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我国茶树害虫生物防治概况,包括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以及昆虫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
生物防治在害虫治理过程中愈来愈重要,作为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害虫控制效果评价不可或缺。昆虫生命表作为研究昆虫种群动态的重要科学方法之一,在昆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发展、延伸,昆虫生命表的制作和分析方法逐渐完善,生命表评价技术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效能评价、植物抗虫性效能评价和生物农药控制害虫效能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虽存在一些尚待完善之处,但多数情况下可以为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效果进行归纳和定量评价,同时增加了估计害虫种群数量发展趋势的途径,对选择最佳的害虫管理方案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生育期长,害虫多样。为提高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效果,需协调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选择对害虫高效而对天敌无害的高选择性农药,提高协同控害作用。国内开展了许多不同化学农药对稻田捕食性天敌(瓢虫、捕食蝽)和寄生性天敌(寄生蜂)的风险评价,但化学农药对稻田捕食性天敌蜘蛛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黄邦侃 《植物保护》1985,11(5):27-28
在害虫生物防治领域里,世界各地应用天敌昆虫最多的是赤眼蜂,其次就是瓢虫。经济作物害虫的天敌,尤其是在螨、蚧、蚜、木虱和粉虱的捕食性天敌中,许多瓢虫具有最大的效能。 引进天敌瓢虫控制害虫,国内外有许多实例。H.L.Sweetman(1958)在《生物防治原理》书中称,世界各国利用瓢虫防治  相似文献   

5.
蜜源植物波斯菊对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蜜源植物有利于天敌昆虫田间定殖与增效控害,是保护性生物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筛选及评价蜜源植物对天敌的涵养作用,本研究比较了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荷兰菊Symphyotrichum novi-belgii与对照杂草区域的天敌、害虫种群动态,同时评价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波斯菊对瓢虫及蚜虫种群数量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杂草区域相比,千屈菜区域内天敌及害虫数量均显著较多,波斯菊区域内天敌数量显著较高但害虫数量较少,优势天敌为捕食性瓢虫。不同种植密度下波斯菊花带内的捕食性瓢虫和蚜虫数量存在显著差异;种植密度为50%波斯菊花带内瓢虫和蚜虫数量高于种植密度100%,且两种密度下波斯菊花带内益害比均显著高于对照杂草区域。本研究初步表征:波斯菊花带对捕食性天敌具有较好的诱集涵养作用,可作为天敌优良的蜜源植物增效害虫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6.
江苏农田捕食性隐翅虫种类初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翅虫隶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Stapllylinidae,种类繁多,体形多变,食性复杂,其中有相当数量以捕食或寄生昆虫为生,为农林害虫的重要天敌类群。我国对隐翅虫的研究不多,捕食性隐翅虫的报道也寥寥无几。为了开展害虫的生物防治,需要进一步了解天敌昆虫资源,我们于1979~1981年间对江苏农田捕食性隐翅虫种类,生活习性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蚂蚁防治农林害虫逐渐成为IPM中一个重要的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对代表性茶园蚂蚁群落和主要优势类群蚂蚁的生态位调查,确定其优势类群;筛选出具有较宽生态位、较强捕食能力、适合重庆山地茶园的捕食性蚁科天敌昆虫。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虫植物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迄今对16种捕食性和7种寄生性天敌昆虫个体进行的毒性测定表明,转基因植物对天敌昆虫没有直接毒性;取食了转基因植物的猎物对大部分捕食性天敌昆虫个体无毒副作用。取食了转基因植物的寄主害虫如表现亚致死反应,则对寄生蜂个体无毒副作用,甚至对寄生蜂与抗虫作物间有增效作用;如寄主表现致死反应,则对寄生蜂个体有明显毒副作用。转Bt基因棉花,玉米和马铃薯田中主要广谱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等于或显著高于常规田,生测中对普通草蛉的副作用并未使其大田种群受到不良的影响;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群数量除在个别Bt棉田中明显减少外,在其他Bt作物田中均等于或高于常见田,除个别棉田外,未发现Bt作物田中天敌群落受到不良影响,部分研究发现Bt作物田中某些非靶标刺吸口器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数量明显高于常规田,建议采用“三层次检测体系”评价转基因作物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草蛉科天敌昆虫及其生防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艳  刘星月 《植物保护学报》2020,47(6):1169-1187
草蛉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在蚜虫、介壳虫、粉虱、蓟马和螨类等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虽然利用草蛉进行生物防治在我国已有近50年的历史,但针对不同农业生态系统及不同害虫物种,有关草蛉优势天敌物种的精准开发利用仍受到分类鉴定、生物学习性和捕食潜能等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不足的制约。本文总结了草蛉科的基础生物学习性、地区优势物种与栖境选择、捕食潜能、草蛉与猎物及植物的互作关系和田间应用现状,提出了改善草蛉生防应用成效中的关键问题,对我国具有生防应用前景的草蛉种质资源发掘进行了评述,以期为推动我国草蛉天敌物种的发掘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法国研究应用生物方法防治作物害虫,开始于上世纪末期,研究的内容分两方面;食虫天敌和昆虫的传染病。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引进和驯化,植物保护有了新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曾认为只有发展合成化学杀虫剂,方能彻底解决农作物病虫害的问题。但是,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法国农业部直属研究机构)建立了两个生物防治研究室;并于1956年参加筹建国际生物防治委员会,该会后来成为一个世界性组  相似文献   

11.
捕食性瓢虫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瓢虫在生物防治发展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Coppel和Martins(1977)在《害虫生物抑制》一书中,把1888年作为害虫防治早期历史与中期历史的分界。这是由于188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澳大利亚移殖澳洲瓢虫防治吹绵蚧获得成功,使引进天敌防治害虫成为一项重要措施,在害虫防治研究中更加重视天敌的作用,推动着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本文介绍了捕食性瓢虫的种类及区系分布,捕食性瓢虫的输引情况,总结了瓢虫人工繁殖以及捕食性瓢虫的利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天敌昆虫控害作用机制和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敌昆虫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防控害虫的重要因子。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安全、有效的害虫防控策略。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天敌昆虫对害虫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天敌昆虫的控害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阐述了天敌昆虫的控害机制,包括天敌昆虫控害作用的化学通讯机制、寄生蜂对寄主免疫的调控和天敌昆虫的间接控害作用三方面,还介绍了定量评价天敌昆虫控害作用的三种方法:罩笼接虫法、稳定同位素法和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申家店林区捕食性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家店林区植物种类较多,植被保存完好,通过对申家店林区捕食性天敌昆虫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采集和观察到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共7目14科41种385只;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类较多,个别种类数量大;不同样地捕食性天敌昆虫分布差异较大,且具有区域性。本调查研究可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捕食性天敌昆虫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浙江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危害及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茶树害虫黑刺粉虱天敌的调查结果,共发现天敌昆虫27种,其中捕食性天敌19种,寄生性天敌8种;捕食性蜘蛛9种;寄生性真菌7种。  相似文献   

15.
稻田中性昆虫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广东省四会市大沙镇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稻作区为试验基地 ,用吸虫器法采样 ,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中的中性昆虫、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与害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在整个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中 ,稻田中性昆虫物种丰富度的比例 ,在早稻和晚稻分别为 1 6 .98%和 6 .82 % ;而其数量比例为 :早稻 73.6 1 %、晚稻 37.94 %。稻田中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发生与重建比水稻害虫亚群落发展快 ,前者在水稻生长发育前期主要依赖于稻田中的中性昆虫重建其亚群落  相似文献   

16.
瓢虫的集团内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不同种类瓢虫之间、瓢虫与其他天敌之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影响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关键因素,探讨了集团内捕食对害虫生物防治的影响。综述为我国进行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评估、农田景观多样性对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及田间瓢虫与其他天敌协同利用措施的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瓢虫的集团内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不同种类瓢虫之间、瓢虫与其他天敌之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影响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关键因素,探讨了集团内捕食对害虫生物防治的影响。综述为我国进行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评估、农田景观多样性对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及田间瓢虫与其他天敌协同利用措施的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稻田蜘蛛的混合种群对褐飞虱的捕食功能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系统中蜘蛛群落的物种较多,数量较大,对控制害虫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研究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时,多采用天敌数量、天敌和害虫的时间及空间生态位重叠、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的单种天敌与单一害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参数,以及捕食作用参数(如基于种群趋势指数的天敌控制作用指数、EF指数等)来评价[1-6].本文同时采用稻田蜘蛛的数量、蜘蛛与飞虱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指数,以及不同蜘蛛种类混合种群对褐飞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参数,来估计稻田蜘蛛对飞虱的控制作用,以期为稻田蜘蛛的利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1前言 在马来西亚.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十字花科蔬菜上危害最重的害虫,造成蔬菜品质和产量的严重损失。生物防治的手段已经有很多报道,其中包括使用Bt和病毒。病毒可以同其它防治手段相容.持效期长,害虫不会发展抗性,所以是非常适宜的防治手段。病毒在特定昆虫中肠碱性环境下被激活,对非目标昆虫(如蜜蜂或者目标害虫的捕食性天敌)等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广丰县茶树害虫天敌昆虫资源调查的结果,共查明天敌昆虫57种,分属半翅目2科、脉翅目2科、鞘翅目4科、双翅目1科和膜翅目12科.指出了主要茶树害虫重要天敌昆虫.讨论了茶园生物防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