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绿色     
绿色成志伟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有了绿色,世弄才充满生机,人类才得以生存。我赞美绿色,我歌颂绿色,我诚挚地希望全人类行动起来,热爱绿色,保护绿色、创造绿色,让绿色永存,让生命常青。绿色@成志伟...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绿色管理”理念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阐述了高等院校实施绿色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高等院校绿色管理的内涵,即高等院校绿色管理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施的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和谐管理。该文重点对高等院校绿色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绿色课程设置、绿色师资队伍建设、绿色学科建设、绿色学术构建、绿色大学文化建设、绿色营销观念树立、绿色理财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高等院校绿色管理体系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呼唤绿色     
绿色是什么 ?色彩学家说:绿色是 12种颜色中最永恒、最具活力的一种颜色,它源于大自然,众多色彩离不开绿色。植物学家说:绿色是生命、是力量,树木植物从发芽生长到成林均充满绿色顽强的生命力,植物离不开绿色。经济学家说:绿色是效益、是发展,它集多种效益于一体,是人类的聚宝库,只要善于开发,任何一种绿色资源都可以办成大产业,经济离不开绿色。林业学家说:绿色是森林,是文明,是奉献。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绿色海洋,是人类的忠诚卫士,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忠实伴侣。人类不能没有绿色森林,绿色森林如果被毁,人类就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在席卷全球的“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绿色管理”、“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核算”等“绿色浪潮”中,“绿色”一词已成为“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代名词并深入人心。针对传统经济核算失真、传统会计.统计虚假,树立绿色GDP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实现资源3R原则“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绿色循环经济兴起(简称绿色经济),加大绿色生态资源监管力度的“绿色审计监督”(又称环境审计)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5.
绿色礼赞     
绿色礼赞蔡培印,姜春圃我爱绿色,我爱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绿色是生命之色。浩瀚的森林,构成了壮阔的“绿色海洋”,他哺育了人类,人类正是在森林这个绿色王国里度过了她的襁褓时期和童年时代;数不尽的生命在绿色中孕育、萌发、生长和壮大。在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在...  相似文献   

6.
绿色     
绿色孟克世上五颜六色,各有风采,而我最喜爱绿色。绿色,生命的源泉;绿色,春天的象征;绿色,我心中的太阳;它给人美好、给人青春。满山的兴安松林,挺拨壮丽。无边的草原、麦田,绿浪翻滚。绿色,汇成金山、银山,给人类带来富足。守卫在祖国边疆的人民子弟兵身着绿...  相似文献   

7.
绿色恋歌     
绿色的江,绿色的河,绿色的风荡趋绿色的波,绿色的树,绿色的果,绿色的林海我是浪花一朵。啊!我把青春献给绿色,让绿色把我的青春蓬勃。我把生命融入绿色,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社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大批倡导绿色发展的带头人。为弘扬绿色发展精神,树立绿色发展典型,绿色中国杂志社在成功推出“2007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的基础上,继续推出“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评选活动,面向社会展示一批倡导绿色发展的行业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9.
绿色与人生     
绿色与人生绿色,昭示着温馨与亲情,蕴结着生机与活力;绿色,象征着清幽与和平,充满着健美与生命。人生离不开绿色,绿色为人类营造着空气清新、文明康宁、隽茂秀丽的世界。绿色植物与人类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绿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特殊基础。在人口密集、...  相似文献   

10.
绿色运动蓬勃兴起绿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象征着美好和和谐。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保护地球,这一绿色生存环境,掀起了一项项绿色运动,各种绿色环保事业,各种绿色净化食品和物品应运而生。绿色运动涉及诸多方面,简介如下一、绿色和平组织:它是国际性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1.
刘韵 《广东园林》2013,(6):38-40
天童寺建于西晋永康元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禅寺之一。天童寺不但有水平高超的建筑设计、丰富悠远的宗教内涵,还有十分优美的寺观园林环境。因禅寺要满足多方面的需要,所以天童寺的园林环境功能及景观有独特之处。文章拟对寺院内外的园林环境的空间地貌、植物盆景等艺术特点加以分析鉴赏。  相似文献   

12.
李佳 《林业科技情报》2010,42(2):97-97,100
园林植物景观是城市街景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园林、园艺等相关理论。本文在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仔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设计表达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婷  陈月华  陈述 《绿色科技》2014,(9):147-149
探讨了在构建“两型社会”与“宜居城市”下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园林”,以园林植物为基本出发点,结合现代城市园林工程实况,分析了“环境友好型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核心内涵与意义,并提出了植物景观构造的具体措施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生态园林景观建设是园林事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产物,是改善城市环境、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针对当前园林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在功能定位、设计理念等方面的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园林规划特色对国内城市绿化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介绍了一些美国园林建设的情况,分析了美国园林最突出的特点是生态设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人为本、设计意识超前,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提出在国内城市园林绿化中也应注意运用生态学原理、突出自然本色、建管并举,将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效应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人对于健康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康复花园日益成为广受关注的园林形式。其设计理念是通过自然与人文环境建设实现人体从生理到精神的全方面健康。文中通过解析康复花园内涵和分析康复花园的功能与作用机理,结合人体从生理到精神的不同层次需求,归纳总结出现代康复花园规划设计的方法模型,并通过现实案例——山东泰安金陡山岳麓康复花园规划设计讨论了其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流域水电开发的建设中 ,清江公司始终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举措。调查研究清江流域园林植物资源 ,合理选择应用乡土树种进行水布垭电站工区的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和园林绿化景观设计 ,对工区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创建地方园林特色和企业文化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乡县政府办公园区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的情况下,河南省提出了发展“中原城市群”的战略目标。目标的提出将使河南省的中小城市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乡县在规划了新城市后,政府办公园区的景观面貌作为政府给公众的第一印象,其规划设计的优劣就显得尤为重要。新乡县政府办公园区的景观设计,探索了现代小城市建设中政府办公园区的景观设计的原则及方法,以期为其他中小城市建设高质量的景观环境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禹庆 《广东园林》2006,28(2):16-19
对由西学传来的正投影与类型学的研究与设计方法在我国古典园林研究与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质疑,认为应该加入更多的贴合古典园林本身的政治、文化、地理、环境以及运动的体验过程等视角来看待我国的古典园林研究,避免将我国古典园林的研究引入一种僵化的视角与体制。  相似文献   

20.
Eleven paper birch (Betula papyrifera Marsh.) provenances from a single geographic region in northern Idaho and four geographic regions in British Columbia (BC)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whether morphometric variability was due to species' genetics, growing environment, or their interaction. Seedlings were grown at three nurseries in BC and Idaho and planted in a randomised single-tree interlocking block design at Skimikin (50°47′) and Red Rock (53°45′) common gardens in BC.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birch height growth was regulated by genetics and a complex interac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Growth does not follow latitudinal, longitudinal or elevational clines although provenances at the southern garden showed better height growth compared to the northern garden. Greater percentages of seedling mortality were observed at the northern garden compared to provenances planted at the southern garden. Birch height growth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nursery displacement effects up to four years after establishment. The safe range of southward seed-transfer distance may be as much as 5°, and beyond this limit a detrimental effect likely occurs. Collective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provenance best suited to one environment might not be the best for another environment. However, these findings will be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genecology of paper birch when establishing operational seed-transfer guidelines in B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