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亲和层析法提取副结核特异性抗原,用以作牛副结核ELISA的检测。结果证明,本抗原的特异性优于Sephadex-G200凝胶柱第一蛋白峰抗原。  相似文献   

2.
筛选牛副结核分枝杆菌的2个主要抗原map0862、map2154c中抗原指数高的抗原表位基因,将多表位基因序列合成,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28a-map0862-2154c。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诱导表达,以表达的重组表位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牛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GICA,map0862-2154c-GICA),同时对河北省部分牛场采集的242份副结核病奶牛血样进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牛副结核分枝杆菌表位蛋白map0862-2154c成功表达,表达产物能与牛副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血清反应。临床血清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91.86%(79/86),94.23%(147/156)和93.38%(226/242),该方法可用于牛副结核病的血清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3.
牛副结核ELISA诊断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牛副结核病ELISA诊断方法。采用亲和层析抗原。被检血清以高压粉碎草分枝杆菌吸收原进行吸收。该方法的敏感性76%,特异性97%,通过对2483头奶牛进行检测,检出率为6.1%,并与常规的补反和变态反应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牛副结核ELISA可以替代补反,做为检测牛副结核的一种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牛副结核病的生前检查主要靠免疫学诊断法,目前普遍使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有皮内变态反应和补体结合反应(以下简称皮变和补结)。这两种方法检出率都不高,特异性不强,对有临床症状牛和无临床症状牛的检出各有偏颇。我所张仕详氏等研究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曾在牛副结核ELISA中采用的亲和层析抗原,收到了较其它抗原更为满意的结果。该抗原的最大优点是特异性较好,但不足的是经盐酸-甘氨酸(pH2.8)解吸附后,其抗原性有所减弱,致使抗原的包被量反而大于过G200凝胶柱抗原,而且通过一次亲和层析柱收获的抗原量也是很有限的,给大批制备抗原带来一定困难。考虑到目前的牛副结核ELISA主要是排除牛草分枝杆菌以  相似文献   

6.
为研制便于检测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抗原含量的选择性显色计数琼脂(以下简称猪三联显色培养基)以代替传统的马丁琼脂,对比研究了干粉马丁琼脂、新鲜马丁琼脂和猪三联显色培养基的理化特性和生长特性,并通过活菌计数方法平行对比了猪丹毒单价苗、猪肺疫单价苗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活疫苗的抗原含量.结果显示,猪三联显色培养基在活菌...  相似文献   

7.
牛副结核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相当严重,给养牛业造成严重损失。近年来不少单位用禽型结核菌素作皮内试验,或用禽结核菌和副结核病变组织中的菌体抗原作血清学试验进行检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最近我们在疫区采集了一些病料  相似文献   

8.
牛副结核病的现行免疫学诊断法主要有皮内变态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我所研究的补体结合试验已通过吉林省成果鉴定,于1983年与成都药械厂共同试制牛副结核病补体结合试验用抗原三批,进行补体结合区域扩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补体结合反应(以下简称补反)在兽医实践中,对于牛肺疫、布氏杆菌病、牛副结核、马传染性贫血等病的诊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在血清学反应中,补反的操作方法是比较复杂的。一些文献和农牧渔业部公布的《动物检疫操作规程》指出:“每次做补反正式试验前都要当日测定补体效价,否则由于使用补体量不准而影响试验结果。”我们  相似文献   

10.
在前一报告中,采用副结核菌原生质抗原进行ELISA捡测牛副结核抗体时,由于副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许多分支杆菌具有类属的抗原性,因此常出现假阳性反应而干扰对副结核抗体的检测。为此,我们参考Y. Yokomizo的方法,利用草分枝杆菌对待检血  相似文献   

11.
据文献报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以下简称肠炎耶氏菌),抗原性复杂,其抗原特性与其它肠杆菌科的抗原成分相似,具有耐热的菌体“O”抗原成分及不耐热的鞭毛“H”抗原成分和对热不稳定的菌体“K”抗原成分。这三种抗原成分中“O”抗原为  相似文献   

12.
选用5株经驯化的牛副结核菌株,以6个国际标准菌株为对照、其他分枝杆菌菌株为参考,采用综合鉴别方法可将牛副结核菌株同其他分枝杆菌严格加以区别。从而为鉴定副结核菌株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室方法,并首次确认了我国牛副结核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13.
牛副流行性感冒(简称牛副流感)会影响牛的生长,病牛表现食欲减退且精神不振,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常见病牛健康水平下降。该病对养殖效益影响很大,要高度重视防治工作,不仅日常管理要加强预防,也应注重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4.
牛副流行性感冒简称牛副流感,临床上又称之为运输热、运输性肺炎、牲畜围场热等,是一种急性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以呼吸器官受侵害为主征,通常只引起轻微的呼吸道疾病或血清转阳的亚临床性感染.  相似文献   

15.
将牛副结核菌 P_(18)株及 P_1株以不同剂量给不同日龄地鼠口服及腹腔接种证明。5mg 细菌腹腔接种30~45日龄的地鼠,能100%感染。地鼠口服细菌不能感染.认为地鼠在牛副结核菌的实验中可以作为模型动物。我们采用美国牛副结核菌株 P_(18)和本所分离的牛副结核菌株 P_1,对感染地鼠的途径、剂量、日龄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牛副流感病毒3型(BPIV-3)内蒙09株(NM09)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JQ063064)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牛副流感病毒3型分离株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通过NheI和Not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Zeo(+),获得真核重组质粒pcDNA3.1-N。采用Superfect转染试剂将重组质粒转染至BSR细胞中,转染后的BSR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方法检测,重组质粒pcDNA3.1-N在BSR细胞中能正确表达N蛋白。本研究结果为BPIV-3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牛副结核病又称牛副结核性肠炎、约翰氏病。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临床上多呈隐性感染,是以持续性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泌乳性能降低等为主征的慢性消化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牛副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慢性感染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必须通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牛副结核病同样严重威胁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对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近年来我国逐渐意识到牛副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相关动物疫控部门也对该病的流行特点、防控措施进行了多方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牛、绵羊、山羊、鹿等反刍动物。为了更好的防治本病,研究一种简便易行、特异性高的诊断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于1986年应用琼脂扩散试验做了绵羊副结核病的诊断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菌种:牛副结核分枝杆菌P18菌株,由中国兽药监察所惠赠。琼扩抗原制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副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MAP0862在牛副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作用,建立牛副结核病特异性ELISA诊断方法。将通过原核表达获得的副结核特异性蛋白MAP0862纯化并定量后作为包被抗原,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后初步建立了牛副结核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使用牛副结核阳性血清、牛布病阳性血清、牛结核阳性血清、卡介苗免疫牛血清、牛大肠杆菌阳性血清以及健康阴性牛血清对该方法的验证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使用该方法对300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IDEXX副结核检测试剂盒的符合率为94.3%。基于副结核特异性蛋白质MAP0862建立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能有效检测牛副结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