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黑龙江省乌拉嘎金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通过文献资料检索,对黑龙江省的矿区废弃地实地调查监测,对黑龙江乌拉嘎金矿矿区废弃地展开生态恢复现状的调查研究。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系统分析和研究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所管理的矿区废弃地对环境的影响,全面评估矿区废弃地复垦的成效,着眼于目前黑龙江省的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情况,研究矿区土地复垦技术并结合我省生态环境的应用,提炼总结黑龙江省的矿区废弃地复垦的经验和模式,为黑龙江省的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提供基础资料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杨辉 《绿色科技》2019,(16):269-270
为对因采矿相关活动造成损毁的土地进行了复垦,运用极限条件法对项目区进行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土地复垦的方向提供指导性意见。以徐州某矿区为例,运用极限条件法,参考评价结果以及当地政府规划、村民意见和矿区发展意见提出了适合当地复垦的方向,确定最终复垦方向为耕地。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模型,该模型由6项评估指标、17项次级指标量化计算。利用两期的Landsat的TM的多光谱波段数据及基础地理数据为数据源,解译和分析了2010年和2016年拉市海自然保护区的变化情况,计算各指标在评估期内的变化程度,对拉市海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评价,评估结果表明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一般。其主要原因是:2010—2016年,景观镶嵌体破碎化程度有所降低,景观保护有效性较好,水体面积有所增加,保护物种及种群数量保持稳定;但是,湖滨带面积减少,流域面山植被盖度及面积减少,保护区内建设用地增加和人为干扰增强。最后针对保护区现存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保护成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制订土地复垦方案的前提和基础,为合理复垦、利用待复垦土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以阜新市彰武县冯家砖厂黏土矿为例,结合矿区自然条件及实际情况,将该矿复垦土地划分为相应的评价单元,并确定各单元主要破坏类型,参考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最终确定各单元用地的复垦方向。结果表明,各单元主要破坏类型为挖损和压占;各单元用地的复垦方向为林地。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霍林河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矿区土地复垦的规划、原则和措施。并且对复垦方向的选择和复垦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以野生植物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是基于保护对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的,开展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改善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等有重要意义。从野生植物保护分级体系、保护有效性评价与成效评估等方面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了论述,并为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更好发展事业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的发展为主线,着重介绍了5类方法,即: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法.通过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广西是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较早和较多的省区之一,但目前还缺乏一套系统科学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保护区进行评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对广西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估,为自然保护区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的林业土地复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述了前苏联林业土地复垦的概念和内涵、用于林业复垦的被破坏土地的生物适宜性评价系统。系统地总结了前苏联被破坏土地的土壤改良、促进人工林生长、乔灌木树种选择及人工林营造的先进技术, 简介了前苏联林业土地复垦的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采煤塌陷地的危害和影响,指出采煤塌陷地的复垦是我国土地复垦的重点.为选择合理的复垦模式,需研究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的分类,从而为复垦模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备选方案或参考模式.对我国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从复垦后用途、复垦技术、复垦的执行主体3个角度进行了分类,综合了国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采煤塌陷地复垦模式,并从政策、资金、科技和人才支持方面对采煤塌陷地复垦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采煤活动易引起地面塌陷,而我国的塌陷地复垦工作整体状况不佳。分析了塌陷地复垦的评价标准,对现行采煤评价标准进行探讨,指出了基于“达到可利用状态”这一形态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以土地价值再生为新的指导复垦的标准,并对其内涵和评价体系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浅谈露天煤矿土地复垦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露天煤矿开采产生的危害,并结合近几年矿区复垦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复垦方向的选择和复垦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而为露天矿区土地复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模糊推理技术在公路景观评价领域的应用,提出采用可信度的双向推理方法用于公路景观评价及恢复系统中,该系统实现领域专家的评价决策,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景观的恢复建议,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该系统在实现过程中建立公路两侧自然本底数据、空间矢量数据、评价指标因子等为主体的数据库;同时还建立由专家知识及经验构成的知识库;相关的评价模型建立模型库和决策库;实现多库统一的决策支持专家系统,实现对公路自身和周围景观的多样性评价;同时对不和谐的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恢复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广西岩溶塌陷区土地的特点和加强岩溶塌陷区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对其生态恢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老挝-中国边境土地适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老挝-中国边境林地使用变更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茶叶的土地适用性。建立一个综合的基于GIS的分析系统(IGAS),该系统支持老挝-中国边境的林地使用和土地适用性的评估研究。采用多标准分析和系统动态技术评估林地使用和土地适用性,同时预测了潜在的茶叶用地。收集到的土地数据和数据分析表明,整体研究区域为10325.07 km2,当前的森林覆被由1992年的6337.33 km2(占61.38%)减少到2002年的5106.28 km2(占49.46%)。当前的森林主要被转为潜在林地和专门的永久农业用地,甚至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被转为橡胶种植区。林地使用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贫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多标准方法,我们对研究区域中适用茶叶种植土地提出了2种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适地适树网络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黑龙江省造林树种选择为例,通过林业空间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图像处理,生成主要造林立地因子的迭合矢量图怪;为了适用于可视化查询和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生成与遥感影像相迭加的EDM立体模型;建立适用于网络运行的空间信息库和造林专家知识库;采用ESRI ARCIM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对象模型的二次开发,建立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运行的适地适树系统;实现林业空间信息、专家知识信息等的多种数据融合,以及空间信息的网络表达、分析和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