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测定鸡蛋、鸭蛋、鹌鹑蛋3种蛋中的葡萄糖含量,将试验分为鸡蛋组、鸭蛋组和鹌鹑蛋组,分别分离蛋清和蛋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3种蛋中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鸡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77±0.14)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1.95±0.09)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1±0.12)mg/g;鸭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59±0.32)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14±0.25)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2.88±0.27)mg/g;鹌鹑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65±0.37)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77±0.20)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9±0.16)mg/g;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蛋黄(P<0.05)。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要高于蛋黄。因此,在人们日常膳食中,多摄入蛋清不仅能给机体提供优质蛋白,还能提供优质糖源,这在人们日常营养膳食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测定鸡蛋、鸭蛋、鹌鹑蛋3种蛋中的葡萄糖含量,将试验分为鸡蛋组、鸭蛋组和鹌鹑蛋组,分别分离蛋清和蛋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3种蛋中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鸡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77±0.14)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1.95±0.09)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1±0.12)mg/g;鸭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59±0.32)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14±0.25)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2.88±0.27)mg/g;鹌鹑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65±0.37)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77±0.20)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9±0.16)mg/g;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蛋黄(P<0.05)。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要高于蛋黄。因此,在人们日常膳食中,多摄入蛋清不仅能给机体提供优质蛋白,还能提供优质糖源,这在人们日常营养膳食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烹饪对常见的几种禽蛋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的影响。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烹饪前后鸡蛋、鸭蛋和鹌鹑蛋蛋黄中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利用HPLC法分离并测定烹饪前后鸡蛋、鸭蛋和鹌鹑蛋蛋黄中的各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含量。测定出了鸡蛋、鸭蛋和鹌鹑蛋的鲜蛋和熟蛋中总类胡萝卜素及其各组分的含量。(1)鸭蛋和鹌鹑蛋蛋黄中含叶黄素、玉米黄素、角黄素、隐黄素和β-胡萝卜素,鸡蛋蛋黄中除上述组分外还含有辣椒红素;(2)烹饪前后蛋黄中类胡萝卜素组分的种类和各组分含量的排序无变化;(3)在煮熟的过程中,蛋黄中各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平均损失率分别为鸡蛋9.3%~19.0%,鸭蛋8.8%~23.0%,鹌鹑蛋18.4%~34.7%。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蛋壳颜色鸡蛋的品质性状。方法以白壳蛋、粉壳蛋、褐壳蛋、绿壳蛋为试验材料,检测鸡蛋常规蛋品质、蛋黄胆固醇含量和蛋清抗氧化性、蛋黄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结果褐壳蛋质量显著高于粉壳蛋和绿壳蛋(P0.05),粉壳蛋蛋壳强度和厚度均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绿壳蛋蛋黄比率显著高于褐壳蛋(P0.05),绿壳蛋抗氧化性显著高于白壳蛋(P0.05)。有色鸡蛋蛋壳强度和抗氧化性均高于白壳鸡蛋,蛋黄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区别。绿壳鸡蛋棕榈酸(C16:0)、棕榈烯酸(C16:1)和亚油酸(C18:2)含量均显著低于粉壳和白壳鸡蛋(P0.05)。褐壳鸡蛋蛋黄中的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蛋壳颜色鸡蛋(P0.05)。结论有色蛋壳鸡蛋蛋壳强度和蛋清抗氧化性均高于白壳鸡蛋,蛋黄品质在不同颜色蛋壳鸡蛋中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5.
为比较不同品种鸡蛋外在蛋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在3个不同养鸡场随机选取3个鸡种(大恒鸡、泸宁鸡、科宝鸡)产蛋中期鸡蛋各60个,测定蛋质量、蛋黄质量、蛋清质量、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蛋清比值、蛋清与蛋黄干物质含量、蛋壳与蛋黄颜色等常规鸡蛋品质,并测定蛋清内粗蛋白与蛋黄内粗蛋白、粗脂肪、钙、磷、铜、铁、锌、锰等营养指标。结果表明,3个品种鸡蛋外在品质和营养物质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泸宁鸡的蛋黄/蛋清比值高于其他2组且差异显著(P0.05),蛋黄红度值也大于另外2个品种且差异显著(P0.05)。营养指标测定显示,科宝鸡鸡蛋中蛋清和蛋黄粗蛋白以及蛋黄粗脂肪、钙、磷、锌含量均显著低于其他2个鸡种(P0.05);大恒鸡蛋清粗蛋白及蛋黄钙、锌、锰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鸡种(P0.05);泸宁鸡营养价值居中,但蛋黄铜含量显著低于大恒鸡和科宝鸡(P0.05)。  相似文献   

6.
选取100枚卢氏绿壳鸡蛋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卢氏绿壳鸡蛋的蛋重为49.15 g,蛋比重为1.09,蛋形指数为1.31,蛋壳厚度为356.8μm,蛋黄占全蛋比例为33.16%,蛋黄的粗脂肪含量为54.35%,蛋黄的胆固醇含量为14.27mg/g,全蛋胆固醇含量为197.38 mg,蛋黄的SOD含量为6.33 U/mgprot,卢氏绿壳鸡蛋不但在蛋比重、蛋壳厚度、蛋黄相对重等方面优于普通鸡蛋,而且蛋黄粗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的鸡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各种蛋类的营养成分、保存时间和食用价值。[方法]采用过滤法和直接皂化—硫酸铁铵比色法分别快速测定普通鸡蛋、笨鸡蛋、乌鸡蛋、鸭蛋、鹅蛋5种蛋类蛋黄中胆固醇和蛋清中蛋白质的含量,并对不同时间蛋品质进行分析,比较5种蛋类的营养价值。[结果]乌鸡蛋和笨鸡蛋蛋清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而鹅蛋最低。鹅蛋蛋黄胆固醇含量最高,普通鸡蛋胆固醇含量最低。蛋放置时间越长,胆固醇含量也越低。[结论]该研究可为人们选择合适的食用蛋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52周龄种母鸡日粮中添加0 mg/kg、0.3 mg/kg、0.6 mg/kg酵母硒(含硒0.1%)和3.2 g/kg、4.0g/kg、5.4 g/kg DL-蛋氨酸(含蛋氨酸99%),测定种蛋中硒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力、谷胱甘肽(GSH)含量、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和蛋白羰基值来研究硒和蛋氨酸补充量对种蛋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蛋黄中硒含量随着硒补充量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0.01),3.2 g/kg蛋氨酸处理组蛋黄中硒含量极显著高于4.0g/kg和5.4 g/kg处理组(P0.01)。②与0 mg/kg和0.6 mg/kg硒处理相比,0.3 mg/kg硒处理组能极显著提高蛋黄中GPx活力(P0.01),极显著降低蛋黄中MDA含量(P0.01)。③3.2 g/kg蛋氨酸处理组蛋黄中GPx活力极显著高于4.0 g/kg和5.4 g/kg处理组(P0.01),3.2 g/kg和4.0 g/kg蛋氨酸处理组蛋黄中GSH含量显著高于5.4g/kg处理组(P0.05),而蛋黄中MDA含量随着蛋氨酸补充量增加而极显著降低(P0.01)。④蛋清中GPx活力随着硒补充量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随着蛋氨酸补充量增加而极显著降低(P0.01)。⑤5.4 g/kg蛋氨酸处理组蛋清中GSH含量极显著高于3.2 g/kg和4.0 g/kg处理组(P0.01),3.2 g/kg蛋氨酸处理组蛋白羰基含量极显著高于4.0 g/kg和5.4 g/kg处理组(P0.01)。由此可见,在种母鸡日粮中适量添加硒和蛋氨酸能够增强种蛋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9.
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预防组和治疗组蛋鸡分别按体质量以15和30 mg/kg剂量预拌料方式给予氟苯尼考粉药物,连续5 d,分别收集给药期和停药后第1、2、3、5、7、10、12、15、18天的各组鸡蛋,测定全蛋、蛋黄和蛋清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全蛋、蛋清和蛋黄中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的检出限均为2μg/kg,定量限均为5μg/kg。鸡蛋样品在氟苯尼考添加水平为1.0~5.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8.9%~105.0%,日内精密度为2.22%~4.22%,日间精密度为4.22%~6.54%。停药后,氟苯尼考在预防组和治疗组蛋清中的残留量峰值(520.70、797.12μg/kg)高于蛋黄(285.96、442.40μg/kg),氟苯尼考胺在蛋黄中的残留量峰值(218.40、646.14μg/kg)高于蛋清(87.36、36.89μg/kg),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在蛋清中的消除速率均快于蛋黄。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量及其总残留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蛋黄中以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为主,蛋清中主要是氟苯尼考残留。不同剂量组蛋黄中氟苯尼考残留时间为18 d。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添加对长顺绿壳蛋鸡血清脂质指标、蛋清抗氧化功能、蛋黄胆固醇含量及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180日龄长顺绿壳蛋鸡240羽,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00 mg/kg TP组和400 mg/kg TP组(分别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00和400 mg/kg TP),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饲喂56 d后测定血清脂质、蛋黄胆固醇及肝脏脂质代谢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 TP组蛋鸡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5),蛋清巯基含量显著增加(P<0.05),蛋清羰基含量显著降低(P<0.05);200和400 mg/kg TP组蛋鸡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ACC、HMGA及CYP7A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AMPK及LDL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400 mg/kg TP可以提高长顺绿壳...  相似文献   

11.
以35周龄固始鸡所产蛋为素材,研究了其5个品变种的蛋质特性,结果表明:(1)各品变种均保留了固始鸡原有的蛋壳坚厚(54.67~58.60μm),蛋黄鲜红色(8.56~9.17),蛋黄胆固醇含量低(221.11~233.94mg/枚)等优良蛋质特征;同时也存在蛋重(48.13~50.51g)和蛋形指数(1.21~1.30)偏低的缺点;(2)蛋质各性状的相关性在不同品变种表现存在差异,如胆固醇与蛋重(黄乌和花羽鸡,r=0.79878~0.80938)(P<0.05)和蛋清粗蛋白含量(花羽鸡,r=0.88288)(P<0.01)呈强的正相关,而与蛋壳重(白乌鸡,r=-0.98537)和蛋黄粗蛋白含量(黄乌鸡r=-0.9225)呈强的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2.
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复合制剂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初步探讨了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复合制剂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处理Ⅰ~Ⅳ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100 mg/kg黄芪多糖+30 mg/kg小檗碱、200 mg/kg黄芪多糖+30 mg/kg小檗碱、100 mg/kg黄芪多糖+60 mg/kg小檗碱、200 mg/kg黄芪多糖+60 mg/kg小檗碱。结果表明,黄芪多糖(APS)和小檗碱(Ber)复合制剂对各处理组的蛋形指数、蛋黄指数、蛋黄比例、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和水分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处理组Ⅱ的哈夫单位影响极显著(P<0.01);极显著降低了处理组Ⅰ、Ⅱ、Ⅳ的粗脂肪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了处理组Ⅰ、Ⅱ、Ⅲ的粗蛋白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处理组Ⅰ、Ⅳ的胆固醇含量(P<0.01),显著降低了处理组Ⅲ的胆固醇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3.
将50周龄绿壳蛋鸡270羽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羽:有机养殖(OC)组采用舍内地面平养加舍外放养,舍内平养(CB)组采用常规舍内地面平养,笼养(CC)组采用舍内立体笼养。比较3种养殖方式对蛋鸡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和鸡蛋品质的影响。结果,OC组产蛋率变化较大,全期平均产蛋率最高(P>0.05),料蛋比最低,显著低于CC组(P<0.05);OC组蛋鸡无死亡,健康状况较好,与CC组差异显著(P<0.05);OC组蛋形指数、蛋壳相对重量、蛋壳厚度和蛋黄脂肪含量最高,蛋黄颜色等级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1),蛋黄和蛋清含水率较高,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P<0.01)、磷脂含量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表明,有机养殖能使蛋鸡维持较好的生产性能,提高蛋鸡健康和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鸡卵母细胞卵黄生成受体(OVR)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关联性。【方法】以丝羽乌骨鸡为研究对象,测定936枚丝羽乌骨鸡蛋黄和全蛋胆固醇含量,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合PCR产物测序技术,对丝羽乌骨鸡OVR基因5′侧翼区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多态性与鸡蛋胆固醇含量的关联性。【结果】丝羽乌骨鸡蛋黄胆固醇含量为13.411mg/g,全蛋胆固醇含量平均为456.502mg/hg。在鸡OVR基因5′侧翼区检测到g.9511GA和g.10428TC 2个突变位点,其与鸡蛋蛋黄和全蛋胆固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胆固醇含量较低的基因型分别是GG和TT(P0.05)。【结论】鸡OVR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对鸡蛋胆固醇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富硒鸡蛋的培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含硒饲料添加剂量的试验组鸡蛋的硒含量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在添加30天时,低、中、高3种剂量蛋黄硒含量分别达1.06μg/g、1.367μg/g、1.840μg/g.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净增率分别达11.4%,12.1%和4.8%.鸡蛋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龟蛋的营养价值,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同一产蛋时间(3~5d)的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各200枚为试验材料,分别分离蛋清和蛋黄,搅拌均匀,取样检测2种龟蛋的基本营养成分、胆固醇含量、氨基酸组成及脂肪酸含量与组成.[结果]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的径长分别为3.08和3.81 cm,径宽分别为2.30和2.37 cm,蛋重分别为10.73和10.26 g/枚,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蛋清水分含量分别为96.69%和97.42%,灰分含量分别为0.36%和0.49%,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98%和1.59%,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85%和0.54%,差异均不显著;蛋黄水分含量分别为56.27%和55.16%,灰分含量分别为2.45%和3.08%,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5.89%和26.62%,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5.70%和13.99%,其中灰分和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下同).2种龟蛋的蛋清和蛋黄均检测出17种水解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蛋清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2.27和42.64 g/100 g,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4.95和14.92 g/100 g,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16和16.27 g/100 g,差异均不显著;蛋黄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7.46和50.76 g/100 g,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6.85和17.90 g/100 g,呈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7.98和19.02 g/100 g,其中氨基酸总量差异显著.红耳龟蛋蛋黄和蛋清及中华花龟蛋蛋黄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中华花龟蛋蛋清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2种龟蛋蛋黄中均检测出饱和脂肪酸8种,不饱和脂肪酸11种,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蛋黄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8.65%和35.4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8.19%和60.63%,差异均不显著.其中,饱和脂肪酸均以十五烷酸含量最高,硬脂酸次之;不饱和脂肪酸均以十七碳烯酸甲酯含量最高,银杏酸次之.2种龟蛋蛋黄胆固醇含量分别为9.83和11.14 mg/g,差异不显著.[结论]红耳龟蛋和中华花龟蛋营养价值差异小,均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低胆固醇的高营养价值蛋类食品,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选用49周龄AA肉种鸡270羽,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个代谢能水平日粮ME 1、ME 2、ME 3(14.04、11.70和9.36 MJ·kg-1),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每日投料量和日粮中粗蛋白质、氨基酸等其他营养水平均相同。在肉种鸡50周龄时正式开始试验,试验期为10周。结果表明,在肉种鸡产蛋后期(50~60周龄),①与ME 2组相比,ME 1组中蛋重极显著降低(P<0.01),55周龄蛋黄粗脂肪含量和60周龄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ME 3组中60周龄蛋黄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②与ME 1组相比,ME 3组显著降低55周龄蛋黄相对重(P<0.05),极显著减少60周龄蛋黄相对重(P<0.01)。ME 3组蛋黄颜色、蛋黄/蛋清极显著降低(P<0.01)。③随日粮代谢能水平降低,蛋合格率、蛋清相对重、蛋壳厚度、蛋壳相对重无显著变化(P>0.05)。④日粮代谢能水平对肉种鸡产蛋后期破蛋率、蛋壳强度、蛋形指数没有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肉种鸡产蛋后期,日粮代谢能降低至9.36 MJ·kg-1时,对肉种鸡产蛋性能无不良影响,对蛋清、蛋壳及其营养物质没有影响,但可以显著降低蛋黄中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品牌鸡蛋与普通鸡蛋的氨基酸含量。[方法]试验选取了5种品牌鸡蛋和2种普通散装鸡蛋各10枚,测定其蛋清、蛋黄及全蛋中17种氨基酸含量,并比较其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结果]试验表明,品牌鸡蛋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比值均普遍高于普通鸡蛋,且蛋黄的儿童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CE/T)值比蛋清CE/T值高。[结论]该研究可为人们对鸡蛋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红豆杉叶对仙居鸡蛋黄卵磷脂、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红豆杉叶中紫杉醇在蛋清、蛋黄中沉积量的变化。【方法】选取140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仙居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其中饲喂基础饲粮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3%和4%的红豆杉叶,为2%、3%、4%组。试验开始时,每间隔10 d,每组每个重复随机各捡蛋2枚,用于检测蛋黄中卵磷脂和胆固醇含量及紫杉醇在蛋清、蛋黄中沉积量的检测,试验期90 d。【结果】4%组蛋黄中卵磷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组蛋黄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3%、4%组蛋清、蛋黄中紫杉醇的沉积量差异显著(P0.05),且4%组紫杉醇的沉积量显著高于2%组(P0.05)。【结论】在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红豆杉叶可以提高蛋黄中卵磷脂的含量、同时降低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且紫杉醇能够沉积在蛋清、蛋黄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笼养、大棚平养和茶园散养3种饲养方式对旧院黑鸡蛋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消费者更青睐散养蛋的原因。【方法】将600只1日龄旧院黑鸡雏鸡按笼养、平养、散养3种饲养方式随机均分成3组,饲喂至40周龄时每天下午定时捡蛋,并分组标记。比较3种饲养方式下的蛋重、蛋形指数、新鲜度、蛋壳强度等蛋品质和粗蛋白、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组分差异。【结果】笼养组的蛋重、蛋黄重、含水率显著高于平养组和散养组(P0.05);平养组SRC值最高为87.23;散养组在蛋壳颜色、蛋黄色泽、哈氏单位、脂肪、卵磷脂及鲜味氨基酸含量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不同饲养条件下的蛋重、新鲜度、氨基酸等蛋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平养条件下的鸡蛋氨基酸营养价值最好,茶园散养的鸡蛋在新鲜度、胆固醇、卵磷脂含量及食品风味上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