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仙人掌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150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将小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仙人掌小剂量组、仙人掌大剂量组。给药组灌胃分别给予仙人掌提取物1.0g/kg和2.0g/kg,1次/d,连续2周。各组进行耐常压缺氧试验、游泳试验、耐寒试验和耐高温试验。结果:仙人掌提取物能提高糖尿病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糖尿病小鼠游泳时间和耐高温时间,降低小鼠在低温环境下的死亡率。结论:仙人掌提取物能提高糖尿病小鼠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体重、糖耐量、胰岛素水平等方面分析了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等对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的影响。采用高脂高糖乳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高模组、二甲双胍组、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按剂量于每日10:00前灌胃给予不同组受试物30d。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及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的灌胃剂量为0.36g/kg;正常组、高模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的给药剂量为0.30g/kg。末次给药24h后,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胰岛素分泌水平。在给药期间,红花籽油组、亚麻籽油组、亚麻籽油提取物组及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灌胃第20天即可使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空腹血糖得到降低(P 0.05),且不同组受试物均有降糖效果,其中红花籽亚麻籽复合油组降糖效果最好,能使胰岛素分泌水平升高,增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P 0.05),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 0.01),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糖脂代谢紊乱症状,达到降血糖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仙人掌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探讨其对糖尿病的治疗机制。方法: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150mg/kg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将小鼠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仙人掌小剂量组、仙人掌大剂量组。灌胃给予仙人掌提取物1.0g/kg和2.0g/kg,连续4周。实验前、第2周、第4周测空腹血糖;末次给药后2h,断头取血和肝脏组织,分别检测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同时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①空腹血糖:给予仙人掌提取物2周后,大剂量组小鼠血糖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4周后,大、小剂量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②SOD、MDA和T-AOC变化: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相比,大、小剂量治疗组血清和肝脏中SOD活力明显上升(P〈0.01),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T-AOC增强(P〈0.01)。结论:仙人掌提取物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且能降低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苦荞麦水提物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所致的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DM2)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将SPF级雄性ICR小鼠60只,按体重随机区分组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和造模组,均用普通饲料喂养。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50只小鼠经过注射STZ构建成为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选择造模成功的小鼠将其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苦荞麦低、中、高剂量组,灌胃给药后0、4、8、14d测定小鼠血糖。在试验过程中,每天均对各组小鼠的进食量以及体重进行检测,并观察小鼠饮水量。结果表明:灌胃治疗14d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苦荞麦水提物各剂量组小鼠的体重明显增加(P0.01),而血糖显著下降(P0.01),其中苦荞麦水提物中剂量组小鼠的体重与血糖值变化最为显著。说明苦荞麦水提物具备一定的降低STZ致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的作用,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糖尿病小鼠模型,研究不同剂量蚕蛹蛋白酶解肽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脏器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给药 5 周后,200和800 mg·kg-1·d-1的蚕蛹蛋白酶解肽可使STZ 诱导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分别下降 22.2%和34.2%;与高血糖模型对照组相比,蚕蛹蛋白酶解肽可明显降低小鼠糖化血清蛋白含量,改善STZ 诱导糖尿病小鼠心脏指数、肾脏指数、肝脏指数。蚕蛹蛋白酶解肽对STZ致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加味桃核承气汤对糖尿病大鼠的肝、肾和心脏组织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尾静脉小剂量(45 mg/kg)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模型,设立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给药组(加味桃核承气汤10 ml/mg·d),测定第56天各组的左肾指数、右肾指数和肝指数,测定肝、肾和心组织匀浆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给药组大鼠的体重较糖尿病组极显著升高(P0.01),左肾指数和右肾指数较糖尿病组无显著变化,肝指数较糖尿病组极显著降低(P0.01);给药组的肝脏中的SOD和CAT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心脏中的GSH-Px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给药组肝、肾和心脏中MDA含量均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加味桃核承气汤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提高糖尿病大鼠的肝、肾和心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玉米须蚕茧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模型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小剂量的四氧嘧啶造小鼠糖尿病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玉米须蚕茧提取物对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玉米须蚕茧提取物对该模型有较好的降糖作用,低剂量组血糖质量浓度为(139.46±40.97)cg/L,中剂量组血糖质量浓度为(142.00±46.65)cg/L,高剂量组血糖质量浓度为(144.23±36.89)cg/L,给药组血糖均与模型组血糖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玉米须蚕茧提取物对本糖尿病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旨在探究链脲佐菌素所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在冬瓜皮提取物灌胃治疗下,模型小鼠的血糖浓度和模型小鼠的胰岛、肝脏、肾脏形态学结构变化情况,为阐明冬瓜皮提取物降低血糖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冬瓜皮提取物灌流给药治疗,期间监测血糖变化,治疗结束后取出小鼠胰腺、肾以及肝制成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法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对治疗后小鼠进行葡萄糖耐受实验探究冬瓜皮提取物对小鼠葡萄糖耐受影响。结果显示冬瓜皮提取物治疗组小鼠的血糖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小鼠的胰腺、肝脏和肾脏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冬瓜皮提取物组小鼠胰岛增大,胰岛细胞排列相较于对照组更加整齐,数目更多,大小更加均匀;肝脏有恢复索状结构的趋势,脂肪变性得到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肾小球更加规则,肾小管排列相对整齐。研究表明,冬瓜皮提取物能够有效治疗小鼠受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研究结果可为冬瓜皮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具体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选择自然感染羊狂蝇蛆的绵羊67只,应用伊维菌素注射剂分别按0.1、0.2和0.3mg/kg体重剂量颈部皮下注射给药,进行驱除羊狂蝇蛆的效果观察,同时设阳性对照组。结果显示,伊维菌素注射剂0.2、0.3mg/kg 剂量组绵羊的羊狂蝇蛆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0.1mg/kg 剂量组绵羊的羊狂蝇蛆驱净率、驱虫率分别为93.9%和98.6%。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羊狂蝇蛆有高度驱虫性,临床使用0.2mg/kg体重剂量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0.
荞麦蛋白复合物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不同剂量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后测定小鼠血糖值,确定小鼠最佳四氧嘧啶腹腔注射给药量为100 mg/(kg·d).以不同剂量的荞麦蛋白复合物灌胃糖尿病模型小鼠并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及血浆胰岛素,确定荞麦蛋白复合物最佳灌胃剂量为0.534 g/(kg·d),此剂量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鹿茸提取物对四氧嘧啶(ALX)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和抗衰老作用,利用ALX建立了糖尿病小鼠模型,并将鹿茸提取物(RD)分为低(1.6mg/g)、中(3.2mg/g)、高(4.8 mg/g)3个剂量组,对建模成功小鼠连续灌胃4周.试验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鹿茸提取物能极显著地降低ALX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丙二醛(MDA)浓度,提高肝(肌)糖元质量分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麦芽糖酶(CAT)的活性,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鹿茸提取物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提高机体抗衰老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玉米须总黄酮提取工艺及降血糖作用。[方法]以玉米须为材料,通过正交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玉米须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以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玉米须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玉米须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为16倍70%乙醇,回流2次,每次浸提2 h。动物试验表明,玉米须提取物高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的持续升高(P0.05)。[结论]玉米须提取物具有辅助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3.
魏涛  张静  高兆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34-7035,7052
[目的]研究金耳菌丝体多糖对四氧嘧啶致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昆明种雌性小鼠,将以四氧嘧啶尾静脉注射诱导的高血糖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低(50 mg/kg)、中(100 mg/kg)、高(150 mg/kg)剂量组和高血糖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剂量组连续灌胃金耳菌丝体多糖28 d后,研究金耳菌丝体多糖对高血糖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的体重显著提高(P0.05);高剂量组小鼠空腹血糖值明显降低15.4%(P0.05)。糖耐量测定中,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灌胃葡萄糖0.5和2 h后血清血糖值分别降低了9.4%(P0.05)和12.8%(P0.05),血糖曲线下面积降低了10.3%(P0.05)。[结论]150 mg/kg剂量组的金耳菌丝体多糖降低高血糖小鼠血糖的作用并能增强糖尿病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50、100和150 mg/kg剂量组的金耳菌丝体多糖能够改善高血糖小鼠体重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4.
王升贵  黄静  狄志鸿  姚璐  李冰  李海龙  杨善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460-17462,17487
[目的]研究松花苦桑粉的降血糖作用,为其作为辅助降血糖的功能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正常小鼠、四氧嘧啶(ALX)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为材料,按体重随机分组,灌胃给药,测定空腹血糖,进行淀粉负荷糖耐量试验(OSTT)。[结果]松花苦桑粉以13.6、6.6、3.3 g/kg 3种剂量灌胃15 d,以13.6 g/kg剂量效果为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松花苦桑粉以13.6、6.6、3.3 g/kg 3种剂量灌胃35 d,其中13.6 g/kg剂量组ALX性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5);高、中和低剂量组均明显降低ALX性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结论]在空腹血糖试验,松花苦桑粉降低正常小鼠空腹血糖试验结果阳性,降低ALX性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试验结果阳性。在糖耐量试验,松花苦桑粉对ALX性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试验结果阳性。13.6、6.6和3.3 g/kg松花苦桑粉对ALX性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试验结果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白山野生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联合高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影响。[方法]选取30只昆明种小鼠,其中24只造成糖尿病模型,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四氧嘧啶模型组、高山红景天组、长白山野生蒲公英组和联合剂量组。采用自制的水煎液进行灌胃给药,1次/d,连续5 d,测定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值。[结果]给药5 d后,各试验组小鼠血糖浓度均明显降低,与四氧嘧啶模型组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高山红景天、长白山野生蒲公英、高山红景天与蒲公英联合对糖尿病小鼠都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钱柳多糖组分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采用超声波萃取法,从胡桃科植物青钱柳中提取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复合物,提取物得率为9.6%,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了青钱柳多糖的生物活性,ig青钱柳提取物4周后,小鼠血糖值比糖尿病模型组降低了41.3%,葡萄糖耐量实验表明;青钱柳多糖能增强糖尿病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马齿苋多糖(Polysaccharide of Portulaca oleracea L.,POP)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为POP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饲喂高糖高脂日粮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Ⅱ型糖尿病(NIDDM)小鼠动物模型,然后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POP低剂量灌胃组(POP用量100 mg/kg)、POP高剂量灌胃组(POP用量200 mg/kg)和罗格列酮灌胃组(罗格列酮用量3 mg/kg),连续灌胃28 d后,将小鼠断头处死,采集肾组织,检测蛋白激酶B(PKB)、PK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糖脂代谢相关因子在糖尿病小鼠肾脏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小鼠肾组织PKB蛋白、PPARγ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正常对照组、POP高剂量灌胃组和罗格列酮灌胃组小鼠肾组织PKC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POP能上调NIDDM小鼠PKBPPARγ基因的表达,能下调PKC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MZDL)提取物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小鼠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C),二甲双胍组(250 mg/kg),美洲大蠊提取物低剂量(25 mg/kg)、中剂量(50 mg/kg)、高剂量(100 mg/kg)5个组,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试验第7、14、212、8天各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和体重,第25~28天每天记录进食饮水量。28 d后取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结果]3个剂量的美洲大蠊提取物均能减缓糖尿病小鼠消瘦和多饮多食的症状。在试验中中、高剂量组糖尿病小鼠血糖降低(P<0.05)。MZDL中、高剂量组NOS含量低于MG(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朱劼  杨书艳  邬敏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43-6444
为研究低聚木糖对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采用四氧嘧啶造糖尿病小鼠模型,喂食高脂溶液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对其灌胃低聚木糖,测定小鼠体重、血清中血糖(Glu)、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可使正常小鼠的体重减轻,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的Glu含量而不改变ALT,降低高脂血症小鼠TG、TC的水平,提高HDL-C与TC的比值。  相似文献   

20.
Autoimmune destruction of beta cells is the predominant cause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 in humans and is modeled in non-obese diabetic (NOD) mice. Many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T1DM in NOD mice, but few can induce its reversal once established. Intervention with 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 semi-allogeneic splenocytes, and temporary islet transplantat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cure NOD mice of established T1DM. Using the same approach, we report here that this treatment cured 32% of NOD mice of established diabetes (>340 milligrams per deciliter blood glucose), although beta cells in these mice were not derived from donor splenocy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