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检测B-Raf和Raf1蛋白在犬乳腺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明确其在犬乳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理组织学技术对临床疑似肿瘤进行良恶性质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犬乳腺肿瘤中Raf1和B-Raf蛋白的差异表达。结果:R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4.74%(18/19),B-Raf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37%(9/19),两种蛋白在犬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呈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性质的犬乳腺肿瘤中Raf1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中导管内癌和浸润性乳腺癌Raf1蛋白的表达呈边缘显著性差异(P=0.072)。结论:Raf1蛋白和B-Raf蛋白对犬乳腺肿瘤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Raf1蛋白发挥着更为广泛和重要的促进肿瘤恶性变的作用。Raf1可作为兽医临床潜在的肿瘤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犬的乳腺肿瘤组织中PTEN和VEGF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了32例乳腺肿瘤组织及6例正常乳腺组织中上述2种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1)PTEN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乳腺肿瘤高表达率为100%,在恶性乳腺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67%(8/12),两者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乳腺肿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犬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2)VEGF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中高表达率为33.3%(2/6),在乳腺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率为78%(25/32),两者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乳腺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表达与患病犬的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联合检测PTEN、VEGF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收集犬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病例31例,用光镜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用透射电镜对犬乳腺组织、细胞及一些病原因子的内部和表面超微结构进行细微观察。结果表明,31例犬乳腺肿瘤病例中良性12例,恶性19例。良性乳腺肿瘤以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恶性乳腺肿瘤的超微结构主要表现为细胞浆内细胞器增多特别是粗面内质网明显增多;核分裂相明显,形态不规则,严重畸形,核固缩明显,核膜不平滑。本试验从亚细胞(细胞器)水平上认识和了解细胞的病变,以期为犬乳腺肿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4AR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IP方法检测68例喉癌组织标本中p14ARF蛋白的表达,同时以20例喉部正常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喉部粘膜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90%,喉癌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40.18%(P〈0.01);在喉癌组织中其表达与喉癌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中、低分化的喉癌组织其p14ARF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喉癌组织,其表达随T分期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喉癌组织中p14ARF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抑癌基因p14ARF在喉癌的进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MDM2和p5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mdm2、p53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大肠癌79例,大肠腺瘤样息肉34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15例中MDM2、p53的表达。结果:MDM2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1/15)、41.18%(14/34)、63.29%(50/79);p53阳性率分别为0、35.29%(12/34)、67.09%(53/79)。MDM2、p53在正常组织、大肠腺瘤、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率逐渐增加(P〈0.01),两者与DukesC期、D期及远处转移相关,与年龄、性别及组织细胞分化程度无关。MDM2与p53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MDM2、p53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NFAIP-8)和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NFAI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及36例乳腺腺瘤组织中TNFAIP8、TNFAIP2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腺瘤组织中TNFAIP8、TNFAIP2的表达与乳腺癌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NFAIP8、TNFAIP2表达水平与年龄、患病部位无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AIP8家族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TNFAIP8、TNFAIP2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4AR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8例喉癌组织标本中p14ARF蛋白的表达,同时以20例喉部正常粘膜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喉部粘膜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90%,喉癌组织中p14ARF的表达率为40.18%(P<0.01);在喉癌组织中其表达与喉癌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中、低分化的喉癌组织其p14ARF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喉癌组织,其表达随T分期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喉癌组织中p14ARF蛋白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抑癌基因p14ARF在喉癌的进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 p5 3及 PCNA在皮肤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结果 :皮肤癌组织中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 ( P<0 .0 1 ) ;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上升 ( P<0 .0 5 ) ;PTNM 、 期皮肤癌组织中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 PTNM 、 期 ( P<0 .0 5 )。PCNA指数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增高 ( P<0 .0 5 ) ;PTNM 、 期皮肤癌组织中 PCNA指数明显高于 PTNM 、 期 ( P<0 .0 5 )。p5 3阳性组 PCNA指数明显高于 p5 3阴性组 ( P<0 .0 5 )。结论 :p5 3及 PCNA表达与皮肤癌临床病理指标有关 ,皮肤癌的发生与演进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两者的检测对估测皮肤癌的恶性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SP27、p14^ARF和caspase-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I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利用sP法检测大肠癌48例和大肠腺瘤10例以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15例中HSP27、p14^ARF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HSP27、p14^ARF和caspase-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58.4%和66.7%,大肠腺瘤组织中分别为40.0%、70.0%和100.0%,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分别为33.3%、80.0%和93.3%。p14^ARF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高、中分化癌组的表达率分别为64.1%、74.4%,明显高于低分化组22.2%、33.3%(Pd0.05)。结论:HSP27、p14^ARF和caspase-3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大肠癌临床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16和CyclinD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6例骨肉瘤和l6例骨软骨瘤组织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并比较p16、Cyclin D1表达在骨肉瘤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间的差异。结果46例骨肉瘤组织中p16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和69.6%;而它们在骨软骨瘤的阳性表达率为18.8%和25.0%,与骨肉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肉瘤中,低分化组织p16的阳性率明显低于高分化组织(P<0.05);低分化组织CyclinD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织(P<0.05),p16、CyclinD1在不同组织类型骨肉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肉瘤中p16和CyclinD1的表达异常,两者的表达都与骨肉瘤的病理分期无关,但与分化程度有关。提示它们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nm23与p53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nm23、p53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霉卵白素(SP)免疫组化技术对41例皮肤癌标本染色。结果:nm23阴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深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均〈0.01);p53阳性表达者肿瘤浸润浓度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nm23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吕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富硒链霉菌wh63可在平板硒浓度为100 mg/L时生长良好。低浓度的硒元素可以促进菌株生长,高浓度则会抑制菌株的生长,硒添加量为0.5和1.0 mg/L的wh63菌株生物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2%和8%。通过显微形态学观察,wh63菌株孢子丝卷曲,孢子表面光滑;在高氏1号培养基上,气生菌丝为白色,后期颜色会变深。结合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发现其与唐德链霉菌(Streptomyces tendae)的同源性最高,为99%,且生理生化特性一致,初步鉴定wh63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通过菌落形态观察,结合SEM(扫描电镜)和IR(红外光谱)分析,发现链霉菌wh63可以将无机硒转化为红色单质硒,红色单质硒附着在富硒链霉菌wh63菌体表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2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27基因在62例官颈癌组织和20例正常官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62例宫颈癌组织中,p27的阳性表达率为38.7%(24/62);p27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病灶大小、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P〈0.01或〈0.05);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年龄无关(P〉0.05)。结论:p27基因的表达与宫颈癌的生长、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可作为判断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原核表达新型细胞穿膜肽RDP介导p53融合蛋白,并检测其免疫原性的强弱.方法:以质粒pET28a‐p53为模板扩增p53基因,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RDP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RDP‐p53,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 ,IPTG诱导表达蛋白并纯化,SDS‐PAGE确定该蛋白准确性.同时,将昆明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等容生理盐水)和RDP‐p53融合蛋白高、中、低剂量(4 mg/kg ,2 mg/kg ,1 mg/kg)组,经腹腔注射免疫,每隔2 d给药1次,30 d后眼球取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IgG的含量.结果:双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 p53基因已克隆入表达载体中;RDP‐p53融合蛋白在上清和沉淀中均获得表达.ELISA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IgG含量没有明显升高(p>0.05),高剂量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RD P‐p53融合蛋白,其免疫原性较弱且与给药剂量相关,为进一步研究RD P‐p53融合蛋白对脑肿瘤的药理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p16及nm23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抑癌基因p16及nm23在53佣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喉正常黏膜组织对比,结合喉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喉癌中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47.2%,nm23的阳性率为52.8%;中、低分化的鳞癌(Ⅱ~Ⅲ级)组p16阳性率低于高分化鳞癌(Ⅰ级)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p16的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TNM分期Ⅰ~Ⅳ期肿瘤的nm23表达率高于Ⅰ期肿瘤(P〈O.01);颈淋巴结转移组nm23表达率低于非转移组(P〈0.01)。结论:p16蛋白表达与喉癌的细胞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期、临床分型无关;nm2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有关,与临床分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两者的检测对估计喉癌的恶性度、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p5 3、bcl 2和c myc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对 73例甲状腺肿瘤中 p5 3、bcl 2和c myc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3 6例腺瘤中 p5 3、bcl 2和c my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0 0 %( 0 / 3 6)、88.6%( 3 2 / 3 6)和 5 0 .0 %( 18/ 3 6) ;3 7例腺癌则分别为 :2 1.6%( 8/ 3 7)、64 .9%( 2 4/ 3 7)和 89.2 %( 3 3 / 3 7) ;p5 3、bcl 2、c myc蛋白分别在 3 6例腺瘤与 3 7例腺癌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p5 3蛋白阳性表达的腺癌 8例 ,其bc1 2及c 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5 .0 %( 6/ 8)和 10 0 %( 8/ 8) ,在腺癌中 p5 3蛋白表达与bcl 2蛋白表达仅呈低度正相关 (r =0 .3 5 1,P <0 .0 5 )。 5例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癌中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60 0 %( 3 / 5 ) ,但均无bc1 2蛋白阳性表达。结论 :p5 3、bcl 2及c myc蛋白可能共同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检测 p5 3蛋白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