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的化感活性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水稻等5种植物和水稻稻瘟病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试验对象,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对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的化感活性及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50~4 000 μg/mL质量浓度内,总生物碱对水稻和鳢肠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对烟草幼苗的苗高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只有在最高质量浓度达到4 000 tw/mL时,总生物碱对水稻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以及鳢肠幼苗的苗高才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在相对较低浓度下,总生物碱即对烟草、车前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的鲜重、根长和苗高以及鳢肠幼苗的鲜重和根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25~400 μg/mL,质量浓度内,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对小麦赤霉病病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在100~400 μg 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油菜茵核病病菌菌落的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200~400 μg/mL质量浓度内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番茄早疫病病菌和苹果轮纹病病菌菌落的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对杨树溃疡病病菌菌落的生长只有在400μg/mL的最高质量浓度下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400 μg/mL质量浓度时,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对上述后5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0.10%、20.54%、30.63%、34.82%和12.08%.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而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具有开发为水稻田用生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丁香等3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丁香、虎杖和百部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5 g/ml时,丁香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的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制率均为100%;虎杖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6种供试菌抑制率均在70%以上,其中对苹果褐腐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0%,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百部提取物仅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浓度为0.1 g/ml时,丁香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制率为100%;虎杖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次之,抑制率为94%。丁香和虎杖提取物可作为植物源抗真菌剂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Flaveria bidentis)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黄顶菊提取液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顶菊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100 g/mL时,旱稻种子的萌发率降低到66.7%,幼苗芽长仅为0.67 cm.其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芽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抑制率分别为24.0%、47.7% (P<0.05).黄顶菊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050~0.100 g/mL时,旱稻种子根长为0.26~1.23 cm,其对旱稻种子根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P<0.05),抑制率在43.3%~88.0%,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黄顶菊提取液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并表现出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4.
天山云杉针叶提取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自毒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人工气候箱中模拟野外种子萌发和生长条件,设定光周期为20 ℃, 16 h,暗周期为15 ℃, 8 h,对天山云杉不同浓度针叶水浸提取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天山云杉针叶水浸提取液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自毒作用.在浓度较低时,自毒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种子萌发的延迟;在浓度较高时,自毒作用主要表现为对种子萌发的强烈抑制,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提取液浓度达到0.100 g/mL(1 g/mL为1 mL水溶液中含有1 g针叶干物质的提取物,下同)时,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抑制率达到31.3%;当提取液浓度达到0.050 g/mL时,对幼苗胚根、胚芽伸长的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抑制率分别达到44.0%和27.8%.  相似文献   

5.
李彪  熊智  汪姝  施蕊  缪福俊  孙浩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0):168-172
以小麦、蚕豆、黄瓜和油菜种子为供试材料,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澳洲坚果青皮水提液和醇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对农作物的种子萌发及根茎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提取物质量浓度与其抑制作用呈正相关,1 g/mL和0.5 g/mL的澳洲坚果青皮提取物对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相同质量浓度下,水提液的抑制作用强于醇提液;醇提液对小麦和蚕豆的生长有高质量浓度抑制低质量浓度促进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观察外来入侵植物大狼把草提取物对黄花草木樨、北美车前、胜红蓟和鸡眼草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大狼把草提取物的化感活性。结果表明:大狼把草250~4 0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对北美车前、胜红蓟和500~4 000μg·mL-1的水提取物对胜红蓟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相应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0.80%、48.08%和63.64%。250~1 0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和250~2 000μg·mL-1的水提取物对黄花草木樨幼苗根长以及250~5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和250~2 000μg·mL-1的水提取物对黄花草木樨幼苗苗高有显著促进作用,相应的最大促进率分别为32.99%、54.45%、11.55%和18.12%,而4 0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对其幼苗根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相应的抑制率为22.32%。1 000~4 000μg·mL-1的水提取物和2 000~4 0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对北美车前幼苗根长以及4 0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对其幼苗苗高有显著抑制作用,相应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19.96%、33.10%和23.15%。250~4 000μg·mL-1的水提取物和1 000~4 0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对胜红蓟幼苗根长以及2 000~4 0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其幼苗苗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相应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60.92%、40.80%、11.31%和11.65%。250~2 0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对鸡眼草幼苗根长和苗高以及1 000μg·mL-1的乙醇提取物对其幼苗干重有显著促进作用,相应的最大促进率分别为34.96%、18.93%和20.89%,1 000~4 000μg·mL-1的水提取物对其幼苗根长以及2 000~4 000μg·mL-1的水提取物对其幼苗苗高和干重有显著抑制作用,相应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28.11%、12.40%和27.29%。  相似文献   

7.
薇甘菊对农田常见杂草和水稻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中次生化合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内生测试验评价了薇甘菊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牛筋草(Eleusine indica)3种常见农田杂草以及水稻(Oryzasativ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干物质质量浓度为0.005~0.100 g/m L 的薇甘菊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分对狗牙根、稗草和牛筋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中0.050~0.100 g/m L的薇甘菊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干物质质量浓度为0.025~0.100 g/m L的薇甘菊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0.050~0.100 g/m L的薇甘菊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而质量浓度为0.005 g/m L的薇甘菊提取物则对水稻幼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施加少量薇甘菊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分溶液可以有效控制稻田杂草,且不会对水稻生长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龙葵醇提物作为植物源除草活性物质的应用前景,通过温室营养液培养法对水稻和工业大麻的安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浓度(1 g/L)龙葵提取液对大麻种子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大,萌发抑制率最高可达81.67%;水稻幼苗在4~8 g/L浓度范围内,其根长和鲜重的化感作用敏感度大于茎长,大麻幼苗在2~4 g/L浓度范围内,其鲜重和茎长的化感作用敏感度大于根长;龙葵提取物对水稻种子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大麻,而对水稻幼苗的抑制作用弱于大麻。因此,在大麻生产中,龙葵提取物适合开发成土壤封闭型除草剂;而在水稻生产中,龙葵提取物适合开发成茎叶处理型除草剂。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就空心莲子草、水竹叶和节节菜3种克隆型伴生杂草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0.25~2 g/L的3种伴生杂草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不产生显著影响,但4 g/L的空心莲子草提取物和节节菜醇提物对水稻种子萌发率以及4 g/L的空心莲子草和节节菜醇提物对水稻种子发芽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空心莲子草0.25~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苗高,0.5~4 g/L的醇提物和1~4 g/L的水提物对水稻幼苗根长,2~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鲜质量和水提物对幼苗苗高及鲜质量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相对应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46.72%、24.43%、22.62%、32.48%、31.59%和27.96%。水竹叶2~4 g/L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对水稻幼苗根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相对应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20.74%和19.33%,0.5~4 g/L的水提物和2~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苗高产生显著促进作用,相对应的最大促进率分别为11.67%和27.61%。节节菜0.5~4 g/L的水提物对水稻幼苗根长和醇提物对苗高,1~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根长,2~4 g/L的醇提物对水稻幼苗鲜质量,4 g/L的水提物对水稻幼苗苗高和鲜质量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相对应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27.12%、25.56%、87.13%、37.23%、11.55%和11.51%。  相似文献   

10.
20种中药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20种中药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甜瓜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生药质量浓度为0.01 g/mL时,石菖蒲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甜瓜枯萎病菌,小玫瑰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100%;白芷提取物能强烈抑制番茄灰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1.59%,川楝子、小玫瑰和蒲公英提取物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在70%以上.石菖蒲、白芷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氟磺唑草胺对甘蔗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采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法,测定480g·L-1氟磺唑草胺悬浮剂播后芽前土壤处理对甘蔗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并分析其对甘蔗和后茬作物水稻、玉米、上海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浓度对马唐、旱稗、牛筋草、石胡荽、裸柱菊、通泉草、胜红蓟、飘拂草、香附子等杂草15 d防效均...  相似文献   

12.
以马缨丹(Lantana camara Linn.)、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含羞草(Mimosa pudica Linn.)、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 Cassini.)和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Hitchc.)为材料,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这5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蒂腐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抑菌活性,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假臭草的主要抑菌物质。菌丝生长速率法的实验结果表明:5种入侵植物提取液对2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且抑菌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马缨丹提取物对蒂腐菌抑制效果最好,其EC50为10.39 g·L~(-1),假臭草提取液对炭疽菌和蒂腐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效果,EC_(50)分别为14.70 g·L~(-1)和14.77 g·L~(-1)。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了假臭草提取物中的14种化学成分,其中4,5,6,7-四甲氧基黄酮、熊果苷和1,2,4-环己三醇这3种物质占总含量的81.8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了采自内蒙古、宁夏草原和荒漠地区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在0.1 g/mL质量浓度下,白沙蒿、黑沙蒿、蓼子朴、地肤、中间锦鸡儿、黄芪、甘草、骆驼蓬、圆叶盐爪爪、雾冰藜、滨藜和大麻12个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中的至少一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0%;蓼子朴、黑沙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矮葱、乳浆大戟、沙打旺、甘草、虎尾草、猪毛菜和角蒿11种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大于75%;而碱蓬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促进效果为55.56%。【结论】黑沙蒿、蓼子朴、中间锦鸡儿和甘草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同食料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在以北京主要乔灌木树种为食料、室内饲养舞毒蛾的条件下 ,分析了不同食料植物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1龄幼虫成活的试验表明 :受试各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 ,舞毒蛾 1龄幼虫在柿、杏、黄栌、毛泡桐、火炬树等树种饲养下死亡率较低 ,在核桃楸、国槐、刺槐、臭椿等树种饲养条件下死亡率较高 .4龄幼虫对食物的利用和转化的试验表明 :舞毒蛾对柿树、黄栌、杏树、加杨的营养效率较高 ,对华山松、国槐、刺槐、白蜡和抗虫杨的营养效率较低 .  相似文献   

15.
采用小盆钵土培法,测定了7种菊科植物(苦苣菜、苍耳、野塘蒿、小飞蓬、野莴苣、台湾翅果菊和旱莲草)在Al处理(0.2g/kg)10d和20d后叶片POD、CAT、SOD的活性.结果表明,Al胁迫对7钟菊科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都有影响.随处理时间的增加,7种菊科植物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不同种类的变化幅度也存在差异.其中,以菊科植物中苦苣菜耐铝性较好,并随Al处理时间的增加其POD、CAT活性较对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62种植物样品对菌丝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46,自引:4,他引:46  
以灰葡萄孢、禾谷镰刀菌、辣椒疫霉、盘长孢状刺盘孢、凸脐蠕孢为供试真菌 ,植物提取物样品供试质量浓度为 0 .1g/ m L,用琼胶平板法对 6 2种植物样品的丙酮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有 39种提取物样品至少对 5种供试真菌中的 1种真菌的抑制率大于 6 0 % ,其中多线柳 (茎、叶 )、野核桃 (茎、叶 )等 2 3种提取物样品至少对 1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大于 80 % ,野核桃 (茎 )、枸树 (根 )、齿果酸模 (茎 )、甘草 (全株 )、苦豆子(根 )、狼毒 (根 )、石榴 (果皮 ) 7种植物提取物样品对其中 4种供试真菌均表现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DPPH检测法对马鞭草科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种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有较大差异:其中假连翘、三对节、云南石梓的鲜叶提取物以总固物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6.343、4.757、4.233,有较大的开发植物抗氧化剂的潜力;柚木、黄素梅、苦郎树、黄毛豆腐柴的鲜叶提取物以总固物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大于或接近2,也有一定的开发植物抗氧化剂的潜力;马缨丹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大于1,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蔓荆、冬红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均较小,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采自浙江苍南县以及邻近地区30个分布新纪录植物类群。其中田野水苏(Stachys arvensis Linn.)为中国分布新纪录;鱼木属(Crateva Linn.)等10属和藜蒴栲[Castanopsis fissa(Champ.ex Benth.)Rehd.et Wils.]等16种、3变种为浙江分布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提取空心莲子草的浸提液,以牧草植物黑麦草、白茅、高羊茅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幼苗体内抗氧化系统中的POD、SOD、APX、MDA 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来探讨空心莲子草的化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浸提液对3种牧草植物根系及叶片POD和SOD活性的影响有明显的一致性,与对照相比,提高了白茅和高羊茅体内POD 的活性,而黑麦草体内的POD 活性却有所降低,提高了高羊茅和黑麦草体内的SOD活性,而白茅体内的SOD活性却明显下降。浸提液处理显著提高了3种牧草植物根系APX 的活性,而叶片中APX 的活性均呈下降趋势。高羊茅根系MDA 含量较对照有所升高,白茅和黑麦草根系中的MDA 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含量仍低于对照。在叶片中MDA 含量在3种牧草植物中的含量均低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在根系和叶片的个别处理中有升高的现象,但所有结果表明浸提液处理并未造成3 种牧草植物幼苗体内MDA 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的趋势性的增加,表明浸提液并没有对牧草植物的生长产生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情况的调查研究,目的是科学配置排土场植被,提出最佳的复垦植被类型,以迅速提高伊敏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覆盖率和利用率。结果表明,该地区自然恢复的草本植物主要有菊科、禾本科2种,主要优势种有北苔草、贝加尔针茅、沙打旺;已复垦排土场草本植物的平均盖度达到84.97%,植物以北苔草、贝加尔针茅、紫花苜蓿和羊草为主,北苔草和贝加尔针茅的重要值比较突出;未经过复垦的排土场,草本植物的平均盖度仅达到27.4%,植物以北苔草、贝加尔针茅、二裂委陵菜和羊草为主,其中,北苔草和贝加尔针茅的重要值分别为24.65%,16.58%。在排土场上种植沙棘并配置耐干旱的草本植物可较好地提高其植被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