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晋德 《绿色科技》2015,(4):148-149
指出了干旱、半干旱山区山地是我国生态建设中较难克服的一部分.以云南省为例 ,主要对云南省干旱、半干旱山区山地的造林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的山区山地以喀斯特地貌(溶岩地貌)为主 ,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地区.云南省由于其人口压力和经济落后等原因 ,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为云南省生态建设的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造林整地是人工造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措施。文章讲述了在干旱半干旱的乌兰察布地区五陵山区造林前适时细致的整地,对提高本地区造林质量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凌海市西北山区属于半干旱地区,山地造林成活率低,采取鱼鳞坑、水平槽整地、良种壮苗、容器苗造林、施用保水剂等技术措施能大大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灌木林主要生态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对灌木林地资源的作用与功能分析,阐述干旱半干旱地区各种灌木林资源的重要作用,如灌木林对小气候效应、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具体功能,目的是引起人们对灌木林自然资源的重视和关注。众多灌木林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极其重要的造林树种,是西北地区生态建设中重要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地膜覆盖造林技术在北方低温及黄土高坡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林业造林中正得到逐步运用,因为成效十分明显,部分地区正在大力推广。基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美姑县内普遍分布,而且高海拔地区(低温及干旱双重影响)造林困难地段多,对该项造林技术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探讨了该项目的应用前景及其主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
石漠化山地是指石头面积占60%—90%以上的山地。这些地方一般泥少石多土层浅且气候较干旱,水土流失严重,造林难成活。为搞好石山造林绿化,加快西部山区生态建设,现介绍几种石山造林适生树种,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系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是干旱山区、沙区造林技术上的新突破,该技术对于半干旱缺雨地区的绿化造林,能够起到节水保湿、提高土壤温度、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造林成活率等作用,对漏斗式覆膜抗旱造林系列技术的应用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油松已成为半干旱地区首选的针叶造林树种,为提高油松在风大、干旱的恶劣环境中的造林成活率,采用容器移植苗造林是经济快捷之举。  相似文献   

9.
《林业实用技术》2021,(7):70-71
依据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特点,文章从品种选择、播种准备、播种造林、抚育管理等4个方面对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直播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旨在发挥元宝枫树种荒山造林的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助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山杏具有的耐旱、耐寒等特性使其在半干旱地区存活率相对较高,适用于辽西地区的荒山造林工程,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着显著优势。朝阳地区是山杏的主要栽植地区,而且因其自身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当强大,是辽西半干旱荒山植树造林的首选树种。对山杏在辽西干旱山区的育苗及造林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管控技术,旨在为今后的荒山山杏造林工作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决定林业生态建设成败的一项重要依据,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最终成果也直接体现在造林“两率”上。当前,林业生态建设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基础脆弱,造林绿化任务艰巨,在这个关键阶段,如何提高这些地区造林质量,确保造林“两率”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旱区覆盖范围广、地域跨度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今后,我国造林绿化工作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干旱半干旱地区,并对旱区造林绿化投入实行倾斜政策,从根本上加快旱区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13.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治沙造林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植被治沙造林技术,为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速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与根系部分生长是一个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土壤含水率的高低决定了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范围.通过对土壤含水率与植物根系的调查,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根系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该地区造林地水分管理及干旱、半干旱植被恢复区的造林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复杂严酷。土壤瘠薄,蒸发量大,降水稀少,时空分布不均,从而使造林问题多、难度大、保存率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合适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是提高该地区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有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沙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生态—经济型树种,在广大山区及丘陵区生态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棘优良品种的繁殖方法,对加快沙棘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章以辽西半干旱地区为例,总结沙棘硬枝扦插繁殖、嫩枝扦插繁殖生产中的技术要领,为该地区沙棘产业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实用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恢复建设森林植被是该地区的核心内容。围绕如何克服气候干旱和土壤严重缺水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极大地推进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本文就近年来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的一些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及其研究新发展作了概述。相信随着这些技术措施不断趋于完善和实用,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辽西北干旱半干旱石质山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的问题,选取抗旱能力较强的侧柏为供试树种,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分别采用常规植苗造林、覆膜造林及客土袋造林方法进行造林试验,当年入冬前调查成活率,3年后调查保存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客土袋造林方法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方法,确定客土袋造林方法为最适合石质山地的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9.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非常复杂,土壤也非常贫瘠,这些地区常年少雨,蒸发量远超过降水量。根据多年来的造林工作经验,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山绿化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归纳,提出树种选择、整地方式、集水技术、栽植技术等抗旱措施以及抗旱配套技术措施如DJS造林技术,容器苗造林和地膜覆盖技术等一系列措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取得有效的抗旱效果。  相似文献   

20.
干旱半干旱立地是山西北部造林绿化面对的主要难题。从适地适树、就近培养乡土树种、良种壮苗造林以及提前安排预整地时间等方面介绍了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