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棚式塑料暖圈养羊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快速增产措施,利用半棚式塑料暖圈养羊是一项应该提倡的措施.塑料暖圈是后半部由泥顶棚,前半部由弓形塑料棚结合而成的封闭性棚圈.是利用塑料透光性强、封闭性严的特点,白天吸收太阳热能,夜间保存羊体热能,从而提高圈舍的温度.据测试,在每平方米容纳2只羊的情况下,圈内比圈外温度最高可提高23℃.在48 d的测试中,8:00平均温度圈内较圈外提高16.2℃.22:00圈内较圈外平均温度提高15℃.夜间温度最低可保持在-5℃以上,为羊只过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作为快速增产措施,利用半棚式塑料暖圈养羊是一项应该提倡的措施。塑料暖圈是后半部由泥顶棚,前半部南弓形塑料棚结合而成的封闭性棚圈。是利用塑料透光性强、封闭性严的特点,白天吸收太阳热能,夜间保存羊体热能,从而提高圈舍的温度。据测试.在每平方米容纳2只羊的情况下,圈内比圈外温度最高可提高23℃。  相似文献   

3.
育肥猪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育肥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在我国养猪发达地区,育肥猪(20~100kg)150d出栏,日增重在700g以上,料肉比33∶1以下。甘肃省育肥猪生产的平均水平是180d出栏,日增重在600g左右,料肉比38∶1,总体而言存在着饲养周期长,整体效益低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配套技术赶不上,饲养管理落后,兽医卫生制度不健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甘肃省临泽县新华种猪场实施了育肥猪配套技术的推广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猪日增重平均提高到725g以上,料肉比34∶1以下,育肥期缩短到155d,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 栏舍建造规模…  相似文献   

4.
<正> 前言我县地处山东中部地区,冬季寒冷,最低温度一般在零下10—14℃左右。低温月份为12月上旬至下年2月底,约计3个月。由于冬季育肥猪易受外界低温影响,而猪体每天需要耗用大量的能量,以满足自身维持和生长的能量需要。外界温度越低,育肥猪耗用的能量越多,饲料报酬也就越低,从而导致日增重慢、耗用饲料多、经济效益差。采用简易塑料薄膜暖舍养猪,不仅能提高舍内温度和节省饲料,而且能提高日增重、出栏率和经济效益。笔者于1988年11月25日至1989年2月25日进行了简易塑料暖舍养猪对比试验,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由于塑料薄膜具有不透气、透光性能好、成本低等特点,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养猪大多采用塑料大棚保温,有效地提高了养猪的经济效益。据测定,冬季塑料大棚猪舍内的温度平均在13.5℃左右,最低温度也维持在8℃以上,同开放式猪  相似文献   

6.
暖圈养猪是蓬莱市针对农村敞圈养猪的改革,是在低温条件下提高养猪效益的好办法。近几年来,本市农村的农户因地制宜地采用了这一办法,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例如,自1991年以来,东方猪场每年冬季(3个月)用暖圈养猪2240头,连续两年,合计多增重89106公斤、少耗料28960公斤,多收入358874.8元;同期,南王  相似文献   

7.
<正>选择饲养瘦肉型杂种猪瘦肉型杂种猪生长快速,使用的饲料少,抵御疾病能力强,繁殖性能好,并且窝平均产仔数比脂肪型猪多3~4头,饲料转化成脂肪的效率为4∶1,而转化成瘦肉的效率为1.25∶1,也就是说,生产1公斤脂肪的饲料可以生产3.2公斤瘦肉。优良的杂种猪瘦肉率为58%以上,日增重提高13%~53%,瘦肉率提高15%~20%,多产瘦肉11公斤左右,节省饲料15公斤以上,增加收入30~60元。并且,瘦肉的动  相似文献   

8.
塑料暖舍建造技术简单、成本低,容易推广,解决了北方冬季养猪的困难。其方法是,在原来敞圈或半敞圈基础上,冬天扣上塑料薄膜,变成封闭猪舍,提高了舍内温度。据对望奎县卫星镇5户养10头肥猪的专业户塑料棚暖舍温度测定,舍外温度—25℃,舍内平均温度5℃,舍内外温差30℃。 猪舍内过高的湿度和有害气体也对猪产生各种不良影响,在猪舍的设计上应考虑周到,以利于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变化,及时对舍内小气候进行人为控制。 1 塑料棚舍建造要领  相似文献   

9.
四、快速肥育是诀窍 快速养猪是指快速把猪养大,即出生后5~6个月使猪体重达到90~100公斤。这就需要从一出生就使其尽快生长。但每日的绝对日增重不可能特别高,最快时也只能达到1公斤左右,而且维持时间很短。断奶后到100公斤出栏,平均增重约0.7公斤/日,100公斤出栏时为6个月,这样一年可养三批。  相似文献   

10.
正不同栏的猪合圈饲养时常会发生咬斗。可先把原存栏的猪赶出圈外,用白酒喷洒圈舍,然后将这些猪同欲合圈的猪一起喷上相同的白酒,最后将欲合圈的猪和原存栏的猪依次赶回圈内,这样猪就不会咬斗了。  相似文献   

11.
蘑菇圈是广泛存在于草地和森林的大型真菌子实体环状群落。有些蘑菇圈如马勃蘑菇圈会显著促进周围植物生长,其蘑菇圈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一直是一个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青海海北高寒草甸马勃蘑菇圈,从2023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对蘑菇圈土壤温度进行连续监测,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蘑菇圈子实体进行拍照,同时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检验蘑菇圈真菌生长对土壤温度和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蘑菇圈圈上土壤温度变化与圈内、圈外有明显差异,在当日23时后至次日凌晨5时,蘑菇圈上土壤温度高于圈外与圈内0.3℃~1.6℃,红外影像显示蘑菇圈真菌子实体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4℃。蘑菇圈圈上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圈内圈外(P<0.05)。蘑菇圈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圈内和圈外。因此马勃蘑菇圈真菌的生长增加了土壤环境温度、提高土壤酶活,通过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促进了蘑菇圈上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农户养猪:都希望能得到较好的收益.因此,提高农户养猪的经济效益,要采取有效的措施.1、选择优良猪种.选择体型大,食欲旺盛、适应性强,两元或三元杂交的瘦肉型猪作育肥猪,充分利用猪的杂交优势,因为杂交猪的饲料利用率比本地猪高30%左右.2、确定适宜的规模.开始养猪要少养,待积累经验后,逐步扩大,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根据自己的厂地、资金、人员等条件,确定适宜的养猪规模.3、搞好卫生防疫,提高成活率.对育肥猪要定期驱虫,育肥期一般驱虫两次,一次在断奶后,一次在猪体重达60公斤左右时,同时,对猪要注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三化”养猪即“公猪引进良种化,母猪当地良种化,肉猪杂种化”。推广“三化”养猪是合理用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降低养猪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过去,我市养猪生产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很低。主要表现在猪群混杂,血缘不清、繁殖率低、繁活率不高、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出肉率低等情况。根据调查,一般饲养18—22个月龄,毛重才能达到90公斤,屠宰率60%左右,料肉比5—5.5:1以上。养猪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严重阻碍了我市养猪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传统育肥猪,品种单一,以青粗饲料为主,有啥喂啥,管理粗放、病害多,结果是增重慢、耗料多,成本高,所以农民有“养猪不赚钱”之说。经大面积推广科学养猪综合技术饲养试验证明,新法育肥猪,精青粗料合理搭配,比传统的增重快,耗料少,省工省燃料,效益显著,是科技兴牧,养猪节粮的好途径。 一、试验方法 (一) 组间基本要求是,选择双月断奶入圈仔猪个体重差异不大,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入圈后及时防疫,育肥期驱虫2次,控制在90公斤左右出栏。(二)试验组头均喂配合饲料200公斤左右。饲料配方:20—60公斤体重,每公斤含消化能11.92兆焦,粗蛋白15.83%、钙0.72%,有效磷0.40%,赖氨酸  相似文献   

15.
专业养猪经营形式与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专业化养猪生产。以逐步替代依靠千家万户养猪满足社会对猪产品的要求,已成为养猪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县的专业化养猪生产是在开发瘦肉型猪生产中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县已有200余家,经外贸公司收购猪已达6596头,存栏猪3100多头(不包括未断奶仔猪),专业户养猪的出栏率可达到200%左右。显示了专业化、商品化养猪的无限生命力,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现从三年来的实践,就养猪经营规模、形式、方向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过去,西宁市郊区养猪生产各项指标很低,品种杂乱、繁殖率低、繁活率不高、饲养周期长、出栏率低;肥猪饲养一年半以上毛重仅达90公斤,料肉比在5—5.5:1以上;养猪成本高,经济效益差,严重阻碍了郊区养猪生产。 1981年9月以来西宁市畜牧兽医站承担了“推广长苏互”组合为主体的猪杂种优势利用及建立“三化”养猪繁育体系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头普通母猪出栏大概需要半年时间,而一头本土猪需要一年左右。而且,一般三元猪的料肉比约为2.4∶1,本土猪则达到了3∶1,有的甚至高达4∶1。养殖成本要高出很多。"山东省巨野县牧兴养猪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修胜一语  相似文献   

18.
2004年近1年来猪价居高不下,多数地区生猪出栏价在每千克8元左右,给农民养猪创造了极好的市场环境条件。然而,过去的这1年中农民的养猪量非但没有增加.许多地区农村的空圈率却高达30%以上,有的村庄高达50%以上。这么好的市场环境,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养猪?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害严重的猪病长期得不到控制,使农民对养猪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冬季最冷可达零下十几度,夏季最热可达零上38℃。因此,在最冷最热的季节,养在农村那种简单猪圈内的猪,生长、成肥受到很大的影响,仔猪成活率低,养猪经济效益不高,"一年养猪半年长"的原因就在这里。为解决防寒、防暑问题,现介绍一种冬暖夏凉的养猪大圈。这种猪圈冬季圈  相似文献   

20.
分出群内轻体重的猪重新组群  在猪体重轻重不一的问题上进行的管理 ,可对猪的生产流程产生重大影响。许多养猪者常常在猪入舍时在每一圈栏中置入过量的猪 ,然后 ,在入舍后最初3 8周内的某时 ,分出每一圈内体重最轻的猪并将这些猪重新组群。他们这样做 ,是因为他们认为 ,分出圈内体重最轻的猪并将其与其它圈内体重最轻的猪重新组群 ,可从总体上改善整个入舍猪群的生产性能 ,并且还可能提高猪场设施的利用率。最近 ,NCR -89养猪生产管理委员会在“断奶 -肥育”和“生长 -肥育”这两种生产体系中检验了上述做法 (Brumm等 ,2 0 0 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