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2月份以来,在我县发生的鸡病中,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所占比例较大、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严重影响养鸡生产。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全县调查6个乡,13个村,114个养鸡户。鸡存栏71136只,发病鸡68000只,死亡14940只:发病率为95.6%,死亡率为21%。临床就诊病鸡394只,本病占临床病例的87%。通过临床病的剖检和对养鸡户的调查,发病鸡发病日龄从25—135日.龄均有发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1994年4月初,锦州市太和区女儿河乡刘某,购进800只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雏。1日龄注射火鸡疱疹病毒苗(HVT),7日龄新城疫Ⅳ滴鼻,18日龄、28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40日龄注射新城疫灭活苗。当饲养至50日龄时,发现鸡群中有部分鸡不愿走动,单侧或双侧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发生跛行。60日龄后,一些鸡逐渐表现消瘦,精神不振,喙、肉髯发白,跛行的病鸡日渐增多(占病鸡的30%),严重者卧地不起。发病后曾用泰乐菌素、土霉素、氟哌酸等药物治疗,均不见效果。就诊时,已发病245只,发病率30.6%;死亡16只,病死率6.5%。  相似文献   

3.
现将我市某蛋鸡场外购的两批雏鸡因免疫失败致临近开产时发生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分别从两个种鸡场购入两批不同品种蛋鸡苗。2000年11月10日从江苏某种鸡场购进绿壳蛋鸡苗5000羽,140日龄时开始发病,发病率10%,死亡率4%,2001年2月15日从上海某种鸡场购进海兰蛋鸡苗10000羽,100日龄也开始发病,发病率为6%,死亡率为3%。2临床症状两批病鸡的临床表现比较相似,均表现精神萎靡,饮、食欲停止,躯体消瘦,羽毛松乱、翅下垂,个别病鸡呈现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3…  相似文献   

4.
2012年7月下旬,我乡某养鸡户所养的乌鸡发生了传染病,经我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葡萄球菌病,具体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该养鸡户共饲养乌鸡1000只,7月28日发病时鸡雏刚35日龄,8月13日来我单位就诊是已经发病200只,死亡30只,发病率20%,病死率15%.发病鸡群中约有1%的鸡呈败血症型经过,多在2~3天内死亡;约10%的鸡表现为慢性关节炎,甚至失明.  相似文献   

5.
1 发病情况 2002年1~9月份我们对豫北地区26个商品肉鸡场60批肉鸡的大肠杆菌病调查,有51批发生了大肠杆菌病,发病率为85%、死亡率在6%~17%,如有继发或混合感染,死亡率高达50%,病鸡发病日龄多在14~35日龄,临床症状主要是以拉  相似文献   

6.
1994年5~10月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在我市发生,后经双黄连等药物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4年5月25日清化乡于某家饲养138日龄的2640羽海赛克斯鸡,在1周前有70%的鸡相继发病,已死亡49只。之后又有8户(养鸡22160只)的鸡陆续发病,9户共发病鸡10830羽,平均发病率43.7%,致死鸡408羽。其中1680羽AA鸡在42龄时发病,其余在62~158日龄发病。我市过去几乎无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生,因此均未进行该病免疫。  相似文献   

7.
鸡的“大嗉子”病往往作为单纯的消化道疾病看待,未能与特定的病原联系起来诊治。笔者从某鸡场“大嗉子”病鸡嗉囊病灶中分离出致病性念珠菌,证实为该次发病的病原,特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主要在30~40日龄肉鸡群中发生,发病率10~20%,死亡率2~3%。发病时期适逢2~3月春雨季节。  相似文献   

8.
1990年9月我市某鸡场饲养的10日龄雏鸡,发生以喙、鼻处出现红色丘疹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30%,死亡率小于1%。经诊断为雏鸡鸡痘。鉴于小日龄雏鸡鸡痘罕见报道,现将发病情况及诊断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某肉种鸡场8月底自上海大江公司引进“AA”父母代肉种鸡幼雏5000套,7日龄观察鸡群时偶见有的雏鸡喙鼻交界处出现红色丘疹,12日龄断喙时发现鸡群中5%的雏鸡喙鼻交界处有粟粒大小鲜红色的丘疹,30日龄时病鸡已达30%左右。3—5日后丘疹呈暗红色,糜烂,2周后形成干燥棕褐色结痂,部分鸡的脚趾部位亦见结痂发生,病鸡死亡率小于1%。二、临床症状小日龄病鸡喙鼻交界处肿胀,有粟粒大小鲜红色丘疹,随日龄增加丘疹增大,颜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杆菌主要侵害雏鸡,成鸡多为隐性感染,近来我市发生了几起成鸡白痢。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曹家口村某户饲养依沙蛋鸡400多只,170日龄产蛋达70%,到180日龄产蛋率降到50%左右,表现出症状的鸡有60多只.发病率[以表现症状汁]为17.5%,死亡率为5%。中盘庄某户饲养罗曼蛋鸡800只,140日龄发病,发病率为10%,死亡率为2%。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该病发生突然,发病率高,死亡率2—30%不等,病鸡的法氏囊和肝肾有特征性的病变,死亡主要集中地发生于很短的几天内及鸡群迅速康复。近年来,IBD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现综述如下: 1、发病日龄有所推迟。IBD主要感染3—6周龄的雏鸡。近几年来,大日龄的鸡亦有发病并占一定的比  相似文献   

11.
近来随着果树产业的发展,平湖镇掀起了果园饲养肉鸡的热潮,为此,鸡的防病工作便成为他们渴望掌握与解决的技术问题。现将两群肉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1997年3~4月,在平湖镇达才村的黄某和南岭村的张某,分别饲养300羽和200羽肉鸡,黄某饲养到27日龄,张某饲养到26日龄时都发病而且临床症状相似。发病率分别达81%和76%。死亡率分别为36%和32%。部分发病耐过的鸡生长发育受阻,抵抗力下降。2临床症状本病发病突然,病鸡表现为精神不振,羽绒松散,低头,全身震颤,排出黄白色的水样稀粪,肛门粘膜发红,…  相似文献   

12.
1995年7—10月份,本地区肉仔鸡鸡群不同程度的发生鸡住白细胞虫病,主要特征为贫血、绿便、生长发育迟缓,肌肉、脏器出血。1 流行情况 从7月下旬开始发病,发病快,时间长。据统计,有40%的养鸡户发生此病,发病率60%左右,死亡率10—30%,最早发病日龄为14日龄。如果治疗时间短或停药时间长,往往造成复发。  相似文献   

13.
1985年6月,我县S鸡场和W鸡场相继发生一种鸡的急性传染病,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S场西赛斯雏鸡(1,715只)于47日龄时发病,一周后平息,共死亡655只,死亡率为38.19%;三黄鸡(1,579只)于28日龄时发病,一周后平息,病死鸡298只,死亡率为19.05%。  相似文献   

14.
鸡黑头病也称鸡传染性盲肠肝炎,是一种急性原虫性传染病,雏鸡的发病率死亡率很高。1992年7月一养鸡大户饲养的商品蛋鸡发生盲肠肝炎病,发病率为30%,死亡率为20%。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农户饲养20日龄蛋鸡共700只,和土种成鸡30只一起混养。自己配料饲喂,生长发育状况一般。蛋鸡50日龄开始发病,一星期后死亡了140只,死亡率为20%,发病率在30%。但是和蛋鸡同群饲养的土种成鸡没有发病。发病期间曾用土霉素、敌菌净、氟哌酸拌料饲喂。饲养阶段正值梅雨季节,地面潮湿,昆虫较多。和成鸡混养,地面没有进行消毒处理。这  相似文献   

15.
弧菌性肝炎是由弧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它可感染小鸡和成鸡,引起发病。本病以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及慢性病程经过和刻检时肝脏肿大、有坏死灶为特征。95年2月某养鸡专业户从北京地区某种鸡场购进20O0只海赛克斯商品蛋鸡,在育雏期发生了类似本症状的疾病,经发病情况和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雏鸡弧菌性肝炎,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症状该群鸡采取地面垫料乎养,根据其营养需要.配以全价词料。在23日龄时鸡群中出现有排白色稀便的病鸡,以后逐渐增加,36日龄时发病率已达到30%左右。发病鸡生长缓慢或停滞,群体均匀…  相似文献   

16.
绦虫病对笼养鸡来说很少发生,尤其是笼养种鸡,发病率更小。石家庄市某种鸡场的笼养种鸡于2000年9月开始发病,经综合诊断后,确诊为赖利绦虫病。诊治情况如下:一、饲养管理与发病情况此种鸡场笼养海兰成年种鸡7500套,青年种鸡5000套,分别于230日龄和105日龄开始发病。该鸡群从未进行过驱虫工作,转群时,鸡舍也没彻底冲洗与消毒过。另外,转群的同时又进行了补充断喙,使鸡只抗病力下降,成年种鸡发病率达30%,死淘78只,青年种鸡发病率达47%,累计死亡163只。二、临床症状发病鸡只表现精神沉郁,羽毛逆立,粗乱无光泽,食欲下降,饮…  相似文献   

17.
某鸡场饲养罗曼蛋鸡,在118日龄时,发生了一种以关节腓肠肌腱肿胀,并有波动感,跛行为特征的鸡病,经流行病学、病理学、细菌学诊断为关节炎大肠杆菌病,全群投服庆大霉素、氯霉素后,收到显著疗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鸡场养罗曼蛋鸡4万只,110日龄,肌肉注射大肠杆菌病灭活油乳苗,剂量每只鸡1毫升,到118日龄发现有个别鸡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由于个别鸡发病,没有被重视,以后病情越来越严重,鸡群发病率在50%左右,认为是得了代谢病(因为症状与锰缺乏一样)。在每吨饲料中加入114克硫酸锰,连用…  相似文献   

18.
八例鹅副粘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病情况对本市8户鹅群的发病情况调查发现,发病日龄都在30—60日龄之间,病程2—7天,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较高。8户共饲养1850只鹅,其中发病269只,死亡131只,发病率为14.51%,病死率为48.7%,病鹅能引起饲养户的鸡同时发病,而且...  相似文献   

19.
鸡的嗉囊疾病(“硬嗉病”、“软嗉病”)往往作为单纯的消化道疾病看待,未能与特定的病原联系起来诊治。笔者在某鸡场有一定发病率的“大嗉子”鸡群中,从嗉囊病灶分离出致病性的念珠菌,证实为该次发病的病原,特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主要在30—40日龄的肉鸡群中发生,发病率10—20%,死亡率2—3%,发病时期适  相似文献   

20.
1993年5月某鸡场引进伊沙褐雏鸡4000只,自当日起,每天都有弱雏死亡,8日龄时,由于阴雨寒冷,大部鸡群迅速发病,发病率达60%,死亡率为12%。随来我所诊治。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鸡伤寒病。伤寒虽各日龄鸡均可发病,但却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鸡,在3周龄以下雏鸡中发病较少,且常常被当作白痢,因此现将本病例的整个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临床症状:病鸡精神萎顿,缩颈低头,嗜唾,羽毛蓬乱,食欲极度下降,消瘦、排黄白色稀粪,近四分之一的病鸡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