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5峰新疆双峰驼驼乳中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含量,并对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驼乳蛋白质平均含量为3.45%,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3.084g/100g驼乳,占蛋白质89.39%;驼乳蛋白质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42%,条件必需氨基酸占4.9%,两者合计达46.9%。说明驼乳蛋白质属天然优质蛋白质和完全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豆抗营养因子及豆粕的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及其加工副产品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植物性饲料蛋白质原料,其蛋白质含量高,除含硫氨基酸较缺乏外,其他氨基酸较平衡。大豆加工副产品—大豆饼、粕作为一种良好的植物性饲料蛋白原料,在畜禽及水产动物日粮中用量一般可达20%~30%。但是由于大豆及其副产品中存在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3.
豆奶干酪的制造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豆奶干酪是在牛乳和豆奶复合奶中加入适量的发酵剂和凝乳酶等.使蛋白质凝固并排除乳清后再压制成型及成熟处理而制成的产品。豆奶干酪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适合中国消费者食用。将豆奶与牛奶按一定比例混合来生产干酪.不仅保留了牛奶干酪的传统风味,还可达到大豆与牛奶所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互补.可提供人体生长发育.各种生理活动及组织修复所需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4.
饲料配方技术是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成果在畜牧生产中综合应用的具体表现。而根据理想蛋白质模式进行日粮配制,是目前设计高质量、低成本饲料的有效措施之一。一、理想蛋白质的概念理想蛋白质的概念是Howard等1958年提出的,当时称完全蛋白质,指的是具有日粮中各种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合适时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随后动物营养学家们又不断完善充实理想蛋白质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是1964年Mitchell给出的理想蛋白质的定义:用氨基酸的混合物或可以被完全消化和代谢的蛋白质来表述……,这一氨基酸混合物与动物维持和生…  相似文献   

5.
现行饲料配方设计是以粗蛋白质平衡为基础 ,而不考虑养分的消化利用率 ,所以同一营养水平的配方 ,因原料组成不同而使用效果有一定差异。机体蛋白质的合成是以可消化氨基酸平衡为基础的。若以平衡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 (但亦不能忽略其它养分的满足 )设计配方 ,才有可能使配方的蛋白质营养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而且粗蛋白水平可适量减少 ,饲料成本进一步降低。设计可消化氨基酸平衡配方可以现成的粗蛋白平衡配方为“基础配方” ,应用“家禽饲料配方原料增减比例表”(附表 )予以调整平衡。现以产蛋鸡饲料配方为例 ,原料组成 :玉米 6 3%、大豆…  相似文献   

6.
全脂大豆的加工和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脂大豆的特性与应用前景全脂大豆含蛋白质37—40%,脂肪16—20%,是典型的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其钙的含量和核黄素、叶酸、生物素与胆碱等维生素B 类的含量高于禾谷类籽实。全脂大豆是公认的有价值的蛋白质源,这是由其氨基酸组成特点,特别是富含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所决定的。其蛋白质质量属于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的上等。加工良好的全脂大豆适口性好。豆类也是蛋白质饲料中最耐贮存的饲料。  相似文献   

7.
饲料配方技术是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动物营养科学研究成果在畜牧生产中的综合应用的具体表现。一个高质量、科学的饲料配方,对于合理利用饲料资源,降低动物的饲养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根据理想蛋白质模式进行口粮配制,是目前设计高质量、低成本饲料的有效措施之一。l理想变白质的概念理想蛋白质的概念是Howard等1958年提出的,当时称完全蛋白质,指的是具有日报中各种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合适时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随后动物营养学家们又不断完善充实理想蛋白质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lwn年Miteheu给出的理想蛋白质的…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肠道微生物对不同分子结构蛋白质饲料源(大豆蛋白质、大豆肽、单体氨基酸)氨基酸消失率的差异性。选取3头30 kg左右的健康生长猪,屠宰后分别无菌取50 mL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置于500 mL厌氧基础培养基中,梯度离心获得相应肠道微生物悬混液。在250 mL锥形瓶中加入50 mL厌氧基础培养基,先取5 mL空肠微生物悬混液接种于50 mL预热的培养基中培养4 h后取5mL培养液用于氨基酸含量和酶活性测定,再加入5 mL回肠微生物悬混液继续培养4 h后取5 mL培养液用于氨基酸含量和酶活性测定,最后加入5 mL盲肠微生物悬混液继续培养4 h后取5 mL培养液用于氨基酸含量和酶活性测定。试验分为3组,分别为大豆蛋白质组(基础培养基+大豆蛋白质+微生物)、大豆肽组(基础培养基+大豆肽+微生物)和单体氨基酸组(基础培养基+单体氨基酸+微生物),另设1个负对照组(基础培养基+微生物),3个正对照组(基础培养基+大豆蛋白质、基础培养基+大豆肽和基础培养基+单体氨基酸),每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空肠、回肠、盲肠中微生物对3种不同分子结构蛋白质饲料源的赖氨酸脱羧酶、精氨酸脱羧酶、组氨酸脱羧酶、甘氨酸脱羧酶、酪氨酸脱羧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腺苷脱氨酶活性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单体氨基酸组酶活性整体上高于其他2组,3组间酶活性大小与氨基酸的消失率高低并不完全一致。不同分子结构蛋白质饲料源在加入不同肠道的微生物培养后氨基酸消失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大豆蛋白质组的氨基酸消失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盲肠、空肠、回肠,结构较为简单的大豆肽组和单体氨基酸组的氨基酸消失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回肠、盲肠、空肠,大豆蛋白质组的总氨基酸消失率最高。综上,在肠道微生物体外培养下,3种不同分子结构形式的蛋白质饲料源之间氨基酸的消失率存在较大差异,肠道微生物对大豆蛋白质的分解更活跃。  相似文献   

9.
法国在猪、禽和兔子的日料中加入蚕豆和豌豆,菜籽饼和滑石粉。在蚕豆和豌豆的干物质中含60~75%的碳水化合物、20~35%的蛋白质、5%的脂肪和矿物质、63~69%的淀粉。在秋播豌豆中含有约26%的蛋白质,而玉米中的含量为9~10%,小麦为11~13%,燕麦和大麦为12~14%。豌豆在氨基酸的组成方面与大豆和蚕豆相近,并且也与它们一样缺乏蛋氨酸和胱氨酸,但赖氨酸的含量较高。豌豆蛋白含赖氨酸稍高于蚕豆。蚕豆中磷的总含量为0.7%(以干物质计),钙为0.15%。豌豆中这些物质的含量比蚕豆中少20~30%。  相似文献   

10.
<正>豌豆是我国主要豆类作物之一,总产量仅次于大豆相蚕豆位居第三。在主产省区也是畜禽仅次于饼粕类的蛋白质补充饲料,在许多饲料配方中豌豆占有一定比例。 豌豆营养价值较高,籽实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23~27%,比禾谷类高1~3倍,不仅含量高,质量也比较好。尤以赖氨酸含量较高,每100克蛋白质中含6.8~7.9克。氨基酸的组成优于小麦。此外富含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及钙、铁、磷、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比禾谷类、薯类高得多。  相似文献   

11.
鱼粉是畜禽理想的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饲料。优质鱼粉含粗蛋白质60%左右,品质好,消化率在80%以上;氨基酸种类齐全,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分别为5%和1.8%左右,有助于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平衡,提高蛋白质利用率。合格的鱼粉每公斤含消化能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为虫媒异花授粉植物,是优良的牧草,其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据分析,紫花苜蓿中含粗蛋白15~20%,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1.5倍,赖氨酸含量1.05~1.38%,比玉米高4~5倍。  相似文献   

13.
油菜籽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籽榨油剩下的压缩饼约含40%的蛋白质,显然,菜籽饼饲喂家畜的营养价值不仅决定于其中各种抗营养因子造成的不良作用,而且决定于油菜籽蛋白质的消化率和氨基酸组成。尽管单胃家畜对油菜籽蛋白质的消化率比对大豆蛋白质的消化率约低10%(May 和 Bell,1971;Sauer 等,1982),但对大多数限制性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的回肠消化率及对油菜籽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均很高。根据蛋白质效率比估算,纯化油菜籽蛋白质的总利用率确实大于或至少等于大豆蛋白或酪蛋白的利用率(Bell 等,1976;Sauer 等,1982)。油菜  相似文献   

14.
大豆营养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含蛋白质40%左右,脂肪20%左右.大豆含有较为丰富的水溶性蛋白质,主要是球蛋白(94%)和白蛋白(6%)两部分.同时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以及丰富的钙、磷等.此外,大豆植物蛋白还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卵磷脂.  相似文献   

15.
豆渣是饲养家畜禽的好饲料,是生产大豆腐、水豆腐、干豆腐、豆粉、豆奶等大豆制品的副产品。一般每10千克大豆可产干豆渣7千克左右。豆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含粗蛋白28%,脂肪12.4%左右,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可消化粗纤维8%左右。生豆渣含水量高,易发霉变质,贮存比较困难,且含有抗胰蛋白酶、皂素、血凝素等抗营养因子,会造成家畜腹泻和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影响生长,同时适口性  相似文献   

16.
降低全脂大豆(粉)尿酶活性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动物蛋白资源日趋紧张以及价格的大幅度提高,以植物蛋白质取代部分动物蛋白质发展畜禽养殖业已成为现实。大豆含有丰富的高质量蛋白质(38%─40%),蛋白质含量仅次于大豆饼粕(40%─44%),其脂肪(18%─20%)含能量很高,并富含矿物质及维生素B族,饲养猪和鱼,大豆蛋白可满足其对所有氨基酸(特别是赖AA)要求。然而大豆中存在对动物消化和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化合物,如脲酶、抗胰蛋白酶等,因此大大降低了它的饲用价值。大豆中的有害物质在热的作用下,可受到破坏,但加热过度却又会使其蛋白质中的许多氨基酸变性,尤其是碱…  相似文献   

17.
<正> 设计对虾饵料配方,首先要搞清对虾(成虾)的营养标准(主要是蛋白质标准)及所选用原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下面举例说明利用一种常用的简便方法——方块法,设计饵料配方。其原料选用鱼粉、豆饼、玉米面、麸皮、磷酸盐、混合维生素及氨基酸、粘合剂等。 1.查得对虾营养标准粗蛋白为45%,原料中蛋白质含量:鱼粉65%,豆饼45%,玉米面9%,麸皮15%。 2.原料分类(可按蛋白质含量及其类别分类),并按原料来源及价格情况确定每种原料在各类中的百分比。种类百分比含粗蛋白总含粗蛋白  相似文献   

18.
猪的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的氨基酸营养研究进展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肖长艇李德发王九峰一、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一)理想蛋白质的概念“理想蛋白质”(IdealProtein,IP)的概念最初是由Howard于1958年提出来的,当时叫做“完全蛋白质”(CompletePr...  相似文献   

19.
猪低蛋白质低氮排放日粮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低蛋白质日粮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氨基酸平衡是其理论基础.随着理想蛋白质概念的发展和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式的建立,加之氨基酸工业化生产的实现,推动了低蛋白质日粮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蛋白质资源的短缺、玉米加工燃料乙醇以及低碳、低氮经济的提出,低蛋白质日粮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理论和技术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我国是一个蛋白质资源特别紧缺的国家.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已达5200多万t,是我国大豆生产总量的3倍,是美国大豆总产量的63%.研究和应用猪的低蛋白质日粮对缓解我国饲料蛋白自知资源短缺有非常重要的显示意义.依据氨基酸平衡理论,从日粮蛋白质水平与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关系、低蛋白质日粮中合成氨基酸的利用、日粮蛋白质水平与氮排放、净能体系在低蛋白日粮中的应用等各个方面对猪低蛋白日粮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供读者在配制低蛋白日粮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蛋白质饲料日益缺乏的情况下,研究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大豆饼(粕)是最理想的植物蛋白饲料,粗蛋白含量在41%以上,除含硫氨基酸稍欠缺外,各种氨基酸具有极近的平衡,其中赖氨酸含量可达2.78%。我国大豆生产总量居全世界第三泣,每年都有几百万吨的豆饼粕生产,除一部分生产豆制品外,大部分都用作饲料。但是生大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rypsininhibitor,缩写为 TI)、尿素酶、血球凝集素、皂角苷、甲状腺肿诱发因子等抗营养物质,其中最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