1650年以来的35次主要的旱灾年.油松年轮宽度年表和过去太阳活动、地磁的活动均存在共同的准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5.
以荔波瘤果茶树木年轮作样本,运用树木年轮气候学的方法,分析了树木年轮宽度与气温、降雨量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荔波瘤果茶生长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2)荔波瘤果茶年轮宽度与当年年平均气温和前一年年平均气温均为负相关,与当年4-9月平均气温极显著负相关;与当年3-11月的月平均气温负相关,与1月、2月、12月的月平均气温正相关,与前一年2月、8月、9月、12月的月平均气温正相关,其他月份均为负相关;3)荔波瘤果茶年轮宽度与当年的年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的年降雨量亦呈正相关;与当年4-9月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4-9月降雨量亦呈正相关;与当年5月、11月降雨量呈负相关,其余月份均为正相关;与前一年的1月、2月、4月、11月、12月降雨量呈负相关,与其他月份呈正相关;4)荔波瘤果茶年轮宽度与当年的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的年平均相对湿度亦呈正相关,与当年4-9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一年4-9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当年月平均相对湿度在1月、2月为负相关,与其他月份均呈正相关,与前一年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只有2月呈负相关,其他月份均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杉木是我国重要的种植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用途广,是建设材料中必不可少的建材。由于其优良的材质,在我国建筑中被大量采用,但是种植的面积有限而且杉木生长周期长,造成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所以,本文将浅析通过造林密度和间伐密度调控杉木人工林密度,以及浅述密度调控对于杉木人工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采用木材切片法和光学显微技术,研究香椿木材的微观特征,分析年轮宽度、导管及纤维形态的径向变异。结果表明:髓心至第10年年轮宽度迅速增加,1~20 a间均保持旺盛的生长;早材和晚材的导管宽度、双壁厚、腔径由髓心向外逐渐增大,约19 a后趋于平稳,早材导管宽度12180 μm,晚材导管宽度3875 μm,早材导管双壁厚度1098 μm,晚材导管双壁厚度1649 μm;纤维长度由髓心向外呈逐渐增大的趋势,18 a后纤维长度基本趋于稳定,纤维形态指标平均值分别为:长度108094 μm,宽度2676 μm,长宽比4025,双壁厚796 μm,腔径1880 μm,壁腔比043。¬  相似文献   

9.
杉木分组群状多系杂交子代测定林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片杉木分组群状多系杂交子代测定林的研究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在不同地点间存在着极显的差异,群组和亲本与地点的交互作用达显水平,在各地点参试的群组及亲本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胸径、树高和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变动在0.36和0.40之间,单株遗传力在0.07和0.11之间,当亲本入选率为0.05-0.15时,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遗传传增益分别为2.45%-4.36%、2.24%-3.96%和6.63%  相似文献   

10.
胡杨主干与一级枝年轮宽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塔里木河中游英巴扎断面31棵不同离河距离、不同年龄段胡杨主干年轮与一级枝年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胡杨的主干年轮与一级枝年轮之间高度相关,且同一年主干年轮与一级枝年轮之间相关性最好。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离河距离、不同年龄段对胡杨主干年轮与一级枝年轮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离河距离不影响主干年轮与一级枝年轮之间的相关性;在幼龄阶段胡杨主干年轮与一级枝年轮之间呈负相关,中龄阶段二者相关性不高,成熟林阶段二者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高产杉木林分合理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半峰宽原理探讨高产杉木林分的合理密度.结果表明,最大密度模型与最大密度线模型的林分合理密度经t检验存在显著差异;林分平均胸径及林分平均单株材积与林分密度存在显著回归关系.高产杉木林分合理密度经加权确定其范围为0.56~0.90,即合理密度在0.56N_(max)~0.90N_(max)之间.林分合理密度可为高产杉木人工林林分密度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速生型杉木SRAP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32个速生型杉木无性系进行基因分型,进而作遗传多态性与遗传相似性及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1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37个清晰、稳定的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14条;不同引物组合对无性系的辨别力有所差异,介于10~31之间;在群体水平上,多态性条带比例达90.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基因多样性(GD)值分别为0.218 7、0.268 2,检测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香农信息指数(I)及平均期望杂合度(He)依次为1.903、1.392、0.380、0.243,群体遗传多态性应处中等水平;另外,95.5%的无性系遗传相似性分布在0.400 0~0.599 9范围,构建的SRAP UPGMA聚类图从分子水平上度量了各速生无性系遗传距离。综合各数据发现,经速生性选择后,参试的32个杉木无性系仍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性,组内再选配杂交可行。  相似文献   

13.
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4a杉木造林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对杉木林分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随着密度增加,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生长减小,而林分的枝下高、高径比和胸高形数则增加,但对林分平均优势高的影响不显著,林分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出材量以密度C(1m×2m)和D(1m×1.5m)最高,同时,对林分的径阶分布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杉木造林密度生长效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本文通过对29年生五种不同造林密度杉木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木和优势木胸径均随着密度增大而明显减小;树高随着密度增大而有减小的趋势,但不明显;平均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林分现存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确定造林密度时,应控制在1875~3750株/hm2,培育大径材应控制在1875~2805株/hm2.  相似文献   

15.
杉木用材林基地的成林密度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开化县的杉木基地林现有林分结构和生产力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县杉木基地成林的林冠结构总体上是合理的,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76,树冠重叠度为25.9%。但同时部分成林密度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林分郁闭度在0.40~0.90之间变动。为严格成林密度管理制度,文中进行了杉木基地成林抚育间伐技术设计,分别不同立地条件林分确定了首伐期、间伐强度和间隔期等参数,并编制了抚育间伐技术模式表,供生产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年生杉木6×6全双列杂交(Griffing Ⅲ)试验林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杉木若干性状的遗传与变异规律,并筛选决定理想株型的重要树冠结构因子,为杂交育种和杉木理想株型无性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转化分析法来处理不平衡试验数据,结合配合力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杉木遗传变异、基因作用方式和重要树冠因子的选择。通过对杉木若干性状进行研究,获得了不同性状遗传变异大小。结果表明,杉木材积、枝下高和饱满度等性状具有中度遗传变性,树高、胸径具有窄的遗传变异性,同时杉木改良性状具有中度以上的遗传力,因此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宜采用连续多世代改良;在杉木生长、形质性状和树冠结构性状中,12个研究性状有8个重要性状的基因作用方式以非加性遗传基因效应为主,杉木高世代育种亲本是多世代与高强度选择的产物,杂合体居多,杉木的多性状、高世代遗传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生长、形质和树冠结构性状间具有明显的遗传相关性,通径分析揭示:决定杉木理想株型育种中重要树冠结构性状是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大小。由此可见:杉木多性状、多世代连续改良以杂交育种为主,杉木无性系理想株型选择时,应注重冠形率和树冠表面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25个杉木家系的一年生实生苗根际人工接种等量杉木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semipenltrans)二龄幼虫,叶部喷洒等浓度的炭疽病原菌分生孢子,三年后测出叶部炭疽病病情指数,苗木地径和高生长量,分析结果表明,编号为18和编号为1的两个有系为高抗病速生优良家系,编号为28和编号27的两个家系为高度感病家系,为杉木半穿刺线虫病的 杉木速生丰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8.
杉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与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岗山林区第6次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和林区内沿海拔352~775 m杉木人工林样带调查数据为依据,利用已发表的生物量与蓄积量模型和材积源生物量法(乔木层)、样方收获法(灌木、草本和枯落物层)和森林类型法(土壤层)研究大岗山林区杉木人工林碳密度特征及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有机碳含量随年龄和器官的变化均不显著;杉木林乔木层碳密度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坡向和林分郁闭度对杉木乔木层碳密度的影响显著,坡位的影响不显著;杉木林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40 cm以上土层内变化较大,40 cm以下变化较小,受枯落物分解特征的影响,不同年龄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变化较复杂;不同年龄杉木林枯落物碳密度大小次序为:中龄林、成熟林、幼龄林、过熟林和近熟林,储存碳素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地上部分(植被碳库)与地下部分(土壤和枯落物碳库)之比为1∶3.72,地下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碳库.  相似文献   

19.
前茬林分密度对2代4年生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固定标准地,研究福建南平峡阳国有林场一片29年生、20地位指数级的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前的林分密度和采伐后的立地管理措施对第2代4年生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代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对2代4年生杉木林分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最高密度等级(1500株·hm-2以上)的第1代杉木林在采伐后营造的第2代杉木林,其4年生的生长量为最低 采伐后的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4年生杉木林分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第1代杉木林较高的林分密度可能是杉木连栽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