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华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许多蕨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该文选取了其中一些华南地区生长的野生观赏蕨类,简要介绍了9种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生境和繁殖,并对其观赏价值作了评估,以期为将来园艺引种栽培和城市园林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庆元县,共有野生蕨类植物231种,隶属于67个属36科。根据蕨类植物用途,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野生蕨类植物资源划分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观赏蕨类植物资源、指示蕨类植物资源、化工原料蕨类植物资源、编织蕨类植物资源、食用蕨类植物资源、饲用和肥用蕨类植物资源以及农药蕨类植物资源8类。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百山祖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千八百坎现有蕨类植物52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有10种,章介绍了这些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繁殖方法、开发利用价值及用途等,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蕨类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广西五种食用蕨类植物的引种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1atiusculum);紫萁(Osmunda japonica);毛轴蕨(Ptetidium rdvolutum);菜蕨(Callipteis esculenta)和短羽蹄盖蕨(Athyrium pachyphyllum)是广西山区群众传统食用的5种蕨类植物。人工引种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这5种食用蕨类植物对人工栽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栽培技术可行,并且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贵州蕨类植物的整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文献资料查阅与核对的基础上,对已有记载的贵州蕨类植物进行整理,以《贵州蕨类植物志》为标准,整理统计出贵州野生蕨类植物54科、153属、871种、45变种、12变型以及3个杂交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调研,标本采集整理和已有文献资料的查阅,对勐海县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鉴定分析。目前,已知有蕨类植物33科,55属,118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蕨类植物4种。按用途将保护区蕨类植物划分为药用蕨类植物、观赏蕨类植物、食用蕨类植物、指示蕨类植物、工业原料蕨类植物与饲料和绿肥蕨类植物6种类型,简要分析了保护区蕨类植物的类型,并对如何保护和开发利用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衢州九华山蕨类植物及其观赏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得知,浙江西部的衢州九华山共有野生蕨类植物103种,隶属于29科,53属.分析了衢州九华山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分布规律,将其分为12个分布区类型,5种生态类型.探讨了本区蕨类植物观赏价值的应用,并提出了开发本区蕨类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华南植物园王瑞江博士主持的广东科技计划项目《野生观赏蕨类植物的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近日通过专家组验收。此项课题筛选出包括琼南风尾蕨、延羽卵果蕨、深绿短肠蕨、新月蕨等22种各具特色的野生蕨类植物供城市园林和家庭园艺使用。  相似文献   

9.
白草洼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蕨类植物资源共有16科28属58种,这些蕨类植物大多有药用价值。蕨类植物一般都生存在低洼、深沟、林下、石缝等靠近水源的阴湿环境中,随着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人为活动侵入和扩展,再加之世界范围内环境干旱加剧,造成湿地环境逐渐减少和萎缩,这给蕨类植物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针对保护区的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即通过科学划定保护区域、野生植物立法、实施系统保护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保护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广东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资料,广东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蕨类植物44科88属201种。在掌握蕨类植物基本组成基础上,对区内蕨类植物的优势成分、分布区类型及具体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表明同乐大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性质具有以下特征:(1)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区系性质;(2)古老蕨类植物成分丰富;(3)蕨类植物垂直分布较明显;(4)国家重点保护蕨类植物多。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长泰县引种台湾软枝种杨桃具有品质优良,早结丰产特性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介绍了其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金银花原产东亚,引种进入美国后,逸生成为入侵植物,造成显著的环境与经济损失。本文介绍金银花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方式、分布范围、入侵危害等方面的特征,总结人工铲除和化学防治方面的经验,提出我国的金银花栽培应以发展当地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13.
对六种野生观赏蕨的孢子或茎尖或幼叶,通过芽诱导或GGB途径培养出完整植株,筛选出每种蕨的芽诱导或GGB诱导、增殖、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4.
调查了广州花卉市场上的观赏蕨类植物,对其形态特征、观赏价值和栽培条件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评估广州目前观赏蕨类植物的市场现状,对我国观赏蕨类的市场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青刺果的植物学特性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分布状况及其生境,种子的自然变异等论述了青刺果的植物学特性;又从采种育苗、造林技术、促进实生幼林早实早丰技术等方面,记述了青刺果的人工栽培技术,为建立青刺果人工原料基地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云南热区的5种木本森林蔬菜及其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对云南热区的臭菜、刺五加、南山藤、越南甜菜和长蕊甜菜5种木本森林蔬菜的特性作了介绍。继后从苗木培育(包括苗圃地及其相关设施的设置, 种子及插条育苗, 苗期管理) 和苗木栽培(包括种植地选择,种植技术, 修剪) 两方面简述了这5种木本森林蔬菜的人工规模化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7.
We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al pattern of bird's nest ferns (Asplenium nidus complex) and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d litter accumulation and the abundance of litter-associated microarthropods in the ferns in the forest of Yambaru on the northern part of Okinawa Island, southern Japan. We located 53 bird's nest ferns (41 ferns on 27 live trees of 13 species, and 12 on 5 dead trees) in a ca. 4-ha plot, collected litter samples from 37 ferns on 25 live trees, and then extracted a total of 11 205 microarthropods (Acari and Collembola) from all the litter samples. The ferns preferred concave slopes and tended to be distributed on the tree species that had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or large basal area in the forest. The ferns were usually established on large trees [≥10 m high or ≥20 cm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lthough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he ferns were not related to the size of the host trees. The amount of litter accumulated in the ferns was correlated neither with the size (height and DBH) of the host tree nor with the height and position of the ferns. The amount of accumulated litter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only with fern size; this might have caused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fern size and the abundance of litter-associated microarthropods and the number of species of oribatid mites in the ferns.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小叶榄仁的形态特征、生态学特性以及在汕头地区引种的生长表现。引种栽培结果表明:小叶榄仁生长和抗逆性表现良好,适合汕头等沿海地区作为庭园景观树种和行道树种,并总结了小叶榄仁的育苗及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南岭黄檀的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南岭黄檀的生长特性,详细介绍其栽培技术,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作效益分析,从而总结南岭黄檀是一种优质的紫胶虫寄主树,适合在梅州地区种植,能快速带动山区人民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