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试验目的依据本地实际及防护林栽植以杨树为主的特征,选择适宜本地气候条件、适宜营造农田防护林的优良品种,为本地防护林杨树品种选择提供更大空间,使农田防护林更好地发挥防护作用,提高营造防护林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
苏联的农田防护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是以改善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减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危害为目的的人工营造的林带体系。 成就 苏联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营造农田防护林规模最大的国家。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草原地区营造农田防护林,已有100多年历史。早在十八世纪末期,俄罗斯就开始在侵蚀沟、荒谷和沙地造林,以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农田。在十九世纪末期的30年中,共营造7000多公顷防护林带,有些林带一直保存到现在。卡  相似文献   

3.
农田防护林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营造农田防护林是农田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防止风沙、干旱,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高产稳产的根本措施之一。新源县自从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搞基本农田建设以来.农田防护林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新源县农田防护林所起的作用及营造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农业生产上,营造农田防护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田防护林的更新,通常都以植苗更新为主.这里介绍了采取根蘖萌芽更新农田防护林的方法.优点是省时、省力、省资金,同时具有林木生长速度快、林带效益发挥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屏障,农田防护林具有降低风沙灾害、调节小气候、提高作物产量等重要功能,对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营造高效、标准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从树种选择、配置模式、结构优化、防风效应、气候效应、胁地效应及对作物产量影响等方面论述了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研究进展,同时提出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宁夏平原农田防护林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田防护林是在农田周围营造的防护林,是通过树木的密度、宽度、结构、走向、间距等调节农田附近的温度、湿度、降雨量、风速、土壤结构、含水量、地表径流、地下水位等因素,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和防御各种农业自然灾害,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促进农业丰产丰收的人工林。该文结合涡阳县建设平原农田综合防护林体系的经验,从农田防护林结构规划、立体经营与抚育管理、农田防护林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以供广大农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西北部靠近内蒙古高原,干旱多风是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特点。因此,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是该地区林业科技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合理,规范完善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不仅减轻风沙对农作物的危害,而且还是改善农田的水分循环和防止干旱的有效措施,由于农田防护林的营造,调节了农田的湿度、温度、光、热、气自然资源,形成了特殊的农田防护林的小气候。为农业生产的减灾避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一、农田防护林的防风效应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我们的重点,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田防护林在农业建设中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提高农业经济效应、整体改变和提高生态环境、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就农田防护林在农业发展中作用和发展接合在实际中浅谈几点认识。一、农田防护林的意义农田防护林在整体平原农田建设中是建设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而营造的防护林,由于承带状又称农田防护林带,相互衔接组成网状也称农田林网。  相似文献   

9.
<正>农田防护林是指以保护农田免受风沙等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为目的而建立的人工林,通常为带状,在农田上纵横交错,构成农田防护林网。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形成以林网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不仅可提供生产原料,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一系列的相关功能和服务,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对整个地区的气候、土壤、农业生产等都具有重大的防护与调节作用,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高效能生物工程。1农田防护林的作用1.1防风减害。防风效应或风速减弱效应是农田防护林最显著的生态效应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生产实践和观测资料说明农田防护林带在防灾保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农田防护林是风害地区,尤其是风沙并重地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农田防护林的营造是农田的一项较长时期的基本建设,其本身又要占据相当数量的农耕土地,因此如何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以及自然条件的特点合理科学地配置防护林,  相似文献   

11.
介绍双辽市营造防护林的目的,总结其建设规程,并对治理成效进行分析,以为双辽市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顾名思义就是对农业生产、农田以及改善农业气候,降低风速、调节温度和湿度、改良土壤等几个方面起到显著的作用,其对提高农业生产产量,提高农村社会经济效益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农田防护林在营造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胁地等问题。文章主要结合西北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的实际情况,就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胁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该次研究对更好地发挥农田防护林的作用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的历史比较悠久。首先在风沙、干旱危害严重的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一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为了改善生产条件和人民生活环境,三北地区广大人民以营造防护林为手段,向大自然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农田防护林以更大的规模向沿海和内地的广大地区扩展。一、农田防护林建设规划1.林带走向它是由主林带和副林带组成。防止主要害风的林带是  相似文献   

14.
2013年3月2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12连农民正在往田间搬运树苗新植农田防护林。近期,随着北疆地区天气变暖,该团农民进入农田防护林栽种高峰期,田野上随处可见农民忙碌劳作植树的身影。近年来,该团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农民种植农田防护林产业致富,实行“谁种谁有”措施,新植林林权改制率达到了100%。目前已营造防护林总面积2138.4亩,防护林已成为该团农民致富的又一新型产业。  相似文献   

15.
<正>农田防护林作为森林资源一种特殊形式,人们更看好其生态效益,这需要加强农防林经营与管理,尤其要深入探讨接近防护成熟老林带的更新改造技术,使区域防护功能得到持续发挥。1沙区农防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八十年代中期是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完善期,大部分农田形成林成网、田成方的景观格局。在林网的作用下,农业产量逐步趋于稳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早期营造的农田防护林网布局不尽合理,不能全部及时有效地保护  相似文献   

16.
农田防护林是为改善农田小气候和保证农作物丰产、稳产而营造的防护林。由于呈带状,又称农田防护林带;林带相互衔接组成网状,也称农田林网。在林带影响下,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特殊的小气候环境,能降低风速,调节温度,增加大气湿度和土壤湿度,拦截地表径流,调节地下水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农田防护林营造方面所做的工作,具体阐述了规划,选种及施工。  相似文献   

18.
农田防护林是利用森林的防护效能而在农田中按一定规格标准营造的纵横交错的林带.辽宁地区防护林带主要是保护农天,使作物免受风沙、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调节气候,为农田稳产高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选择和田地区特定区域,研究农田防护林树种组成、混交情况、年龄结构等,分析其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洛浦县农田防护林存在混交林比例过低,仅占防护林总面积的11.29%;林龄结构不合理,大多集中于7~16年;防护林树种少、经济价值低;林网规格与保护对象不适应等现实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宣传和指导营造混交林;利用防护林防护成熟、工艺成熟和经济成熟期的时间差调整防护林林龄结构;引入夏橡、水曲柳、黑核桃等经济价值高的树种营建混交林带,并积极营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根据保护目标植物适时调整林网大小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农业》2020,(1)
正随着人口不断增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农田防护林的兴起。农田防护林在改善田地气候、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和风的侵害、减少土地流失等方面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其营造出有利于畜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