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灭菌土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接种量为30个孢子菌剂(T1)、60个孢子菌剂(T2)和灭菌菌荆(CK).培育15 d统计发芽率,各处理均达到80%以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扦插苗的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培育30 d统计成活率,各处理分别为81.43±0.2%、84.67±0.1%、68.33±0.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培育90 d取根样制片观察,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侵染扦插苗根系,T1,T2,CK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51.31±2.5%、69.23±2.2%和0,不同的接种处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不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处理后,主根长度、须根长度、须根数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显著高于对照;T2的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要好于T1.  相似文献   

2.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灭菌土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对桑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接种量为30个孢子菌剂(T1)、60个孢子菌剂(T2)和灭菌菌荆(CK).培育15 d统计发芽率,各处理均达到80%以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桑扦插苗的发芽率的影响不显著.培育30 d统计成活率,各处理分别为81.43±0.2%、84.67±0.1%、68.33±0.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培育90 d取根样制片观察,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侵染扦插苗根系,T1,T2,CK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51.31±2.5%、69.23±2.2%和0,不同的接种处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不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处理后,主根长度、须根长度、须根数量、地下部分鲜质量和干质量都显著高于对照;T2的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要好于T1.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真菌对香椿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日光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 :Glomusmosseae,Glomusversiforme和Gigasporarosea和施肥对香椿 [Toonasinensis (A .Juss)Roem]实生苗生长和菌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促进香椿苗的生长 ,施磷肥也能促进其生长 ,以菌根真菌加磷肥的香椿苗生长量最大 ,而施磷肥降低了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  相似文献   

4.
杀真菌剂对丛枝菌根烟苗生长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病害防治中广泛使用的百菌清、代森锰锌和甲霜灵锰锌,研究杀真菌剂对丛枝菌根烟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杀真菌剂对丛枝菌根烟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杀真菌剂浓度增大,菌根烟苗生物量,N、P、K吸收量,SOD、CAT、POD活性都显著降低;在相同浓度处理下,甲霜灵锰锌对AM真菌生长和发育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百菌清和代森锰锌,说明甲霜灵锰锌对AM真菌的毒性大。因此,为了减轻杀真菌剂对AM真菌的危害,发挥菌根效应,在达到防治病害的基础上应尽量降低杀真菌剂的施用浓度。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烟苗生长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漂浮育苗技术培育烟苗,研究不同基质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简称AM真菌)烟苗和不接种烟苗的菌根发育、烟苗生长、营养状况。结果表明:5种基质中,基质1和2有益于AM真菌发育,菌根侵染率也最高;基质1、2和3中,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促进了烟苗生长,显著增加了烟苗生物量。说明供试的5种基质中,基质2上接种AM真菌最有利于发挥菌根效应,可作为漂浮育苗获得菌根烟苗的首选基质。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水稻(Oryza sativa L.)金优64为宿主,以4种丛枝菌根真菌Glonus mosseae、Glomus intraradices、Gigaspora margarita、Gigaspora rosea为接种剂,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砷胁迫下4种丛枝菌根真菌分别与水稻金优64共生后对水稻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真菌与宿主之间具有选择偏好性,水稻接种Glomus mosseae与接种其他3种丛枝菌根真菌相比,长势较明显,地上部砷的积累也较低.砷胁迫下接种不同种属的丛枝菌根真菌对水稻体内砷酸盐还原酶基因的表达影响也不同,推测砷胁迫下接种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对水稻砷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丛枝菌根是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间形成的一种互惠共生体,表现在植物提供碳水化合物给丛枝菌根生长,反过来丛枝菌根帮助植物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从丛枝菌根的根外菌丝存在N的代谢、菌丝桥参与植物间N的传递等方面阐述了丛枝菌根菌丝与N的关系,从N肥种类、水分状况等方面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土壤N的关系,总结了丛枝菌根提高植物吸收、转运N的机理,并讨论了该领域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是土壤里的一类真菌和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本文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寄生线虫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来,丛枝菌根真菌可以抑制植物寄生线虫的发生,而植物寄生线虫也会反过来影响丛枝菌根的侵染和产孢;并指出了丛枝菌根真菌在不同接种时间、不同接种势、是否土著、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磷水平均会对植物寄生线虫产生不同影响。深入研究这些相互关系,有助于正确理解菌根抗线虫病的作用,从而为其用于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孑遗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特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玥  杜国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753-10754
对内蒙古荒漠珍稀、孑遗植物四合木、绵刺、白刺、霸王和强旱生植物半日花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特性进行了调查。通过显微镜观察根系样本,采用十字交叉法统计常见科、属丛枝菌根真菌的菌丝、丛枝、泡囊的侵染率,观察侵染面积,阐明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结果表明:这些孑遗植物均被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多数种类侵染率较高;不同种孑遗植物侵染率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下,同种孑遗植物菌根侵染状况也有明显的差异。四合木、半日花等的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很高,菌根类型主要为疆南星型菌根。  相似文献   

10.
丛枝菌根真菌有恢复植被、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改良土壤及促进根际养分循环等生态作用。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分布并分析了寄主植物、土壤、气候等各种因素对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能离子注入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与蒺藜苜蓿共生的影响。[方法]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为试验材料,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为寄主,经低能离子注入后,考察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萌发率和菌丝长度;然后建立蒺藜苜蓿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关系,并对根的侵染、孢子产量以及根外菌丝的生长进行评估。[结果]低剂量的离子注入能刺激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高剂量的离子注入则抑制丛枝菌根真菌孢子的萌发和早期的生长;在所选剂量范围内,离子注入不影响丛枝菌根真菌与蒺藜苜蓿建立共生关系。[结论]可以利用离子束生物技术对丛枝菌根真菌进行改良;该研究为提高豆科牧草抗逆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几种主要的生态系统中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几种主要的生态系统中 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能够与陆地80%~90%的维管植物建立共生关系,产生的地下菌丝体网络连接着植物根系、土壤及根际微生物。目前,丛枝菌根真菌被认为是提高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工具。该文从石油对丛枝菌根真菌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的帮助及与其它微生物及物质共同作用提高石油修复效率等方面做以阐述。未来研究方南有以下几个方面:(1)寻找并选择针对不同石油及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组合,并建立组合库;(2)利用分子手段及基因工程等技术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石油的降解或者提高宿主植物对石油的耐受性或降解等机制等;(3)关注菌丝际生态功能区,以“共生功能体”的概念入手深入挖掘,探究植物、根际及菌丝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以期对未来修复工作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5.
AMF对葡萄扦插苗矿质营养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试验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在灭菌土中,不同接种处理下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 larMycorrh izal Fungi,AMF)球囊霉属真菌(Glomusspp.)及巨孢球囊霉属真菌(G igasporaspp.)对巨峰葡萄(KyohoVitis ViniferaL.×Vitis La-brusca)扦插苗的生长及N,P,K营养状况的影响。试验共16个处理,4个接种量水平(N1、即CK,不接种,N2,N3,N4分别为每株接种10,30,50个孢子),每个接种量水平下设4种接种时间水平(T1扦插苗成活移栽后立刻接种,T2,T3,T4分别为移栽后第2,3,4周接种),处理时间为120 d。结果表明,AMF真菌侵染葡萄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与其建立共生关系后,能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扦插苗的生长量,增加植株的N,P含量,但对K含量无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不同接种处理水平下,AMF真菌的侵染率不同。在试验中,N3T3处理(第3周每株接种30个孢子)下的扦插苗的各项指标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6.
试验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方法,研究在灭菌土中,不同接种处理下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球囊霉属真菌(Glomus spp.)及巨孢球囊霉属真菌(Gigaspora spp.)对巨峰葡萄(Kyoho Vitis Vinifera L.×Vitis Labrusca)扦插苗的生长及N,P,K营养状况的影响.试验共16个处理,4个接种量水平(N1、即CK,不接种,N2,N3,N4分别为每株接种10,30,50个孢子),每个接种量水平下设4种接种时间水平(T1扦插苗成活移栽后立刻接种,T2,T3,T4分别为移栽后第2,3,4周接种),处理时间为120d.结果表明,AMF真菌侵染葡萄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与其建立共生关系后,能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扦插苗的生长量,增加植株的N,P含量,但对K含量无显著促进作用.同时还发现,不同接种处理水平下,AMF真菌的侵染率不同.在试验中,N2T3处理(第3周每株接种30个孢子)下的扦插苗的各项指标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黄花蒿幼苗生长的理想基质,比较了6种不同基质以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黄花蒿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的6种基质中,泥炭∶河沙=1∶2基质中的黄花蒿种子最早出现萌芽及第1片真叶,发芽率、幼苗苗高、根长、鲜重、干重和菌根侵染率均最高,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摩西球囊霉后促进效果更显著.泥炭与河沙按1:2比例混合的基质可作为培育黄花蒿菌根化苗的理想基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东矿区天气干旱、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特点,利用矿井水回灌植物,通过在植物根际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矿井水回灌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对根际土壤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利用矿井水回灌玉米3个月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玉米干质量比对照组高出3 g/株;试验选择的丛枝菌根真菌和玉米保持较高的共生关系,强化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使玉米根系侵染率、菌丝密度分别达到76%、2.8 m/g;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了玉米植株氮、磷、钾的含量,有利于根际难溶矿质元素的活化,且玉米根际土壤中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植物多样性对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宿主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相互关系,综述近年来植物多样性对丛枝菌根真菌物种、菌根结构、菌丝侵染率、孢子密度及分子遗传力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棉花生长和黄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对棉花生长和对黄萎病的影响,并且探讨了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后能促进棉花的营养生长,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在先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然后接种黄萎病原菌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棉花根内总酚含量,诱导棉花根内过氧化物酶(POD)的合成,提高POD的活性,明显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另一方面,当黄萎病原菌侵袭时,丛枝菌根真菌对根的侵染率降低,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丛枝菌根的形成对于棉花植株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而丛枝菌根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机理是一个关于植物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发生变化的复杂过程,与改善植物营养、与病原物竞争光合产物和侵染位点、激活植物防御机制等方面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