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苜蓿是新疆主要栽培牧草,是多年生的豆科作物,他的生态体系独特,不同于比较稳定的果园生态体系,也不同于每年发生较大变化的大田一年生作物生态体系。苜蓿田中的昆虫比较丰富,被称为昆虫的“天堂”,据统计有500多种,其中一类是危害苜蓿的害虫;另一类对苜蓿不造成危害的昆虫。近年来,苜蓿产业的开发与生产,使苜蓿在新疆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形成了较为单一的品种种植格局。随着苜蓿种植面积的扩大,虫害已成为苜蓿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而且呈上升趋势。本文根据调查资料,对苜蓿田主要害虫的分布、习性、危害及其防治进行详述。1苜蓿夜蛾1.1…  相似文献   

2.
苜蓿花期访花昆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野生传粉昆虫在提高牧草种子产量方面具有的意义,为了掌握野生访花昆虫的种类及活动规律,指导苜蓿种子生产,笔者于2011年对新疆农业大学呼图壁生态站苜蓿花期访花昆虫种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苜蓿花期访花昆虫有6个目,分属于18个科。其中蜜蜂总科是传粉频率最为稳定的昆虫,也是数量最多的昆虫;6月14—16日是访花昆虫传粉的高峰期,访花昆虫种类及数目最多。一天中,13:00—16:00是访花昆虫传粉活动最频繁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宁南山区不同施肥模式对苜蓿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宁南旱作农区是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地区。西部大开发以来,该区苜蓿人工草地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如何在干旱条件下提高苜蓿产草量,成为该区生态经济农业研究的战略课题。根据不同的施肥模式试验,研究探讨了该地区苜蓿高产施肥技术措施,针对宁南地区的农业生态条件,提出适宜该区苜蓿高产施肥技术措施与施肥方案,常年降水不足400mm的宁南旱作农业区,在一定的施肥水平下仍然可以实现高效草地生态经济农业。生态经济农业(Ecological economy Agriculture):简言之就是“产业化的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农业,是基于生态农业基础之上的新经济时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其完善了生态农业理论界面的不足,将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有机结合,解决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小农经济难以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戈峰研究员领导的种群生态与全球变化研究组模拟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到750ppm的环境,以豆科植物蒺藜苜蓿和模式昆虫豌豆蚜为研究对象,利用固氮缺失型与野生型苜蓿为研究材料,从植物的固氮作用、氨基酸代谢、以及豌豆蚜的种群适合度、行为特征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等方面,系统研究了豌豆蚜如何通过植物的固氮作用来调节利用植物的氮素营养从而适应CO2浓度升高。该研究在线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氮素作为昆虫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其含量受到CO2浓  相似文献   

5.
一、昆虫病原线虫的特点 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lhogenic nematodes)是一类专门寄生昆虫的线虫,它随食物或通过自然孔口(气门、肛门)、节间膜等进入昆虫体内,迅速释放其所携带的共生菌,使寄主昆虫得败血症而死亡。可以寄生防治多种农林害虫,特别是对难于防治的土壤害虫  相似文献   

6.
灌溉对留种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留种苜蓿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研究,表明灌水对留种苜蓿的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灌水还可能造成植株的倒伏,使苜蓿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其原因是倒伏影响了昆虫的授粉,同时新生枝条迅速生长削弱了生殖生长的养分供应。对留种苜蓿在蕾期和花期避免灌水可减轻倒伏程度,在荚期灌一水即可。  相似文献   

7.
人工控制条件下大豆不育系昆虫传粉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借助昆虫为大豆不育系传粉是杂交大豆育种的重要手段。试验以不同大豆不育系为材料,在网室、温室以及海南等条件下对蜜蜂、熊蜂和苜蓿切叶蜂的传粉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蜜蜂、熊蜂和苜蓿切叶蜂均可作为大豆不育系的传粉媒介,以苜蓿切叶峰的传粉效率最高。冬季在温室内不宜以昆虫作为传粉媒介繁育不育系。在海南人工加光能够满足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可以在网室内借助苜蓿切叶峰传粉繁育不育系或生产F1种子。不同基因型大豆不育系间其异交结实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苜蓿堪称“牧草之王”,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最主要的豆科草之一。我国现有苜蓿面积183万hm^2,居世界第5位。苜蓿对世界和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苜蓿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种植业,还会带动其相关的种子区域化生产、机械收割、打捆、加工配套系统、产品检验、贮运、营销体系的发展。苜蓿除了可以被加工成草捆、草块、草粉、草颗粒等常规产品,还可以被深加工成叶蛋白、浓缩维生素等保健食品,其潜在的增值效益十分诱人。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赵淑芬  陈志远 《华北农学报》2004,19(Z1):131-133
苜蓿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交错带重要的牧草之一.近年来,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治理中得到快速发展,但在生产中缺乏规范的苜蓿种植管理技术,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制定规范的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是非常必要的.苜蓿栽培技术模式,是在林西县多年的苜蓿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该技术模式又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后形成此文.技术模式着重介绍了苜蓿品种的选择原则、播种要点、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苜蓿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苜蓿是世界上重要的豆科牧草,它具有品质优良、易于栽培等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在分子水平上对苜蓿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已取得了部分成果。本文简单介绍了苜蓿组织培养的种类及影响因素,综述了近年来遗传转化和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苜蓿研究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苜蓿基因工程在今后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应用苜蓿这种优良豆科牧草,减少苜蓿病害就成为当前扩大苜蓿生产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苜蓿叶部和根部产生病害的研究进展和抗病评价做了综述,并针对当前研究进展为建立中国苜蓿抗病评价体系提出建议,为今后从事苜蓿抗病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白鲜皮的醇提物来测定其对鳞翅目昆虫黏虫、苜蓿夜蛾、菜青虫和鞘翅目昆虫二十八星瓢虫、双斑萤叶甲、榆紫叶甲、绿豆象的杀虫活性。采用ASE快速萃取技术,以乙醇为主要的提取溶剂,对白鲜皮中杀虫活性成分进行高效提取,初步探索了其醇提物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3.
正夏天,人们在田间地头,常可看到一类有着绿色而柔软的身体,长着四个大而透明的翅膀的昆虫,缓慢地飞翔于空中,这就是著名的灭虫能手——草蛉。草蛉属于昆虫纲的脉翅目,这一目的昆虫全世界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近200种。绝大多数种类的成虫和幼虫均为肉食性,能够捕食蚜虫、蚁、螨等,所以其中不少种类在害虫的生态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草蛉体壁通常柔弱,如柳絮一般,细长的身体有10毫米左右,翅阔,透明,看  相似文献   

14.
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里,植物往往处于生态食物链的低端然而也有例外,那就是奇妙的食虫植物.、它们可以利用先走演化的特殊技能,来捕食以昆虫为主的小动物在早期的英文中惯用Insectivorous Plants来表示吃昆虫的植物.  相似文献   

15.
苜蓿是美国栽培的最重要的饲料作物,主要用作动物消费的干饲料来进行收割,但也是放牧的重要组分。在美国南部,非休眠苜蓿尤其重要,因为在南部,在灌溉条件下其年产量可高达52Mg/ha.年,而美国中西部生长的苜蓿年产量仅为22Mg/ha.年。非休眠苜蓿在夏季  相似文献   

16.
我国苜蓿属植物栽培品种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我国共有苜蓿属(Medicago)植物13个种、1个变种,其中栽培品种主要是紫苜蓿(M.sativa L.)、野苜蓿(M.sativa L.)、花苜蓿(M.ruthenica(L.)Trautv.)、南苜蓿(M.hispida Gaertn)、天蓝苜蓿(M.lupulina L.)和其他一些一年生苜蓿,其中紫苜蓿(M.sativa L.)栽培最多、分布最广泛.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苜蓿品种有36个,其中地方品种17个、育成品种17个、引进品种及野生栽培品种各1个.并在我国栽培品种可划分为6大种植区划的基础上,将地方品种划分为7个生态类型,育成品种划分为5种育种类型,而引进品种则非常多样化.如此丰富的种质资源不仅将在牧草的栽培选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对大力发展我国的苜蓿产业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棉花害虫生物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1991~1995年在“六五”、“七五”科技攻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北方棉区“作物一害虫一天敌”系统的基本特点,从不同生态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的研究入手,重点探讨了棉花害虫生物生态控制关至技术,并组建了麦套春棉棉花害虫生物生态控制技术系统。在棉田昆虫群落方面,重点研究了不同生态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的抽样方法、结构与功能及其季节性格局;在生物控害技术方面,重点研究了利用寄主抗虫性、增强寄主耐害性、保护利用天敌、天敌控害阈值等关键技术;在生态控害技术方面,重点研究了翻耕灭蛹、立体种植等关键技术。组建了麦套春棉棉花害虫生物生态控制技术系统,累计示范面积5000多hm ̄2。示范区内主要棉花害虫的危害损失被控制在8%~12%,每公顷挽回皮棉损失60~80k8·hm ̄(-2),节省用药20%~30%,直接经济效益530~650万元人民币;天敌总量较常规防治区增加26%~35%,未发生人畜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8.
30%灭幼脲·阿维菌素sc对花菜小菜蛾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灭幼脲是抗昆虫体内几丁质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系昆虫的另一类型的生长调节剂 ,这类化合物控制了昆虫所特有的生理生化反应 ,为昆虫专一性的选择性杀虫剂。近年在防治靶标昆虫中应用在逐年增加 ,为提高防治效果 ,于 2 0 0 0年将其与阿维菌素复配并对多种农药产生抗药性的昆虫小菜蛾进行田间小区对比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验药剂30 %灭幼脲·阿维菌素sc(有效成分为灭幼脲·阿维菌素 ) 15 0 0 ,2 0 0 0 ,2 5 0 0倍液 ;对照药剂 :2 5 %灭幼脲sc5 0 0倍液1 8%集琦虫螨克E .C .2 0 0 0倍液。以上药剂由深圳市诺普信农化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9.
正昆虫头上长着2根长须,叫做触角。在昆虫世界里,除了生活在土壤里的原尾目这一类之外,几乎所有昆虫的头额上都有一对触角(少数种类已退化)。它是万能"探测器",能嗅气味、辨声音、测方向、找目标,甚至靠触角去谈情说爱,一旦将其触角剪除,它就难以生存了。昆虫的触角变化万千,但其基本构造却相差不远。触角是一对分节、可以活动的附肢,一般都长在昆虫头部正面上方、两复眼之间。如果捉  相似文献   

20.
光周期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苜蓿(Medicago sative)秋眠性(Fall dormancy)是苜蓿在秋季因日照长度变短和气温下降时的一种适应性生长特性,这种生长特性与苜蓿的抗寒性和生产性能相关[1]。自20世纪20年代Oakley发现苜蓿秋眠性以来,国外许多学者相继对不同秋眠性苜蓿品种的生长习性、根系形态、生产能力、抗寒性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秋眠性苜蓿秋季刈割后顶端生长长度很短,产量低,但越冬性增强,非秋眠型苜蓿则相反[2,3]。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将苜蓿的秋眠性分类标准定为9级3大类,即秋眠(1、2、3级)、弱秋眠(4、5、6级)和非秋眠(7、8、9级),现已成为全美苜蓿评价和商业化生产的第一评定指标[4]。随着对苜蓿生产区域化的要求,国外对苜蓿秋眠性的研究日益加深,在苜蓿秋眠性的遗传、生理生化以及秋眠性测定和不同秋眠性苜蓿的生产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5],但对苜蓿秋眠性的激素调控研究报道很少[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