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 镇安县是我省的老蚕区之一,群众历来就有栽桑养蚕的习惯。清乾隆年间的《镇安县志》曾详细地记载了当时一些蚕桑学者在县推广蚕桑生产的功绩,解放以后的1960年,全县年产蚕茧也曾达到12万斤。以后,在极左路线的干扰下,镇安的蚕桑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在总结山区生产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调整农业生产内部的结构,把兴桑养蚕作为发展生产、改变山区面貌的重点项目之一,深受群众欢迎,短短两三年内自育自栽桑树约400万株,为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1980年县政府所作《关于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中要求全县实现栽桑五千亩, 相似文献
2.
<正> 自1981年2月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快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以来,全省蚕桑生产进入了一个蓬勃兴起的新时期,蚕茧产量连续几年净增万担左右,桑园面积增长更快,为今后发展桑蚕奠定了物质基础。1984年,由于种种原因,使生产一度又受到了挫折,特别是新区,损失尤烈。若如此下去,一影响桑蚕健康发展,二影响我 相似文献
3.
4.
从二十年代开始,我县农民已有利用河堤、地边等零星土地种桑、自育自繁蚕种养蚕吐丝被或织土丝布。到六十年代初期,全县桑面积超过一万亩,年产茧二千多担,并在秋林建起了缫丝厂。但由于当时粮食未过关,种桑养蚕的收入不大,蚕桑生产受到严重影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东蚕桑生产的现状,研究如何才能稳定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已经摆到议事日程,现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1992年广东蚕桑生产情况据统计,1992年全省有13个市、57个县(区)种桑养蚕,投产桑地面积26,566.6公顷,其中旱地和河滩地桑占67%,水田桑占33%。发种165万张,比1991年增加21.4%,蚕茧生产持续5年获得大幅度增产,1992年产茧41,339吨,比1991年增产16.1%,创建国以来广东蚕茧产量的最高纪录,平均1/15公顷桑产茧103.74kg,收购蚕茧35,600吨,比1991年增17.4%。 相似文献
6.
<正> 桑蚕茧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国防工业和医药工业不可缺少的物资。发展桑蚕生产是贯彻农业生产方针,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重要内容。对发挥我县优势,挖掘土地和劳动潜力,增加社员收入都是极为有利的。是商县发展多种经营的拳头项目,是治穷致富,改变面貌的重要门路。 相似文献
7.
栽桑养蚕是我市海河区、老圩区与临城区等乡镇的传统骨干致富项目。去年,蚕茧行情看好,全市近466.7hm2桑田,667m2产值2027.2元,达到了粮田收入的4.5倍,使蚕农们真正尝到了丰产又丰收的甜头,随着蚕茧市场行情的好转,新一轮扩桑热在蚕区又悄悄涌动起来,不少乡镇都制定了扩桑计划。行情好转,扩大桑田种植面积,以增加农民收入固然必要,但从整个蚕茧市场分析,由于丝绸产品的消费面比较窄,且加工技术仍没有新的突破,蚕茧的需求总量仍不会有大的增加,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市场真正缺少的是茧质优良的蚕茧。因此,笔者认为,根据目前我市蚕桑发展水平,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因势利导,普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充分挖掘现有桑园生产潜力,千方百计增加桑园产出效益,努力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扩桑,着力调整桑园不合理布局,实现桑田连片规模种植,使蚕桑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而全面提高蚕桑生产的管理技术水平和抗自然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9.
蚕桑作为传统特色产业,为我市南部山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以及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各地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生态桑园,蚕桑业发展呈现出了可喜局面。为了尽快把愉林建成陕西乃至全国 相似文献
10.
11.
<正>省人民政府作了加快发展蚕桑生产的决定后,一个兴桑养蚕的热潮已席卷全省。各地都在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在加快发展中对几个影响到速度和质量、甚至关系到成败的技术问题,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一、加速培育桑苗问题 (1)实生苗的培育。首先要明确实生苗的用途,按用途分别采取技术措施。培育以当年秋后出圃栽植或来春作袋接砧木为目标的实生苗,应尽量采取春播,选用越年桑籽(近几年从浙江河南调回的越年桑籽,发芽率都在70%以上)采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是全国四大蚕茧产区之一.近10年来广东蚕茧产量大幅度下降.蚕茧产区转移,人们对这些变化看法不一.本文就如何恢复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蚕桑生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史史,是广大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也是我国农副产品中创汇额较高的产品之一,随着党在农村经济政策的落实,调动了广大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不少地方出现了蚕桑生产基地的雏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近几年来,蚕桑生产起伏较大,教训深刻。为巩固已取得的成绩,充分利用目前蚕桑生产大副度回升的有利时机,稳步发 相似文献
14.
蚕桑生产在我县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县区域经济开发的骨干项目.1980年全县蚕茧产量196t,1987年突破546t,1991年突破1034t ,1998年达到1455t,2001年突破1580t.桑园面积达到3572.6hm2,其中推广陕桑305多倍体系列桑213hm2.二十二年来,蚕茧产量平均年递增6.3%. 相似文献
15.
16.
淮北平原,是江苏省1978~1985年规划中重点建设的新蚕区。淮北地处淮河下游,土壤大部分是由黄淮冲积物淤积而成,砂碱土的比例很大。以淮阴县为例,108万亩耕地中,砂碱土就占77.8%。在这样一个地区,怎样加快蚕桑生产的发展步伐,迅速建成向国家提供大量外贸产品的基地?根据我个人的实践,提出以下看法:第一、按经济规律办事,发展多种经营,不搞“单一经营”。砂碱土地区土质瘠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长期以来,多数社队处于低产贫困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展蚕桑生产,势必带来两个不利:一是由于粮食生产必须迅速搞上去,粮桑争地的矛盾尖锐;二是资金困难,不可能给蚕桑生产以大量的投资。由于两个矛 相似文献
17.
18.
19.
蚕桑是我县传统的大宗骨干多种经营项目,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农业,发展“三高”农业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八十年代,我县蚕桑得到较大发展,1990年蚕茧产量达到359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近两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力外出务工已达10多万人,养蚕效益偏低,养蚕户数量少,技术推广没有大的突破,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和体制不顺等原因,农民养蚕积极性大为下降,蚕桑生产呈急剧下滑趋势,去年产茧量只有276.5万公斤,比1990年下降23%,今年的春蚕发种量比去年同期减少6648张,下降14%. 相似文献
20.
新区的蚕桑生产怎样才能使其较健康地发展呢?根据在清远县多年的经验教训,提出如下一些体会和见解: 一、建立速成高产桑园,使桑蚕生产一开始就建立在牢固的物质基础上。过去,发展蚕桑生产,往往是规划面积干劲有余,落实种植措施劲头不足,种桑存在几个不重视:一不重视自行培苗。苗木靠远途购买;多是弱细苗;二不重视及时种植,苗木买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