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生产情况 2000年我国玉米产量预计为1.03亿t,与1999年相比减幅达19.5%,为近20年来减幅最大的一年。由于农民自用玉米的数量变化很小,致使进入2001年流通市场的玉米供应量大幅减少。另外,由于货紧价扬,主产区收购的速度明显放慢,吉林省目前已经开始限制玉米的出省数量。 二、进出口情况 2000年我国玉米出口形势较好。据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我国共出口玉米1 047万t,比1999年同期的431万t增长了143.1%。但据有关部门预计,受国内玉米价格上扬、出口补贴水平可能降低以及加入WTO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1年我国玉米出口数量将低于2000年的水平。 三、库存情况 据有关部门预测,2000/2001年度我国玉米期末库存将下降到历史较低水平,库存消费比前两年也将下降15~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2000年世界大米贸易量将下降 8%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最新报告,预计 2000年世界大米贸易量将比 1999年下降 8%,减少主要来自亚洲。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 2000年的大米进口量估计将减少 30%,而世界第二大大米进口国孟加拉国的进口量减幅将达 50%。   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1999年出口大米 600多万 t,预计 2000年出口量将减少 10%。另外, 2000年越南的大米出口量也将减少约 6%。   一些亚洲国家减少大米进口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整个地区经济的逐步复苏, 1999年稻谷产量回升,而 2000年的…  相似文献   

3.
一、生产情况 2001年我国小麦继续减产的可能性相当大。据农业部对全国600多个县秋冬播种面积的统计调查,1999年粮食作物中冬小麦面积预计为2 366.7 万hm2,比2000年减少180多万hm2。预计2000年冬小麦中优质小麦的播种面积仍将有所增加,但总播种面积将继续减少,有关部门估计,减幅将为5%左右。另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显示,当前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小麦越冬状况属于近年来较差的年份。由于2000年秋季小麦播种期因持续阴雨天气而明显延迟,加之入冬以后,北方地区气温下降较快,使得冬小麦的冬前分蘖数量普遍不如1999年同期。此外,由于我国在2000年继续降低了小麦的收购价格,使得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物质投入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麦越冬状况构成了影响。但入春以来北方冬麦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降雪,增加了土壤水分,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 二、库存状况 自1996年以来,我国小麦产量已连续4年保持在1.1亿t以上,虽然进口数量逐年减少,但国内小麦年度结转库存量仍维持在2 500万t以上,年供应量仍维持在1.1亿~1.2亿t左右。  相似文献   

4.
一、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999年全国油菜籽播种面积为733.3万hm2,比1998年增加了10%,夏收油菜籽产量达1 059万t,较1998年增加了10.9%;2000年我国油菜籽总产量达到1 120万t左右,比1999年增加120万t左右。2000年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比1999年略有增加,从1999年的796.2万hm2增加到906万hm2,增加了13.7%,2000年的大豆产量预计为1 540万t,比1999年增加了7.7%。 由于2000年我国油料丰收,进口增加,预计2000/2001年度我国食用油总产为982万t,比1999/2000年度增加0.8%。其中,豆油产量预计为265万t,菜籽油预计为363万t。 二、需求状况 据有关部门估计,2000/2001年度我国大豆总需求将超过2 200万t,其中榨油用大豆的需求约为1 656万t,同比增长11.4%。油菜籽的需求约为1 350万t,同比减少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在稳步增长。据有关部门估计,2000/2001年度我国食用油的消费量为1 224万t,其中豆油的消费量约为343万t,菜籽油的消费量约为419万t,棕榈油的消费量约为159万t。  相似文献   

5.
简讯     
◆今年粮棉糖播种面积减小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2000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将达1.56亿hm2,比上年增加0.3%。随着种植面积的调整,今年粮食种植面积约为1.12亿hm2,比上年减小1.2%,其中早稻、双季晚稻、春小麦、玉米减幅都在4%以上,高粱、薯类、豆类、谷子播种面积增加;棉花种植面积约为340万hm2,减小近10%;糖料种植面积约为128.5万hm2,比上年减小20.9%。◆印度计划增加食糖出口量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产糖国,正在谋求重返世界食糖出口市场。印度计划明年食糖出口目标为200万t。这将是1995-96年度以来最大宗的食糖出口。该年度,印度食糖出口量超过1…  相似文献   

6.
2000年我国稻谷生产结构将有较大调整,早籼稻种植面积将大幅度调减.预计全国稻谷播种面积在3060万公顷,比1999年调减2.2%.早稻面积调减到667万公顷,其中,优质早稻面积预计占50%.预计2000年稻谷产量将下降,但品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近期小麦市场行情仍以攀升为主 经过长达4年的连续下跌后,目前小麦价格已经止跌回稳,预计近期我国小麦市场行情仍将以攀升为主,上升的幅度将取决于冬小麦生长情况和2001年进口小麦的数量。 从以郑州粮食批发为代表的新国标小麦成交价格可以看出,新国标小麦月平均价格从2000年4月份的1120元/t开始止跌,到11月份已升至1202.5元/t,上涨了7.4%。夏粮减产、小麦播种面积减少以及春小麦、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都将支持小麦价格的上涨。但库存的充裕和即将加入WTO,国外优质低价小麦的进入,都会对小麦价格的上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1.夏粮减产。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00年夏粮总产量为1.075亿t,比1999年下降9.3%;另据有关部门预计,2001年冬小麦产量估计为9380万t,较2000年减幅9%,为1996年以来的最低产量。同时,春小麦产量也出现大幅降低,估计总产为1.01亿t,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产量。 2.播种面积减少。有关部门预计2001年冬小麦总播种面积会继续减少,估计减幅在5%左右。其原因,一是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随着我国西部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势必将影响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二是2000年4月1日新国标开始实施,小麦的质量标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国家已明确春小麦、江南小麦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因此,小麦种植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劣质小麦将被逐渐淘汰,优质小麦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将不断增加,农业部消息说,2000年优质小麦的播种面积扩大了193.3万hm2。 3.尽管如此,由于国内小麦库存量充足,年度结转库存量都在2000万t以上,可以满足市场的供应。 4.加入WTO后,价格上有优势的美国小麦和在质量上有优势的加拿大小麦,将会直接冲击国内小麦市场。对小麦价格的上扬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从长远看,加入WTO有利于促进我国小麦向优质方向发展,未来我国优质小麦的供求矛盾将得到缓解,进口小麦的品种调节作用将减弱。 (本刊辑)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从2000年4月份开始走出了长达数年的疲软态势。综合有关粮食专家和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等各方面的分析,预计近期我国玉米市场交易将渐趋活跃,价格仍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空间。 从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玉米平均价格可以看出,玉米价格从2000年4月份的911元/t,一路上涨到11月份的975元/t,涨幅为7%。 专家认为,支持玉米价格上升的因素,一是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2001年严重的干旱气候,玉米收成减幅较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0年全国玉米总产量为1.03亿t,同比减产幅度达到19.5%,超过了大减产的1996年;二是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玉米消费有所增加;三是提高玉米保护价格以及停止处理陈化粮的政策推动玉米价格上涨。国家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农村的稳定大局出发,决定适当提高玉米保护价格。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玉米收购保护价比2000年提高0.04元/kg;晋、冀、鲁、豫、京、津地区玉米收购保护价每kg提高0.06元。另外,国家加强市场管理及暂停陈化粮处理等措施也相应推动市场价格的上涨;四是出口增加。据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10月份我国出口玉米94万t,1~10月份累计出口866万t,比1999年同期增加2.6倍。 但专家同时指出,由于我国玉米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根本性的转变,以下因素将抑制玉米价格大幅上扬。一是由于2000年玉米减产以及玉米收购价格的提高,预计东北、华北玉米主产区播种面积出现恢复性增长;二是国内玉米消费基本稳定,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增度增加;三是由于东南亚经济复苏的影响,我国玉米外销形势会进一步好转,但国际市场竞争仍很激烈,出口面临压力。 (本刊辑)  相似文献   

8.
2005/06年度我国稻米市场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文  张欢 《农业展望》2006,2(3):21-23
1稻谷生产   2005年,稻谷种植面积约为29243千hm^2,比2004年增加863千hm^2.受水稻生长期间不良天气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2005年稻谷单产水平可能略低于2004年.预计全年稻谷总产量为18131万t,比2004年增产220万t,增长1.2%.其中:早稻产量为3179万t,减产1.3%;中晚稻产量为14952万t,增产1.8%.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世界粮食总产量预计为22.342亿t,比2008年减少2.1%。其中,减幅最大的是粗粮,其次是大米,小麦略有减少。2009/10年度,世界粮食总消费量22.247亿t,比2008年度增长1.7%。当年度粮食产略大于消,年度期末库存略有增加,期末粮食库存量为5.091亿t,比期初水平增长0.8%。世界粮食供求安全系数为22.8%,比2008年度微升0.1个百分点,高于世界粮食供求安全指标17%~18%的警戒线水平。2009年,世界市场小麦、玉米和大米年度平均价格均大幅度下降,从分月份走势看,三大粮食品种价格走势较弱,基本上呈小幅波动状态。2009/10年度,世界大豆总产量增长20.2%,消费量增长6.4%,当年度产大于消,期末库存大幅度增长39.5%,大豆贸易量增长5.1%。2009年,世界市场大豆年度平均价格较大幅度下降,但月度价格走势呈小幅度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农业部8月份预测,2005/06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4.053亿t,比上年度增长 1.05%,创历史最高纪录。全球大米消费量略有增加, 为4.176亿t,增长0.08%。由于当年继续产不足需, 全球期末库存将进一步下降为6647万t,比上年度下降11.1%。库存水平连续第5年下降,为1982/83 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库存消费比下降到16.1%,比上年度下降2个百分点,为1974/75年度以来的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一、蜂蜜 2000年蜂蜜生产与市场总体状况是:蜂蜜产销平衡,出口蜂蜜数量增加,出口价进一步降低,内销蜂蜜市场逐步扩大,内销企业经济效益好于出口企业。2000年春季油菜蜜丰收,河南、陕西、甘肃洋槐蜜减产,华北、东北荆条蜜歉收,吉林、黑龙江椴树蜜减产,秋季东北、华北向日葵蜜丰收。各种蜂蜜收购价普遍高于1999年。2001年我国蜂蜜约50%供出口,年出口量在8~10万t。国际市场需要成熟蜜,而我国出口蜂蜜多数为浓缩蜜,加上行业管理力度薄弱,出口企业相互压价,导致出口蜂蜜价格偏低。据海关统计,2000年1~7月份,我国出口蜂蜜5.36万t,均价813美元/t。近年阿根廷养蜂业崛起。年出口成熟蜜6~9万t,成为我国最大竞争对手,逐步取代原来我国蜂蜜客户。据了解,2001年冬季国内库存蜂蜜数量不大。所以预计2001年蜂蜜市场会有所好转,蜂蜜收购价与2000年持平,略有提高,成熟蜜有较大幅度提高,紫云英、洋槐成熟蜜仍处高位。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视     
亚洲大米产量展望1.远东地区印度FAO预计印度2002/03年度稻谷总产量为1.2亿t(精米为8000万t),比上年度下降1700万t,这是自从1995年度以来最低。香米在国际市场颇受欢迎,但是产量影响最大,估计跌幅达30%。柬埔寨预计2002/03年度稻谷产量下降18%为340万t,是6年来最低。由于季节早期异常的气候模式导致播种面积和单产大幅下降。中国内地2002/03年度稻谷产量下降为14年来最低,比2001/02年度产量低200万t。产量下降主要是生产模式发生了变化,中季稻播种面积扩大了4%,但是早稻和晚稻播种面积下降了9%。日本2002/03年度稻谷产量为1110万t,比上年…  相似文献   

13.
<正>据美国农业部日前发布的大米展望报告显示,由于菲律宾国内稻米产量创有史以来最高水平,2016年菲律宾大米进口量预计为140万t,较2015年减少约18%。2016年印度尼西亚大米进口量预计为110万t,较2015年减少约12%,因为国内稻米增产。2016年马来西亚大米进口量预计稳定在100万t,不过略低于创纪录的水平。进口大米占到马来西亚大米消费总量的35%,是亚洲任何一个稻米种  相似文献   

14.
《世界农业》2006,(9):60-60
据越南贸易部称.2006年越南将出口500万t大米,比2005年减少20万t。但是大米出口产值预计达到14亿美元。与2005年持平。2006年上半年期间,越南出口了293万t大米,出口产值为7.96亿美元。年比增长7%。过去6个月大米出口价格上涨。其中破碎率5%大米价格涨到了270美元,破碎率25%大米出口价格涨到了250—255美元。越南食品协会还要求大米加工商和农户改善大米质量,提高越南大米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越南食品协会称,计划促进优质大米在传统出口市场上的销售.其中包括日本、欧盟和菲律宾以及新兴市场——伊拉克、伊朗、韩国和非洲。  相似文献   

15.
元宵节之前,大多数加工企业均处于停工阶段,采购稻谷的意愿较低。节日过后,随着集团采购的逐步开展,产区市场粳稻购销将陆续展开。国内外大米价差较大2014年,我国大米进口量创历史新高,2015年1月,大米进口量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海关数据显示,1月,我国大米出口量为1.93万吨,同比减少0.03万吨,减幅为1.35%;大米进口量为12.24万吨,同比减少7.73万吨,减幅为38.71%。目前,国内外大米价差较大,这也是大米进口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  相似文献   

16.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6,2(1):25-26
2004/05榨季全国累计产糖917.4万t,比上榨季减少,减幅为8.47%;全国累计销售食糖888.1万t,比上榨季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全国食糖消费量1050万t,同比下降4.5%,“高糖价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得到印证;2004/05榨季中国出口食糖32.5万t,比上榨季增长4.4倍;进口食糖130.6万t,同比增长9.7%;国内糖价受食糖减产、当季产不足需、国际糖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呈上升趋势。2005/06榨季,全国食糖可望实现恢复性增产,预计产量980万t左右.比上榨季增长6.8%;预计2005/06榨季食糖总需求量为1080万t,当季仍产不足需,缺口部分可动用库存、进口食糖等来补充;预计全球食糖产量将达1.49699亿t的历史最高水平,国际食糖市场的供应是充裕的;因国内糖价下降和国际糖价持续上升,国内国际食糖价差将拉大。  相似文献   

17.
据美国农业部7月预计,全球2005/06 贸易年度小麦贸易量将达1.08亿t,增加176万t, 主要是因为印度预计会增加100万t的进口。由于库存低、产量减少、需求增加,预计印度将首次成为6 年来一个重要的小麦进口国。阿尔及利亚小麦产量预期的减少将促使其进口预期增加60万t,达到520 万t。其他一些国家小麦进口预期的小幅度增加足以抵消菲律宾和南韩作为饲料用粮小麦进口的减少量。 7月预计乌克兰产量的增加将促使其小麦出口增加100万t,达500万t,并且加拿大的出口也将增  相似文献   

18.
1 播种面积略有扩大 ,总产量与上年持平。结构调整步伐较大 ,优质稻种植面积增加1999年稻谷播种面积预计为3134万hm2,比上年扩大12 6万hm2,增长0 4 % ,属于恢复性增加。产量预计可达1 98亿t,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 ,早稻增产 ,晚稻产量略减。稻谷种植结构的变动特点是 :品质较差的早稻继续减少 ,而质量好、效益高的中稻和北方一季稻增幅较大。早稻面积为760万hm2,比上年减少24 7万hm2,减幅为3 3 % ;中稻、一季稻增加30 7万hm2 ;晚稻增6 7万hm2。早稻主产省区面积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调减 ,…  相似文献   

19.
自 2 0 0 2年底以来 ,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上涨 ,农民收益增加 ,加上国家的政策扶持 ,2 0 0 3年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 (约 92 7万hm2 ,比 2 0 0 2年增加5 .4 % ) ,但受东北旱情影响 ,预计 2 0 0 3年大豆单产将比 2 0 0 2年有所下降 ,但总产仍将达到 170 0万t。1  1~ 5月大豆、豆油进口大幅度增加 ,豆粕出口减少  据海关总署统计 ,1~ 5月我国进口大豆 76 6万t,同比增加 4 81万t。其中 ,从美国进口 6 10万t,占总量的 80 % ,分别超过 2 0 0 0~ 2 0 0 2年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量 5 41、5 73和 4 6 1万t。 1~ 5月累计出口15 .2万t,同比减少 0…  相似文献   

20.
缅甸大米稻谷协会总会数据显示,2018年雨季开始到2019年1月初,缅甸大米及碎米出口量持续走低,对比上财年同时期,出口量减少了80多万t。据统计,2014~2015财年时,缅甸大米和碎米出口量为180万t;2015~2016财年为140万t;2016~2017财年为170万t;2017~2018财年为360万t。2017年4月1日至12月290,大米共出口了250多万t,出口额为7.89亿多美元;2018年4月1日至12月28日出口了170多万t,出口额为5.78亿多美元,出口额减少了2亿多美元。大米商务厅左莱评论称,上一财年,孟加拉向缅甸采购了大米,但今年没有购买。同时,出口往中国的大米量,也比上一财年减少了75%左右,因此,大米出口量下滑。预估本财年大米出口量只会有250万t左右。缅甸大米稻谷商协会主席吴昂丹乌表示,目前,缅甸共向64个国家出口大米,政府要做的不仅是开发新市场,还需要巩固现有的市场,提升出口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