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吉市城市生态用地空间结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服务。本研究以延吉市为例,对延吉市1990、2005和2013年3个时段城市生态用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及生态用地结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和判断矩阵,并对结果进行检测。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希望能为延吉市未来的生态用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延吉市生态足迹分析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延吉市2007年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延吉市2006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人均生态赤字为0.996687hm^2/人,延吉市对生态资源的索取已经大大超过了本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对此提出减缓延吉市生态赤字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利用延吉市2000—2009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分析延吉市建设用地变化的总体趋势和空间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建设用地增长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延吉市建设用地呈逐年增加趋势,空间差异变化显著,其中城镇、交通运输和水利设施用地增长较快.驱使建设用地增长的3大因子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与人口流动引起的城镇化进程推进,其中经济发展是主要社会驱动力.针对不同驱动力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促进本地区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S-PRD模型,以水、大气、土地、生物子系统为基础,建立延吉市城市自然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UNES指数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延吉市2006—2013年的自然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探讨期间影响延吉市自然生态不安全状态产生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延吉市自然生态安全状况整体上在不断改善;研究期间影响延吉市综合生态不安全状态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调控;在各子系统中,影响延吉市生态不安全状态产生的具体要素是水系统中的压力、大气系统中的调控、土地系统中的调控和生物系统中的压力。该研究可为延吉市未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生态安全规划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ArcGIS 9.3软件对延吉市1986、1996年的TM影像,2009年的ALOS影像3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结合研究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征,首次分析了23年间延吉市湿地的景观动态变化。并以此为基础,根据PSR概念模型,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构建了延吉市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生态安全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为5.770左右,处于预警状态,急需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广西区内89个县(市、区)为研究区,采用2012年广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计算出各县(市、区)生态用地面积,然后估算出各县(市、区)生态用地的生态服务总价值。根据生态用地生态服务总价值,将广西分为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域、中等生态服务价值区域、低生态服务价值区域,分析了各类生态服务价值区域的特点,提出了生态用地利用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态足迹方法对1993—2010年延吉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利用灰色系统对其2011—2014年土地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动态预测。结果表明,延吉市处于生态超载、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至2014年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1.522hm2/人。因此,需提出优化措施,以期适应延龙图一体化社会经济功能的特点,寻求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实现延吉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ALOS遥感影像,选取景观分维数、破碎度、分离度等景观指数来定量描述延吉市景观格局.研究表明:延吉市景观多样性指数较高,景观类型面积所占比例差异大,作用影响显著,居住用地、耕地和公共设施用地景观构成了延吉市区的景观基质,道路和水域景观构成了廊道景观.建议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与结构,从绿地景观的建设和水网的保护角度来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同时防止居住用地景观的快速增长,减少其它景观类型对耕地景观的侵占,以避免人地矛盾进一步激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皖江地区生态用地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提出生态用地格局优化策略,为皖江地区生态用地保护、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及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980-2018年皖江地区土地利用数据、交通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自然概况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提取皖江地区滁州、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安庆、铜陵、池州8个城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6类用地面积并计算面积增长率;利用凸壳原理法识别皖江地区建设用地扩张模式及系数,利用空间分析法识别皖江地区生态用地并计算生态用地指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和自然断点法构建皖江地区生态用地安全格局,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1)1980-2018年,皖江地区耕地和林地面积持续下降,分别减少了2 552.48和306.58 km~2,草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皖江地区建设用地加速扩张,其中合肥市最为明显,共增加了865.62 km~2,宣城市、芜湖市、池州市建设用地扩张比例均超过100%,铜陵市建设用地扩张面积最小。(2)1980-2018年皖江地区平均生态用地指数为0.412,其中宣城市、安庆市、池州市生态用地指数均高于皖江地区平均水平,其他城市低于区域平均水平。1980-1990年和2000-2010年皖江地区生态用地指数均有所增加,而在1990-2000年和2010-2018年均有所下降,且后一阶段下降明显。(3)建设用地扩张与生态用地产生的冲突区域面积以合肥市最大,其次为芜湖市、马鞍山市和滁州市,铜陵市冲突区域面积最小,仅有81.18 km~2。【结论】通过合理选择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差异化保护生态用地斑块、加强生态用地间廊道连接可促进区域生态用地空间格局优化,是维护皖江地区生态用地系统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省附海镇生态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和景观生态安全理论,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区域开发强度和距环境敏感区距离等生态敏感性因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综合评价了附海镇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生态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16%,27.29%,30.46%和35.09%,并以此规划出研究区生态安全的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3种生态用地类型,进而提出了不同生态用地类型的管理措施,为附海镇生态用地提供规划依据和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差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矛盾还是比较突出.建设用地扩张无序,农村居民点布局松散,耕地与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体系,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点,同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路子,有利于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优化。以鄞州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研究鄞州区建设用地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的特点。按照统筹安排城乡用地的原则,对城乡建设用地现有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根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系统分析了1997~2005年该地区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结果表明:1997~2004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到2005年城乡建设用地面积明显下降。利用实地调查法、平均增长率法、定额指标法和灰色预测法等相关经济分析方法,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10、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进行预测。针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存在城镇用地规模偏小、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不合理以及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咸宁市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武汉城市圈的湖北省咸宁市为例,在对城乡用地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的方案。结果表明,1996~2005年咸宁市城乡用地总量呈上升趋势;城乡用地存在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偏高、结构不合理、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失调、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低等问题;未来城乡用地总规模将继续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将有所减少。最后,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建立完善城乡挂钩政策上提出了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贵阳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因为实证研究,探讨了城市拟建设用地生态规划的方法与程序。结果表明,通过对城市拟建设用地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可将其划分为最敏感、次敏感、弱敏感和不敏感4类区域。最敏感区是禁止建设范围,为拟建设用地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负”规划成果。在该基础上,选取特定的用地类型进行用地适宜度分析,其结果可为拟建设用地的未来发展提供“正”规划成果,即可指导用地的发展方向与布局。为完善生态规划研究,特结合前二者的分析成果进行生态网络构建,以形成水平生态分析与垂直生态分析相结合的生态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的首要表现就是城市扩展现象.银川市作为西北地区东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迅速.本文以银川市为例,以城市统计资料、城市土地利用图为研究基础,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得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空间结构及用地结构失衡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璧山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体系,既是"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内容,也是璧山县发展的需要。针对璧山县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在分析其空间布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璧山县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的思路和方法,为统筹城乡改革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技术支持和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云南省宾川县为例,基于驱动力模型、定额指标法以及项目预测法3种方法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进行了预测,得出了宾川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调整的方案,以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态用地是生态环境的载体,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频度分析法筛选指标,应用AHP-Delphi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的规划目标确定了一些基准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市青浦区生态用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研究区生态用地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区评价等级处于Ⅲ级,具有很大的建设优化潜力,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文中的分析指标体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可靠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正确评估广州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促进土地资源的低碳利用,运用碳氧平衡模型,测算广州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碳排耗氧以及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固碳释氧能力。结果表明:广州生态用地碳氧不平衡,区域内难以满足现状社会经济活动的需求。通过测算广州生态用地碳氧供需状况,可为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阜平县为例,以2014年现状土地为研究对象,对阜平县生态用地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极度和轻度敏感区比例较小,高度和中度敏感区比例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