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锈寄生菌对落叶松褐锈病抑制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褐锈病[Triphragmiopsis Iaricinum (Chou) Tai]现已遍布我国东北三省广大落叶松人工林区。由于该病为害,提早落叶40天左右,给落叶松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威胁。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褐锈病的研究锈寄生菌的形态特征及其萌发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褐锈病的重寄生菌经鉴定为锈寄生菌[Darluca filum(Biv.)Cast.],寄生在褐锈病菌冬孢子堆上。它的分生孢子萌发喜低温,萌发温度范围2-27℃,适温4-12℃。不同营养液对分生孢子萌发速率各异,5%葡萄糖及蒸馏水滴中萌发率较高,2.5%硫酸铵液滴中不萌发。pH值对分生孢子萌发也有影响,pH9萌发较好,偏碱性pH9下不萌发。
锈寄生菌对褐锈病菌有较强的杀伤性能,被寄生的冬孢子以上失去发芽力且逐渐破碎乃至消失。因此,它将为落叶松褐锈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和可能。  相似文献   

4.
廖恩富 《植物医生》2002,15(5):33-34
小麦赤霉病、锈病近些年来在我县已成为上升流行趋势 ,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提高和品质 ,据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田间调查记载 ,锈病重病田病株、叶发病率均达 10 0 % ,轻病田已达 30 % ,赤霉病重病田高达 10 0 % ,轻病田已达 2 0 %。加之农村群众对小季作物病虫防治的轻视 ,每年造成产量损失 10 %~ 2 0 %。因此 ,我们采用 15 %粉锈灵拌种进行防治试验 ,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剂15 %粉锈灵可湿性粉剂 (湖南乐永农药厂生产 ) ,市购。1.2 试验药量6 6 7m2 用 80g ,拌种 5kg。1.3 品种自留种川麦 2 2。1.4 试验方法试验地…  相似文献   

5.
从不同来源的茶藨生柱锈锈孢子堆和疱锈病枝干上分离获得3株木霉,室内生测结果表明,3株木霉的菌丝和培养滤液对锈孢子壁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菌株TR2和TR3在锈孢子堆上生长速度快,锈孢子死亡率随孢子壁破坏率的增加而升高,锈孢子壁对孢壁降解酶有强烈诱导作用;TR1对锈孢子壁的破坏作用弱于TR2和TR3,但在PD培养液中有较强的产毒能力,锈孢子壁能抑制TR1菌株产毒。  相似文献   

6.
两种中草药水浸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文斌  樊亮 《江西植保》2012,(4):373-377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降低小麦种子的生活力,影响小麦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同浓度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0.50 g/mL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其抑制率分别为69.29%和64.44%;不同浓度的中草药苍耳、黄瑞香提取液对小麦条锈病菌丝生长均有抑制,0.50 g/mL苍耳、黄瑞香提取液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55.44%和44.77%,与对照相比差异都达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鸟类对落叶松鞘蛾的抑制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兴安落叶松鞘蛾为东北地区落叶松的主要害虫。1986年3月~1987年10月春秋两季观察:捕食该虫的鸟类有17种。10月间试验用网罩方法阻止鸟类的捕食,到翌年4月调查,未网罩区松鞘蛾密度较网罩区减少33.09%,充分说明自然界鸟类有控制该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高效、快速、准确的甘蔗抗褐锈病鉴定方法,提高抗褐锈病育种效率。本研究以5个已知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和5个高感褐锈病的甘蔗品种为试材,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酶切体系和循环条件,构建了甘蔗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体系。经反复验证,该体系能高效、稳定、准确地检测出抗褐锈病基因Bru1。22份生产品种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PCR检测结果显示,‘闽糖69-421’、‘闽糖70-611’、‘粤糖86-368’、‘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25号’、‘桂糖11’、‘桂糖21’、‘云蔗71-388’、‘云蔗81-173’、‘云蔗89-151’、‘云瑞99-601’、‘赣蔗95-108’等14份抗褐锈病品种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另8个抗褐锈病品种未检测到抗褐锈病基因Bru1。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甘蔗抗褐锈病育种,选育和推广优良抗病品种,有效防控甘蔗褐锈病提供了关键技术和优良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0.
小豆锈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豆锈病是小豆的重要病害。然而,小豆锈病病原菌在我国还没有被鉴定。本文对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采集的5个小豆锈病菌样品的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形态学观察表明,小豆锈病菌夏孢子芽孔位于赤道线或赤道线上方,冬孢子平均壁厚为2.0 μm。分子标记检测发现,小豆锈病菌不能被疣顶单胞锈菌特异性引物对UA-ITSF/UA-ITSR扩增,小豆锈病菌和豇豆锈病菌不能被豇豆单胞锈特异性引物对UV-ITSF/UV-ITSR区分。对豇豆单胞锈特异性引物对扩增的4个小豆锈病菌样品PCR产物进行测序,比对分析表明目标序列与小豆单胞锈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100%。基于夏孢子的芽孔位置、冬孢子壁的厚度、疣顶单胞锈菌及豇豆单胞锈特异性引物检测结果和ITS序列分析,小豆锈病菌被鉴定为小豆单胞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